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精和味精的区别西红柿炒蛋(医生提醒:西红柿炒鸡蛋,建议尽量不要放此物,大多数人都做错了)
医生提醒:西红柿炒鸡蛋,建议尽量不要放此物,大多数人都做错了
相信说起西红柿炒鸡蛋,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这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家常菜,做法简单,而且色香味俱全,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很多人觉得这道菜制作方法非常的简单,也不需要什么其他的注意事项。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放错了调味品,不仅会影响味道,甚至会破坏里面的营养。
那你知道做西红柿炒鸡蛋时,尽量不要放什么东西吗?下面不妨一同来了解一下。
西红柿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以及胡萝卜素和钙、磷、钾、镁、铁、锌、铜和碘等多种元素,还含有蛋白质、糖类、有机酸、纤维素,被称为神奇的“菜中之果”。
鸡蛋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脂肪、胆固醇和其他微营养素,是人体最好的营养来源之一,***一本权威杂志把鸡蛋评为“世界上最营养的早餐”。
1.保持血管弹性
番茄中的烟酸可以维持胃液的正常分泌,保证红细胞的形成,有助于维持血管壁的弹性,保护皮肤。吃西红柿还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西红柿多汁,可利***,肾炎患者也应食用。
2.增强免疫力
西红柿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可以帮助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减少感冒和其他疾病的风险。
3.促进消化
西红柿可以帮助人们消化,每天吃一个西红柿里面的苹果酸以及柠檬酸等一些有机酸能够增加胃酸的分泌,以及增加胃酸的酸度。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人们促进消化以及调整肠胃的功能。
4.补充营养
西红柿和鸡蛋都是富含营养的食物,可以提供身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等营养成分。
在制作西红柿炒鸡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放味精或者是鸡精,因为鸡蛋中含有谷氨酸类成分,和味精中的一些成分相同。
加入味精,虽然说能够起到提鲜的效果,但是很容易就会导致鸡蛋中的味道,受到一定的破坏。
而且鸡蛋和西红柿搭配在一起,再加上味精的话,不仅掩盖住了这道菜的鲜美,而且也会产生一定的有害物质。
除了味精鸡精之外,像一些葱姜蒜调料也是要注意少放,尽量保持原本的味道比较好。
1.鸡蛋与西红柿的比例搭配好
想要做出来的西红柿炒鸡蛋更美味,那么食材的比例一定要搭配好,通常情况下是两个鸡蛋配两个西红柿。如果西红柿比较少,那么炒出来的味道会不足,油腻,干涩。
如果西红柿太多,那么由于汤水比较酸的原因也会影响口感。
2.狠狠打鸡蛋
打鸡蛋的时候要小心办法,"要狠狠打”鸡蛋,要用力多打一些,逐渐加快速度,筷子尖要每下都刮到碗底,要让筷子尽可能多地浸在鸡蛋里。
到每次筷子在碗口外运动时,几乎全部鸡蛋都跃出了碗口平面,并且停住打蛋时,鸡蛋表面有很多泡沫,这才可以算鸡蛋打好了。
3.番茄要去皮
没几个人喜欢吃番茄皮吧,特别硬,嚼不烂,即使生吃的时候很多人也不会吃皮吧,但做炒番茄时就忘了。番茄去皮时,用开水煮1分钟,皮一撕就掉了,还能让番茄变得特别软,能炒出更多的番茄汁。
4.炒鸡蛋时多加点油
炒鸡蛋时要多加油,等油烧热再把鸡蛋倒入锅内,倒鸡蛋前,把油锅摇一摇,让油敷满锅底,这么就不能让鸡蛋粘在锅壁上了。
倒鸡蛋要沿着油和锅壁得边缘很多倒入。鸡蛋入锅后要立即用铲子或筷子快速搅动鸡蛋,这样可以使全部鸡蛋都吸收足油脂,都受到油得高热。
1.看皮薄厚
在挑选西红柿时,最先要看的就是西红柿的表皮。薄皮的西红柿大多数以粉色为主,汁液多肉偏软,比较新鲜口感好,厚皮的西红柿汁少,比较适合做菜吃。
这样区分就比较好挑选了,用于做菜的就选择厚皮的,想当水果吃的就选择薄皮的,在挑选时不要选错了。
2.看颜色
西红柿常见三种颜色,有深红色的、有粉红色的、有青色的,这三种颜色的西红柿比较,深红色的更好吃一些。
那么我们买西红柿时,尽量挑选那种颜色红润又有亮泽的,这种成熟度比较高,口感好。
还有自然成熟的西红柿,它的颜色不太均匀,有深有浅,而颜色过于均匀的,可能是打了激素的。另外有人爱用青西红柿做菜,虽然口感还可以,但不建议吃,吃多了容易让身体不适。
3.看其尾部
这其实就是果蒂的那个部位,如果这个地方是青色的,就说明该西红柿非常新鲜,买它就对了。
如果颜色有点发黄的话,西红柿里面的白色硬筋就特别多,口感特别差劲,难吃就对了。所以看到西红柿果蒂发黄的话就赶紧走开,要不得。
4.看形状
买的时候观察一下西红柿的头部,如果上面是非常圆润饱满的,那就说明是好西红柿,这样的西红柿,味道甜美多汁。
如果头部上面是尖尖的,甚至形状畸形的话,那这样的西红柿一般汁水非常少,甚至里面是空心的。
鸡蛋炒西红柿天天吃比较好。
