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实生物有哪些产品(四川蓝风有哪些产品)

四川蓝风有哪些产品

成都蓝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为成都合成洗涤剂厂,始建于1970年,是我国最早的国营大型专业洗涤剂生产企业之一。1993年3月经成都市体改委批准,由成都合成洗涤剂厂独家发起,以其生产经营性资产作为投入,采取定向募集方式设立成都蓝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12月,为扩大规模,实现规模经营,经成都市人民**批准,分别并入和并购了成都轻工物资总公司、成都日用化学品总厂,重组后更名为成都蓝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属于股份制公司,总股本为7500万元。公司自1993年改制以来,进入了历史上的快速发展时期,销售收入、利税等经济指标逐年递增,连续多年被成都市**列为产值、利税、最佳经济效益50强企业之一。公司拥有从意大利、美国、日本等国引进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洗涤剂生产装置,采用日本、英国等先进的生产检测科研设备,现已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化妆品、洗涤剂生产企业之一。能生产粉、膏、液三大系列的合成洗涤剂以及膏霜、香水、香波等系列的化妆品。公司生产的“蓝风”系列洗衣粉、“红玫瑰”餐具洗洁精、“双猫”洗衣浆(膏)及“春娟”系列化妆品分别荣获四川省名牌产品;“蓝风”、“双猫”、“春娟”、“丽多”商标荣获“四川省著名商标”称号;“红玫瑰”商标荣获“成都市著名商标”称号。摩丽雅洗衣粉1990年荣获轻工业部举办的首届全国轻工业博览会金奖;1992年被评为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红玫瑰餐具洗洁剂2000年被评为全国用户满意产品。公司2006年被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授予“2006年安全放心消费环境示范单位”证书。

信熹伙伴|君实生物创新产品26项研究亮相ASCO2023宏芯气体荣获“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01

「君实生物」

创新产品26项研究亮相ASCO2023

&

参会上海常态下

“新冠救治临床培训课程”

2023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SocietyofClinicalOncology,ASCO)年会将于2023年6月2日~6月6日在美国芝加哥隆重举行,作为全球最大规模和最高水准的肿瘤治疗教育论坛,每年汇聚了全球肿瘤领域最具影响力、最高质量、最前沿的研究成果。

信熹资本投资企业君实生物抗PD-1单抗特瑞普利单抗、抗BTLA单抗tifcemalimab共计26项研究入选,涉及肺癌、消化道肿瘤、尿路上皮癌、鼻咽癌、黑色素瘤、乳腺癌等多个领域,获得全球关注。目前会议详细日程及入选的摘要标题已在官网公布。

以下为部分入选摘要标题:

近日,由上海市卫健委医政医管处、上海市传染病临床诊治中心联盟、上海市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共同主办的常态下“新冠救治临床培训课程”顺利开展。本次培训课程为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35),以应对重大疫情为重点的上海市传染病临床诊治网络体系(IDC)建设项目中标准化培训任务之一。君实生物作为上海本土新冠*物研发的领军企业支持并参与了本次会议。

君实生物市场部产品主管葛迎香女士在大会上介绍:随着新冠进入常态化防控,患者用*成为业内普遍关注的话题,而使用便捷、可及性高的小分子口服*物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选择。值得高兴的是,目前国内已有多款新冠口服*物上市。其中,靶向RNA依赖性RNA聚合酶(RdRp)的民得维®(VV116)具有耐*屏障高,无致突变风险/遗传毒性,与其他*物相互作用风险低,口服不受食物影响等多重优势。

君实生物

信熹资本投资企业君实生物(688180.SH,1877.HK)成立于2012年12月,是一家以创新为驱动,致力于创新疗法的发现、开发和商业化的生物制*公司。公司具有由超过50项在研产品组成的丰富的研发管线,覆盖五大治疗领域,包括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慢性代谢类疾病、神经系统类疾病以及感染性疾病。

凭借蛋白质工程核心平台技术,君实生物身处国际大分子*物研发前沿,获得了首个国产抗PD-1单抗NMPA上市批准、国产抗PCSK9单抗NMPA临床申请批准、全球首个治疗肿瘤抗BTLA阻断抗体在中国NMPA和美国FDA的临床申请批准,目前正在中美两地开展多项Ib/II期临床试验。

自2020年疫情爆发之初,君实生物迅速反应,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及企业携手抗疫,利用技术积累快速开发了多款治疗COVID-19的创新*物,积极承担中国制*企业的社会责任。其中包括:国内首个进入临床阶段并参与全球抗疫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埃特司韦单抗(JS016)于2021年在超过15个国家和地区获得紧急使用授权,口服新冠病毒*物VV116(JT001)已上市。

目前君实生物在全球拥有两千八百多名员工,分布在中国上海、苏州、北京和广州,以及美国旧金山和马里兰。

02

「真迈生物」

受邀参加中华医学会

第二十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年会

5月18-20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年会在贵阳市贵州饭店召开,信熹资本投资企业真迈生物受邀参会。大会以“遗传病基础研究及临床转化”为主题,就疾病的遗传学病因、发病机制、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的重要进展及临床应用等进行学术交流。

本次大会,真迈生物CTO孙雷将在学术专题展示环节以“国产测序平台助力遗传学研究与临床转化”为主题,分享真迈生物测序技术及平台在遗传病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中的特点与优势。会议现场,真迈生物也将携GenoCare1600单分子基因测序平台以及GenoLabM高通量基因测序平台亮相。

