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和七日年化有什么区别(近七日年化和年化收益率的区别?)
近七日年化和年化收益率的区别?
7日年化收益率是把一笔资金七天内的收益取平均值,得出七天日均收益,再乘365,得出维持这7天的收益水平前提下,一年的收益总和,再除本金产生。七日年化收益率=七天日均收益*365*100%/本金。
年利率是以年为单位的收益除本金数额而产生。年利率=年收益*100%/本金。
七日年化收益率,是货币基金最近7日的平均收益水平,进行年化以后得出的数据。比如某货币基金当天显示的七日年化收益率是2%,并且假设该货币基金在今后一年的收益情况都能维持前7日的水准不变,那么持有一年就可以得到2%的整体收益。
当然,货币基金的每日收益情况都会随着基金经理的操作和货币市场利率的波动而不断变化,因此实际当中不太可能出现基金收益持续一年不变的情况。
请问储蓄存款收益率和7日年化收益率有什么区别?
7日年化收益率是过去7天按照年利率理论上计算的年收益率。因为每一个7日年化收益率都是在不断的变化的,所以这是理论上也就是预期收益率。年化收益率就是一年的收益的百分比是多少而已。
请问7日年化收益和年化收益有什么区别,如何换算?
不斟酌复利的简单计算:7日收益率=前7日万份收益的平均值*365/10000斟酌复利的情况下:7日收益率=前7日逐日净值相乘然后的365/7次方⑴其中逐日净值=1+当日万份收益/10000
基金小讲|支付宝上年化6.08%的产品值得买吗?
这篇文章属于计划外的,支付宝“理财”频道下面有个6.08%的平安金通368天的,群里大家在讨论这块产品是不是真的,都快赶上私行的收益,还有部分已经买入的小伙伴觉得被忽悠了。
咋一看,没毛病啊,这是一款净值型的产品,成立以来业绩增长的年化收益率是6.08%,在整个“增值首选”的板块,也用了“小浮动大收益”的字样。
问题出在哪里呢?才发现大家被业绩基准(年化)、七日年化、近一年收益、近一年净值增长等相关表达给搞晕了。这确实是个问题,光支付宝理财频道就有诸多类似不同的表达方式,不过这也不能怪支付宝,毕竟对方已经变着法进行了提示。
简单整理了下支付宝理财频道、理财通理财频道、同花顺银行理财频道以及大家最常见货币的基金的相关表达,估计还没看完就已经晕了。如果投资者看到成立以来年化增长6.08%,误以为是保证收益是6.08,那确实是妥妥的被忽悠。
结合以上这表对常见的指标进行了分类:
一、利率类指标
先从银行频道的部分展示指标开始,浅绿部分的都带着利率二字,这个有别于其他指标。银行的产品分为存款性质的产品和理财性质的产品。
不管是传统的活期存款、一年期定期存款、三年期定期存款,还是现在各个互联网平台流行的创新型存款,它的本质还是存款。
说起存款,大家就比较熟悉,在存款之前,大家都会约定存款期限和利率,满期综合年化利率、到期利率、期满利率、最高利率说的都是按照约定期限存款可享受的利率,当然因为部分储户有在到期前提前支取的需求,银行一般还会约定提前支取的利率,有些银行会视已存款时间进行挂挡结息,有些银行则直接按照活期或者相对低的利率进行结息,这就是提前支取收益率。
像蓝贝贝360这款产品,持有360天的利率是4.6%,提前支取的话利率才只有0.35%。很显然,如果没有搞情况,期满之前取出就会觉得被忽悠了。
二、预期收益类指标
以上所有指标中,能跟预期收益类的指标沾上边的只有两个:“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业绩基准(年化)。
预期收益率,也称为期望收益率,是指在不确定的条件下,预测的某款产品未来可实现的收益率,多少是有承诺利息的含义在里面。
现在这种收益表达,已经越来越少。因为资管新规的核心要求就是不保本,不承诺收益。
