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清茂什么级别(县长什么级别?镇长什么级别?)
县长什么级别?镇长什么级别?
一般的地级县的县长都是正处级,镇长是正科级。他俩都属于的当地的二把手
汾酒董事长袁清茂“三个之约”提档升级!“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发布会释放三大重要信号
7月27日上午,“2022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太原召开。作为山西省唯一一个国际类酒业展会,本届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将成为自2017年以来,即将举办的第6届杏花村博览会。
经国家商务部审批同意,杏花村博览会是由中国酒业协会主办,山西省商务厅、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山西省科学技术厅、山西省外事办公室、山西省贸促会、吕梁市人民**、汾酒集团协办,汾阳市人民**承办。
本次杏花村博览会将正式提档升级为“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成为全国第四个酿酒核心产区举办的国际酒类综合专业展会、山西唯一的国际酒类综合专业展会。将于8月19-21日在山西汾阳市杏花村国际白酒交易中心正式见面,并将通过精心筹划、专心布*的“15大活动”,以新展会、新场馆、新架构、新活动,打造高规格、高标准、高层级、高质量的燃爆酒博会。
新闻发布会上,不仅明确了本次杏花村博览会的相关事宜,更让我们读出了三大重点信号。
“白酒盛地”的国际吕梁
在产业振兴的时代,引进或盘活任何产业都成为一个城市的发展之源。
作为本就拥有白酒发展优势的吕梁,在市全面发展及全省转型升级的路径中,不断释放出白酒发展的无限优势与前景。
作为全国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生产基地,吕梁有着悠久的酿酒历史。以汾酒为代表的杏花村白酒,有着6000年的酿造史、1500年的成名史、800年的蒸馏史和300年的品牌史。因此,吕梁也成为“世界十大烈酒产区”,拥有着十足的国际影响力。
发布会上,吕梁市市长张广勇表示,吕梁将不断按照“以酒为基、以旅为纲、酒旅融合、多元发展”的总体思路,做大酒产业,力争到“十四五”末,白酒产能达到60万吨,产量达到50万千升,产值突破500亿元,建成全国最大的清香型白酒核心产区。与此同时,加速实现酒融,整合小酒企和基酒市场,打造白酒行业新“旗舰”,实现区域品牌聚合效应最大化。此外,还要全方位推动酒文旅产业形态融合、业态协同,打造世界知名的酒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进一步扩大吕梁清香白酒的国际影响力。
据悉,目前吕梁白酒产量已占到全国清香型白酒的五分之一以上。今年上半年,吕梁全市GDP增速全省第一,总量全省第三。
凭借白酒盛景,吕梁已然成为一座发展势头强劲的新兴城市。而在积极打造吕梁白酒品牌,实现白酒企业抱团式增长与发展,推进酒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吕梁也正不断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在8月19-21日的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上,吕梁市将组织招商引资专场活动暨酒文旅融合推介活动,同时为山西杏花村酒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山西国际白酒检验检测中心揭牌等。
中国酒业的“竞合模式”
根据《中国酒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预计2025年,中国白酒行业产量800万千升,比“十三五”末增长8.0%,年均递增1.6%,发展势头依旧良好。但不难发现,在今年第二季度随着多地疫情反复、消费放缓和传统的白酒消费淡季的出现,白酒行业压力也颇大。市场的变化加速中国白酒市场的“竞合模式”。
此前,便有汾酒董事长袁清茂与洋河股份董事长张联东、与茅台董事长丁雄军等行业巨头的多次会面交流。这便意味着“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已经成为当前白酒行业的企业发展共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合作生态被行业广泛认同。
新闻发布会上,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称,中国酒业协会持续致力于凝聚行业共识、推动产业进步、引领酒业发展、传承白酒文化,持续推动清香美酒复兴。