真迈生物

信熹资本投资企业真迈生物创立于2012年,总部设于深圳罗湖,拥有研发实验室、GMP产线等工作场地共8000余平米,专注于基因测序工具和平台的创新与提供。

目前已推出自主创新研发的单分子测序平台GenoCare和高通量测序平台GenoLab,可提供“仪器—试剂—芯片—软件”全平台解决方案,拥有近200项技术专利布*。其中,GenoCare是全球首个通过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单分子基因测序仪。

03

「禾元生物」受邀参加

第26届美国基因与细胞治疗学会年会、

20233D细胞培养与类器官研讨会

第26届美国基因与细胞治疗学会年会(ASGCT)将于2023年5月16日~20日在美国洛杉矶召开。信熹资本投资企业禾元生物作为细胞基因治疗原料供应商,受邀参加本次盛会。

ASGCT是专业从事细胞和基因疗法(CellandGeneTherapy,CGT)研究的非盈利性组织。作为全球CGT领域重要的交流平台之一,ASGCT大会将吸引来自世界各国数以千计的学术界和医*界的顶尖学者、FDA官员、NIH官员、投资人以及全球众多从事CGT研究的企业/机构参与并分享研究成果。会议的内容涵盖细胞及基因疗法领域的实验研发到临床试验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数据,将展示CGT领域最前沿技术和方向。

2023年第三届3D细胞培养与类器官研讨会将于2023年5月19-20日在上海举办,禾元生物将参加此次研讨会。会上禾元生物将带来当家产品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OsrHSA、重磅新品植物源重组人转铁蛋白OsrhTF,以及多种用于各类细胞培养的细胞生长因子和蛋白,如TF,FN,EGF,IGF-1,bFGF,VEGF,KGF,LF,LYZ,AAT等。

禾元生物

信熹资本投资企业禾元生物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专门从事植物源重组蛋白表达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禾元生物是一家在植物生物制*技术领域拥有全球领先技术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经过16年的辛勤耕耘,已成功研发了以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为代表的一系列新*研发产品,目前在研Ⅰ类生物新*10余项,建立了国际领先的植物生物制*技术平台和完善的产业化体系。目前已申报科创板。

04

「宏芯气体」

荣获“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近日,信熹资本投资企业宏芯气体顺利通过了2022年度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成功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宏芯气体

信熹资本投资企业宏芯气体是国内领先的专注于电子大宗气体服务的初创企业,公司于2019年初成立,核心团队均来自林德、空气化工、法液空等国际一流企业的电子气体业务部门,已经建立起覆盖业务开发、技术方案、项目建设、运营执行全流程的成建制团队。

团队自2021年1月1日正式投入运作以来,已获得多家国内一线Fab厂的高度认可,目前已经成功中标上海新微半导体、浙江创芯半导体等项目。此外,公司在两个月内就顺利通过了中芯国际绍兴工厂的合格供应商认证,并完成了电子大宗气站的招投标工作。未来,宏芯气体将对传统解决方案进行智慧升级,为下游客户提供更高效、更优化的产品服务,公司还将积极开拓电子特种气体等的业务布*。

05

「兆芯」

携手中国电信成立上海市信创适配中心

&

与大唐高鸿合作推出

教育方案落地江苏如皋

5月17日世界电信日,信熹资本投资企业兆芯携自主研发的新一代CPU、信创服务器、笔记本电脑和云终端等解决方案亮相中国电信上海、**两地电信日主题活动,在中国电信上海公司主办的中国电信第三届科技节·上海站暨517世界电信日活动上,由兆芯、中国电信等发起成立的上海市信创适配中心正式揭牌。

上海市信创适配中心将围绕兆芯CPU,发挥中国电信旗下天翼云平台能力,覆盖信创芯片、2大通用操作系统、7大国产数据库,面向重大信创项目提供测试验证与技术服务,构建信创云全栈端到端保障体系。

近期,基于大唐高鸿鸿硕HSX853ZDC台式机的教育方案在江苏如皋某学校电教室及机房成功应用,国内软硬件配置、流畅的应用体验、强大的同传功能使得该方案一经部署广受师生好评。

大唐高鸿鸿硕HSX853ZDC是一款20升塔式商用台式机,采用兆芯开先®KX-6000系列8核高性能处理器,主频2.7GHz,性能强劲,搭配8GBDDR4高速内存+256GBPCIESSD,响应快速,同时支持国内桌面操作系统和安全固件,可轻松应对日常商务办公需求。整机采用先进的人体工程学设计,顶置提手,外观时尚商务,同时采用业界先进的工程化技术质量管理体系,已通过国家强制性CCC认证、能耗认证,中国节能认证,环境认证,产品质量和可靠性优越。

兆芯

信熹资本投资企业兆芯是成立于2013年的国资控股公司,兆芯同时掌握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芯片组三大核心技术,具备相关IP自主设计研发的能力。

凭借卓越的产品性能、杰出的软硬件兼容性和安全稳定等优势,兆芯与产业链生态伙伴紧密合作,构建了丰富的台式机、笔记本、一体机、云终端、服务器以及嵌入式工业主板和工业计算平台等产品,致力为d政办公、金融、教育、能源、交通、医疗、网络通信等关键行业以及消费类用户,提供高性能、高稳定、高可靠、体验优越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助力应用平滑迁移,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06

「浪潮云」

入选Gartner容器管理产品

中国市场代表供应商

&

于世界智能大会重磅发布两款产品

近日,国际权威IT研究与咨询顾问机构Gartner发布了《Tool:VendorIdentificationforContainerManagementProductInChina》报告,旨在帮助IT基础架构领域相关人员选择在中国提供容器管理服务、解决方案和平台的供应商,为容器产品选型提供专业指导。信熹资本投资企业浪潮云实力入选该报告代表供应商,旗下三款云原生服务——浪潮云容器引擎、容器镜像服务、混合云容器平台同时入选该报告推荐产品。

