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股票值得长期持有吗(拼多多有外资股吗?)
拼多多有外资股吗?
是的,拼多多是一家中国电商公司,拥有外资股。根据公开信息显示,拼多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并获得了许多国际知名投资机构的支持和投资,包括红杉资本、高盛、腾讯等。此外,拼多多的创始人黄峥也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目前约有三分之一的股份掌握在海外投资者手中。
拼多多属于阿里巴巴旗下吗?
拼多多是一个购物平台,由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于2015年9月上线的一家专注于拼团的第三方社交电商平台。用户通过发起和朋友、家人、邻居等的拼团,可以以更低的价格,拼团购买优质商品。拼多多不是阿里巴巴旗下的,所以说拼多多是不属于阿里巴巴的公司的,
立讯精密股票值得长期持有吗
值得长期持有。它是苹果产业链的扛把子。
京东震荡:投资人称股票长期持有,业务放缓遇拼多多拦路
TMT行业新闻发源地
“致力于为TMT行业记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是蓝鲸TMT网的核心定位。蓝鲸TMT是国内首家针对科技媒体人打造的工具型社区,纳含新闻线索平台和记者编辑工作平台,拟为业内媒体人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
蓝鲸TMT任子勋
虽然现在的情况并不明朗,但对这位投资人来说,最初入股京东仍是抱着长期持有的心态,并不会因为当下的舆论就把股票轻易抛售,他坦言这并不符合其个人的投资逻辑。
对于关注京东的股民与投资人来说,这两天心情上的起伏可能要比今年上半年京东在美股的股价走势还要剧烈。
自2018年年初便开始断断续续下跌的股价,给外界带来了疑问:京东究竟在业务上遇到了什么问题。然而一夜之间突然出现的舆论风波和外界热议,让人们对京东是否会在开盘后面临新一轮暴跌感到担忧。
如马云之于阿里巴巴,王石之于万科,有人形容,当下京东的灵魂非刘强东莫属。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业内人士向蓝鲸TMT指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对于京东来说,这可能是重新调整自我,对公司结构重新优化,并再次启航的一次良机。
京东投资人自述:持股属长期持有,依然看好未来前景
赵明(化名)是一名长期关注一级市场的投资人。在经过一年多的观察后,2016年上半年他终于决定正式买入京东的股票。他告诉蓝鲸TMT记者,京东是重仓。
“当时选择京东最大的原因是网购这块的需求已经饱和了,但是线下到三四线城市肯定还需要有物流。对于物流做得比较好的,我认为一个是顺丰另一个就是京东。当年正好看到美国亚马逊推出了AmazonPlus和AmazonGo,所以我想京东肯定会在后面推出类似的功能。”
赵明经过对标后发现,Costco(美国最大的连锁会员制仓储量贩店)在美国城市大仓有Costco会员,用户先购买Costco会员卡,有了会员卡才能在Costco进行消费,会员卡的价格在充当了金融属性的同时,也帮助Costco预估了每一块细分市场。如此一来,京东很有可能也走上同样的道。基于此判断,他选择了入股京东。
“当时京东的股价是30多美元吧,后续又陆续加仓了一些,虽然到40多美元的时候出了一批,但在京东plus开通了之后又进了一批。”他稍微苦笑了一下,几年过去结果股价又掉回来了。他告诉记者,除了京东外他也买了一些其他中概股的股票,比如阿里,欢聚时代,但都没有如京东一般重仓,最主要的原因仍是他买股票最主要还是看企业潜在的发展空间。
虽然现在的情况并不明朗,但对这位投资人来说,最初入股京东仍是抱着长期持有的心态,并不会因为当下的舆论就把股票轻易抛售,他坦言这并不符合其个人的投资逻辑。退一万步来讲,即便真需要抛售,也不会是当下这种场景。
在采访中,不少股市分析师一致向蓝鲸TMT记者提出类似观点:京东和其他中概股肯定会受到影响,不过除非当下有实质性的进展或者京东在国内的业务受到了不利影响,股价才会出现剧烈的波动,否则短期来看讲股价影响不会如市场预期一般剧烈。
但赵明指出,美股非常尊重事实而A股则有投机成分,两种资本市场具有不同特点的事实决定了在未来股价变化存在不确定性。
不过对于京东来说,此次未尝不是一个机会。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告诉蓝鲸TMT记者,刘强东作为京东的创始人与核心,主导了京东的整个发展,是京东的灵魂。此次风波背后的原因虽尚不得知,但是对京东来说,既是进步路上的一个启示也是一个警钟。
