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型基金收益排行(指数型基金哪个产品收益高?)
指数型基金哪个产品收益高?
163113申万证券行业指数分级基金,近3月涨幅26.44%,可比659只指数型基金排名第1名。
指数型基金保本吗?
指数型基金不保本。指数基金是随购买的相关成分股的涨跌而变化的。盈亏是不定的。指数型基金是以指数成份股为投资对象的基金,即通过购买一部分或全部的某指数所包含的股票,来构建指数基金的投资组合,目的就是使这个投资组合的变动趋势与该指数相一致,以取得与指数大致相同的收益率。指数型基金是指基金的操作按所选定指数的成份股在指数所占的比重,选择同样的资产配置模式投资,以获取和大盘同步的获利。
162来自711广发中证500指跳简息非巴核称数型基金适合长期定投吗?未来收益如何?
指数基金在中国股市长期的震荡下跌市中,是不适合长期定投的。因为指数基金是被动跟踪股指的。指数来会震荡上下,指数基金很难有较好的表现的。未来一段时间,根据国际的经济和金融等情况,股市很难有较好的表现。所以指数基金也是很难有较好的收益的。建议选择近几年定投收益排名靠前的像华夏回报、富国天惠、华安宝利、广发内需这样的混合型基金定投,风险较小、收益适中、走势平稳。指数基金只有在股市单边牛市的行情中,才会有较好的表现的。
指数基金收益差距悬殊两大评价指标是关键
跟踪同一指数的基金,收益率却差距悬殊。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以近三个月时间维度来看,跟踪同一细分行业窄基指数的部分基金,业绩排名首尾相差超过1个百分点;而跟踪宽基指数的不同基金业绩差距更大,甚至排名首尾相差约9个百分点。
基金人士认为,跟踪技术、增强策略不同是影响指数基金收益率差异的主要原因。跟踪误差率和信息比率是评价指数基金最有效的指标。
近日,有“大V”在社交媒体感慨,同样是跟踪恒生科技指数的指数基金,业绩却相差巨大,甚至近三个月的业绩相差足足超过5个百分点。部分投资者评论称“买指数基金如同开盲盒”。
记者梳理发现,随着2月以来恒生科技指数的回落,跟踪该指数的基金净值也大幅回落,基金之间的业绩差异较此前“大V”所提到的也有所收窄。天天基金网显示的跟踪该指数的20只基金中,截至2月15日,近三月最高收益率达8.19%,最低则为6.83%,业绩差异超1.3个百分点。
除恒生科技指数外,其他行业类的窄基指数基金也同样存在收益率差距较大的情况。医*类、科技类、消费类等不同细分行业的指数基金,都存在此类情况。
事实上,业绩差异更大的指数基金不在少数,宽基指数尤为明显。例如,天天基金网显示的跟踪纳斯达克100指数的20只基金中,截至2月15日,近三月业绩从2.11%至7.19%不等;跟踪沪深300指数的157只基金中,截至2月15日,近三月业绩从1.92%至10.82%不等。
存在多方面原因
跟踪同样的指数,业绩相差如此之大,原因是什么?
其实指数基金也大有不同,从基金名称后缀上就可以看出区别。常见的指数基金有普通指数型基金、ETF、ETF联接基金、增强指数型基金等。各类基金叫法不一,代表类型也不一样。
但同样为纯复制指数的基金,或同样为指数增强基金,头尾收益率差距也不小。对此,一位公募的指数基金经理表示,造成指数基金收益率差距的原因是多重的:一方面,不同的基金公司或基金经理在跟踪的技术上可能会有一些差异,有的跟踪较好,有的则跟踪效果一般,但这方面的原因一般不会造成收益率上特别大的差异。另一方面,对于指数增强基金来说,不同的增强策略或量化增强模型,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表现也会有一定的差异;每个模型对于不同行业或不同成份股的配置权重不同,都会对指数跟踪形成一定偏离,而且基金经理主动操作的空间也不尽相同。
那么,业绩好就一定是更好的指数基金吗?投资者该如何挑选指数基金?业内人士分析,指数基金不能唯收益率论,跟踪误差率和信息比率是评价指数基金最有效的指标。首先,要看跟踪指数的误差,包括业绩偏差和实际标的偏差;其次,如果是增强指数的话,还要看信息比率,也就是衡量收益和风险的关系。一般来说,指数基金规模越大,流动性越好,跟踪指数的效果也越佳,更能充分展现规模效应。此外,如果是增强型指数基金,还要看增强的策略,有些指数基金使用量化增强方式,有些则是主动增强,投资者可以选择与自己理念匹配的基金。
版权声明:
2.除本平台独家和原创,其他内容非本平台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
3.如千辛万苦未找到原作者或原始出处,请理解并联系我们。
4.文中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买指数基金的1个盲区,收益相差10%以上!
