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研报的股票有涨的吗(为什么券商一出研报股民都害怕?)
为什么券商一出研报股民都害怕?
券商公司一出研报,股民就害怕并不是夸张的,事实也是如此,只要某只股票被券商公司推荐,这家上市公司股票似乎就要下跌,很多股民就会选择卖出股票。
研报让股民害怕,主要是由于以下三大原因所致,导致股民对研报特别敏感。
原因一:因为券商公司的研报都是从基本面和宏观面进行分析的,说精准一点就是以长远的目光去看待一家上市公司,然后根据这家上市公司的情况给予股票股价进行做出预测,这种研报不被股民看好。
其实最大的因素不是害怕研报,而且害怕券商公司,在很多股民眼里,券商是被称为“死多头”不管是什么情况都是会唱多的,都会给市场,给股民打气加油。
意思就是很多股民对券商公司信不过,认为券商公司是靠不住的,自然会对券商公司的研报感到恐惧,只要一出研报,股民就会卖出这只股票。
理由二:因为券商公司发出的研报都是以中长线,或者说以价值投资为出发点的,与大部分股民的炒股风格不匹配,自然会害怕这份研报。
而大部分股民投资者的炒股风格是追求短期利益,根本持不住股票,这些股民都是喜欢赚快钱的,觉得这些研报完全没有参考价值;最关键就是研报一出,股价就会下跌,已经成为股民投资者们的共识。
理由三:因为股票市场的消息是反方向的,当研报出来之后,表面对这只股票是利好,鼓励大家继续坚定持股,坚定看好一只股票,但实际就是形成利空消息,导致股价出现下跌,导致股民害怕。
股票市场确实存在这种情况,利好变成利空,利空反而是利好,所以股价到底是利好还是利空很难让股民投资者分辨出来,看到券商公司的研报就觉得利空消息出来。
总结以上三个理由分析后得知,股民害怕券商研报是正常的,主要是由于券商研报是从长远分析,不符合股民炒股风格,以及认为券商研报是利空,所以会让股民害怕。
机构研报评级买入家数前十的股票涨的概率有多少
目前大盘和个股依然还是处于下跌通道之中,连续几天反抽,个股出现割肉潮,上冲的力度越来越小,建议观望为主,耐心等待“买入”信号出现,再投资也不晚。
股票研报都是0是什么意思
就是这只股票没有相关的咨询机构、公司以及证券类报刊对它作出研究研发报告,一般而言这样的股票属于冷门股,被市场关注度很低。但也不排除某些股票软件及网站的F10股票资料库里它会有针对性地不采纳一些机构的研究报告。
出研报的股票,能不能买?(附近期超跌股一览)
点上面的“饶哥看盘”,再点击右上角的“三个点",设为星标(设置了的就忽略),后面我的文章,就不会错过及时推送了。
问:研报公开的股票,能买吗?
答:市面上各种各样的公司研报,买卖股票可以靠他们吗?这里我先给个数据大家看一下:
先选取2016年11月到2017年四月初的研报,这些研报给的意见都是买入,增持等正面意见,总共1.5万份,然后跟踪发布研报里面各股的回报率与沪深300的对比,最后的结果做成了上面这样一张图,给大家看看这个曲线基本就是接盘侠,主力太不讲武德了(研报诱多),这些让你买入的个股研报发布后,不但没涨,还一路走低,随后半年还平均跑输沪深300近8%,你说坑不坑,所以行业内有人调侃说,研究员推荐股票有以下规律,一是涨了才推,二是推完就快见底了。
那为什么会研报推荐后大部分个股会跌呢?
答:说到底,还是利益导向,写研报的证券公司,不管是付费买研报还是给佣金,都是机构为主导,一个机构对证券公司的利益顶得上千万个小散,所以事实上在研报发出来之前,很多数据或者信息机构早就知道了,所以股票已经先涨起来了,等到研报流通到市面上,散户都看到了,散户接盘,机构出货。所以就跌了。所以散户靠公开研报的结论,做买卖决策 是很危险的。
那么看研报完全没用吗?
答:也不尽然,有些行业深度报告还是不错的,可以快速了解整个行业上下游的情况,再结合一些龙头公司的深度报告,比你跟着热点瞎买,还是要靠谱不少,只是短线的波动,可能不符合预期。
所以啊,研报更多时候,就是告诉你这家企业是干什么的,这个行业赛道好不好。但具体贵不贵?怎么买?还是要靠自己总结。
一句话就是:参考研报时 多看数据和逻辑,少看结论。
什么样的研报,看完可以买?
