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康医疗是上市公司吗(医院一直人满为患,医院第一股却遭破产重组,医院难道不赚钱吗?)
医院一直人满为患,医院第一股却遭破产重组,医院难道不赚钱吗?
民营医院第一股——恒康医疗的破产重组,这是事实。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如下:1、这个行业是深口袋。有些口袋很浅,一伸手就能够到,很浅的东西就容易掉出来。有些口袋很深,在最深的地方,却有一块金子。想挖到金子的时间,最少是10年,原因是运营难。而百姓对民营医院信任度是首因。2、疫情之后,**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增强。广东省加大建设高水平医院力度,第一批、第二批高水平医院总共50家医院,每一家医院获得3亿元的财政支持。而这50家医院全部是公立医院。地方**会有配套措施。东莞、惠州等地是1:1,省**给三个亿,当地**再给三个亿。深圳更为阔绰。深圳市人民医院被评上广东省高水平建设医院,除了省**的3亿元财政支持,深圳市**也拨款9亿元,总共12个亿来发展,三年之内要花完。
公立医院的强势,会极大挤压民营医院的生存空间,加大民营医院的洗牌!3、2020年,专科医院并购的比例从2016年的38%上升到了89%。2012年~2015年,口腔与妇幼专科医院占据并购主角的位置;2016年整形美容医院为代表的医美行业是投资并购热点;2018年开始,眼科成为医院并购重点,在2020年整个专科并购中占到了75%。大综合医院和公立医院没有竞争性,而专科医院则有一线生机,原因是技术壁垒且百姓有需求。民营医院想生存,一定要技术壁垒,为患者解决公立医院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但从目前整体行来看,亦步亦趋,十分艰难。想入此行业的,慎入,或做好10年以上付出的心理准备。
不出名的上市公司名单
不出名的上市公司名单如下:通过查询财经坦棚网显示。1、恒康医疗。恒康医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立足于医疗服务为核心的“大健康”产业,主营医疗服务、*品制造、日化品及保健品业务。2、西部资源。又称四川告唯西部资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前身东方电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是根据国家体改委体改(1993)240号文、四川省体改委川体改(1994)159号文及德阳市人民**函(1988)42号文批准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3、融钰集团。融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1998年11月06日成立,法定代表人尹宏伟。4、利源精制等。利源精制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55000万元,地袜信培址位于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西宁大路5729号。
带有康字的股票?
康芝*业,康弘*业,康缘*业,康恩贝,恒康医疗,尔康制*,灵康*业,美康生物,康美*业,华邦健康,健康元,康耐特,宜华健康,悦心健康,乐金健康,
康恒医疗是不是上市公司?
没有上市。
福州康恒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在福州市注册成立,成立于2004-11-15,本公司主要业务,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三类医用电子仪器设备、医用光学器具仪器及内窥镜设备、医用超声仪器及有关设备、医用激光仪器设备、医用高频仪器设备、物理治疗及康复设备、医用磁共振设备、医用X射线设备、医用高能射线设备、医用核素设备、医用射线防护用品装置、临床检验分析仪器、体外循环及血液处理设备、三类手术室、急救室、诊疗室设备及器具、医用冷疗低温冷藏设备及器具、口腔科材料、医用缝合材料及粘合剂、二类中医器械、口腔科设备及器具、医用X射线设备附属设备及部件、医用化验和基础设备器具、消毒和灭菌设备。
从“深陷泥潭”到“涅槃重生”,上市公司恒康医疗集团破产重整全记录
“破产重整挽救了一个陷入困境的优质企业,保障了广大债权人权益,最大限度释放出破产审判制度的价值。”今年6月,陇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恒康医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康医疗)破产重整案件成功办结后,该案承办法官如是说。
恒康医疗破产重整案是破产法实施以来,甘肃省法院受理的第二例、陇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的第一例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案件。从深陷债务危机到破产重整焕发新生机,陇南中院经过近一年的艰辛努力,充分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使企业员工就业得到保障、债务得到合法清偿、企业实现“涅槃重生”,实现了**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统一,展现了我省法院通过破产审判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切实优化营商环境的新成果。