在曹磊看来,京东或许可以从阿里巴巴身上借鉴部分经验。在阿里巴巴今年8月最新发布的财报中显示,阿里在VIE架构上进行了一次重新调整,计划将原本由马云和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创始人谢世煌手中掌握的绝大多数权利转交给其他高管。
对于京东来说,这样操作的好处在于避免了公司创始人或者核心人物发生意外而对公司造成的影响,包括非正常死亡、刑事犯罪以及离婚对上市公司控制权的影响等等。合规上的重新设计除了能规避部分风险,也能更加优化公司的治理结构。
“从我一些接近的京东的朋友和当下的现状来看,京东的权利主要还是集中在刘强东身上。一家公司从初创开始,最主要就是这个人,而这个人无论是票权还是决策,长年累月都没有变动过,同时又带着这家公司一直走在正确的方向上,那么他在公司的地位肯定是举足轻重的。”赵明说道。
如今依然活跃在京东一线的刘强东,还带有十分强烈的个人风格,包括从乡镇走出又反哺乡镇,在外界看来毋庸置疑的是,过去刘强东带领京东走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但未来是否需要改变呢,这是个问题。
增速放缓,拼多多拦路,发展路上挑战重重
根据京东发布的2018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虽然第二季度净收入1223亿元同比在内容您关注31.2%,但是在净利润上,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仅为4.78亿元,同比下降51.04%,环比下降52%。截止至出稿,距离今年1月最高达到50.68美元每股的股价,已下跌38.2%,市值缩减200多亿美元。问题究竟出在哪?
市场观念认为,美股资本市场中的中概股普遍表现都较为低迷。不少中概股公司与京东一样面临着股价下跌与市值蒸发的*面。
分析人士认为,从业务上来讲,京东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一二线城市的线上销售正逐步处于饱和的状态,而三四线城市还有待得到更好的开发。
在京东发布的财报中也能一窥一二:2018年第二季度GMV同比增幅为30.4%,而2017年第二季度,GMV的同比增速还维持在40%以上。同时另据《虎嗅网》统计,“618”作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购物时间节点,京东在GMV上的增速同样不断减缓,从2014年的107%跌倒2016年47%并进一步下滑。
京东虽然推出了自己的会员出来但并没有起到一个很好的效果以至于阿里和苏宁的相对对抗和走线下也在慢慢的起来,再加上腾讯的流量一直在往拼多多打,对于京东来讲,竞争的压力就越来越大,“因为拼多多主打的地方就是三四线城市,其实就是原来京东的蛋糕被人分走了。”
赵明告诉记者,从时间段来看京东的股价也符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当他开始关注京东的时候拼多多还没有爆发,既没有上市,大的投资机构还没有投资拼多多,腾讯也没有入场,所以让京东的股价得以继续提升一段时间,但谁也没有想到,拼多多会在后来展现出如此强劲的增长势头。
“不过我觉得拼多多的模式是有巨大问题的。三四线城市到底是要得到便宜货,还是便宜好货?我觉得是后者。所谓的消费升级并不是我用上了便宜的好货叫做消费升级。”
他说道,拼多多并没有很好的满足需求,而对于京东来说,如果盈利能力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依然有办法去做三四线市场。虽然阿里系在一二线城市中的市场地位不容小觑,但庞大的市场决定一定会出现第二号玩家,再加上京东的地位,阿里想要在电商做出一家独大的*面很难。
曹磊同时还补充道,京东金融与京东物流这两块现金流很好的资产的剥离也对投资者会产生影响。而另一方面,京东早期重仓的投资方高瓴资本在随后也有减持的举动并转投了竞争对手阿里,更进一步影响到了投资者的判断。“但是从中长期来看,这些剥离是有利于京东的发展。金融业务的合规,对管理层的激励,及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变,这三驾马车能够得到改善,因此是值得投资者肯定的。”
我是分割线
关注蓝鲸TMT,掌握行业要闻动态
事件分析 大佬专访
【点击图片查看蓝鲸TMT往期优秀文章】
加入蓝鲸TMT媒体社区可获得:
√ 通讯录功能:含超过5000条业内采访资源。
√ 新闻发布会:更新最新发布会动态。
√新闻线索:纳含TMT业内热点事件、重要资讯。
√自媒体专栏:直接推荐进行投稿,第一时间审核发表。
√ TMT行业自媒体群:TMT行业自媒体交流沟通群。
TMT行业新闻发源地
新闻线索 |热点资讯 |记者社区
上海:13262550281
北京:18515503093
拼多多黄峥持有多少股份?