目前可能还在用的有两类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的表达方式部分银行可能还在用,业绩基准(年化)主要是资管公司的大集合产品在用,这类产品都需要5万起,而且证监会已经要求这类产品进行改造,已经也会越来越少。
表格中“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算是比较奇葩的一种存款,属于结构性存款的收益表达方式,大家接触的比较少,不在这里展开。
三、历史收益类指标
表格上面没有标注颜色的都是属于历史收益类指标,它跟预期收益类指标的区别在于是按照历史真实表现情况进行计算统计的。根据历史表现情况折算成不同的区间进行换算,是不断变动的。它是一种理论收益率,并不是你实际投资获得的。
目前采用这类指标的产品可以分为净值型和非净值型产品。
1、货币基金(非净值化)
比如99%的货币基金就是非净值型产品,它的净值一直是1,通过万份收益来体现收益,除此大家还会接触到7日年化收益率。
每日万份收益:
每万份基金单位实现的收益,是把货币基金这一天运作的净收益平均摊到每一份额上,然后以1万份为标准进行衡量和比较的一个数据。
公式为:(当日基金净收益/当日基金份额总额)×10000。
每万份收益实际是指以“天”为时点的,反应某一天的收益情况。很大程度依赖于基金所持债券或者存款的利息发放日落在哪天,故而本身并不能很好的反映某支基金的收益能力。经常会出现某天万份收益特别高的情况。
7日年化收益率:
是指以最近七个自然日(含节假日)每万份基金份额平均收益折算出来的年化收益率,即将前七日收益加权平均后再乘以一年天数的收益率。
7日年化收益率起到了一个重要的参数作用,让投资者便于将货币基金与银行储蓄或是其它理财类产品的收益进行横向比较。虽说与每万份收益相比,7日年化收益率具有一定的反映某支基金收益能力的作用,但是它仍然容易受到短期偶然性因素的影响,有一定*限性。
举个极端例子:
假如某天的万份收益是1元,1日年化收益率就是1元/10000*365=3.65%;
假如连续7天的万份收益是0.2元、0.2元、0.2元、0.2元、3元、0.2元、0.2元,7天年化收益的计算就是(0.2+0.2+0.2+0.2+3+0.2+0.2)/7/10000*365=2.19%。
但光看第五天的万份收益为3元,会觉得很高就买入,实际上7天平均后的年化收益才只有2.19%。
14天、28天年化收益率或其他:
7日年化收益率毕竟还存在短期因素的影响,所以有些公司会提供期限更长的年化收益率数据。
2、净值化产品
除了货币基金外,越来越多的理财产品都会往净值化方向发展,支付宝和理财通频道里面没有标注颜色的都是净值化的指标。
这类产品没有明确的预期收益率,产品收益是以净值的形式公布,机构会定期披露产品的净值,比如每个工作日都披露一次,也有可能会每周披露一次。投资者根据产品实际的运作情况,享受收益或承担亏损,这就是净值型产品,其实这跟大家经常接触的基金(除货币基金、理财型产品外)很像。
所以净值型产品的收益表达方式,其实和基金是很相似的(区别是基金没有经过年化),无非因为是放在理财频道,然后大家对理财的预期又是保本或者保收益导致在理解上会有误差。如果说某一个股票基金成立以来涨跌幅是多少或者近一年涨跌幅是多少,大家是没有任何疑问的。
看下年化收益的算法,比如产品发售初期净值为1,1个月后产品的净值变为1.005,净值增长了0.005,一个月收益为0.5%(月化收益率为0.5%),换算成年化收益率就为6%。如果搁普通的基金,大家只会说这个月涨了0.5%,并不会换算成一年是6%。
再来看开头有异议觉得被忽悠的这款产品,
6月10日的净值为1.0002,6月24日的净值为1.0025,推测6月9日为第一天,净值为1,则成立以来的年化收益率=(1.0025-1)/15天*365天=6.0833%跟前端展示并没有任何矛盾,这也是为什么我看完觉得并没毛病的原因。