该案的成功办结,受到市场主体、社会各方面及地方**、**的一致好评。其中,重整投资人以及恒康医疗对法院通过破产重整帮助企业“起死回生”、依法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有效化解地方金融风险专门致信感谢并赠送锦旗,同时表示:“目前恒康医疗已完成股权交割和股东变更,市值也已超过150亿元,位居甘肃省上市公司市值前列。”
■深陷困*上市企业期待重生
恒康医疗是陇南市第一家上市公司,也是目前陇南三家上市公司之一。该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以医疗服务为核心,同时依托大健康产业,涉及生产*品、日化品、保健品等多项产业的集团公司。公司控股1家三级医院、8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含并购基金控股医院)等共计11家医院,累计床位数近万张。
独一味公司为恒康医疗下属公司之一,是恒康医疗*品制造核心企业,其拥有的“独一味”系列产品是恒康医疗旗下主打产品和重要收入来源,同时独一味公司作为注册地在陇南市康县的上市公司恒康医疗的全资子公司和支柱企业,对陇南当地的经济发展、社会民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2018年,恒康医疗出现债务危机,资金链断裂,之后连续两年经营亏损,退市风险叠加。2020年8月14日,广州中同汇达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向陇南中院提出对恒康医疗破产重整申请。
■ 因案施策“把脉问诊”开良方
一个偌大的上市公司破产重整,唯有司法精准护航,才能解危纾困,使企业获得新生。2021年7月8日,陇南中院裁定受理恒康医疗破产重整一案。这份责任,沉甸甸地落在了陇南中院人的肩上。
2021年9月16日上午,恒康医疗破产重整案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在陇南市武都区召开。(陇南中院供图)
审理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案件对于陇南中院而言是首次,专业法官少、审判经验缺乏,加之案情复杂,审理难度极大。
面对破产重整推进的关键节点和遇到的重大难题,陇南中院主动向省高级人民法院请示报告,寻求法律指导和专业支持。省高院院长张海波等领导多次听取汇报,为案件重大疑难问题会诊把脉,给予全力关心支持,有效保障了重整工作顺利进行。
在省高院的指导下,陇南中院抽调高素质法官组成专业化审判团队,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制定预案,按照破产法及司法解释规定,严格各环节工作流程,确保重整案件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高效推进。
案件审理过程中,陇南中院紧贴案情实际,对管理人采取“1+1”模式,即由一家有办理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案件经验的外省律所和陇南市本地力量雄厚的律所联合组成管理人,既发挥外省律所业务优势,又发挥地方律所属地优势,最大限度方便管理人开展工作。
企业能否重整成功,找到投资人至关重要。在《关于公开招募和遴选重整投资人的公告》发布后,以公开遴选的方式择优选定破产重整投资人。通过重整投资人遴选评审会议公开遴选,最终确定北京新里程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组建的联合体为重整投资人,并支付重整投资款17.9亿元。
同时,因多轮疫情叠加影响,陇南中院以网络会议和现场会议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召开债权人会议,建立沟通交流渠道,全面征询多方意见,有效加快推进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陇南中院把助力地方产业发展纳入破产重整,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陇南民营经济发展做出积极努力。在破产重整案件审理中,高度重视“独一味”品牌经营,多次实地考察经营发展状况,积极衔接沟通,促使投资人把投资、发展“独一味”纳入投资协议,并将3.5亿元重整投资款用于向“独一味”公司增资,对壮大陇南特色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彰显了破产重整的制度价值和破产审判的社会责任。
■ “府院联动”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破产重组案件涉及面广、案情复杂、审理难度大,如何让恒康医疗重获新生?这成为摆在陇南市委、市**以及陇南中院面前的一道必解难题。
2022年2月23日,陇南中院案件承办法官及恒康医疗破产重整管理人一行为恒康医疗破产重整案前往独一味生物制*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走访并进行调研。(陇南中院供图)