5月18日,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正式开幕。作为一场全球性科技盛会,大会汇集国内外先进技术应用场景,集中展示全球智能领域引领企业及前沿科技成果,推动各行各业共享共赢。在19日举行的大会成果发布专区,浪潮云重磅推出“云集·物联感知平台”与“云链·自主区块链平台”两款产品,现场展现了技术能力与产品能力的深度融合,成为加速打造“数字引擎”、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又一突破。

浪潮云

信熹资本投资企业浪潮云依托在**及企业信息化领域30余年的深厚经验和技术积累,成为国内领先的云计算服务商。浪潮云逐步形成了“可信赖、专业化、生态化”三大特色,连续多年政务云市场占有率第一。

通过遍布全国的7大核心云数据中心以及69个地市云数据中心,为全国25个省近300家地市**以及100万+企业提供云计算服务,承载了10000+**部门、超过6万个应用,为全国245万公务员提供便捷服务,获得260+个地市企业上云服务商身份,100+个地市工业互联网服务商身份。

END

延伸阅读

信熹洞见·研究

信熹研究|卖不动的CAR-T之后,NK是否是细胞治疗的未来

信熹研究|商业航天之风起云涌

信熹洞见|美国BIS新规对国内半导体产业及对投资的影响

信熹洞见| 首款CRISPR疗法即将提交上市简评

信熹研究|车载毫米波雷达:确定的市场趋势(上)

信熹研究|基因噪声的调音器—小核酸*物研究报告

信熹研究|靶向补体是GA的春天么?

信熹研究 |OLED显示技术的新探索——摆脱金属掩模板的限制

信熹研究 |PD-1之后,新一代ADC耀眼的临床试验结果是否预示着肿瘤治疗将迎来新的明日之星?

信熹研究|新技术追踪—偏光片会消失吗?

信熹研究| 蛋白降解:梦想距离现实还有多远?

信熹研究| 16比0,ODAC谢绝单臂试验的PI3K抑制剂

信熹研究| 从KodiakScience临床失败看老年黄斑病变新*研发

信熹研究 | 普克鲁胺临床数据披露评论

信熹研究 | 快充带火的氮化镓未来何去何从

信熹研究| 俄乌冲突对半导体产业链的影响

信熹研究 |电子大宗气体

信熹研究 | 极光激酶,癌症治疗的新曙光?

信熹研究| Nectin-4靶点全梳理

信熹研究|带状疱疹疫苗

信熹对话

信熹对话| 黄玮婷博士:投资生涯中最棒的投资

信熹对话|李健博士:从创业者到投资人的华丽转身

信熹对话 | 真迈生物创始人颜钦博士:专注核心技术加速国产替代与创新

信熹对话 | 杨楠博士:换个方式做新*研发

信熹对话| 马谆博士:尊重技术发展做冷静的狙击手

信熹对话 |陈熹博士:创业企业家的“副驾驶”

信熹对话 | 迦连科技创始人陆威:终身学习以变应变用一颗初心迎璀璨大世

信熹伙伴

信熹伙伴|禾元生物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

信熹伙伴| 恭喜智翔金泰科创板顺利过会

信熹伙伴 | 恭喜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顺利过会

信熹伙伴 | 晶芯半导体-再生晶圆投片大陆首家

信熹伙伴|真迈生物完成4.1亿人民币B+轮融资

信熹伙伴 | 全球顶级光谱芯片企业与光科技

北外滩科创会客厅

科创会客厅 | 中国创新*的黄金十年

科创会客厅| 创新*研发中的硬科技

科创会客厅 | “芯”征程—解读国内GPU产业

君狮生物医*主要生产什么产品

生物*品,保健食婴幼儿配方食品

净然产品都有哪些?

有硅藻泥、3D炫彩、水性墙艺系列,现在好像出新品了,还有贝壳粉、稻草泥什么的,您可以咨询一下,他们的销售经理很热的。

中国的*物科研水平怎么样?

谢谢邀请!从现实生活中来看,我国*物科研在不断地发展!无论*物怎样发展,人们还是要从自身做起,远离*物依存,加强自身免疫,注意养生!

SAP的主要产品有什么

sap主要产品就是sap,呵呵主要是erp,面向大公司的,叫ecc(以前叫r/3)服务就是软件,还有软件相关的咨询,技术支持什么的。

新汉方生物技术有些什么产品?

新汉方集团旗下贵州泛特尔生物技术工厂,就像美国的硅谷,中国的中关村一样,科技的领头羊,专门从事生物工程*物,生物活性细胞产品,干细胞事项研究,优奢YOUSHE活细胞多肽冻干粉产品研发。在国际领域认证上也获得了多项奖项,保证产品原材料的真实可靠!