西红柿炒蛋中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同时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维生素B等成分,可以有效美白皮肤,滋养神经,改善失眠和多梦,从而改善视觉疲劳。
此外,鸡蛋主要是蛋白质和钙离子组成,可以进一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改善低钙血症引起的许多症状。每天吃鸡蛋炒西红柿可以,这两种食物合起来营养价值很高。
建议西红柿炒蛋不要跟海鲜在一起吃,因为西红柿中含有大量维生素。平时烹饪时,也需要注意少油少盐,因为这样可能会加重肾***负担。
西红柿炒蛋怎括盾不报卫么做
西红柿炒鸡蛋说明:西红柿炒鸡蛋人人会做,但是要做的好吃,难。主要是由几个误区,等会我会详细说。材料:西红柿,鸡蛋配料:植物油,盐。注意,西红柿炒鸡蛋不用放鸡精或者味精,因为西红柿炒鸡蛋是吃一个“鲜”字,而西红柿炒鸡蛋的时候就有形成鲜味的物质析出,不需要再放提鲜的味精或者鸡精。这也是做这道菜的时候不放葱姜蒜的原因。制作方法:1。西红柿切成块,要大小不一,什么形状无所谓,鸡蛋打开放入碗中,打匀,放入少许的盐。2。锅内放入适量(炒鸡蛋的时候,油放多少很关键,我的经验是放相当于鸡蛋液的2/3)的油,等油热了的时候,(我后面详细讲如何判断油的温度),倒入鸡蛋液,注意这个时候,鸡蛋液会自然的凝固,不要动,等到这个鸡蛋液都凝固的时候(要小心油干了,造成鸡蛋糊了),用饭铲(也叫炒勺)从鸡蛋的边缘轻轻进入,将鸡蛋翻过来,煎一下,等两面的颜色都呈现金黄的颜色时候,把鸡蛋从锅里取出来(也可以不取,不过等熟练以后再说吧),这个时候锅里面应该还有一些油,把西红柿翻进去,翻炒几下,由于西红柿里面含有大量的水分,会有水份析出,这个时候把炒好的鸡蛋放进去,放入少许盐,翻炒几下,出锅。PS:有人喜欢做的时候,放一些水进去,本人不推荐,其实西红柿里的水份完全够用了,不用放水。还有,现在的西红柿质量不好,炒出来的菜不甜还有些苦味,出锅的时候可以适量放一些白糖。
鸡精和味精区别在哪里
吃多了都不好,特别是味精,所以有些人煮菜用鸡精代替味精罗!
鸡精、味精的区别?
鸡精和味精有什么区别很多消费者都认为,味精是化学合成物质,不仅没什么营养,常吃还会对身体有害。鸡精则不同,是以鸡肉为主要原料做成的,不仅有营养,而且安全。于是,我们常常能看到,有些人炒菜时对味精唯恐避之而不及,但对鸡精却觉得放多少、什么时候放都可以。其实,鸡精与味精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鸡精中含40%的味精虽然大部分鸡精的包装上都写着“用上等肥鸡制成”、“真正上等鸡肉制成”,但它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是由鸡肉、鸡骨或其浓缩抽提物做成的天然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其实就是味精(谷氨酸钠)和盐。其中,味精占到总成分的40%左右,另外还有糖、鸡肉或鸡骨粉、香辛料、肌苷酸、鸟苷酸、鸡味香精、淀粉等物质复合而成。鸡精的味道之所以很鲜,主要还是其中味精的作用。另外,肌苷酸、鸟苷酸都是助鲜剂,也具有调味的功效,而且它们和谷氨酸钠结合,能让鸡精的鲜味更柔和,口感更圆润、丰满,且香味更浓郁。至于鸡精中***真的鸡肉味道,主要来自于鸡肉、鸡骨粉,它们是从新鲜的鸡肉和鸡骨中提炼出来的。鸡味香精的使用也可以使鸡精的“鸡味”变浓;淀粉的作用则是使鸡精呈颗粒状或粉状。营养成分高低不同鸡精和味精哪个营养更高一些呢?味精主要是通过大米、玉米等粮食或糖蜜,采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提取而成的。它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是氨基酸的一种,也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鸡精的成分由于比味精复杂,所含的营养也更全面一些。除了谷氨酸钠以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不过,鸡精再有营养,也只是一种调味品,不能与鸡肉同日而语。而且,据广东省消费***会的调查,发现市场上不同品牌的鸡精之间,蛋白质含量并不一样,这主要与它们的鸡肉粉或鸡骨粉含量有关。安全性与味精差不多很多人不敢吃味精,主要是担心它会产生一定的致癌物质。不过,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专家认为,在普通情况下,味精是完全安全,可以放心食用的,只是不要将它加热到120℃以上,否则其中的谷氨酸钠就会失水变成焦谷氨酸钠,产生致癌物质。由于鸡精中同样含有一定的谷氨酸钠,因此它与味精的安全性是差不多的。此外,由于鸡精本身含有约百分之十几的盐分,所以炒菜和做汤时如果用了鸡精,用盐量一定要减少。鸡精里还含有核苷酸,核苷酸的代谢产物就是***酸,痛风患者应该少吃。
如何用电磁炉炒鸡蛋?
先把鸡蛋在碗里打匀了,稍微放点盐,再把油倒入锅内烧一小会,放的油根据你炒得蛋的多少,不用等油冒烟就把蛋放入锅内炒,要不断翻,炒个1分钟就差不多够了!不要放味精,否则没营养的。
因为电磁炉的加热方式是利用蜗流发热的原理,所以电磁炉的火力会显得硬,而西红柿抄蛋,特别是在炒蛋时很易糊,这时可以利用电磁炉的火力控制功能来调节,一般可先选择在1200W功率上加热油,等蛋液倒入后立即改用600W,因为电磁炉是通过利用间隙式加热的方式来达到火力调节的,这时锅在间隙式加热中蛋自然就有会糊了,总之用电磁炉炒菜一是要用储热量大一些的锅(即锅底厚一些的)二是要会利用火力调节的功能,撑握好了一样可以用电磁炉炒好菜的。
西红柿炒蛋的好听说法?