这种方式是拿过去的数据进行测算,所以这种收益的计算方式,反映的也是过去的、历史的情况,只能当做一个参考。而且会随着每天净值的变化进行变化。如果6月25日的净值变为1.0016,那成立以来的年化收益率就变成(1.0016-1)/16天*365天=3.65%。
知道净值型历史收益指标的计算方法外,再来看这一系列的指标,除货币基金外,不带任何底色的指标(包括同花顺银行频道的七日年化收益),虽然这类指标看起来很多,无非就是表达方式和期限略有不同罢了。
近一年收益、近一年净值增长是拿近一年的数据进行测算;成立以来年化增长、成立以来年化净值增长则是拿成立以来的全部数据进行测算。
为了更好的满足投资者理解的习惯,一般都是拿近一年的数据进行测算。拿成立以来数据进行测算只是因为产品成立未满一年不够支撑一年的收益测算。
四、总结
1)理财类产品的指标看似很多,实际可以分为银行存款类利率指标、预期收益率指标、历史收益率指标。这种分类方式某种程度上也契合了大家理财习惯的演变和监管趋势的发展。最早的习惯都是银行存款,后来银行和券商都有承诺收益的产品,现在这类产品基本慢慢转型都变成净值化产品。
2)存款类利率指标最核心的一点要区分到期利率和提前支取利率,如果可以预计存款时间,根据到期利率进行产品挑选是合适;但如果无法估计存款时间,建议从高提前支取利率的产品中进行挑选,目前这类产品还是有的,只是有时候需要抢额度;
3)“业绩比较基准”算是过渡期间的一个表达方式,目前多少还能当做预期收益率,但随着整改大限时间的到来,业绩比较基准是用来提示未来收益的目标,并非产品收益承诺,是在打破刚兑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说法。
4)货币基金主要涉及到7日年化和万份收益,万份收益是日维度的指标,7日年化相对评价时间长点,二选一的话,优选看7日年化,但建议挑选产品时也同步关注30日年化或60日年化能体现中长期稳定业绩的指标;
5)净值化产品的历史指标都是根据历史的数据进行折算而成,不代表未来业绩承诺,不要想当然的把“近一年净值增长6%”,就把它等同于预期年化收益为6%。题目中提到6.08%的产品过几天再看这个数据可能就发生变化,关键还是得知道背后的投资逻辑以及你是否认可。
6)无论如何,随着资管新规和打破刚兑的实施,保本保收益的产品越来越难了,大家碰到的都将是净值化产品,过去可以作为未来的参考,但不代表未来,更不等于未来。大家投资的时候也要多学习,多为自己的钱负责才是王道。毕竟这世道大家的钱都来之不易,不要轻易被忽悠。
年化收益率和7天年化收益率有什么差别?
年化收益率和7天年化收益率都是用来衡量投资产品收益的指标,但它们的计算方式略有不同。
年化收益率是指在一年内,投资产品所获得的收益率。它通常是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计算公式为:
年化收益率 = (投资产品期末净值 - 投资产品期初净值)/ 投资产品期初净值 × 100%
而7天年化收益率则是指在7天内,投资产品所获得的收益率。它也是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计算公式为:
7天年化收益率 = (投资产品七天内收益总额 / 投资产品期初净值)×(365/7)× 100%
可以看出,两者的计算方式略有不同,但都是用来衡量投资产品收益的指标。在选择投资产品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收益率、风险、流动性等,以便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七日年化收率和年化收益率有什么不同
搜一下:七日年化收率和年化收益率有什么不同
年收益率、年化收益率、到期收益率…说的都是啥?
《广发头条》是广发证券的互联网传播平台,记录“知识图强求实奉献;客户至上,合作共赢”发展历程中的点点滴滴。
理财怎么选?