黄持有拼多多29.4的股权
如何选择值得长期持有的股票
目前的中国股市还没有值得真正长期持有的股票,只好按照顺势而为的操作方法操作股票了。
OKB值得买入吗?回答一下
我是OKB的持有者,每次和亲戚见面都要教他们如何买入OKB,没有为什么,就是买OKB会赚钱,我比较看好,希望家人可以多赚一些。OKB确实是非常值得长期持有的币种,我身边的朋友也不少买OKB的。交易所规模大深度高是一方面,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它的分红机制,独一无二,有点类似于股票的感觉,每周都有分红。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股票分级与价值识别:瑞幸和拼多多是一类股票吗?
1
分类体系的改版
在聚义厅的所有历史文章里,有一篇阅读量很高的叫《股票分级体系:三类问题和七种武器》。这篇介绍我们股票编码体系的文章一开始只有几千阅读量,后来随着我们粉丝越来越多,回过去看这篇文章的人也越来越多。
但是随着体系的演化,宝哥慢慢发现这个叫法有点问题。
1、按照我们原来的定义,S1是两年翻一倍,S2是三年翻一倍,且都是成长确定性很高的公司/股票。也就是说S是一个既满足质地又满足价格的状态。然而大部分时间,满足质地的股票,是满足不了价格要求的。于是在我们原来的体系里,这个状态就是A3。但它又和那种狭义的三威胁A3明显是两种不一样的股票,都叫作A3还是有些混乱,我还是想把他们做出一些区分的。
2、同样有信心看3年翻倍时,茅台和酒鬼酒都可以叫S2。但在实际投资中,我们还是希望在力度上做出一些区分的,而且我们内心也知道这两个机会的重要性是不同的。
因此时隔两年,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我对股票分类体系的编码做了一版更新迭代。
S+/S-/A3/A2/A1/B1/B2
1、S级
(1)S+:成长确定性可以看3年以上的公司,优质赛道,强竞争力。
(2)S-:成长确定性可以看3年以上的公司。
2、A级
(1)A1:主题龙头,指的是股价脱离正常估值下的状态。包括题材股和成长股。
(2)A2:短期业绩景气度高,估值可上可下,但景气度持续性存疑,同时内在价值没有太大上升空间,类周期股。
(3)A3:公司质地、行业都有特色和潜力的中小公司,市值相比其成长空间仍小。具备连续高速增长的可能性,但确定性不够。
3、B级
(1)B1型:公司质地一般,阶段性的会受到一些关注。靠催化剂和诉求活着,常见暗黑流出没。
(2)B2型:公司质地较好,有一定的竞争力,但估值处于持续压缩中,原因可能是
增长放缓,天花板若隐若现
成长逻辑出现重大负面变化
S和A的区别和原来一样,成长确定性能看3年以上VS能见度只是1年以内(不代表没有长期故事)。B的分类也没有改变。
和原来不同的是:
(1)用S+/S-来区分标的成长确定性的差异,而不再是统称为S。S+和S-是一个定性的标准。好的成长赛道上,具有绝对竞争力的公司我们称之为S+,剩下的那些可以看3年成长性的标的就都是S-了。至于什么是绝对竞争力,就是个相对模糊主观的判断了。
eg.茅台是S+,五粮液是S-,差异在于公司竞争力;
eg.同样作为行业顶尖选手,好未来和融创也是S+与S-的区别,差异在于商业模式的优先级。
(2)不再以2/3年翻一倍为S级股票的必要条件,而是只关乎质地。当质地符合而收益率不够时,它就是一个预期收益率为XX的S+/S-,不再叫作A3,以示和真正A3的区别。
2
价值阶段识别
股票研究不外乎是对象与时机两类信息。我们的分类体系讲的是对象问题,考虑到快两个月没更了,这篇文章就再打开一点说说透。
我们以前讲B1-A3-S1是一条科技树上的攀爬:从B1到A3,判断的是逻辑好坏;从A3到S1,判断的是确定性。
*见《流川枫的三威胁》。
这里面的难点是,投资逻辑中的确定性应当在何时提升?特别是在赛道新、企业行动和进展都变化迅速,由此导致内在价值的预期有很大波动的行业里,怎么去感知确定性的变化?