西红柿炒鸡蛋是一道非常普遍的中式家常菜。如果想要寻找这道菜的更优美、响亮的说法,可以考虑以下几个:
1. "番茄炒蛋":这个说法简洁明了,非常通俗易懂。
2. "蕃茄炒滑蛋":这里加上了"滑"字,强调了蛋的质感,让这道菜更加鲜美。
3. "西红柿炒鸡蛋片":这个说法将鸡蛋切成了片状,突出了肉质的鲜嫩口感。
味精有哪些用途?
味精有很多用法:
(1)制做菜肴为了让炒好的菜品味道更加鲜美,炒好的菜最后加入少许味精起到增鲜的作用。
(2)制做汤类也可以放一点味精提鲜,例如制做西红柿鸡蛋汤、酸辣汤等加入一点味精,喝起来味道特别鲜美。
(3)制做肉馅、素馅都可以加入一点味精。例如制做猪肉包子、韭菜鸡蛋馅饼等等放入味精提鲜。
鸡精和味精的区别是什么啊?
味精是一种增鲜味的调料,炒菜、做馅、拌凉菜、做汤等都可使用。但如果不遵守使用规则,不仅达不到理想的调味效果,甚至会产生副作用,所以在烹饪当中使用味精要注意:1.不要在滚烫的锅中加入,而要在菜肴快出锅时加入。因为谷氨酸钠在温度高于120℃时,会变为焦点谷氨酸钠,食后对人体有害,且难以排出体外。2.不宜在酸性食物中添加味精,如糖醋鱼、糖醋里脊等。味精呈碱性,在酸性食物中添加会引起化学反应,使菜肴走味。3.在含有碱性的原料中不宜使用味精,味精遇碱会化合成谷氨酸二钠,会产生氨水臭味,使鲜味降低,甚至失去其鲜味。4.注意咸淡程度。如果太咸,味精就可能吃不出鲜味,食盐与味精的比例在3:1或4:1范围内,即可达到圆润柔和的口味,作凉拌菜时宜先溶解后再加入。因为味精的溶解温度为85℃,低于此温度,味精难以分解。5.高汤、鸡肉、鸡蛋、水产制出的菜肴中不用再放味精。6.孕妇及婴幼儿不宜吃味精,因为味精可能会引起胎儿缺陷;老人和儿童也不宜多食。患有高血压的人如果食用味精过多,会使血压更高。所以,高血压患者不但要限制食盐的摄入量,而且还要严格控制味精的摄入。从卫生角度讲,鸡精对人体是无***无害的,鸡精在烹饪过程中,对使用它的条件,较味精要宽松许多。鸡精可以用于任何味精的使用场合,适量加入到菜肴、汤、面食中,均有较好的增鲜作用,尤其是在汤中火锅中加入鸡精熬制,其香气、滋味相互适应,令人食欲大开。但在烹调时,如果加入过多鸡精,则会破坏菜肴原有的味道而影响口味。鸡精在使用中也要注意以下几点:1.鸡精中含有10%左右的盐,所以食物在加鸡精前加盐要适量。2.鸡精含核苷酸,它的代谢产物就是***酸,所以患痛风者应适量减少对其的摄入;3.鸡精溶解性较味精差,如在汤水中使用时,应先经溶解后再使用,只有这样才能被味觉细胞更好地感知;4.鸡精中含有盐,且吸***性强,用后要注意密封,否则富含营养的鸡精会生长大量微生物而污染食物。味精和鸡精,一个是只含有单一的氨基酸谷氨酸钠的调味品,一个是从鸡肉里提取的混合有多种氨基酸的调味品,两者一般都可放心食用。但需掌握的原则是,都不要过量食用,因为大家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不能忽视健康。
第一次做菜,想做一道简单的西红柿炒蛋,不知怎么做?
原料:鸡蛋3个,西红柿150克,植物油4汤匙,盐、味精各适量,糖1汤匙。制作过程:1、将西红柿洗净后用沸水烫一下,去皮、去蒂,切片待用。2、将鸡蛋打入碗中,加盐,用筷子充分搅打均匀待用。3、炒锅放油3汤匙烧热,将鸡蛋放入锅中炒熟盛出待用。4、将剩余的油烧热,下西红柿片煸炒,放盐、糖炒片刻,倒入鸡蛋翻炒几下出锅即成。炒制此菜时,要旺火速成。虽然这道菜是最普通的家常菜,但炒的好坏一眼可知。这才叫烹饪技法。鸡蛋中加水淀粉可以使鸡蛋口感更爽滑。其他的几种西红柿炒鸡蛋的做法:西红柿炒鸡蛋方法一说明:西红柿炒鸡蛋人人会做,但是要做的好吃,难。主要是由几个误区,等会我会详细说。材料:西红柿,鸡蛋配料:植物油,盐。注意,西红柿炒鸡蛋不用放鸡精或者味精,因为西红柿炒鸡蛋是吃一个“鲜”字,而西红柿炒鸡蛋的时候就有形成鲜味的物质析出,不需要再放提鲜的味精或者鸡精。这也是做这道菜的时候不放葱姜蒜的原因。制作方法:1。西红柿切成块,要大小不一,什么形状无所谓,鸡蛋打开放入碗中,打匀,放入少许的盐。2。锅内放入适量(炒鸡蛋的时候,油放多少很关键,我的经验是放相当于鸡蛋液的2/3)的油,等油热了的时候,(我后面详细讲如何判断油的温度),倒入鸡蛋液,注意这个时候,鸡蛋液会自然的凝固,不要动,等到这个鸡蛋液都凝固的时候(要小心油干了,造成鸡蛋糊了),用饭铲(也叫炒勺)从鸡蛋的边缘轻轻进入,将鸡蛋翻过来,煎一下,等两面的颜色都呈现金黄的颜色时候,把鸡蛋从锅里取出来(也可以不取,不过等熟练以后再说吧),这个时候锅里面应该还有一些油,把西红柿翻进去,翻炒几下,由于西红柿里面含有大量的水分,会有水份析出,这个时候把炒好的鸡蛋放进去,放入少许盐,翻炒几下,出锅。PS:有人喜欢做的时候,放一些水进去,本人不推荐,其实西红柿里的水份完全够用了,不用放水。还有,现在的西红柿质量不好,炒出来的菜不甜还有些苦味,出锅的时候可以适量放一些白糖。