跟踪同一指数,为何收益差距这么大?
如开头举例的沪深300指数基金,跑得更好的是沪深300等权基金,跑得较差的是沪深300ETF。
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等权指数基金。
等权指数基金和普通指数基金的区别就在于持仓,但并非成分股不同,而是成分股的占比不同。
依然以沪深300这个作为例子:
普通指数基金就是完全按照指数中各个成分股的比例复刻,而等权指数基金就是在保持成分股相同的情况下,每个成分股的占比都是一样的(上图数据有较小差距,由股票涨跌引起)。前者这样的编制规则称为“流通市值加权”,后者的编制规则称为“等权重”。
流通市值加权,就会让大公司占比更高,小公司占比更小,所以大公司的走向也大致决定了指数基金的走向;
等权重,更强调公平,减小了大公司对涨跌的影响,也让小公司的上涨更有份量。
单从指数编制规则来看,并没有绝对性的哪个更好,或者哪个更差。
等权基金有哪些类型
等权指数基金有三种:①宽基等权指数基金;②宽基等权指数增强基金;③行业等权指数基金。
具体基金例子:
大成标普500等权指数基金(096001)
招商中证500等权指数增强基金(009726)
招商中证煤炭等权指数基金(161724)
*中证500增强因为成立时间较短,所以选取的是21年底至今的成绩
粗略拉了下收益,除了标普500这个,其他两个的成绩似乎都更胜一筹,而且,如果标普500换个时间段,只看近3年的话,标普500等权也比标普500ETF业绩要好。
看起来好像买等权基金更好?那等权基金值不值得配置呢?
哪种指数编制的基金更适合我们定投?
市值加权和等权重的根本区别是,把话语权给到谁手上。
市值加权,等于大公司定生死,他们涨当然是鸡犬升天,他们跌,那小公司怎么涨,都没有意义。
而等权重,是把话语权给到了所有公司,小公司同样也能爆发出能量,不会被大公司带偏。
所以,我们定投哪种指数基金更好,重点就在于,小公司的“逆袭能力”如何。
当然,这里的小公司是相对的。
比如说沪深300,已经是全市场市值和流动性都排名前300的公司了,但即使在这些大公司里,也有相对而言的“小公司”,也就是排名较靠后的那些公司。
而小公司的逆袭能力,其实也跟这些指数中的行业分布有很大关系。
依然以沪深300举例,沪深300中消费股会占有更多“大市值部分”,简单理解就是市值加权的指数编制规则下,消费股的影响会更大,他们也决定着很多涨跌,而如果是等权重指数编制规则,就消除了某些“白酒大跌”的时候,当然了,也会跟不上“白酒大涨”。
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定投哪种指数基金,你可以这样来决定:
①宽基指数基金
看你想买的宽基指数,是否存在某些行业所占比例较大的情况,如果存在,那你不看好这些行业或者不希望过多持仓这些行业,可以考虑宽基等权指数基金or宽基等权指数增强基金。
如果你本身就更偏向于大市值的公司,那不用考虑,直接选择普通的宽基指数基金or宽基指数增强基金。
②行业指数基金
在一些马太效应很强的行业,比如医疗行业中的细分领域CXO,我建议选择行业指数or行业指数增强。
(*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而在一些容易出黑马的行业,行业等权指数基金可能会带来更好的收益,不过这个要基于大家对于偏好行业的了解有多深入,毕竟黑马这事不是说有就能有,最近一次黑马比较突出的,煤炭行业可以算一个,但这事也不是一直不变的,行业格*也是会不断调整的。
当然,以上这些建议是针对喜欢买指数基金的小伙伴,如果你爱买股票型基金或者混合型基金,上面这些可以看着玩就好
基姐有话说
有个要注意的点,目前市场上的等权指数基金数量并不多,规模也普遍不大,最大的也就上文列到的那个煤炭等权指数基金,有17亿规模。对等权指数基金感兴趣的,可以找小助理要一个汇总表,看看有没有适合你的~
扫码找小助理要表格!