君实生物:新冠产品第一梯队

价值目录valuelist.top

价值目录为您推送精品投资阅读

访问价值目录PC端,下载最新机构研报

1.君实生物:坚持研发积累,稳步发展

1.1.一家拥有全产业链能力的创新驱动型生物制*公司

君实生物成立于2012年12月,分别于2018年12月24日和2020年年7月15日在港交所和科创板上市。君实生物是一家以创新驱动型的生物制*公司,具备完整的从创新*物的发现、在全球范围内的临床研究和开发、大规模生产再到商业化的全产业链能力。自2012年至2021年,公司持续研发覆盖广泛治疗领域的多种*物类型,其中包括:肿瘤、代谢疾病、自身免疫、抗感染、神经系统等。同时,公司生产基地产能持续升级,目前共拥有2个生产基地。其中苏州吴江生产基地已获GMP认证,拥有4500L的发酵能力。上海临港生产基地按照cGMP标准建设,是一所数字化智能工厂,一期项目产能30,000L。

2021年全球新冠疫情持续蔓延,君实生物利用自有研发和产业化平台迅速反应,投入抗疫*物研发中,持续推出包括埃特司韦单抗、VV116、VV993等多款创新产品。

1.2.管理团队丰富经验并持续引入卓越人才

公司的管理团队在生物和*物研发领域拥有多年丰富的行业经验并持续引入高级人才。君实生物创始人陈博博士有多年的医学经验,毕业于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曾任礼来公司研究院、干细胞治疗生物*物公司资深研究员。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熊俊先生以及熊凤祥先生,其中熊俊先生亦为最终受益人。李宁先生曾在美国FDA担任多项职务,包括肿瘤产品团队审评员,审评组长。 

公司于2022年4月20日宣布邹建军女士加入君实生物,任职公司副总经理及全球研发总裁,全面负责公司全球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加入君实生物之前,邹建军在恒瑞医*担任副总经理一职,拥有扎实的专业背景、丰富的研究与开发经验、国内外企事业单位的管理经历以及卓越的领导力。在此之前,还曾担任过新基医*公司中国医学事务负责人、恒瑞医*首席医学官。

2021年11月,君实生物新聘任李聪为公司联席首席执行官兼任商业化负责人,全面负责商业化活动。李先生现已完成公司营销团队的组建,凭借出色的组织能力及商业才能,帮助公司顶住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使得公司的核心PD-1产品特瑞普利单抗在国内市场的销售走出低谷。

1.3.营收大幅增长,全球化市场逐步打开

营收大幅增长,22年前三季度收入符合预期。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实现营业收入12.18亿元(同比-55.18%);实现归母净利润-15.95亿元,相对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上期新冠中和抗体JS016产生了大额技术许可收入。2021年公司收入大幅增长,主要是由于技术许可收入的大幅增长、特许权收入的新增及特瑞普单抗注射液国内市场商业化带来的销售收入。2021年营业收入总额达到40.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52%,主要由于对外许可收入、特许权收入增长以及特瑞普利单抗商业化销售带来的增长。归母净利润-7.21亿元,2020年同期为-16.69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84亿元,2020年同期为-17.09亿元,亏损有所收窄。

特瑞普利单抗销售环比提升。22年第三季度收入主要来自于特瑞普利单抗的国内商业化销售收入,实现收入2.18亿元,相比于22Q1实现营收1.10亿元、22Q2实现营收1.88亿元,今年各季度销售收入实现环比提升。2021年全年特瑞普利单抗实现收入人民币4.12亿元,销售量达到24万支,较2020年同比增长18%,但由于纳入医保目录定价降幅超过60%,对当年*品收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全球化市场逐渐打开,营收来源不断丰富。2019年前公司主要是靠核心*品以外的业务创收,收入较低。2019年2月26日公司研发的全国首个国产PD-1产品特瑞普利单抗上市,营业收入开始稳步提高,2019年销售收入增至7.75亿元,2020年主要收入来源于服务收入和*品销售,2021年收入主要来源于许可收入。21年Q1即包含了Coherus支付的1.5亿美金特瑞普利单抗首付款及部分中和抗体特许权收入;Q4营收大幅增长主要来自JS016在美国持续分发产生的销售分成收入。此外,得益于公司全球商业化的迅速推进,2021年美国销售收入占比达近90%。

持续研发投入,销售团队优化完善。截至22年Q3公司研发投入合计16.4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15.01%。2021年公司共计投入研发费用20.7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比增长16.35%,一方面加快自主研发与合作研发,另一方面加快了现有临床项目的开发。销售团队也进一步优化完善,包括对完成对商业化团队的调整、完成对营销地域团队的组建恢复工作、补充核心市场人员等,截至22年上半年,商业化团队人数已经超过1100人。

2.新冠相关产品研发第一梯队,助力全球抗疫

新冠大流行仍在全球范围内持续。2022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在研判最新疫情形势后发表声明宣布,新冠大流行继续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显示,新冠疫情突破又一个重要节点:全球累计确诊病例数超5亿例,死亡病例数逾619万例。

2.1.针对病毒不同生命周期布*VV116和VV993

积极推进口服新冠病毒*物开发。2021年10月与2022年1月君实生物先后宣布与旺山旺水(中科苏州*物研究院孵化企业)达成两款口服抗新冠病毒候选*物VV116(核苷类)与VV993(靶向3CL蛋白酶)的合作,VV116和VV993是针对病毒生命周期的不同关键且保守靶点而开发的*物或候选*物,除了可以单独使用发挥各自的临床优势或特点,此后还有望实现联合用*,达到更好的效果。

VV116是一款新型口服核苷类抗SARS-CoV-2*物,可抑制新冠病毒复制。临床前研究显示,VV116在体内外都表现出显著的抗新冠病毒作用,对新冠病毒原始株和已知重要变异株(Alpha、Beta、Delta和Omicron)均表现出抗病毒活性,同时具有很高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在小鼠模型上,VV116具有较高的口服生物利用度、良好的组织分布和显著优于利巴韦林的抗病毒效果,且能缓解肺部组织的病理损伤情况。