比如同样是空间很大,收入快速增长,当下亏损的两个公司,确定性如何比较?同样烧钱补贴,瑞幸咖啡和拼多多的区别是什么呢?如果理解不好,就会像有的分析师那样,一边看多40元的瑞幸咖啡,一边认为40元的拼多多要跌60%。
只看财报肯定是不够的,特别是亏损公司/互联网公司,已经不能再从经典的财务指标分析来界定确定性了。这里分享一个分析框架,用于在财报模糊时,通过经营状况识别公司内在价值所处阶段。
*感谢雪球用户老鬼的启发。
①公司想要解决的是什么事情,价值主张(ValueProposition)是什么,有没有差异化?
②能否持续地解决这件事情,这其中的核心资源、关键行为是什么?
③基本盘属性:已经拿下的受众有多少?他们对于公司的需求是否够强够稳定?在公司提供的价值主张这件事情上,它的竞争力与份额如何,能否实现垄断?
④基本盘有没有护城河?新的竞争对手进来能否形成强力挑战,客户迁移成本如何?
⑤基本盘的复制。基本盘稳固且UE没问题的话,一个好的模式就可以开始复制。那么复制空间多大?复制速度多快?以及伴随而来的盈利能力如何?
⑥经过这一轮内在价值的跨越式扩张,公司沉淀下的核心资产与能力是什么?基于这些核心能力,公司可以继续做什么样的扩张和变现,从而打造新的增长曲线?
阶段1没有做到,那意味着故事都不够好,妥妥的B1。
阶段2没有做到,那也算不上一个成长股,最多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主题股A1。比如工业大麻、云游戏这类,还停留在这个阶段。
如果1和2这两个阶段清晰做到,意味着股票的故事是OK的,有一个不错的远期story(远期空间/可能性)。并且公司已经做对了一些事情让运营规模飞奔起来(快速增长的事实)。这两点满足后,三威胁技能get,从B1升到A3是没问题的。
根据我们的定义,A3和S的区别是看1年还是可以看3年以上。但A3的逻辑并不是说只有1年,每个A3在自己高光时刻都有看好多年的长逻辑长故事,因此这个区别在顺风的时候是无法体现出来的。真正体现区别的是逆风的时候:业务扩张环比放缓了、UE变差一些了、竞争对手进来了、一个季度Miss了,确定性还有没有?