NO,当然没那么简单!
理财净值化时代来临
数字下面的小字也要好好研究~
什么叫业绩比较基准?
什么叫年化收益率?
7天年化收益率又是什么?
还有近3月年化、近6月年化说的又是啥?!
收益率是衡量投资效果的重要指标,想要客观判断投资成效,搞清楚这些概念非常必要。
我们来举例说明
有请“鸡场”出列
假设A投入10只鸡(本金),经过一段时间后,收回20只鸡,那么这次的投资,A获得的收益就是20-10=10只鸡;
收益率=收益/本金×100%,即10/10×100%=100%;
相信这里提到的收益和收益率,
大家都能轻松理解。
收益越多,收益率越高,投资就越成功吗?
是这样吗?假设C先生用10只鸡花10年赚回100只鸡,B先生用5只鸡1年赚回10只鸡,哪一个投资更成功?
如果是看收益率,C似乎更厉害,但C用了10年,B只花了1年,这样比不公平吧?
是不太好比。如果再给B一些时间,假设B的收益不断翻番,到第5年,他的5只鸡就会膨胀为160只鸡,收益率将远远超过C。
这是乐观的假设,B也可能接下来出现亏损,又或者收益率达不到每年翻番呢?C先生的投资可是落袋了。
没错。C和B的投资,本金不同,耗费的时间也不同,不在同一个维度上,其实很难判断比较。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年化收益率”这个工具来帮忙了。
什么是年化收益率?
年化收益率是把当前收益率(日收益率、周收益率、月收益率等)换算成年收益率来计算的一种理论收益率,并不是真实落袋的年收益率。计算公式如下:
年化收益率=[(投资内收益/本金)/投资天数]×365×100%
也就是说先把产品收益率平均折算到天,再乘以365,以推算全年的收益率。
这就好比我们小时候做过的数学题:
比较100厘米、9分米和1.2米谁更长?
怎么比?
当然是先换算成统一单位。
把产品收益率统一换算成年化收益率
也是同样的道理。
什么是年收益率?
而年收益率,就是一笔投资,一年(365天)实际收益与本金的比率。
公式:年收益率=年度收益/本金×100%。
上述例子中的B先生,
他的投资周期恰好是一年,
因此他的收益率也恰好就是年收益率,
即100%。
而C先生的投资周期为10年,
我们不知道他具体每一年的收益分别是多少,
所以也无从计算他的投资年收益率,
假设他的收益率是平均的,且没有利滚利,
进而折算C先生投资的年化收益率
=(100-10)/10/3650×365×100%,即90%
(因闰年而导致的个别年份多一天等非常特殊的情况,由于其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
有了年化收益率,
我们就可以参照来对比不同期限的理财产品,
进而进行投资决策了。
当然,从上述案例也可以看出,
对于投资者而言,
年化收益率和年收益率并不是完全一致的,
年利率是当年收益落袋后
计算出的真实收益率,
而年化收益率可能“所见并非所得”。
这种区别,在七日年化收益上,
体现得可能更为明显。
什么是七日年化收益率?
作为一个直观的收益指标,七日年化收益率常见于货币基金、存款利率、固收理财、逆回购等金融产品的收益表述中。是用过去七天的每万份产品净收益加总再进行年化处理后得出的数据。
公式:七日年化收益率=七日总收益率(%)/7x365
举个例子,某货币基金过去7天总共获得0.07%的收益率,那么过去7天每天平均产生的收益率为0.01%(即万分之一),七天年化收益率=0.07%/7×365,即3.65%。
不难看出,3.65%的七日年化收益率是基于最近7天的平均收益率推算出来的年收益率。
但货币基金每天的收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时间发生改变,纳入计算的七天的收益率也会发生波动,那么相应的,即便是同一只货币基金,在不同的时间看到的七日年化收益率,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假设某理财产品最近12天的日万分收益率如下图:
D1-D7(红框)的七日平均收益率为0.00857(%)×365=3.12%.