已获乌兹别克斯坦批准,多个国际多中心临床正在推进中。VV116在乌兹别克斯坦完成了一项在中、重度新冠病毒肺炎受试者中进行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VV116组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核酸转阴时间,并显著降低进展为危重型及死亡的风险,基于此,2021年12月,VV116已在乌兹别克斯坦获得批准用于中重度COVID-19患者。2022年5月10日,在乌国创新发展部新闻中心联合召开的“治疗COVID-19的原创新*Renmindevir及其治疗效果”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与法匹拉韦相比,VV116可以更显著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SARS-CoV-2清除率,并将患者进展为危重型及死亡的风险降低92%,安全性、耐受性良好。

国内完成一项III期研究,正处于多项国际多中心的III期临床研究阶段。2022年4月,公司与合作伙伴启动了一项评价VV116对比PAXLOVID早期治疗轻-中度COVID-19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主要终点为至持续临床恢复的时间(截至第28天)以及截至第28天发生COVID-19进展(定义为进展为重度/危重COVID-19或全因死亡)的受试者百分比。2022年5月24日,公司发布公告宣布该III期注册临床研究(NCT05341609)达到方案预设的主要终点。

2022年10月,VV116新增一项在轻中度COVID-19患者中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多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的III期临床研究(NCT05582629),该研究针对奥密克戎毒株特性,纳入的轻中度COVID-19患者可伴或不伴高风险因素,覆盖人群更广。公司已组建专门团队负责推进相应注册临床,希望积累更多数据,探索其在全球市场后续注册及商业化的可能性。此外,2022年4月28日,香港中文大学(中大)临床研究中心宣布与中大医院合作进行临床研究,评估新型口服*物JT001(VV116)用于早期治疗轻度至中度新冠肺炎患者的有效性。

早期感染或有症状非重症患者使用VV116或能够缩短核酸转阴时间。5月19日,国家传染病中心与华山医院联合发布VV116在中国奥密克戎感染者中临床研究结果。研究数据提示,在使用VV116的奥密克戎感染者中,从开始用*到核酸转阴的平均天数为3.52天;在首次核酸检测阳性5日内使用VV116的患者中,其核酸从首次检测阳性到转阴的平均时间为8.56天,小于对照组的11.13天。有症状的患者中,在本研究的用*时间范围内(首次核酸阳性2-10天)给予VV116,均可以缩短患者的核酸转阴时间。在*物安全性上,使用了VV116的患者中,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

VV993为靶向3CL蛋白酶的可口服抗新冠病毒候选新*。2022年1月,君实生物宣布与旺山旺水达成合作,共同承担靶向3CL蛋白酶的可口服抗新冠病毒候选新*VV993在全球除中亚五国外的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研究、生产及商业化工作。VV993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物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共同研发。现有研究表明VV993是安全、可口服、动物模型上有效的抗新冠病毒候选化合物,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细胞模型中显示可以强效抑制新冠病毒复制;小鼠模型中显示不仅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还能显著改善由新冠病毒感染造成的肺部病理改变;生物利用度高,安全性好,目前未发现心脏及神经毒性。

2.2.埃特司韦单抗(JS016)体现中国速度

2020年初君实生物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共同推出新冠中和抗体埃特司韦单抗(JS016),并将大中华地区以外权益授权于美国礼来。埃特司韦单抗体现了君实团队强大的执行力,将正常需要18个月的抗体临床前开发时间压缩为不到4个月,也成为国内最早进入临床阶段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首个在美国获批使用的中国研发的创新生物*、首个被NIH推荐的中国创新*及首个被美国**采购的中国研发的单抗。截至2021年底,双抗体疗法已在全球超过15个国家和地区获得EUA并获得包括美国欧盟等多国**的采购,9月以来在美国累计分发超过85万支。埃特司韦单抗对礼来的海外授权达成双方协议约定的全部里程碑事件。

双抗体疗法住院和死亡风险,对多种变异株均有效。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2/3期研究,评估LY-CoV555和LY-CoV016(JS016)在轻度至中度COVID-19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2021年3月10日,LY-CoV555和LY-CoV016(JS016)双抗体疗法发布了BLAZE-1研究III期临床试验结果,数据显示双抗体疗法将COVID-19患者相关住院和死亡风险降低了87%。根据2021年6月刊登在《Cell》及《Nature》上的论文显示,双抗体疗法针对B.1.1.7/Alpha突变型B.1.617.1/Kappa突变型及B.1.617.2/Delta突变型均有效。

3.管线不断丰富,立足中国布*全球

3.1.核心产品特瑞普利单抗持续商业化,FDA有望22年底获批

重组人源化抗PD-1注射用单克隆抗体特瑞普利单抗(JS001)为公司核心产品。公司通过多个研发步骤优化JS001,特别是发现并高效鉴定新的分子实体、小鼠抗体的人源化、体内抗体产生的功能性评估及生产性及稳定细胞株的构建,使得特瑞普利单抗成为具有独特治疗优势的创新*物。

适应症不断拓展,获得国际认可。特瑞普利单抗为国内上市的首款国产PD-1单抗,其首个适应症二线黑色素瘤已于2018年12月17日获得中国国家*品监督管理*(NMPA)批准。国内三线鼻咽癌、二线尿路上皮癌、一线鼻咽癌、一线食管鳞癌、一线EGFR阴性非小细胞肺癌适应症也已经获批;一线鼻咽癌联合化疗及鼻咽癌单*适应症已获得FDA的BLA申请。 