[西红柿炒鸡蛋的方法二]主料:西红柿2个,鸡蛋2个调料:葱,姜,盐,糖,鸡精做法:先把打散的鸡蛋下锅翻炒利用炒鸡蛋的余油放葱姜炝锅放入西红柿翻炒,至出汤加入炒好的鸡蛋,盐,糖入味出锅时加入鸡精调味[西红柿炒鸡蛋的方法三]原料:西红柿3个鸡蛋3个(我的经验是自己想放几个就放几个)嘿嘿还有尖椒一个配料:葱盐(我不喜欢吃糖)鸡精做法:把鸡蛋打匀,加少许盐(特别声明:盐千万不要放太多,否则后果自负).然后均匀倒入油锅,油温不易太高(一般六七成热就行).对于炒鸡蛋,我有个经验.不知道是不是地球人都知道了.以前看别人炒鸡蛋都是一面抄熟再翻过来炒另一面,最后形成一个鸡蛋饼.但是吃的过程中,发现里面很嫩但外皮炒的过火了,很老.而我呢,把鸡蛋均匀倒入油锅后,用铲子不停的搅和鸡蛋,直到凝固成鸡蛋块儿.不要炒的时间太长,刚一凝固即可.这样炒熟的鸡蛋里外都是一样嫩.然后,把炒熟的鸡蛋到出来.从新在锅里倒上油,等油温有六七成的时候把提前准备好的葱沫,西红柿块儿和尖椒丝一起倒进锅里爆炒.等到西红柿完全炒熟并且傲出汤汁时,加少许盐后再把刚才提前炒好的鸡蛋到入锅中和匀即可出锅.[西红柿炒鸡蛋方法四]原料:鸡蛋5个,西红柿150克,青豆50克,植物油6汤匙,盐1茶匙,糖2汤匙,味精适量。做法:1、将西红柿洗净后用沸水烫一下,去皮、去蒂,切块待用;青豆仁用开水煮熟,捞出沥干水分待用。2、将鸡蛋打入碗中,加少许盐,用筷子充分搅打均匀待用。3、炒锅置于旺火上,放油烧热,倒入搅好的鸡蛋液,炒熟后,下西红柿、青豆仁,最后下糖、盐、味精,调好咸淡,炒匀后出锅即成。炒制此菜时,要旺火速成,以保持西红柿脆嫩[西红柿炒鸡蛋的做法的五大窍门]西红柿炒鸡蛋第一大窍门:一般我们用两鸡蛋配上这样大小的西红柿两个。鸡蛋和西红柿的比例很关键,如果西红柿少了,炒蛋吃起来会感觉味道不足、油腻、干涩;西红柿多了会太酸、汤水太多、不能尽兴吃到炒蛋。好的原料搭配不但是美味的基础,而且是营养均衡的保障。西红柿炒鸡蛋第二大窍门:打鸡蛋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方法,“要狠狠的打”打鸡蛋时,要用力多打一会,要逐渐加快速度,筷子尖要每一下都刮到碗底,要让筷子尽可能多地浸在鸡蛋里,直到每次筷子在碗口外运动时,几乎全部鸡蛋都跃出了碗口平面,并且停住打蛋时,鸡蛋表面有大量泡沫,这才能算鸡蛋打好了。西红柿炒鸡蛋第三大窍门:炒鸡蛋时要多加油,油要热。要在锅中倒入和鸡蛋一样多的油,等油烧热再把鸡蛋倒入锅内,倒鸡蛋前,把油锅摇一摇,让油敷满锅底,这样就不会让鸡蛋粘在锅壁上了。倒鸡蛋要延着油和锅壁的边缘大量倒入。鸡蛋入锅后要立即用铲子或筷子快速搅动鸡蛋,这样可以使所有鸡蛋都吸收足油脂,都受到油的高热。西红柿炒鸡蛋第四大窍门:在炒西红柿的时候我们可以加点糖。这样可以中和西红柿的酸味,口感更好。而且要利用西红柿汁水的滋润,在切西红柿时,尽量切成橘子瓣大小的块,这样才能得到比较多的汁水。西红柿炒鸡蛋第五大窍门:先关火,并且最后出锅时才加盐,正是西红柿炒鸡蛋的一个密技。您会发现,当您把菜端到桌上,番茄刚好释放出了足够的、恰到好处的、味道纯正的新鲜汁水!好了,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西红柿炒鸡蛋的小窍门。西红柿炒鸡蛋第一大窍门:鸡蛋和西红柿的比例很关键,一般我们用两个鸡蛋和这样大小的两个西红柿。西红柿炒鸡蛋第二大窍门:打鸡蛋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方法,停住打蛋时,鸡蛋表面要有大量泡沫。西红柿炒鸡蛋第三大窍门:炒鸡蛋时要多加油,而且油要热。西红柿炒鸡蛋第四大窍门:在炒西红柿的时候我们可以加点糖。这样可以中和西红柿的酸味,口感更好。西红柿炒鸡蛋第五大窍门:先关火,并且最后出锅时才加盐。特点:西红柿炒鸡蛋,是许多百姓家庭中一道普通的大众菜肴。它的烹调方法简单易学,营养搭配合理,也符合大众口味。西红柿,又名番茄、洋柿子。相传西红柿最早生长在南美洲,因色彩娇艳,人们对它十分警惕,视为“狐狸的果实”,又称狼桃,只供观赏,不敢品尝。现在它是不少人餐桌上的美味。西红柿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和C,尤其是维生素P的含量居蔬菜之冠。其中含有的维生素C、糖类和芦丁等成分,具有抗坏血病、润肤、保护血管、降压、助消化等作用。番茄红素含有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能减少心***病的发作。番茄红素具有独特的抗氧化能力,能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使脱氧核糖核酸及基因免遭破坏,能阻止癌变进程。西红柿除了对前列腺癌有预防作用外,还能有效减少胰腺癌、直肠癌、喉癌、口腔癌、乳腺癌等癌症的发病危险。番茄含有维生素C,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凉血平肝,清热解***,降低血压之功效,对高血压、肾***病人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多吃番茄具有抗衰老作用,使皮肤保持白皙。