D4-D10(蓝框)的七日平均收益率为0.01185(%)×365=4.33%
D6-D12(黄框)的七日平均收益率为0.00642(%)×365=2.35%
(注:不考虑红利结转及复利。)
虽说是同一个产品,
但在不同的时间看到的七日年化收益,
也并不完全一样。
明白了,相当于在投资周期中取了七个样,以这七个样去推算全年的投资收益。取样不同,结果也不相同?
对。同样道理,近3月、近6月年化收益,就是拿最近3个月、6个月的平均收益率来推算年化收益率。它并非真实的年收益率,投资者在参考选择时,要谨慎判断。
难怪有理财到期时算算,比买入时的预期收益还多。
你可能正好买在了产品低谷期。反之也可能会少哦~
收益到手后,还是要手动算算才知道真实收益啊。
没错,而真实落袋的收益率也就是到期收益啦~
什么是到期收益率?
投资到期后实际落袋的收益,除以本金的比率,就是到期收益率。
公式:到期收益率=到期收益/本金×100%
也可以把到期收益进行年化换算:
公示:到期年化收益率=到期收益/本金/持有天数×365×100%
到期收益率是可以用来
事后检验产品的一个直观指标。
产品行不行,验验更有数
什么是业绩比较基准呢?
所谓业绩比较基准,是理财产品管理人根据产品说明书约定投资范围内各类资产的收益率水平、投资比例、市场情况、往期业绩表现,或同类型产品历史业绩,而静态测算出来的投资者可能获得的预估收益。
通常看到的业绩比较基准有两种呈现形式:单一报价(例如业绩比较基准3.9%),或区间报价(例如业绩比较基准3.00%-4.15%)。
注意:业绩比较基准只具备参考价值,产品最终的实际收益率与业绩比较基准可能存在偏差。
如果说前面讲的年化收益,
是根据产品现有的收益情况进行推算;
业绩比较基准则更大胆一些,
是根据市场经验来推算产品收益。
那能靠得住吗?
偏差肯定是会有的,
不过也不用过度担忧。
2021年5月银保监会发布
《理财公司理财产品销售管理暂行办法》,
要求理财产品销售机构不得使用
未说明选择原因、测算依据
或计算方法的业绩比较基准,
这也是在对理财产品的收益预估进行保驾护航。
这么多的收益率,
那我购买时到底应该怎么用呢?
那犇犇来画下重点啦~
中长期持有重点看:
业绩比较基准/近一年收益率/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
短期持有(1-3个月)
还要兼顾关注产品短期的收益表现
其实,如果市场动荡不大,
各项收益率基本围绕业绩比基准波动,
偏差不会太大。
但市场瞬息万变,特别是短期持有,
如果遇上好日子,收益可能超预期;
但要是正巧赶上市场较差的情况,
也可能跌得人心碎。
毕竟,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
但从长期来看,
大部分产品还是会围绕着业绩比较基准波动。
怎么样,懂了啵?
风险提示及声明:
本材料内容仅作为投资者教育使用,不包含任何实际产品要素,不构成任何要约行为。
本文折算年化收益率仅供举例参考,并非唯一计算方式,具体以产品的实际运作业绩为准。
投资有风险,投资者应充分考虑其风险承担能力、风险识别能力,谨慎投资,选择合法的金融产品代销机构并挑选适配的金融产品。
END
年化收益率和七日年化收益率的区别?
七日年化收益率和年化收益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那么,七日年化和年化区别有哪些:
七日年化收益率是把货币基金最近七日的平均收益水平进行年化后得出的结果,而年化收益率则是把当前的收益率换算成年收益率得出的结果。
所以它们二者的依据的数值是不一样的。七日年化利率依据的就是某货币基金近7天的净值,而年化收益率则是按照一年360天来计算的。
不过它们二者都只能算是参考数据,毕竟货币基金在之后一年的收益情况也不可能一直维持着这7日的水准不变,要想基金收益持续一年不变基本是不可能的;而年化收益率也是处在变动当中的。所以七日年化收益率并不能完全代表这支基金的实际年收益,年收益率也不一定和年化收益率是相同的。
下了“血本”!业绩比较基准2%-4%,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3.59%,最后实际年化收益率却只有2.55%?