2022年7月,特瑞普利单抗用于治疗鼻咽癌获得欧盟委员会授予的孤儿*资格认定,目前已累计获得FDA和欧盟授予的6项孤儿*资格认定,涉及黏膜黑色素瘤、鼻咽癌、软组织肉瘤、食管癌及小细胞肺癌治疗领域。

特瑞普利单抗有望成为首个FDA批准且唯一用于治疗鼻咽癌的的肿瘤免疫*物。2021年3月,君实生物正式向FDA滚动提交了特瑞普利单抗用于治疗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的BLA并获得FDA滚动审评,特瑞普利单抗成为首个向FDA提交BLA的国产抗PD-1单抗。2021年10月底,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吉西他滨/顺铂作为晚期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一线治疗,以及单*用于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含铂治疗后的二线及以上治疗两项适应症获得正式受理并被授予优先评审资格。

5月2日收到FDA完整回复表示,原定审批日期为2022年4月,近期或受疫情影响现场核查稍有延迟。由于美国尚无肿瘤免疫疗法获批用于鼻咽癌的治疗,特瑞普利单抗治疗鼻咽癌适应症的BLA符合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君实生物与合作伙伴Coherus沟通后重新提交申请,并于2022年7月获得受理,处方*用户付费法案(PDUFA)日期定为2022年12月23日。如获批准,特瑞普利单抗将成为美国首个且唯一用于鼻咽癌治疗的肿瘤免疫*物。

鼻咽癌三期临床显示良好有效性结果。2021年6月6日,特瑞普利用于一线治疗鼻咽癌的数据在ASCO2021全体大会上发表,与单纯化疗相比,特瑞普利单抗联合GP化疗方案一线治疗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延长(中位PFS11.7vs8.0月)。2022年4月美国癌症研究学会(AACR)年会JUPITER-02研究公布了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的最终分析数据,特瑞普利单抗组的mPFS长达21.4个月,相比单纯化疗显著延长了13.2个月(中位PFS21.4vs8.2月,HR=0.52,95%CI0.37~0.73,P004/TAB004:First-in-Class,全球首个进入临床抗肿瘤抗BTLA

TAB004/JS004是君实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进入临床开发阶段(first-in-human)的抗肿瘤重组人源化抗BTLA单抗,和特瑞普利单抗的联合,是一种极具前景的抗癌治疗策略,有望增加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反应,扩大可能受益人群的范围。

CD28受体家族是一类表达在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CD28和ICOS,能作为T细胞的阳性激活受体,BTLA、CTLA-4和PD-1则起抑制作用,CD28受体家族在T细胞的发育和增殖中起作用,增强来自T细胞受体(TCR)的信号,以刺激免疫反应,以及对调节性T细胞的抗炎反应。正常生理情况下,BTLA与其配体疱疹病毒侵入介质(HVEM)结合后,可以抑制体内淋巴细胞的过度活化,在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中发挥负性调节作用,防止免疫系统对自身的损伤。但在肺癌、黑色素瘤、结肠直肠癌和淋巴瘤等肿瘤细胞中,细胞高表达HVEM,与肿瘤特异的杀伤性淋巴细胞表达的BTLA结合后,可抑制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JS004/TAB004为BTLA单抗,可阻断HVEM-BTLA的相互作用,从而阻断BTLA介导的抑制性信号通路,达到激活肿瘤特异淋巴细胞的作用,协助杀伤癌细胞。

TAB004/JS004于2019年4月获得FDA*物临床试验批准,是全球首个获得临床试验批准的抗BTLA单抗注射液,2020年1月获得NMPA*物临床试验批准,2019年10月,完成美国临床首例患者给*,2020年4月完成中国临床首例患者给*。TAB004/JS004已经完成Ia期剂量爬坡阶段,进入Ib/II期剂量扩展阶段;联合特瑞普利单抗的联合用*试验正在进行中;在中国和美国两地多瘤种(复发/难治性淋巴瘤、黑色素瘤、头颈部鳞癌、鼻咽癌、肺癌等)中进行安全性及有效性进一步探索的临床研究。

3.3.全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CD112R单抗及抗TIGIT单抗

(1)抗CD112R单抗TAB009/JS009。TAB009/JS009为君实生物自主研发的抗CD112R单抗,用于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其利用CD112R抑制剂与PD-1或TIGIT抑制剂联合治疗,可进一步促进T细胞活化,改善临床治疗效果。CD112R是一种抑制性免疫检查点,属于脊髓灰质炎病毒受体(PVR)家族的共抑制受体,最初被称为PVR相关Ig结构域(PVRIG)。在人类中,CD112R为一个36kD的单次跨膜蛋白,包含一个跨膜区、一个长的细胞内结构域和一个细胞外免疫球蛋白可变样(IgV)结构域。CD112R表达发生在各种类型实体瘤的NK细胞、CD8+T细胞和CD4+T细胞中。高水平表达常出现在肾脏、巢、肺、前列腺和内膜的肿瘤中。同样,CD112R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的T细胞和NK细胞中表达。

TAB009/JS009是一款靶向CD112R的重组人源化IgG4单克隆抗体,用于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临床前研究结果显示:TAB009/JS009能以高亲和力特异性地结合CD112R,有效阻断CD112R与其配体CD112信号通路,进而促进T细胞和NK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增强免疫系统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2021年12月,TAB009/JS009临床试验申请获NMPA受理;2022年4月,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美国食品*品监督管理*(FDA)批准。目前2018年7月2日,***Compugen公司CD112R治疗性抗体COM701获FDA批准进入临床试验,I期实验显示出高疾病控制率。