对此,陇南市委、市**高度重视该案的审理,市委、市**领导多次专门听取汇报、作出批示,提出指导性、方向性意见,为顺利推进破产重整提供了基本遵循。相关市级领导组成专班共同会商、精心研判、合力推动,并责成有关部门做好配合,提前防范化解审理过程中可能引发的问题,站在全*的高度将具体案件审理与助推陇南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相结合,实现破产重整效果最大化。
在破产重整全流程中,省高院和陇南中院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及时启动府院联动机制,围绕职工安置、金融风险、维护稳定等重点工作制定预案,加强衔接会商;在重整计划制定期间与债权人、投资人多次深度沟通,了解各方诉求,平衡利益关系;精准阐述破产重整程序的法律依据,与深交所就投资人的身份问题深入沟通、达成一致意见;向银行通报企业重整进展信息,协调银行判定、调整企业信贷分类;与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会商,尽快修复企业信用,帮助企业重返市场。
妥善认定、处理并购基金所涉债权,对于彻底化解恒康医疗债务危机,保全恒康医疗核心医疗资产,避免公司清算退市意义重大。陇南中院组织管理人认真研究风险化解思路,提出认定并购基金“份额所有权”与“债权”择一行使,确保全体债权人在重整程序中真正实现“同债同权”,并购基金相关债权人自愿撤回债权申报,实现恒康医疗并购基金债务危机的彻底解决。该举措不仅确保重整后上市公司核心资产完整,同时为提高全体债权人一次性现金清偿比例奠定了基础。
“法院秉持依法、公正、高效、协同的办案理念,紧扣‘让破产企业重新活起来,让社会风险最大限度降下来’这一办案主线,成立领导小组专班,依法组建合议庭、指定管理人、两次裁定确认债权45家共计26亿余元。”陇南中院d组副书记、副院长张彦平介绍说。
经过各部门共同努力,今年6月23日,陇南中院下发了确认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及终结重整程序的裁定书,并予以公告。这也标志着恒康医疗破产重整案件成功办结。
■ “破茧重生”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恒康医疗重整成功后,就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未实际经营、名实不符的部分依法依规调整完毕,并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对公司经营范围和业务进行整合、升级。生产经营逐渐步入正轨后,企业整体呈现出向好向上态势,目前市值位居甘肃省上市公司市值前列,恒康医疗已然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重整前,恒康医疗各项业务困难重重,员工离职情况时有发生,2020年底,公司(含子公司)员工共计7576人。重整受理后,公司业务正常开展,员工信心得到极大恢复,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含子公司)员工达到了7622人;目前,公司员工规模已超过7700人。重整的成功,为社会就业和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重整完成后,恒康医疗经营情况快速恢复,截至2022年3月31日,总资产上升到67.76亿元,净资产上升到15.88亿元,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19万元,成功实现扭亏为盈,所有诉讼均已撤诉或得到有效执行。同时,地方金融风险得到有效化解。据统计,恒康医疗本次重整涉及各类金融机构本金超过28亿元,其中仅甘肃省、陇南市各级金融机构本金就高达8.7亿元,重整成功使得债权人利益得到充分保障,成功化解了因企业破产重整而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
“陇南中院为维护金融稳定和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以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让法律尊严得到捍卫,让群众利益得到维护,彰显出d和国家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强大力量。”涉案金融单位对此表示。
现如今,走上复苏之路的恒康医疗,整体价值和股东利益得到最大限度保障和提升。重整成功后,资本市场和监管部门给予公司价值极大认可,公司股票价格已经连续10个涨停,整体市值由65亿元增长至159亿元,提升1.45倍。
【破产行业日历】
历破 · 第263天
获取更多一手“破”资讯
涅槃重生↓
2021年并购商誉减值的公司