西红柿中的尼克酸能维持胃液的正常分泌,保进红血球的形成,有利于保持血管壁的弹性和保护皮肤。所以食用西红柿对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也有帮助。西红柿多汁,可以利***,肾炎病人也宜食用。鸡蛋是自然界的一个奇迹,一个受过精的鸡蛋,在温度合适的条件下,不需要从外界补充任何养料,就能孵出一只小鸡,这就足以说明鸡蛋的营养是非常完美的。鸡蛋被认为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含有蛋白质、脂肪、卵黄素、卵磷脂、维生素和铁、钙、钾等人体所需要的矿物质。突出特点是,鸡蛋含有自然界中最优良的蛋白质。鸡蛋中含有丰富的DHA和卵磷脂等,对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有很大的作用,能健脑益智,避免老年人智力衰退,并可改善各个年龄组的记忆力。有实验证明,鸡蛋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获得了出人意料的惊人效果。鸡蛋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2,它可以分解和氧化人体内的致癌物质,鸡蛋中的微量元素也都具有防癌的作用。鸡蛋蛋白质对肝***组织***伤有修复作用,蛋黄中的卵磷脂可促进肝细胞的再生。鸡蛋含有人体需要的几乎所有的营养物质,故被人们称作“理想的营养库”,营养学家称之为“完全蛋白质模式”。不少长寿老人的延年益寿经验之一就是每天必食一个鸡蛋。鸡蛋炒西红柿是营养素互补的很好实例。在丰富营养的同时,还具有健美抗衰老的作用。主料:番茄(500克)鸡蛋(150克)调料:植物油(25克)白砂糖(10克)盐(3克)淀粉(豌豆)(5克)制作工艺1.把西红柿洗净,去蒂,切成象眼块;鸡蛋打入碗内,加入盐少许,搅匀。2.将炒锅放植物油,先将鸡蛋倒入,炒成散块,盛出。炒锅中再少放些植物油,油烧热后放入西红柿翻炒几下,再放入鸡蛋,搅炒均匀加入白糖、盐,再翻炒几下,用淀粉勾芡即成。菜品口感红黄相间,鲜香酸甜。食谱营养番茄:西红柿现在已是不少人餐桌上的美味。西红柿富含丰富的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和维C,其中的维生素P含量是蔬菜之冠,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可减少心***病的发作。丰富的番茄红素能清除自由基,预防前列腺癌;尼克酸可维持胃液的正常分泌,促进红血球的形成,利于保持血管壁的弹性和保护皮肤。西红柿多汁,可以利***,肾炎病人也宜食用。同时多吃番茄还具有抗衰老作用,能使皮肤保持白皙。鸡蛋: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铁、钙、钾等人体所需要的矿物质,其蛋白质是自然界最优良的蛋白质,对肝***组织***伤有修复作用;同时富含DHA和卵磷脂、卵黄素,对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有利,能健脑益智,改善记忆力,并促进肝细胞再生;鸡蛋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和其他微量元素,可以分解和氧化人体内的致癌物质,具有防癌作用;鸡蛋味甘,性平;具有养心安神,补血,滋阴润燥之功效。食谱相克番茄:西红柿忌与石榴、螃蟹、冰棒、红薯、白酒、猪肝、鱼肉同食。鸡蛋:鸡蛋不宜与糖同煮;与糖精、红糖同食会中***;与鹅肉同食***伤脾胃;与兔肉、柿子同食导致腹泻;同时不宜与甲鱼、鲤鱼、豆浆、茶同食。健康提示营养丰富,常吃具有滋补、美容功效。番茄炒鸡蛋所含营养素热量(547.80千卡)·维生素B6(0.40毫克)·蛋白质(24.45克)·脂肪(39.18克)·泛酸(0.85毫克)·碳水化合物(34.19克)·叶酸(110.00微克)·膳食纤维(2.50克)·维生素A(811.00微克)·维生素K(20.00微克)·胡萝卜素(2750.00微克)·维生素p(3500.00毫克)·硫胺素(0.32毫克)·核黄素(0.56毫克)·尼克酸(3.30毫克)·维生素C(95.00毫克)·维生素E(24.85毫克)·钙(139.41毫克)·磷(312.80毫克)·钾(1047.54毫克)·钠(1403.04毫克)·碘(53.30微克)·镁(61.11毫克)·铁(5.79毫克)·锌(2.52毫克)·硒(7.29微克)·铜(0.58毫克)·锰(0.55毫克)
炒菜放鸡精好还是味精好?
除了味精鸡精,市面上还有相当多的鲜味产品,比如鸡粉鸡汁牛肉汁蘑菇精特鲜味精等等。
炒菜应该放哪个好?它们对健康有害吗?应该怎么使用?