(2)抗TIGIT单抗TAB006/JS006。TIGIT是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共有的抑制性受体,可抑制NK细胞和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最关键的是对TIGIT和PD-1/PD-L1双通路的阻断,能够更大程度上解除免疫细胞的抑制状态,让免疫系统发挥更强的杀伤作用。TAB006/JS006是君实生物自主研发的特异性抗TIGIT单克隆抗体注射液。临床前研究结果表明,JS006可特异性阻断TIGIT-PVR抑制通路,刺激杀伤性免疫细胞活化,分泌肿瘤杀伤性因子。2021年1月,JS006临床试验申请获NMPA批准;2021年2月,JS006临床试验申请获FDA批准;2022年1月,Coherus已启动行使JS006在美国和加拿大的许可选择权的程序。

跨国*企布*TIGIT火热。2016年5月,罗氏的TIGIT*物Tiragolumab开始进入I期临床,并于2022年5月11日宣布PD-L1+TIGIT联合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三期临床SKYSCRAPER-01的中期数据,研究未达到无进展生存期(PFS)主要终点,另一共同终点总生存期(OS)还未成熟;百济神州的Ociperlimab是全球第三款进入III期临床试验TIGIT单抗,2020年与诺华签署授权协议。

3.4.肿瘤免疫、自身免疫、代谢疾病等全线布*

肿瘤免疫领域,君实生物还布*了包括长效IL-21(JS014)、调节肿瘤微环境的CD39(JS019)、与Revitope合作研发新一代T细胞嵌合活化肿瘤免疫疗法(PrecisionGATE)、抗PD-1/TGF-双抗(JS201);小分子抗肿瘤领域JS109(PARP)、JS110(XPO1)、JS111(EGFRexon20)IND先后受NMPA受理。

代谢疾病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注射用重组人源化抗PCSK9单克隆抗体昂戈瑞西单抗(JS002),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公司是国内首家获得该靶点*物临床试验批件的中国企业,针对包括非家族性及杂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正在开展III期临床研究,已完成受试者入组,对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罕见病)患者,正在开展II期临床研究,已完成受试者入组;自主研发的聚乙二醇化尿酸酶衍生物(JS103),主要用于高尿酸血症伴或不伴有痛风的治疗,其可通过催化尿酸氧化成溶解度显着高于尿酸的尿囊素,从而达到降低血尿酸的作用,2021年5月,IND获得NMPA批准。

自身免疫领域阿达木单抗(君迈康,UBP1211),为君实生物与迈威生物全资子公司江苏泰康生物医*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阿达木单抗。迈威生物或其控股子公司将负责UPB1211的生产和销售,利润由公司与迈威生物或其控股子公司按50:50进行分配。已于2022年半年实现商业化,2022年8月,阿达木单抗增加用于治疗克罗恩病、葡萄膜炎、多关节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儿童斑块状银屑病、儿童克罗恩病适应症的补充申请获得NMPA受理。此外还包括IL-17A单抗JS005,针对包括银屑病在内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处于临床II期阶段,临床前研究显示,JS005表现出与已上市抗IL-17单抗*物相当的疗效和安全性。

4.重视研发人才技术,加强国内外合作

君实生物核心团队成员均来自于行业知名机构、跨国企业或监管机构,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丰富的研发、注册、质量管理、生产、销售与公司治理经验。依托优秀的人才储备和持续的资金投入,公司已建立全球一体化的研发流程,并于美国的旧金山、马里兰以及国内的上海及苏州都设有研发中心。

公司自主开发并建立了涵盖蛋白*物从早期研发到产业化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完整技术体系,该体系包括多个技术平台:(1)抗体筛选及功能测定的自动化高效筛选平台、(2)人体膜受体蛋白组库和高通量筛选平台、(3)抗体人源化及构建平台、(4)高产稳定表达细胞株筛选构建平台、(5)CHO细胞发酵工艺开发平台、(6)抗体纯化工艺及制剂工艺开发与配方优化平台、(7)抗体质量研究、控制及保证平台、(8)抗体偶联*研发平台、(9)siRNA*物研发平台。

2022年君实生物境内外商业合作不断拓展。与Coherus开展特瑞普利单抗北美地区合作,于2022年启动行使TIGIT单抗(TAB006/JS006)的选择权程序;与礼来开展新冠中和抗体埃特司韦单抗(JS016)合作,对Lilly的海外授权报告期内已达成全部里程碑。与中科院微生物所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寨卡病毒疫苗。寨卡病毒是一类蚊媒黄病毒,2016年被WHO上升为全球紧急公共卫生事件,共有86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出现了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全球范围内尚无寨卡疫苗产品获批使用。

2021年10月,君实生物宣布与中科院微生物所签订合作协议,将携手高福院士团队共同开发寨卡病毒疫苗。将基于高福院士团队的研究成果,结构生物学合理设计出一种改进的寨卡病毒免疫原,将指导新型寨卡疫苗在临床中的使用。

与嘉晨西海合作,深度布*mRNA技术赛道。2021年7月,君实生物与嘉晨西海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设立合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合作开发和商业化基于mRNA技术平台和其他技术平台进行的肿瘤、传染病、罕见病等疾病领域的新*项目。

生产基地产能升级,数字化助力智能制造。公司拥有2个生产基地。苏州吴江生产基地已获GMP认证,拥有4,500L(9*500L)发酵能力,其中3,000L发酵能力可用于公司产品的商业化生产和临床试验用*的生产,新增1,500L发酵能力,用于支持阿达木单抗的原液生产及其他在研*物的临床试验用*生产。上海临港生产基地按照CGMP标准建设,其中一期项目产能30,000L,已于2019年底投入试生产,并支持了JS016项目的临床试验样品在全球临床试验的供*和原液供应。2022年3月,君实工程通过*品GMP符合性检查,临港生产基地已完全具备正式生产商业化批次特瑞普利单抗,其于2022年5月获得*品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临港基地可与吴江基地同时负责生产商业化批次的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

《君实生物(01877)商业化能力不断加强,新冠产品开发第一梯队-安信国际证券[赵宁达,徐子悦]-20221104【32页】》

阿兹夫定生产地?