此前,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便曾公开表示,中国白酒产业竞合时代的标志就是各美其美、美到极致。让品质、让品牌美到极致,只有各美才能共美。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齐力构建良好氛围的白酒生态圈,共同推动中国白酒高质量发展,让白酒产业走进美好时代。
本届的在8月19-21日举办的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便成为各大美酒品牌共赏共赢的平台。会上,中酒协组织将展开中国名酒杏花村论坛、中国美酒产区价值论坛和中国酒业活态文化高峰论坛、白酒评选、“中国陈年白酒鉴定师”培训、杏花村酒博会云上展厅等活动,共促酒业繁荣。
“三邀约”,汾酒的大格*
新闻发布会上,汾酒董事长袁清茂讲了“三个之约”,分别为美酒之约、文化之约、发展之约,从举办地、主办方、承办方三个角度高度阐述了本届杏花村酒博会的提档升级。在世界晋商网看来,此番讲话,足以见得汾酒的发展高度。
在他的讲话中,“美酒之约”是以吕梁视角向业内外人士的邀约。他表示,吕梁已经形成了产业发达、文化浓郁、人文和谐的酒乡气象。届时,世界名酒将汇聚于此,吕梁的酒都形象也必然成为共识。
“文化之约”是汾酒之约。“推进品牌建设,讲好汾酒故事”是汾酒近年来尤为着重做的事情。而“活态文化”也成为汾酒的“出圈属性”。
在前不久,汾酒发布的汾酒复兴第一阶段“八大纲领”中,便提到了文化纲领,表示要进一步做好汾酒文化的价值表达、情感表达、时代表达,深挖汾酒历史传承、匠心精神与技艺品质,让积淀的历史赋能当前的品牌价值以更具时代感的“打开方式”,让汾酒文化真正“活”起来。
据了解,目前汾酒博物馆收藏有历代酒器酒具、书画艺术作品3000余件,歌咏汾酒的诗词文学作品5000余篇,这些宝贵的财富,共同构建起了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汾酒“活态文化”。
在发展纲领品牌提升也是重点。在目前拥有的汾酒、竹叶青酒、杏花村酒这三个国家品牌,这既是汾酒的巨大优势,也是其经营的重点。要将三大品牌进一步实现战略协同、市场协同和资源协同,持续做优做强做大。
“发展之约”是汾酒颇具大*观的行业视角。“中国酒业从来都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是保守的,而是先进的。中国杏花村国际酒博会的举办,正是中国酒业全球观、未来观、合作观的直观体现,希望以此为契机,与来自全球各地的美酒共同构建新的产业生态,以美美与共的理念谋发展,以各美其美的理念树个性,共同促进酒业高质量发展”。袁清茂如是讲。
▲汾酒集团副总经理常建伟
届时,多方将全力配合酒博会各项筹备工作,立足本土,放眼全球,共同将酒博会打造成新发展阶段酒类行业产业交流、文化荟萃、发展共赢的盛宴。
交控集团董事长是谁?
武艺是山西交控集团董事长。交控集团几乎每个省都有。
山西交控集团微信公众号:3月8日,集团公司**书记、董事长武艺主持召开**会,专题听取并研究部署d的建设和d风廉政建设工作。集团领导刘宏武、孙建秀、贾勇、周刚、杨志贵、谢鹏远参加 。以上信息说明在原董事长袁清茂调任汾酒集团**书记、董事长三个月后,山西交控集团有了新的掌门人,原集团总经理武艺已经担任山西交控集团董**书记、董事长。 武艺此前曾任山西汽运集团副总经理、副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后任山西交控集团副总经理、总经理。山西交控首任董事长为袁清茂,总经理为郝玉柱。
县武装部长是什么级别
现武装部长是正团级干部,下属三个营级单位。没有兵权,也没有士兵,只有专职武装干部、预备役和民兵。只有**的武装部才有一个步兵连
袁清茂提“四梁八柱”,500亿级杏花村汾酒专业镇方向明晰了
▎酒说第1180篇现场报道
6月29日,杏花村汾酒专业镇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山西大同召开。本场论坛,是6月28日-30日期间,首届山西特色专业镇投资贸易博览会的一场分论坛,却承载着重要的意义,其根本目的在于,社会各方专家为500亿级杏花村汾酒专业镇建言献策,为未来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活动重磅嘉宾云集,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中国诗酒文化协会会长蒋秋霞,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中国非遗中心原主任连辑,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d组成员、原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