今天我就给大家整个盘一盘,人工鲜味剂这个大品类。
说起提鲜的调料,大家可能第一反应就是谷氨酸钠,也就是味精。并想起一百多年前***化学家池田菊苗从海带里提取出谷氨酸钠的那个老故事。
其实自然界具有鲜味的物质有很多很多,目前已知的就有60多种(如果算上鲜味肽则有成千上百种),并且仍在不断发展中,谷氨酸钠只是其中一种。
在这100多年的历史中,鲜味剂已经经历了三代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就是味精,高纯度谷氨酸钠(L-MSG),具有纯正的鲜味。
第二代是特鲜味精,也叫强力味精,是谷氨酸钠和肌苷酸钠(IMP,缩写I)或者鸟苷酸钠(GMP,缩写G)按比例调配而成,鲜味是谷氨酸钠的好几倍。
之所以把谷氨酸钠和呈味核苷酸钠放在一起,是因为它们之间具有很强的协同作用。假设一份味精的鲜度是1,你把其中一半换成肌苷酸钠(5’-IMP),鲜度就能增强7倍,换成鸟苷酸钠更是不得了,鲜度立马变成30,我们管这种特性叫鲜味相乘效应。这种效应可能是因为不同的鲜味在舌头上的感受器不一样,联合使用就产生了1+1远大>2的效果。不管是什么原因总之结果就是,第二代鲜味剂比第一代鲜度更高,应用范围更广。
某特鲜味精配方
第三代就是我们熟悉的鸡精鸡粉鸡汁等产品。在“鲜”这个单一的维度上,其实二代已经做的很强了,三代做的事是往风味和香味上做多维拓展,使整体的味道更加多元、立体。
像是鸡精的配方里,除了盐,味精,呈味核苷酸钠之外,一般还有鸡肉提取物,鸡肉香精,白糖,水解植物蛋白,酵母抽提物,以及胡椒粉洋葱粉之类的(不同品牌配方会有区别),组合起来完全是一个可以***使用的调料配方了。
有时做个炒菜我会只加鸡精,约等于加了盐,味精,葱姜,少量鸡高汤,听起来是不是感觉还挺方便?没错,第三代鲜味剂的特点,就是通过调配让我们使用非常方便。
还有其他各种奇奇怪怪的“精”,什么蘑菇精,柴鱼精,文蛤精等,本质上都是味精,呈味核苷酸,酵母抽提物等鲜味剂,加上相应的提取物和一些风味成分,再配合盐糖做出来的。你在用的时候根据自己想要的风味,无脑代入就可以了。
某鸡精配方
鸡粉鸡汁大家也比较熟悉。其实鸡粉就是粉末状的鸡精,鸡汁就是液态的鸡精,
某种程度上来说浓汤宝也属于这一类,从配方上看它们差不多。除了鸡型的还有牛肉型的、猪肉型的、鱼肉型的,第三代鲜味产品有很多很多。
几年前我还买过一款牛肉汁,那时候刚学做饭不久,天天就爱研究这些做饭的捷径,就像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每天梦想着一夜暴富一样。后来发现年轻人还是要脚踏实地,天天想着走捷径是行不通的。
人工鲜味剂再怎么好用,和自然鲜还是有区别的。
味精、鸡精、鸡味儿的浓汤宝,还有真正的鸡汤。不管是谁,都可以轻松喝出它们的区别。
这是因为,鸡汤的成分非常复杂,除了谷氨酸钠,肌苷酸钠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鲜味物质,比如各种氨基酸和多肽等。光是小分子短肽就有上百种。这些鲜味物质之间又可以发生鲜味的相乘作用,再加上脂肪、无机盐的相互配合,给鸡汤带来了柔和协调的复杂口感。这是很难用化学调味品调配出来的味道。
就像一锅成分说不清道不明的中*一样,我们根本没法分析其中每一样化学成分然后通过人工调配去还原,有这个成本厂商还不如直接去卖鸡汤。
味精鸡精浓汤宝有时会让人觉得假鲜,其理由就在于此,它的成分和真正的鲜汤相比,还是太单薄了。无法给人带来那种入口醇厚、后味绵长的鲜美体验。
纵观三代鲜味剂的发展,从单单的味精,到味精+肌苷酸或者鸟苷酸,再到味精+肌苷酸鸟苷酸+盐糖+风味提取物+香料+其他鲜味剂,我们会发现它们一代比一代复杂,味道也一代比一代更多元。但跟自然鲜还是没法比,甚至有些好一点的老母鸡,焯个水都比它们厉害。
因此味精等鲜味剂虽然很鲜,但和我们精心熬煮的高汤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区别,俗话说的好,唱戏的腔,厨师的汤。高汤,绝对是比味精更高级的调味品。
但我们打工人,上个班已经累死了,平时哪有那么多时间能经常熬高汤。人工鲜味剂能让我们简单快速获取鲜味,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而且用的好也能非常高级。
接下来就来讲讲,我们怎么样把人工鲜味剂用的更高级。
虽说鸡汤理论上比浓汤宝更好,但现在的食材,一个比一个摆烂,鸡没鸡味,番茄没番味,奶没奶味。
所以光靠食材的本味,有时难以撑起一片天。这时候人工鲜味剂就可以起到一个补充风味的作用。
比如说,我们买了一斤猪肉回来,觉得肉味不是很足,这时就可以加点肌苷酸,马上肉味就浓起来了。因为肌苷酸本身就是从肉里来的,有时我们会把牛肉、鱼肉做熟成处理,本质上就是让ATP转变为鲜美的肌苷酸的过程,所以我们直接给肉加点肌苷酸,完全不会破坏食材本身的风味,能够达到完美的提鲜效果。
熟成的原理
同理,我们可以来了解一下其他鲜味的物质基础,然后让它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起到放大食材本身优势的作用。
动物性食物(如牛肉、猪肉、鸡、鱼等),含有大量肌苷酸。
菌菇类含有大量鸟苷酸,同时部分肉类也有少量鸟苷酸。