由于商誉减值,益佰制*(***.sh)预计净利润亏损3.7亿元至4.4亿元。过去几年,益佰制*进行了多起对外收购,这些对外收购没有实质提升该公司业绩,却让其背上沉重负担。预计亏损36700万元到44000万元1月21日,益佰制*发布公告,预计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700万元到-44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出现亏损;预计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41300万元到-49500万元。2021年,益佰制*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377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8592万元。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益佰制*在公告中释称,报告期内,受医保控费等行业政策以及疫情等因素影响,公司主要产品收入下滑,导致报告期内业绩下降。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经营性利润19400万元至23300万元。此外,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及相关会计政策规定,该公司财务部门对公司2022年年度商誉等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公司子公司海南长安国际制*有限公司、德阳肿瘤医院有限责任公司全年盈利水平不达预期,需对其因并购形成的商誉进行商誉减值测试,初步估算上述资产存在减值迹象,预计本期计提商誉减值准备金额54500万元至65500万元,计提相关资产减值准备后,将导致公司本期业绩出现亏损。年报显示,益佰制*是集*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医*工业企业。公司产品涉及肿瘤、心脑血管、妇科、儿科、骨科和呼吸等多个治疗领域,已形成比较完善的产品布*。2021年,益佰制*有88.6%的收入医*工业,11.4%的收入医疗服务。如果产品划分,该公司有54.5%的收入抗肿瘤,10.03%的收入妇科*,11.9%的收入心脑血管,12.01%的收入其他。大肆对外收购埋下“地雷”益佰制*2022年的业绩预亏是其2021年业绩低迷表现的延续,过去几年该公司的大肆对外收购造成的商誉减值是该公司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2022年10月份拟以自有资金人民币3.35亿元收购了德阳肿瘤医院70%的股权。数据显示,德阳肿瘤医院2020年实现营收1.18亿元,净利润1342.14万元。业内分析人士质疑益佰制*拿公司一半资金去买了一个短期内无法给业绩带来实质提升的标的物,让人无法理。事实上,益佰制*让人无法理的行为不止这一桩。2021年12月,益佰制*曾发布了一则8.8亿元受让华宝信托持有的京福华越66.54%的有限合伙人财产份额及京福华采66.65%的有限合伙人财产份额,从而拿下泗阳医院、兰考第一医院、兰考东方医院和兰考堌阳医院这四家医院的控制权。上述交易较为复杂,交易各方存在诉讼和债务纠纷,并且有合伙者进入清算程序。但益佰制*无需将交易提交给股东大会,只需要通过董事会决议即可。但上交所向益佰制*发来问询函,要求益佰制*说明这笔交易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以及定价的公允性,对上市公司未来的影响。当时该笔交易的总对价是益佰制*2020年净利润2.29亿元的4倍左右,当时益佰制*花巨额对价被诸多投资人质疑,而该公司却对外表示,“符合发展战略,利于资源整合”。然而,当时上交所据此要求益佰制*补充披露受让基金的债务情况,明知所购资产涉及诉讼纠纷、强制清算、业绩补偿、合伙人*ST恒康进入破产重整,仍要坚持购买的合理性。收到问询后,益佰制*终止了这场收购。此前2016年,益佰制*以2.6亿元收购了淮南朝阳医院32.5%的股权,并以3.5亿元对该公司进行增资,持有医院管理公司53%的股权。这家三甲医院也是其旗下效益最好的一家医院,据财报显示,2018年1到9月,实现营业收入3.38亿元,净利润5614万元。然而,2019年1月,益佰制*以回收部分资金,改善公司现金流为由,将所持有的53%股权转让给其第二大股东,交易对价6.6亿元。也就是说,益佰制*6.1亿元买入,折腾三年内候,以6.6亿元价格卖给自己的股东。对外收购带来的商誉减值导致“爆雷”不断,仅2018年一年就累计计提商誉减值10.2亿元,直接导致当年公司巨亏。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末,益佰制*的商誉账面价值约为7.8亿元。从2019年至2021年,益佰制*实现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1.03亿元、1.88亿元和1.86亿元,同期增速分别为113.29%、83.37%和-1.3%。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21年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全国卫生总费用初步推算为75593.6亿元,占我国GDP比重的6.5%,与2020年相比增长4.55%,与新冠疫情前的2018年相比增长23.28%。根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103.10万个,比上年增加8078个。2021年中国医*制造业营业收入达到29288.50亿元,同比增长20.1%,实现利润总额6271.40亿元,同比增长77.90%。未来在健康医疗需求不断上升的背景下,我国医*行业将保持扩展态势。