王庚年,军事科学院军建部原副部长杨春长,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原主任李铁,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总经理、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郭新光,正和岛创始人兼首席架构师、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创始人刘东华,经济学家、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任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城乡发展规划院副院长柴守忠,中国诗酒文化协会特邀副会长董建国应邀出席活动;
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d组成员、副厅长刘勇,吕梁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广勇,汾酒集团**书记、董事长袁清茂,吕梁市人民**d组成员、副市长闫林,吕梁市**秘书长王建强,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山西省科技厅、吕梁市相关单位及吕梁市专业镇的市、县、区相关领导,业内知名专家学者出席本论坛。
树立标杆,杏花村汾酒专业镇锚定未来发展方向
杏花村汾酒专业镇位于汾阳市,汾阳有着6000多年的白酒酿造史,是全国清香型白酒的核心产区。随着汾酒在市场上的一路高歌,杏花村镇域内白酒业日益繁盛,产业布*密集,发展势头强劲,产业集聚优势明显。去年9月14日,杏花村汾酒被列为10个省级重点专业镇之一,重点培育。
张广勇在致辞中指出,杏花村是汾酒的故乡,是清香白酒的发源地,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古老精湛的酿酒技艺,形成了吕梁独特的清香白酒,打造了享誉世界的一张名片。按照省行动方案要求,吕梁市确定了“1+7+N”的梯次培育、多元发展格*。“1”指全力打造杏花村汾酒省级专业镇。“7”指重点培育7个市级专业镇。“N”就是各县(市、区)要培育一批具有县域特色、发展优势的县级专业镇。其中,要将杏花汾酒专业镇建设成中国酒业高质量发展区和世界知名酒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刘勇表示,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着眼产业布*、政策支持、技术改造、市场拓展等方面,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要素集聚,实现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杏花村汾酒专业镇目前已经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全省专业镇的发展创立了样板、树立了标杆,一定要趁势而上、乘风破浪、多措并举,使专业镇成为清香归来的助推器。
目前,杏花村汾酒专业镇已初步建成集白酒生产、基地种植、包装彩印、仓储物流、文化旅游、康养休闲为一体的绿色循环发展体系。
“领头雁”带动,做强特色专业镇
2022年,汾阳市白酒产能达19.5万千升、产量17.7万千升、产值201.5亿元,产量占全省的五分之四,全国清香型白酒的五分之一。酒业的首位度在汾阳也正不断提高,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随着杏花村汾酒专业镇的做强做大,不但为当地做出更多贡献,同时也为清香型白酒的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宋书玉指出,汾酒的兴衰决定着专业镇的兴衰,发挥着最核心的作用,专业镇要以汾酒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合理构建资金、人才、环境等公共体系,打造产城融合发展的样板,打造产区品牌与名酒品牌叠加效应的样板。
作为专业镇建设的龙头企业,汾酒集团已完成内部产业发展规划,技改升级项目正在稳步推进。本次论坛上,袁清茂提出,汾酒将通过构筑“四梁八柱”引领白酒产业,推动杏花村汾酒特色专业镇高质量发展。其中,要建设“八个中国酒业高地”:
一是建设中国酒业“标准高地”。建立完善、严格的标准体系,是产区的生命。
二是建设中国酒业“原粮高地”。没有高质量原粮,就没有高质量原酒。
三是建设中国酒业“技术创新高地”。汾酒集团按照“酿好酒、储老酒、售美酒”的品质路线和生产技术一体化思维,以技术创新助推高质量发展。
四是建设中国酒业“传统酿造高地”。让传统的更传统,现代的更现代。