这就好比是刚认识一天约出来吃饭的美女,大家聊天碰杯的时候你很有feel,感觉一见钟情了。这个时候美女突然说,大哥你能不能借我10万块钱?下周就还你。
这气氛就很尴尬了。
作为S类的股票,无论是S-还是S+,都会有阶段5这样的向外复制扩张期。如果复制空间大且速度快,就会出现一个内在价值大幅释放的蜜月期。此阶段收入增速很快,但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利润倒未必出来。总的来说逻辑会很通顺,往往是持股体验最好的阶段。
第6阶段是S-能否进化成S+的重要区别,也是长期竞争力的来源。最优秀的头部公司通过体量沉淀出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成长的真正内核,这个内核在防御上可以让公司的护城河更加宽。在进攻上可以比普通公司更容易做业务扩张和变现。这点就是李国飞讲的【进化力】,能做到的公司即便市值很大了,估值也常常会跟着新业务出现rerating。
有时候企业发展还在第5阶段,市场就会提前反应和想象6,敏锐的投资人确实可以提前预判,但真正的阶段6还是要经过时间和周期的考验。
3
案例
我们举几个案例来分析一下。
1、哔哩哔哩&拼多多
但在2Q19-3Q19,两公司经历了一波逆风期,股价都从高点下跌了40%左右。表面理由看似接近:费用高,亏损幅度超预期,用户增长还有点放缓,体现在财报上就是获客成本上升。
B站虽然在那个时候变现速度Miss了,但套用上述的六阶段分析,你会发现其实B站早已经走过了阶段3和阶段4。虽然用户年轻,但B站的二次元内容和社区文化沉淀了非常久,覆盖1亿Z时代用户,粘性极高。就这个基本盘而言,它是难以被撼动和替代的。Miss的无非是扩张和变现节奏而已。
除了拉新以外,拼多多投入了巨大的营销费用在补贴和品宣上,以刺激用户持续活跃购买。用黄铮的话来说,打那么多广告就是为了告诉大家我不是骗子。在模型推演中,营销费用的投入具有一定刚性,而用户的支出意愿可以逐渐培养心智,那么理论上在若干时间后,营销补贴率可以下降,边际毛利大于边际费用,这个经济模型就成了。
但这件事情可能成,也可能不成,因为竞争是非常动态和激烈的。从2019年年初开始,阿里全面进攻拼多多,低价淘宝、聚划算、二选一、公关抹黑,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在这样的压力下,一个成立只有3年的公司能不能顶住,它的文化是不是成熟,基本盘会不会分崩离析,这在当时看来都是两可的。
现在回头看,嘴炮分析可以说我早说了阿里打不过拼多多。但我们只是凡人,还是要拿真金白银下注行动,有很多风险约束的凡人。在2Q19那个时点上,客观说拼多多只能认为是A3。而B站可以大概率认为是一个短期不太顺的S-。所以在那段底部,B站我们敢加仓,而拼多多是持仓观望,抄底动作做的很慢。
但当八月份拼多多交出2Q19财报后,就是一个重新评估的时点。在阿里的海陆空进攻压制下,拼多多交出的答卷从用户/GMV/takrate/现金流全面超预期。放眼全中国,能有几个互联网公司能在阿里面前打出这种表现?如果之前还不能预判,那么这份财报让拼多多股票大幅的rerating,阿里弄不死它。一旦阶段3和阶段4打勾,就意味着股票从A3升到S-。那个点上即便跳空高开,也应该顶上去打。纵使18块到30块这段赚不到,30块以上的得分难度是小很多的。
进入2020年,这两公司得益于疫情都出现了爆发增长,用户快速破圈,股票也顺利进入了阶段5。他们能否积累下足够的核心能力,从而S-提升为S+,是我们现在正在思考的事情。
2、美团
比较相似的例子还有美团(又是一个今年给我们赚钱的股票)。美团上市后的几个财报也是面临报表亏损严重+竞争阶段性恶化胶着这个问题。在2019年的上半年,我们分析外卖的UE已经知道这个生意长期是可以赚钱的,但担心的是补贴价格战会拖着美团的bottomline让他迟迟无法盈利。就连王兴在那个时候都要抛出太子论,挑逗阿里把火力转向拼多多。