琥珀酸及其钠盐在贝类、水产类中含量较高,是蛤蜊、扇贝、生蚝等贝类的主要呈味成分和特征鲜味成分
谷氨酸钠则在天然食物中广泛存在,不管是天上飞的,水里游的,还是地里跑的…连水果中都有不少。因此味精能得到如此广泛的运用不是没有道理的。
还有各种味型的第三代鲜味剂,都可以加到相对应的食材中补充风味,比如鸡汤里加鸡精,牛肉酱里加牛肉汁等等。
除了补充风味以外,鲜味剂的第二个作用是增加风味。就是原来食材里没有的,我们给它加一点丰富味道。
厨艺界有句话叫鲜不单行,意思就是在烹饪时选用不同鲜味来源的原料进行配合,互相提鲜,比如我们日常我们吃的小鸡炖蘑菇,海带排骨汤,腌笃鲜,都是通过搭配达到鲜上加鲜的效果,比单一食材更美味。这个比较考验搭配的功夫。一定程度上鲜味来源多一点可以让鲜味更立体,但肯定不是说越多越好。
就像你穿衣服一样,不是把所有衣服都穿身上就好看的,同理也不是把所有鲜味食材都丢一起煮就能好吃。
那究竟应该怎么搭配呢,原理有点复杂,但好在根本不需要我们自己费心思,别人已经帮我们搭配好了。
一些专门研究鲜味剂的品牌,里面的研发人员每天都在琢磨这些东西,甚至还有“鲜味科学家“这种职业。他们搞出来的产品就是第三代鲜味剂,我们只要会用就行。
图源:鲜味的秘密
想要增加鸡肉风味,有鸡精鸡粉鸡汁鸡味浓汤宝,
想要加点素菜风味,有蔬之鲜,原味鲜,松茸鲜等等各种产品,
想要海鲜风味,有干贝素鱼精文蛤鲜,
我们只需要看这个风味自己喜不喜欢,喜欢的话用就行了。
因为依赖研发人员的调配,所以不同品牌的(三代)鲜味剂相差还蛮大的,光是鸡精就有好多种。
我们怎么从市面上形形色色的鲜味剂中选出自己想要的产品呢?话不多说,上测评。
这次我买了很多鲜味剂,准备依次测评一下,再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平时具体是怎么用它们的。先来讲讲味精和特鲜味精。
大家在生活中可能感觉味精鸡精更常见一些,特鲜味精比较少见。其实特鲜味精在市面上并不少,但由于名字实在是不统一,有时候看到也不知道它们属于这个类。
有叫鲜味宝的,有叫鲜味王的,有叫高鲜味精的,还有直接叫复合调味料的。好像生怕有个统一的名字会被我们认出来似的。平时商用居多,甚至外面有些店的秘方调料就是特鲜味精。
它的作用和味精相似,都是提鲜,特鲜味精鲜度更高。能用味精的地方就能用特鲜味精,但我一般只在3个地方用,用多了可能会让人从此不想奋斗。
第一个是卤水。加点特鲜味精,那种有穿透力的鲜味马上就出来了。其他鲜味剂都没这感觉,就得要特鲜味精,这是我现在做卤货必备的东西。
卤水里有个概念叫养卤,就是卤完一锅东西保存起来下次继续用。有些百年老卤店真的一百年都不会换卤水,目的就是富集鲜味物质。
所以我们直接加纯粹的鲜味物质可以快速给一锅新卤提味,说实话比我以前辛苦吧啦的养老卤方便多了。大家如果总感觉在家做卤菜没有外面的好吃,可以加点特鲜味精试试。
吃火锅的时候觉得汤底差点意思,也可以加点特鲜味精,再加点牛奶,分分钟就能假装鲜美的奶汤汤底。
还有瘦肉丸、香菇猪肉丸之类的肉制品,我也可能会加一点特鲜味精。其他大多数时候只需少量味精或者鸡精就可以达到良好的提鲜效果了。
味精不用区分品牌,随便买。反正大家都一样,都是谷氨酸钠。选纯度大于99%的就行。
特鲜味精是味精+呈味核苷酸的组合,不同品牌的配方主要就是味精和核苷酸的比例略有不同,整体上看也是大同小异。我买了4个品牌的特鲜味精,太太乐鲜味宝,大桥鲜味王,味上煌鲜味宝,味三尺鲜香粉。
不知为什么太太乐的鲜味宝没什么味道,几乎没有鲜味,另外三款都差不多,就是我印象中的特鲜味精的味道。这点让我非常疑惑,因为太太乐鲜味宝的成分和味上煌鲜味宝可以说是一模一样的,但太太乐甚至还没有单纯的味精鲜。虽然没想明白但结论就是建议大家选择特鲜味精的时候尽量避开这一款,其他都可以。
如果家里只能备一种鲜味剂,那一定是鸡精。不管是炒菜、煮粥、煮汤还是拌馅,鸡精都能派上用场(鸡味是一种百搭的风味)。这是我妈做菜的必备调料之一。
厨邦鸡精,鸡粉,三鲜鸡精,家乐鸡精,鸡粉,一品鲜鸡精,红梅鸡精,太太乐三鲜鸡精,鸡汁,我把市面上常见的一些鸡精类产品全都买回来了。
它们虽然看起来都差不多,但放在一起对比,就能发现差距还是蛮明显的。有些品牌的鸡精闻起来味道特别冲,而且头香很重,做的菜味道不太自然。相对来说还是家乐和太太乐两个老牌做人工鲜味剂的品牌,调配的鸡精鸡粉味道更自然一些。
推荐:家乐鸡精鸡粉,太太乐鸡精鸡汁。
除了鸡精(包括鸡粉鸡汁)之外的其他三代鲜味剂,像蔬之鲜,自然鲜,文蛤鲜,浓汤宝,家里偶尔也可以备一点用到相应的食材中。有时做一些菜这种对应的风味鲜味剂是最适合的。
例如煮汤的时候,我发现往牛肉汤里加鸡精味道会很奇怪,加牛肉浓汤宝就和谐很多(味精也可以)。
虽然鲜味剂用途十分广泛,但仍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循。
第一是酸性突出的菜,不要用味精鸡精。
鲜味剂的主要成分都是谷氨酸钠,而谷氨酸钠的鲜味在酸性环境中会被抑制,加了也吃不出鲜味(碱性一样不行)。
所以做酸菜鱼,酸汤肥牛(各种酸汤类的菜),酸辣粉,还有柠檬鸡爪(各种凉拌菜),糖醋排骨,鱼香肉丝(各种酸甜口的菜)时,都不需要加味精。
这些菜如果想要提鲜可以改用高汤,实在不行浓汤宝也可以。
那西红柿炒鸡蛋(西红柿蛋花汤)也有点酸,能放味精鸡精吗?