如何选择选择指王言林粉识数型基金
什么是指数型基金?指数型基金的分类有哪些?怎样选择指数型基金?下面懂视小编来告诉大家。指数型基金的概念指数基金(IndexFund),顾名思义就是以指数成份股为投资对象的基金,即通过购买一部分或全部的某指数所包含的股票,来构建指数基金的投资组合,目的就是使这个投资组合的变动趋势与该指数相一致,以取得与指数大致相同的收益率。指数基金是一种以拟合目标指数、跟踪目标指数变化为原则,实现与市场同步成长的基金品种。指数基金的投资采取拟合目标指数收益率的投资策略,分散投资于目标指数的成份股,力求股票组合的收益率拟合该目标指数所代表的资本市场的平均收益率。指数型基金是指基金的操作按所选定指数(例如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日本日经225指数,台湾加权股价指数等)的成份股在指数所占的比重,选择同样的资产配置模式投资,以获取和大盘同步的获利。怎样选择指数型基金?选择指数型基金的方法一、弄清指数编制方法,选择合适自己的指数基金。比一般股票型基金更复杂的是,选择指数型基金一定要搞清楚不同基金所投资的指数的编制方法。关于指数的编制方法可以参考我的拙著《开放式基金投资教战守册》。然后你要知晓自己的投资偏好。比如,比较激进的投资者可以选择标的为中小板指数的基金;大盘成长型偏好者可以选择以沪深300为标的的指数基金;希望规避行业周期风险的投资者可以选择标的为MSCI中国A股的基金……选择指数型基金的方法二、考虑流动性需求,选择合适自己的指数基金。选择合适自己的指数基金。需要有更好流动性的投资者可以选择ETF或者在股票市场买卖LOF基金。选择指数型基金的方法三、考虑套利需求,选择合适自己的指数基金。如,一般的投资者可以寻找LOF基金场内外的差价以套利;而资金实力雄厚、又有足够的时间的投资者则可以等待ETF基金套利机会的出现。选择指数型基金的方法四、观察不同涨跌周期,选择合适自己的指数基金。现实中,不同指数也许有轮番涨跌的可能。比如,在某一个时期,可能深100指数好于上证50指数,而在另一段时间可能刚好相反。如果这种可能真的存在,那么,在不同时期你可以买入不同表现的指数基金。比如,你应该买入涨幅落后的指数基金或者跌幅更大的指数基金而不是去追涨杀跌。选择指数型基金的方法五、考虑基金的稳定性,选择合适自己的指数基金。以我个人的观点,如果存在追踪同类指数的基金,那么,我不选择“增强型指数基金”;同时,在不同交易方式的指数基金中我更偏爱ETF基金。常见的指数有四个。沪深300:这是个跨市场指数,是从上海和深圳证券市场中选取了300只规模大、流动性好的300只股票作为样本;覆盖了沪深市场60%左右的市值,具有良好的市场代表性。中证500:扣除沪深300指数样本、按日均总市值高低排名选取前500名股票作为样本,综合反映沪深证券市场内小市值公司的整体状况;是第一只综合体现沪深两市小市值企业的指数。上证50:挑选上海证券市场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组成样本股,综合反映上海证券市场最具市场影响力的一批龙头企业的整体状况;是优质蓝筹股的突出代表,不是期望分享高成长收益投资者的最佳选择。中证100:从沪深300指数样本股中挑选规模最大的100只股票组成样本股,以综合反映沪深证券市场中最具市场影响力的一批大市值公司的整体状况。指数基金的配置意义是用来获取市场的平均收益,并不是买的越多越好。而且,当你买的指数是同涨同跌的时候,分散风险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了。购买指数基金建议如下:(1)如果你只想买或只能买一只指数基金,建议沪深300和中证500二选一。由于二者代表的含义不同,所以不存在孰优孰劣。(2)如果你想买两只指数基金,建议沪深300和中证500搭配进行。
上证50基金2022年收益排名?
上证50指数基金收益为-6.5%;科创50指数基金收益为-10.45%;创业50指数基金收益为-12.72%;沪深300指数基金收益为-6.11%;中证500指数基金收益为-10.09%。可以看出主要的宽基指数基金都处于负收益状态,平均收益为-9.17%。可以推断市场上绝大多数的基金在1月收益都在-10%以上。
指数基金买哪个好,指数基金收益排名?
指数基金根据投资标的不同,分为大盘指数基金(上证50、沪深300等)、中小盘指数基金(中正500、创业板指数等),指数基金定投,不同基金各选一只就行了,重复选择并不会增加收益;
大盘、中小盘各选一只,类似:沪深300+中正500“或者”“上证50+中正500”这样的组合都可以;
指数基金属于被动型基金,选择的空间并不大,老牌基金公司、成立五年可以上,基金经理不要随便换,规模30-80亿,随便找个基金筛选工具都行;
推荐如意钢镚APP,最近新用的,有个基金趋势线功能,可以辅助判断基金买卖时间,超实用的功能,可以试试看。
想请专家推荐一只目前来看收益较好的纯指数型基金谢谢
就目前区域来说,个人认为是定投纯指数基金会好些,它的仓位几乎是98%以上,在3000点之下区域风险相对不算很大,随之世界经济的复苏,3年后,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指数型基金有哪些?
华夏的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