然而对于美团会不会被饿了么反超,这是我们不担心的。它的基本盘非常稳固,刚需高频,阶段3肯定是没问题。阶段4大概率也是没问题的,饿了么猛烈补贴时还能抢一点份额,但一停就又掉下去。
所以美团一开始就是一个S-的底子,只是上市头几个季度在盈利端逆风。如果因为不知道补贴战何时终结,害怕会一直打下去,而错过40块到70块的涨幅,这是正常的。但是当8月份2Q19公布后,70块以上的部分是应该可以去抓住的。那份超预期的财报表明外卖战*已经接近73开,而且美团的外卖OP开始转正,进入阶段5。
从2019年底到1Q20,我认为美团经历了又一次的rerating。特别是面对疫情如此大的利空,美团的亏损幅度居然如此之小,让市场见识到了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Food+是一个十几万亿的大赛道,而王兴是一个无限游戏玩家,从来都不缺扩展成长曲线的野心。当外卖业务开始盈利后,到店和外卖每年可以贡献3-400亿毛利(5年内可能到6-700亿),给王兴这些子弹,天知道他能给出什么样的惊喜。今年美团股票能在财报逆风期这样涨,毫无疑问是从S-提升到了S+。
3、瑞幸咖啡
瑞幸咖啡是一个实际连阶段3都没走过去,但假装自己在阶段6的公司。
①价值主张:提供高性价比咖啡,用中等价格喝一杯类星巴克的咖啡。这个切入点确实是有市场的,即便瑞幸倒了,相信以后还会有公司来做这件事情。
②核心资源与关键行为:成本优化、品质达标、配送、核心城市门店、品牌认知。以上这些事情,瑞幸在某些地方做的还算是可以的:线上下单线下自取模式最大程度压缩了门店运营成本,一线城市写字楼门店抢占迅速,以及通过猛砸分众在白领们的心智上插了一支旗。至于品质,在盲测实验下不少人还觉得它比星巴克味道好。
阶段1和2没啥问题,A3关卡是过了的。
瑞幸的问题是,基本盘并不牢固。它的报表ASP在10元左右,但我们不知道冲着10元/杯优惠的用户在*停以后还能留下多少,而且长期看10元/杯的经济价值太有限了,就算1杯净赚1元,一年打到南天门也就是20万不到一家店。
真正的基本盘应该是能够接受15-16元补贴后价格并且能够每天复购的用户。在每杯15元/单杯边际成本5元的模型下,一部分门店是可以较好盈利的。在3这个阶段,瑞幸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尽可能夯实基本盘,把品质做好,把供应链优化,把提供高性价比咖啡这件事情做深。把门店数量控制在一个UE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比如1000个点以内。跑通一部分盈利一部分再去新开。
但瑞幸太急于讲故事对标星巴克3500家门店了,它一开始想的就是把3-4-5三个阶段一起做了。甚至后来在明知3和4很吃力的情况下,骗市场说我已经在阶段5了。3Q19财报起到的就是这个效果,这才会骗进去了不少机构。
像浑水那篇报告,一般机构是不会去做如此大样本抽样的。小范围草根调研一些点,就算生意没那么好,也不能说明全*数据就是假的。但这个时候,瑞幸急不可耐要宣布自己已经进入阶段6的无边界开挂时刻,小鹿茶、无人零售、电商这些一个接一个发布。散户看到这些事情可能会很兴奋,但专业选手看到这些反而会生疑。如果他不是急着宣布这些不着边际的事情,或许还可能骗到更多人。
1月中旬的时候,一个好朋友来公司喝茶聊天,他看餐饮服务很多年而且很早认识陆正耀。当时瑞幸正在接近50元的股价顶峰,那个下午我们反复讨论瑞幸,最后这位朋友说了一句:
我觉得老陆有点像贾跃亭了。
最后留两个思考题:
①跟谁学现在在哪个阶段?
②目前还有哪些股票在A3阶段,可以提升到S-,而市场没有意识到?