点击蓝字
关注我
No.1
为了这篇文章下了“血本”
1
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
01
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是从理财产品成立之日起开始计算收益,再换算成年化率。
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不是固定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比如产品成立后6个月时和1年时的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就可能不同。
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仅是一种业绩参考,不能代表未来的收益情况!
业绩比较基准
02
业绩比较基准一般用于净值型理财产品,也就是不保本、收益浮动不固定的产品,是一种预估收益。它是根据历史业绩表现,或者同类型产品历史业绩,由管理人计算出的一个可能的估计值(比如3.95%),或者估计范围(比如实例中的2.00%-4.00%)。
业绩比较基准不代表理财计划的未来表现和实际收益!
2
近5个月收益率
03
“近”表示已经过去的一段时间,比如“近3个月”、“近1年”,这段时间的收益率是实际的收益率,也是历史业绩,可作为投资参考,但不能代表未来的收益情况!
年化收益率
04
年化收益率最大的特点就是“化”,即“换算”,也就是把过去一段时间已经获得的实际收益率(比如日收益率、周收益率、月收益率)换算成一年的收益率。
也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未来一年都按照过去这段时间的收益率获得收益,理论上一年能获得的收益情况。年化收益率是一个理论值,不是确定能取得的收益率。
3
预期收益率
05
预期收益率是2022年之前理财产品常用的一种收益率形式,指在不确定的条件下,通过预测得出的未来可能获得的收益率。
自从2022年1月资管新规全面实施后,新发售的理财产品均为净值型,预期收益率就不再使用了,取而代之的是“业绩比较基准”、“近N月年化收益率”等。
7日年化收益率
06
7日年化收益率是货币基金常用的收益率测算形式,指货币基金过去7天每万份基金份额净收益换算成的年化收益率。
这是一个短期指标。因为7天时间过短,7天内的表现不足以代表长期收益。货币基金也不可能出现一年内收益率一直都不波动的情况。
而货币基金作为短期存放活钱的金融工具,投资者一般也不会把大量资金长期存放在货币基金内。
所以,货币基金用7日年化收益率帮助投资者估计未来短期内的收益情况。但这仍然是一个参考值,不能代表未来的实际收益情况!
近1年净值增长率
07
近1年净值增长率是指最近一年内理财产品净值的实际增长率,可以用来评估理财产品在近1年内的业绩表现。
近1年净值增长率是一个历史业绩,可以作为投资者的参考依据,不能代表未来的真实增长情况!
年化增长率
08
年化增长率是根据过去一段时间内净值型理财产品净值的实际增长率,换算成一年的平均增长率,用来反映理财产品的净值变化。
和年化收益率一样,年化增长率也是一个理论值。它表示理论上一年能取得的增长率,不是确定能达成的增长率。
成立以来年化增长率
09
产品从成立日到上一个交易日的历史净值年化增长率,根据金融机构的业绩,每个交易日更新。
成立以来年化增长率也是一个历史业绩,仅作为投资者的一个参考依据,不能代表未来的实际的增长率!
No.2
颠覆认知
END
亲爱的烁
独立保险经纪人
国际注册理财师
财富传承管理师
高级健康管理师
中华遗嘱库义工
红十字会救护员
我不属于任何一家保险公司
根据您的需求,站在您的角度
考虑您的利益,解决您的担忧
为您量身定制专属的保障方案
七日年化收益率与来自年化利率有啥区别?
7日年化收益率是根据7天的收益换算成的年利率。年化利率就是年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