此外,2022年上半年,在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和医保政策影响下,医*行业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我国医*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007.80亿元,同比下降0.60%;实现利润总额2209.50亿元,同比下降27.60%;医*制造营业成本8159.60亿元,同比增长10.30%。医*制造业企业单位数量为8688家,其中亏损企业单位数量为2104家,同比增加4.2%,医*制造业亏损总额达到216.10亿元,同比增加12.90%。2022年前三季度,益佰制*的研发费用为7884万元,同比减少了12.6%。2021年,益佰制*的研发投入金额为1.36亿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07%。
西安恒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西安恒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03月07日,主要经营范围为许可经营项目:第二类医疗器械,第三类医疗器械:医用电子仪器设备,医用光学器具、仪器及内窥镜设备,医用超声仪器及有关设备,医用高频仪器设备,医用磁共振设备,医用X射线设备,临床检验分析仪器,体外循环及血液处理设备,植入材料和人工器官,手术室、急救室、诊疗室设备及器具,介入器材的经营(有效期至2017年2月5日)等。
法定代表人:朱长宝 成立时间:2012-03-07 注册资本:6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610100100521243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西安市高新区高新路86号2幢1单元11701室牙膏概念股上市公司有哪些
两面针、云南白*、恒康医疗、诚志股份、上海家化
苏州纳维是A股上市公司吗?
也许是的。
恒康医疗(002219)股来自吧东方财富
恒康医疗(002219)截至今日依然稳定。恒康医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康医疗),前身为甘肃都益维生物制*有限公司,注册于2001年9月30日。公司涵盖医疗服务、*品、日化及保健品,拥有1000多名员工。2008年3月,公司在深圳中小板市场挂牌上市,股票代码深交所002219。恒康医疗主要业务范围:医疗投资管理;*品生产、研发、销售;日化产品、生物制品的销售;恒康医疗旗下七家医院以医疗服务为核心,为全国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同时,依托大健康产业,布*医*、日化、健康等多个产业。主要产品有都一味胶囊、参芪五味子片、麦平片、前连痛片、氯化钾氯化钠注射液、都一味牙膏、吉珍雪蛤等涵盖*品、日化产品和保健品。1、2001年9月,四川恒康发展有限公司与甘肃都益威*业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甘肃都益威生物制*有限公司。2002年5月,公司投资3000万元,严格按照GMP标准,设计了具有先进水平的新生产基地。在甘肃省康县王坝都一围工业园区竣工并通过验收。生产6个剂型、32个品种,多个国家新*、中*独家品种和保护品种,年加工原*1500吨。同时,公司成功从兰州搬迁至康县都益围生物产业园。公司一次性通过国家GMP认证,公司独一味软胶囊工业化生产成功,获得新*生产批件。公司软胶囊生产线车间顺利通过GMP认证,为新产品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公司成功工业化宫六宁胶囊,并获得新*生产批件。2、公司国家中*材生产扶持项目“都一味藏*人工种植”成功,投资建设了甘南玛曲县“都一味”草种植基地,占地30000亩,效果显着。对保护独一味草的野生资源,促进其产业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公司还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申请了独家原产地证书。公司2006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在成都召开。经表决,公司整体重组方案获得通过。12月29日,公司正式改制为甘肃都益维生物制*股份有限公司,产生第一届董事会、监事会,选举产生9名董事、3名监事。3、公司与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学报联合在重庆、大连、北京、淄博等地举办“医学研究思维与论文写作学习班”,大大提高了医学研究的知名度,公司在深圳中小板市场挂牌,成为甘肃省首家医*上市公司。公司将医疗服务定位为战略方向,全面涉足医疗服务行业。公司在医疗并购领域取得长足发展,先后收购了5家医院。公司更名为恒康医疗,强化医疗战略方向,开始收购大型二甲医院,积极参与公立医院改制。2017年11月12日晚,恒康医疗公告,公司确认因重大事件停牌为非公开发行股票。其中,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涉及现金收购资产,收购对象为医疗服务行业公司股权,预计交易金额约3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