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回复互动。
往期文章回顾
038:《假如我年少有为不自卑》
037:《2020第一季概要》
036:《景气接力和弱者思维》
035:《疫情下的思考随笔》
034:《给时间一点时间》
033:《竞争格*很重要:从鸦片想到化妆股》
032:《ToBeAFighter:做一名战士》
031:《研究的复利效应》
030:《因子投资:不能说的秘密》
029:《库里的突破为何犀利》
028:《*股和脑袋》
027:《牛市应该做什么》
026:《一个85后基金经理的毛选读后感》
025:《说英雄,谁是英雄》
024:《风掣红旗冻不翻:2018总结与2019展望》
023:我们穿越到了2012年
022:《创新*估值工厂》
021:《这次是否不一样》
020:《基金经理如何做投研》
019:《成长股的至暗时刻》
018:《流川枫的三威胁》
017:《防守赢得总冠军》
016:《世人皆道黑马好》
015:《我不是赌神:德州扑克那些事》
014:《低估值不都是用来防守的》
013:《主题投资的正确姿势》
012:《确定性的三重门》
011:《如何寻找好赛道》
010:《投资最重要的事》
009:《股票分级体系:三类问题和七种武器》
008:《不可能三角问题如何破》
007: 《复利的核心是风控》
006: 《股票流派修炼手册》
005: 《价值投资的奥义》
004:《我们只是在做事件驱动交易》
003:《市场派的逻辑》
002:《股票投资的招式、流派与心法》
001:《我们追求的回报率》
拼多多股价暴涨12%,反身赶超京东跻身中国互联网第四,你怎么看?
拼多多一根擎天柱直上云霄,一举超越京东市值,有人说京东没落了,京东被拼多多打趴下了,真是这样吗?
拼多多仅仅只有一个线上商城,怎么能够做到这么大用户规模的呢?
我想你一定帮朋友砍过价吧?一定特别讨厌朋友或同事的砍价邀请吧,在新用户砍最后几刀特备有效的情况下,被朋友渴求注册账号了吗?
他人的砍价账号,自己的砍价账号,父母老人的手机也注册了砍价账号,当然这种情况京东和天猫可能也存在,不过一定没有拼多多丧心病狂,微信成为拼多多拉新的主战场了,搞到最后微信迫于维护自身生态而不得不减少拼多多推广。
结论:拼多多的4亿用户水分大大的,没有确切数据,当然平多多官方也不会公布僵尸账号数量,但你我都是社会人,自己清楚有没有被砍价的困扰。
京东线上商城仅仅是京东4大板块之一,京东物流、京东仓储、京东数科和京东商城,上市公司只是京东商城。
京东物流+仓储在国内同行中几乎属于头部玩家了,除来顺丰可能就是京东物流了,当然阿里整合的几家快递也非常不错,但毕竟各有各的盘算。
结论:拼多多一时间在电商领域市值超越京东,说明拼多多自身成长性确实非常高,被资本市场认可,至于可持续性还需市场验证。
中粮科技股票来自值得长期持有吗
建议不要长期持有。中粮科技股属于农业股,是上下波动比较厉害的周期股。所以一般来说这是属于适合做差价的产品,很少有长期的上涨趋势。并且,其及其容易受到政策、环境、气等因素的影响,不稳定性很强。所以并不适合长期持有,而是应该低买高卖,通过差价赚取利润。拓展资料:【农业股】农业股就是指和农业有关的股票,包括新农开发、登海种业、北大荒、吉林森工、永安林业等五六十只股票。农业股票一般来说,每年的年底或次年的月初,是农业股的爆发期。又因为中央一系列农业政策发布,对农业股形成利好。资金炒作的热情高涨,个股会迎来上涨。推动股票上涨的因素较多,如公司业绩好,利润高,增长快,国家出台了利好的政策等,都是让股票看涨的因素。【周期股】周期股是指股票的业绩表现与经济周期呈现较高正相关的股票。该类股票诸如汽车制造公司或房地产公司的股票,当整体经济上升时,这些股票的价格也迅速上升;当整体经济走下坡路时,这些股票的价格也下跌。与之对应的是非周期股,非周期股是那些生产必需品的公司,不论经济走势如何,人们对这些产品的需求都不会有太大变动,例如食品和*物。实际上大多数行业都难以避免经济周期的影响,其中周期性程度较高的行业主要有这些:(1)大宗原材料行业: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大宗原材料是工业的基础,其价格、相关企业的利润也与经济周高度相关。(2)建筑材料行业:水泥等。这与经济周期的建设需求变化有关。(3)资本集约领域:工程机械、机床、重型卡车、装备制造等。(4)非必要消费领域:轿车、高档白酒、高档服装、奢侈品、航空、酒店等。此类行业的业绩表现受到人们的收入影响,与经济周期有较高程度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