五是建设中国酒业“活态文化高地”。要以建设国家5A级景区为抓手,持续做优做强文化IP,坚持打造汾酒文创品牌,通过各种形式,建立文化汾酒的情感表达、价值表达、时代表达体系。
六是建设中国酒业“市场高地”。积极推进“国内国际化”“试点国际化”“极致酿造国际化”三个重点,文化与技艺一起输出,争取打造一片新天地。
七是建设中国酒业“人才高地”。把“专家掌权”作为最鲜明的用人导向,让专才培养专才,让专业带动专业,培养一支强大的专业人才队伍。
八是建设中国酒业“数智化高地”。推进纵向发力,实现层层覆盖;推进横向延伸,有效形成合力,逐步实现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
在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汾酒要着力于“四个机制”建设:
一是“共商机制”。成立“杏花村汾酒特色专业镇汾酒专班”,与地方**、各兄弟企业一道,共商杏花村汾酒特色专业镇发展大计。
二是“共建机制”。共建高于国家标准的产区标准、全产业链可溯源体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食品安全质量体系、法治体系和守法氛围。同时,要共建由地方**、行业协会、兄弟企业、专业院校多方参与的“发展创新平台”,发挥各方优势。
三是“共享机制”。公开以构筑“中国酒业八大高地”为主体的各类资源,有组织、分层次、有针对性地为兄弟企业提供服务。
四是“共赢机制”。与专业镇兄弟企业一道,共同开发全国市场,推动专业镇公共品牌建设和个性化产品推广。
袁清茂强调,打造“杏花村汾酒特色专业镇”,是汾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机遇,更是汾酒复兴的重大机遇。汾酒集团将以时代的使命感和历史的责任感,聚精会神、全力以赴地参与到“杏花村汾酒特色专业镇”的规划、建设、发展中来,为汾酒赋能,为汾阳、为杏花村造福,为山西省转型发展贡献力量。
建言献策,共推专业镇高质量发展
在《汾阳市推进“杏花村汾酒”专业镇三年行动计划》中,明确打造500亿级专业镇发展目标,提出了实施白酒产能提升、酒类品牌创建、市场营销促进等十大行动30条具体举措,高起点推动“杏花村汾酒”专业镇建设。
论坛上,宋书玉、李铁、任泽平、连辑、郭新光、王庚年、刘东华分别作题为《打造镇能量,引领大清香》《产业发展与特色小镇》《中国经济展望》《为杏花村汾酒专业镇文化赋能的时代概念》《聚焦两个市场再看传统酿造和标准体系建设》《文化兴则酒业兴》《这个时代需要怎样的“诗酒天下第一村”?》的主旨发言。
其中,宋书玉提出九点建议。第一,放眼世界,做好专业镇思维迭代;第二,千年传承的产业,需要千年专业镇规划;第三,国际酒镇,要有国际标准;第四,汾酒赋能专业镇,专业镇赋能汾酒;第五,以文兴镇,以科旺镇;第六,名酒名镇,名镇名酒;第七,昨日卖酒,今天“卖镇”,卖酒卖的只是一瓶酒的价值,卖镇是卖N瓶酒的价值;第八,一花独秀,百花齐放;第九,以人为本,镇有远虑,建立人才是第一要素。
李铁对促进特色小镇健康发展给出思路建议,他认为,要尊重中国特色的市场规律,把握好**管理服务和企业追求效率和利润间的关系,因此制宜,制定适度发展目标,不要强制要求创新。
连辑认为,要文商旅融合发展是近年文旅项目开发、城市更新、产业调整的目标之一,应抱团取暖,独善其身很难。构建专业镇,应该在文化软实力上有更大的建树,这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能力。
郭新光提到,要建立面向消费端的标准体系,通过感官、风味、酿造生态等方面,科学总结与归纳,用消费者听得懂的语言去进行品质表达。下一代清香型白酒标准的体系建设就要引领消费者更直观地认知清香型白酒产品特性。
王庚年表示,想让中国白酒屹立于世界白酒之林,酒的工业镇应该从文化的角度,提高酒的文化品牌,挖掘丰富的文化内涵。提到专业镇,就能让人联想到“杏花烟雨江南”。
刘东华提出三个专业性建议,第一,专业镇应该叫响“诗酒天下第一村”;第二,专业镇不但要做特色产业集群的载体,更要做美好生命集群的生态;第三,**家的伟大在于选择,思想家的选择在于发现,企业家的伟大在于创造,专业镇的打造应由**、社会、企业三方各自发挥力量 ,才能打造成大家心中的“诗酒天下第一村”。
通过“杏花村汾酒专业镇高质量发展论坛”的成功举办,各方专家与企业代表已形成共识,未来将继续围绕“以酒为基、以旅为纲、酒旅融合、多元发展”的总体方向,发挥各自的专业与力量,助推专业镇积厚成势、做大规模、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神农架林区区长是什么级别
区长为正县处级。神农架林区,简称神农架,1970年经***批准建制,直属湖北省管辖,是中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划(属于县级行政区)。
乌鸦变凤买将创凰!高现金流加集团资产注入预期,山西三维重获新生!