答:本身技术面是底部区域,涨幅不大,那么股价所处的行业也是当下的风口,那么这样的研报,还是可以参照的。比如:
比如 今年的8月26日,光大证券出了一份露笑科技关于碳化硅的研报,当天是涨停的,然后我看了后,给学生的分析是等回调红线,我们再狙击,果然在9月3日,露笑科技回踩红线,我们买入,然后就出现了4个涨停板。所以,研报出来,不急于追高,技术面回调红线再买入,这样即便跌破红线出*,亏损也很小,如果反弹,就是有赚。
上证指数 《饶哥看盘三红系统》VIP短线 红绿区截图
上证指数,今天收盘,红区第二天,虽然沪2天指涨幅不大,但是热点板块的大消费风口,这2天依然是给大家赚的盆满钵满,所以,沪指不跌,题材股就会轮动的表现。
沪指,暂时站上5日线,后市如果不放量反弹,防止再次出现大阴,打回绿区,所以这个位置,虽然比3450附近风险小很多,不过这波回调,是否见底,暂时还不好说,还是需要继续观察的。但是 只要指数不大跌,依然机动仓位可以去挖掘热点个股来做,尽量快进快出的模式进行,短线打游击,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跑。
今天的盘面 板块情况:
今天的盘面 板块,上面板块地图,一目了然,大科技类依然在下降途中,大热的风口依然是内需大消费---需求侧改革引起的热点。不过 短线出现了大涨,我的观点依然是不贪,比如白酒类,大涨了的,适当的出一些最佳,纸上富贵不是钱,卖出落袋才是钱。还有,卖出了,也允许涨 也允许跌。
个股跟踪(回调再次站上5日线筛选):
上面 我今天筛选了大消费类的食品软饮料农业综合等个股,技术面是近期回调很大,技术面近期有企稳迹象的个股一览。
短线大涨的,离5日线稍远的,可等回调5日线的买点,跌破5日线的,回避。
上面跟踪个股,是我的炒股日记备份,不作为其他人的买卖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免责声明】
本博是饶哥私人操盘日志,新股民和没有学过巜饶哥看盘三红技术》的股友,不要盲目模仿本博操作,特别是文章里如果涉及有个股,仅仅是我操盘日志备份,不是推荐,不是推荐,不是推荐,重要事情说三遍。希望股友们严格按照当时的盘面去操作,谨慎追高,防止被套。
饶哥看盘QQ群ABCD群同步推送:
公开免费QQ群禁言群:ABC已满
QQ群D群:720839429,
目前开放中!
如果公司申报融资成功公司股票会涨吗?
上市公司申请融资成功,公司股票按照理论上说是应该上涨,因为对公司有好处,得到新的增资扩股的机会;但是,市场上往往会逆向思维,认为融资会稀释股票每股收益,风险增加了;比如中国平安股票就曾经因为融资而引起过一次大跌,机构和散户都用脚投票,最后中国平安被迫放弃了那次融资机会。
研报密集出现意味什么?
出现许多研报意味着个股正处于市场的热点,被较多的机构关注,在这些研报的刺激下,个股后期会走势会出现较大的波动,投资者择机买卖。
为什么只要一大量出研报股票就下跌
忽悠你去解盘,主力要出货,可以上股市数据网看数据识破主力诡计
震惊!研报发布与股票回报竟有这种关系,终于明白自己为啥赚不到钱了…
经常会听人说“卖方研报主要看数据和框架,结论参考价值有限”、“卖方推票主要是赚吆喝,比的是谁声音大”;但另一方面,又经常会听到无数因此一举夺魁、名利双收的励志故事。A股分析师研究的价值是否在研报中有所体现?笔者分析了数万份A股公司研报,尝试探究这个问题的答案。
因为公司分析报告标的明确、便于分析,如无特别说明,本次研究所指“报告”为公司分析报告。截至2017.9.30,各家机构的分析师总共发布了43,146篇A股公司分析报告,平均每天140篇。其中,报告篇数在1,000篇以上的公司共有17家,海通证券以2,802篇报告雄居榜首,光大证券以2,742篇紧随其后:
图1:证券公司发布报告情况
如果认为第一作者是对应公司分析报告主要负责人,报告篇数在200篇以上的分析师共有11位,分布如下:
图2:分析师发布报告情况
分析师报告看多的公司,是否有超额回报?对此,笔者重点研究了发布日期在2016.11.26-2017.4.14这小半年的报告,分别将分析师发布报告前一日(一般为报告上的取价日)向前/向后推120个交易日,获取其股价走势。