答案是可以。
首先西红柿的酸性不算很强,而且西红柿和蛋黄里本身就含有不少谷氨酸钠,根据我们前面有啥补啥的原则,西红柿炒鸡蛋添加少量味精完全可行(当然西红柿够优秀的话可以什么都不加)。如果有人跟你说西红柿炒鸡蛋千万不能放味精,会生成有***物质之类的,那我们就知道这铁定是谣言了。加点鸡精我觉得也OK,能让西红柿炒蛋的味道更鲜明。
第二点是最好后放鲜味剂。因为味精、核苷酸等成分,经过长时间加热或者温度过高都会***失部分鲜味。
但因为***失的比例并不高。所以遇到一些只能一开始就放的菜,比如卤肉,火锅,也不用有心理压力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注意鲜味剂的用量,切不可贪心加多。一旦放多了就容易显假。
假鲜是一种什么感觉?大家去炖个鸡汤或者排骨汤,然后多加点味精喝喝看,立马就感受出来了。
这个就像整容,在保持个人特色的基础上微整,是更聪明的整法。一上来就全面开刀,风险系数太高,可能一不小心就整的完全没有辨识度甚至整残了。
我心目中最会整的女人
另外用多了很容易钠超标,这也是鲜味剂需要注意的一个事情。
作为鲜味剂出售的都是钠盐,比如谷氨酸钠,肌苷酸二钠,鸟苷酸二钠,琥珀酸二钠等等,所以鲜味剂加多了也会有钠摄入过量的风险。
有时我们吃了很多味精会觉得口渴,就是因为钠多了。持续的高钠饮食可能会引发高血压,***害肾***,甚至可能增加消化系统癌症风险。
因此日常做菜、使用调料的时候,钠含量是我们有必要重点关注的指标。
其实在合理范围内使用,鲜味剂反倒是有助于减少钠摄入的。
一些研究发现,在NaCl溶液中添加谷氨酸钠、鸟苷酸二钠或者肌苷酸二钠等鲜味成分后,NaCl溶液的咸味值会明显上升。
我们举个比较简单的数学例子,500g水,加4g盐我感觉喝起来咸度正好,现在加3.2g盐,同时再加1.2g味精,我觉得喝起来也正好,同时比原来更鲜美了。
第一份水里有1573mg钠,第二份是1424mg,一下就减少了9.5%的钠摄入量。这就是鲜味剂具有积极作用的一面。
味精和特鲜味精的钠含量大约13-14%,鸡精根据标签普遍在20%左右,盐的含钠量是39%。因此少加一克盐,可以多加2克鸡精,多加3克味精。按照这个剂量去使用鲜味剂(在代替部分盐的前提下),不管是从口味还是健康角度都是利大于弊的。每天5g的限盐量,经测试在鲜味剂的助力下真的能够(勉强)达标。
我们要抵制的,是鲜味剂的滥用。
大家现在去看看外面的调料包,会发现很多调料包钠含量都特别高。因为许多品牌在调料包里会狂放鲜味剂,吃起来并不觉得咸,但仔细看标签会有点吓人。有时候你去饭店后厨看,那个味精下的量,也很吓人。
最近我在研究各种酱料调料,发现它们的配料里普遍都有谷氨酸钠和呈味核苷酸钠。复合调料加点能理解,像酱油这样的纯粮食酿造产品也这样搞就有点过分了。
连一些比较高端的酱油,例如致美斋天顶头抽,也没有离开味精+呈味核苷酸的组合,有点走火入魔了我觉得。
过度依赖鲜味剂,除了高钠,还会让自己的鲜味阈值提高,之后可能需要更多的剂量才能达到相同的鲜度。甚至可能让我们对天然食物的鲜味越来越不敏感。这都是滥用鲜味剂会带来的不良后果。
所以以前挑调料的时候,我一直建议大家买调料就要买纯的,也就是配料表更干净的。之所以选纯的调料,是为了不让厂家以次充好来糊弄我们(纯的至少展现出来的是真正的实力)。
想要加味精,我可以自己加,我不希望我每天用的调料里都是这种东西。这样我能知道我加了多少,我能知道味精是什么味道,酱油是什么味道。所以咱们还是要学一些方法去找出市面上那些相对有诚意的产品。
鲜味剂还有一个安全隐患是嘌呤含量高,高***酸人群最好不要用。只能用味精。
高***酸和痛风患者如今越来越多了,而且越来越年轻化。然而现在的调料界整体都对高***酸人群不友好。有好多不能用,因为普遍有加核苷酸。
作为一生要强的吃货,我们可以自己调配不含核苷酸的鲜味产品。
味精:琥珀酸二钠:丙氨酸=30:2:1,就是一个不含嘌呤的鲜味剂配方,还可以再加点二氧化硅作为抗结剂,不然容易结块。
类似的产品还可以调配出很多,因为鲜味来源不只是核苷酸。所以痛风并不意味着从此和美食绝缘。
最后,如果有同学就是不喜欢用人工鲜味剂,那也可以关注其他鲜味调料。还有很多调料可以让我们获取鲜味,比如鱼露,虾酱,腐乳,豆瓣酱等等,以后再来讲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