乌鸦变凤凰,从过剩化工到高现流路桥主业,外加集团资产注入预期,山西三维重获新生!2018年4月央视财经频道一则《污染大户身边的“黑保护”》的报道将山西三维集团违规倾倒工业废水废渣、严重污染周边环境的环保丑闻曝光,从而将山西三维这家山西省大型国有化工上市企业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而就在环保丑闻曝光的半年后,上市公司摇身一变,股票简称从“*ST三维”改成了“山西路桥”,不仅摘去了退市风险警示的帽子,公司主营业务还由精细化工成功转变为高速公路管理与运营。作为山西省高速公路资产的唯一上市平台,公司此番操作可谓“乌鸡变凤凰”。资产重组置换完成后,榆和高速成为上市公司的核心资产。榆和公司主营业务为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盈利能力稳定。2016年、2017年榆和公司营业收入分别约为5.24亿元、10.3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8784.54万元、1.98亿元。化工主业接连亏损,靠变卖资产和补贴艰难保壳据公司官网显示,山西三维始建于1970年,是国家大型一档高科技化工企业,连续五年进入中国化工500强,1997年6月在深交所上市,资产总值44亿元。公司主要从事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主导产品包括1,4—丁二醇(BDO)和聚乙烯醇(PVA)。近年来受产能严重过剩、产品价格竞争激烈等多重因素影响,精细化工行业持续疲软。公司的两大核心产品BDO和PVA价格从2012年起一路走低,直接导致公司业绩接连亏损。2012、2013年,山西三维连续两年亏损,在2014年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公司当年通过变卖所持有的光大银行股权所获投资收益勉强保壳。2015、2016年,公司继蒸约为积举支志续大幅亏损5.05亿元、6.75亿元,2017年山西三维再度披星戴帽。在2017年三季报还亏损3.88亿元的紧急关口,山西省**给予公司4.66亿元的财政补贴,叠加公司处置资产损益0.75亿元,公司才得以扭亏为盈,再次保壳成功。筹划多时的重大资产重组终于在2018年顺利完成依靠变卖资产和**补贴保壳总归是缓兵之计,公司开始借助资产重组这颗救命稻草。据悉早在2016年初,山西省便开始着手山西路桥集团重组*ST三维事宜,不过从之后的事态发展来看重组之路一波三折。2017年4月公司申请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10月公司将重组方案作出了调整。重组总共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剥离部分亏损严重的化工资产给公司的控股股东三维华邦;第二步将剩余化工资产与山西路桥持有的榆和高速100%股权置换。在12月召开的股东大会上,公司审议通过了将亏损严重的部分化工资产剥离的相关议案。2018年以来公司积极推进重组第二步资产置换的事宜。7月12日,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涉及的置入资产“山西路桥集团榆和高速公路有限公司100%股权”的过户手续及相关工商变更登记工作已全部完成,*ST三维成为榆和高速公司的唯一股东。10月9日,*ST三维已顺利将剩余化工资产与高速公路资产进行置换,公司主营业务已由精细化工成功转变为高速公路管理与运营。11月12日,*ST三维摘帽,更名为山西路桥,至此筹划多时的重大资产重组工作全部完成。山西路桥建设集团是山西省人民**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注册资本70亿元人民币,资产总额792.88亿元人民币,主要从事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施工和房地产开发,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上下游业务。市场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和津巴布韦、博茨瓦纳、柬埔寨、蒙古、也门等国家。累计投资交通基础设施412亿元,建设高速公路3165公里,运营高速公路233公里。山西交控唯一上市平台,未来路桥资产注入可期山西交控集团为山西路桥集团实控人,正式成立于2017年11月24日。集团公司管理运营高速公路超过5000公里,是集投资融资、勘察设计、工程建设、高速公路运营等业务为一体的大型交通企业集团。知了研究院认为,从“山西三维”到“山西路桥”,是山西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加快国有资本优化布*的重要举措,也是用好用活资本市场、促进省属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山西省国资委主任郭保民表示,此次更名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更是交控集团利用资本市场做强交通主业的新开端。截至2017年底,山西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到5335公里,到2020年,山西省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到7258公里,形成三纵十一横十一环的高速公路网,高速公路资产存量和预计增量均比较大,且高速公路资产投资收益稳定,山西路桥作为山西省高速公路资产的唯一上市平台未来前景可期。山西交控集团董事长袁清茂表示,此次更名经过多方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先后完成了企业亏损资产剥离、优质高速公路资产注入、股份划转和摘帽更名工作,实现了“腾笼换鸟、凤凰涅磐”。山西路桥作为山西省高速公路资产的唯一上市平台,未来存在着更多高速公路资产注入的预期。在此前的重组草案中路桥集团承诺,对于公司其他高速公路权益,满足注入上市公司的条件成熟时,公司即将该等资产及业务注入上市公司,暂不适合上市公司实施的,公司将代为培育,待注入上市公司条件成熟后,将优先转让给上市公司。山西交控集团同时表示,山西平定至阳曲高速公路、灵丘(晋冀界)至山阴高速公路、山西平遥至榆社高速公路盈利能力较好,但尚需在公司治理机制、资产独立完整、权属清晰等方面进行规范,如上述三条高速公路确满足上述注入条件,集团将优先启动该等资产的注入工作。月线KDJ低位叉,中线止跌概率较高熟悉技术指标的股民都知道,周期级别越大,技术指标的干扰信号越少、参考性越强。KDJ指标死叉位置越高,卖点准确性越高,反之叉位置越低,买点准确性越高。从月线KDJ指标来看,当前股价已形成低位叉,月线级别上一次形成低位叉是在14年6月份前后,因此从KDJ指标来看,公司股价未来止跌概率较高。
成都市纪检委书记是什么级别?