笔者排除了以下3类报告:
1. 针对新股的报告、前120个交易日全都在停牌中的股票(反正也买不着);
2. 前120个交易日内上市的次新股(对评价前120个交易日的回报有扰动);
3. 所有诸如“回避”、“中性”、“谨慎/审慎推荐”等偏负面的评级和所有下调评级的报告。
最后得到用于分析的“正面的、能买的老股”报告共15,085篇。鉴于事件驱动分析应该剔除beta的影响,我们下面主要从超过沪深300的相对回报进行分析,除特别说明外,下文所绘制曲线均为符合条件的所有研报的均值。
一、总体情况
先看全市场情况:
图3:全市场分析师发布报告后对应股票相对回报均值(%)
这相对回报曲线,简直就是接盘侠集结号嘛。研报发布之后相对回报一路走低,到100个交易日后(约5个月)平均会输沪深300将近8%……顺便再看看绝对回报好了:
图4:全市场分析师发布报告后对应股票绝对回报均值(%)
从绝对回报来看,分析师推荐股票有以下规律:
1. 涨了才推;
2. 推完就快见顶了;
3. 跌了40个交易日左右(约2个月)见底开始反弹,但120个交易日(约6个月)才堪堪回本。
三、行业差异
我们把筛选后的15,085份研报按中信行业划分进行分类,分布如下:
图7:研报行业分布
医*以1,256份位列第一,机械以1,155份位居次席,这两个行业平均每天有近9份公司点评发表。我们以(推荐后最大涨幅/241个交易日振幅)来表示研报对应的“贡献”,将总共29个行业按这个指标从大到小排序,为方便展示分为6组:
图8:分行业研报发布后对应股票相对回报(%)
从结果来看,有色/煤炭行业相对较好。这可能是因为样本区间(2016.11.26-2017.4.14)刚好赶上了年初“煤飞色舞”的大行情所致。而在样本区间里,纺服/军工/传媒等传统热门行业都表现不佳,推票后的相对回报显著低于平均水平。
四、预警指标:市值与换手率
从上面的行业分析,我们隐约可以发现,平均而言在研报发布后表现较差的行业,往往有以下两个特点:
1.“好运作”:只需少量资金即可拉动——总市值相对较小;
2.“有故事”:是最近的热门股——换手率应该较大。
报告发布前一日公司市值的分布如下:
图9:报告发布前一日公司市值分布
上图中纵轴为报告篇数,横轴为市值,单位为亿元,每一小格代表100亿元,可以看到分析师最爱推荐300亿元以下的小票,占全部报告的76%。我们按照市值将样本4等分:
各组的推荐后表现如下:
图10:不同市值区间公司在被推荐后的相对回报(%)
确实如此!推的票越小,越可能是在给你挖坑。
以报告发布前120日的日均换手率作为股票“热度”的指标,其分布如下:
图11:报告发布前120日公司日均换手率分布
上图中纵轴为报告篇数,横轴为换手率,单位为百分比,每一小格代表1%,可以看到分析师爱推荐的股票换手率一般在2%以下,占全部报告的71%。同样地,我们按照换手率将样本4等分:
各组的推荐后表现如下:
图12:不同换手率区间公司在被推荐后的相对回报(%)
结果也很明显!推的票越热门,是雷的可能性也越高。
五、总结
总结一下我们从研报中分析出的结论,笔者差不多明白了自己为啥赚不到钱:
1.无论是绝对回报还是相比沪深300的相对回报,“研报发布”都是反向指标;
2.不要迷信“全市场首推”等噱头;
3.分行业来看,2016.11.26-2017.4.14,有色/煤炭相对较好,而纺服/军工/传媒是“反指重灾区”;
4.研报推荐的公司市值越小、换手越频繁,越要谨慎对待。
作者:紫荆十三
来源:紫荆十三
机会宝
机会宝是中国基金报旗下连接上市公司与机构投资者的线上、线下多层次互动交流平台,已为500多家上市公司和机构投资者架起沟通桥梁,来自3000多家投资机构的用户参与交流。
出了研报的股票还会涨吗
多数会小涨
为什么只要一大量出研报股票就下跌?
亲,两种情况:
一如果股价在高位顶部区域通常是借助公司研报发布利多,主力借机出货;
二是在低位,底部区域借助研报,故意打压建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