产地:河南省平顶山市,2022年8月2日上午,用于新冠病毒肺炎适应证的阿兹夫定片正式在河南省平顶山投产。

IPO考生君实生物三短板:首个产品才出炉、烧钱亏损仍持续、竞争红海优势未显

3月30日即将临考科创板的上海君实生物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君实生物),并非资本市场新面孔,一定程度而言,该公司更像是个资本老手:2012年成立,2015年便挂牌新三板并公开转让,2018年底登陆H股,如今,其目标又转向了科创板。

频繁登录资本市场,君实生物的目的毫无疑问——融资。此次也不例外,根据招股说明书中君实生物披露的募资用途,募集资金中,8亿将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

频繁融资为何流动性还日趋紧张?登陆科创板后君实生物能否走出“钱荒”窘境?此外,对于投资者而言,君实生物是资本市场中好的投资标的吗?或许,看清风险,至关重要。

招股说明书显示,2016年至2018年,君实生物营业收入分别实现593.91万元、5449.98万元及292.76万元。波动起伏巨大,2017年营业收入翻了8倍,而2018年却直线下滑,同比减少94.64%。

对此,君实生物解释称,2016年至2018年,主营业务收入主要为技术转让与服务收入,而上述两项业务并非今君实生物主要业务,因此波动较大。君实生物表示,其主营业务为单克隆抗体*物的研发与产业化。

终于,2018年底,君实生物迎来真正开展核心主营业务的契机。

2018年12月,该公司产品“特瑞普利单抗”正式获批上市。2019年2月末,该公司开展销售逐步形成收入。

也就是说,步入2019年,君实生物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营业务才逐渐释放,如此短时间的商业化,含金量如何?竞争力如何?优化程度如何?或许需要市场更长时的考验。

从新三板到H股再到科创板,一路发展,不变的是,“烧钱”的君实生物一直维持着亏损状态。

曾有媒体梳理,此前君实生物曾融资10次,累计从资本市场获得超75亿,但如今看来,仍然缺钱。

君实生物一直标榜自己是一家创新驱动型生物制*公司,致力创新*物的发现、研究、开发及大规模生产和商业化。无疑,前期长时间、大规模的“烧钱”必不可少。

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招股说明书显示,2016年至2018年,净利润分别为-1.36亿元、-3.18亿元及-7.23亿元,亏损额持续放大。2017年净利润同比下滑133.82%,2018年净利润同比下滑127.36%。

进入2019年,君实生物也持续亏损。数据显示,近2019年第一季度,君实生物便亏损了3.71亿元。同时,根据数据,截至2019年3月31日,君实生物累计未分配利润为-16.13亿元。

大额累计亏损、持续的亏损,甚至暂时看不到盈利希望苗头的君实生物,或许只能靠前景、概念来吸引资本。当然,资本本身有着最敏感的嗅觉,前期进入或能博取高收益,但高风险并行。

君实生物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公司未来盈利取决于在研*物能否顺利完成关键临床试验、*审监管部门是否同意*品注册,以及获准*品注册后能否获得市场认可并顺利实现*品商业化。若未能预期实现,将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看来,未来几年,君实生物“烧钱”也仍将是大概率。烧钱、亏损带给投资者的直接影响即是短期看不到现金分红的回报。

再来看君实生物“烧钱”的大头。

招股说明书中,君实生物明确表示,大额亏损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其自设立以来专注于*品研发,连续数年发生较大的研发费用支出;二是首个产品于2019年2月起才刚开始实现销售,销售收入尚不能覆盖成本、费用。

具体来看研发费用。数据显示,2016至2018年,该公司研发费用投入分别为1.22亿元、2.75亿元和5.38亿元,2017年度及2018年度增长率分别为125.66%和95.49%,2016年至2018年研发投入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10.03%,3年的研发费用投入近10亿。

如此长期高投入,君实生物希望的在行业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但理想丰满,现实却倍显骨感。而在上交所的审核问询中,也对此表示关注。

确实,君实生物的首份产品特瑞普利单抗,是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PD-1单抗*物,然而,纵观市场,PD-1领域却存在着异常激烈的竞争,目前有许多大型制*和生物科技公司正在营销、销售或研发与君实生物研发的在研*品适应症相同的*物。已有者众多,且不断有后来人。

具体来看,首先,从不同市场来看,全球市场中,Keytruda、Opdivo和Libtayo三个PD-1单抗*物正在销售,国内市场获批销售的PD-1单抗*物除君实生物产品外,还包括Opdivo、Keytruda、达伯舒和艾瑞卡。

除此之外,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2019年8月31日,国内有1个PD-1单抗已提交NDA申请,2个PD-1单抗在临床III期,同时共有23个针对PD-1单抗的III期单*试验和52个针对PD-1单抗的III期联合治疗试验正在开展。

如此看来,激烈的竞争才刚刚开始,君实生物又有何核心优势,能否脱颖而出,答案还都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