正厅级
山西交控全称?
山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集团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500亿元,资产总额逾人民币5000亿元,是一家集设计、施工、监理、投资、运营、管理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现代交通企业集团。
拥有路桥、交投、高速、交科等10家全资、控股子公司以及16个高速公路管理公司。管理运营高速公路5000余公里,占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95%以上。集团公司成立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山西省委省**、省国资委决策部署,确立了“以路为基、产融结合、创新驱动、多元发展”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交通基础设施产业、金融产业、信息产业、交通关联产业”四大产业板块,构建“集团总部决策中心、二级公司利润中心、三级公司成本中心”三级管控模式,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的科技型、实力型、智能型现代化交通企业
品牌价值达615亿!汾酒集团董事长袁清茂:实现青花汾酒体验店全线升级改造,真正打造一支战无不胜的新时代汾酒营销主力军
上任已有两年的袁清茂,带领山西汾酒稳步前行。
4月10日晚间,山西汾酒(600809.SH)发布2023年1—3月主要经营情况显示,经公司初步核算,期内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126.36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0%左右;预计实现归属净利润44.52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0%左右。
山西汾酒表示,2023年以来,公司持续深化市场布*,积极打造汾酒全方位产品矩阵,全国可掌控终端数量突破112万家。
2021年,时年52岁的袁清茂接棒李秋喜成为山西汾酒新舵手。上任后,袁清茂便提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阶段性目标。
袁清茂的目标,不仅仅是销售收入进入前三位,而是重要经营管理指标都要进入前三位。
《2022胡润品牌榜》显示,“汾酒”以615亿元品牌价值名列总榜单第31位,酒类榜单第4位。
中高端产品发力业绩稳增
经山西汾酒初步核算,2023年1—3月,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126.36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0%左右;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归属净利润”)44.52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0%左右。
对于一季度营收、净利双增的原因,山西汾酒简要称,2023年以来,公司持续深化市场布*,积极打造汾酒全方位产品矩阵,强化市场秩序管理,市场销售呈现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
2020年起,山西汾酒的产品策略向“拔中高控底部”过度,聚焦高端核心产品。随后公司陆续推出高端产品,包括定价1099元的青花汾酒30·复兴版、定价3199元/瓶青花汾酒40·中国龙。
目前,以青花汾酒为代表的高端产品迈入超级大单品行列。山西汾酒的青花系列在2022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61亿元,同比增长56%,赶超2021年全年营收。
目标“三分天下有其一”
1994年1月,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公司上市,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白酒行业“第一股”。
“进军白酒行业第一阵营,实现三分天下有其一。”这是山西汾酒董事长袁清茂在上任后定下的一大目标。他还进一步解释说,汾酒不应该仅仅是销售收入进入前三位,而应该是全方位的高质量的,重要经营管理指标都要进入前三位,同时要带动整个清香品类成为白酒市场的快速增长极。
从业绩表现来看,汾酒确实在朝这一目标努力。
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山西汾酒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18.93亿元、139.90亿元、199.71亿元,同比增长25.92%、17.63%、42.75%;实现归属净利润19.69亿元、30.79亿元、53.14亿元,同比增长30.65%、56.39%、72.56%。
2022年山西汾酒预计实现营业收入260亿元左右,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60亿元左右,同比增加30%左右;预计实现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均为79亿元左右,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26亿元左右,同比增加49%左右。
为达成目标,公司加速扩产。3月底,汾酒2030技改原酒产储能扩建项目(一期)启动,项目总投资约91亿元,建成后预计将新增年产原酒5.1万吨,新增原酒储能13.44万吨。
招商证券披露,山西汾酒2023年的目标是增长20—25%,省内20%,省外25%以上。严峻的行业形势下,一季度扣住业绩目标开了个好头的山西汾酒需要继续努力。
会上,汾酒经销商代表围绕汾酒高质量发展分别进行了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