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增值利好哪些行业(人民币贬值利好哪些行业?受益人民币贬值概念股有哪些?)
人民币贬值利好哪些行业?受益人民币贬值概念股有哪些?
人民币贬值对中国有什么好处?首先,可以提高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刺激国内消费。因为在积极财政政策淡出后,投资的力度将会减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会降低;对于出口的贡献度,也不能有过高的指望;在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最具潜力的当属国内消费,而本币贬值恰恰可以刺激消费,从而推动经济增长。但在人民币贬值的同时,必须充分发挥财政的转移支付功能,保证低收入阶层的基本生活水平,将通货膨胀对低收入阶层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其次,可以保持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与此同时,若能及时推出取消或降低出口退税的政策,既可舒缓外国给人民币施加的升值压力,又能达到为财政松绑的目的。第三,调整国内不同阶层的收入分配结构,增加弱势群体的收入。中国已经全方位对外开放,外贸依存度已达45%以上,汇率的变动对所有人的利益都会有影响。但是,汇率的变动对不同利益群体的影响是不同的。农民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工人,是当前中国社会的弱势群体,人民币贬值,可在提高中国农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同时,扩大弱势群体的就业机会与收入,抵御入世对我国农业带来的冲击。第四,为财政金融政策开辟更广阔的操作空间。与通货紧缩相比,适度的通货膨胀,不仅能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提供更有效的使用空间,还可使财政政策的运用更有余地。譬如,通过取消出口退税而节省的财力可用于发展义务教育、提高公务员工资、补助弱势群体等。第五,为今后的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积蓄能量。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的出色表现,在增强国民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方面效果显著。但也应看到,一些人的狂妄、自大心理也得以暴露,有些人只看到综合国力和总体经济规模已经处于世界前列,而忽略人均经济指标。殊不知,近13亿人口的中国经济总量,仅及1.26亿人口之日本的1/4和2.8亿人口之美国的1/8,哪里有骄傲的资本。人民币贬值,尽管会降低本国经济以美元计价所占全球比重,但却可避开各国关注的锋芒,为未来人民币开放资本项目积蓄能量,可谓“韬光养晦”。
人民币升值对哪些行业影响少害美刘独尽最大?
人民币升值将对原材料或设备依赖外国采购为主,或拥有高流动性人民币资产的行业是长期利好;对有大额美元外债的行业将产生一次性汇兑收益;而对以出口型为主的行业以及产品国际定价的行业冲击较大。人民币升值对上市公司有两个直接影响:一是对上市公司的成本和业绩直接产生实质性影响,二是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会产生重大影响。第一个方面,自中国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WTO以来,中国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日益加快,企业与国际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受国际商品市场与金融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近两年来,由于国内经济高速扩张,我国对国际原材料市场的依赖越来越大。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对铁矿石的消耗已占全世界消耗量的1/3,而进口铁矿石已占国内消耗量的一半;进口原油已近国内消耗量的1/3,进口氧化铝、铜也分别达到国内消耗量的55%和50%左右;另一方面,由于美元大幅度贬值、中国需求扩张和世界经济回升等原因造成2001年以来以美元计价的黄金、原油、铁矿石和有色金属等国际商品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但是,由于其货币对美元大幅度升值,日本、澳大利亚和欧元区国家的进口成本并没有相应提高,他们购买这些商品的价格反而变得更加便宜。毫无疑问,假设人民币也对美元升值,则中国的企业进口这些原材料的成本也会相应降低。比如人民币升值20%,国内企业仅原油进口成本即可节约近300亿美元。由此可以推断,一方面国际商品价格上涨带动国内相关产品价格也相应上涨,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又使原材料进口成本下降,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由此必然使国内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及其股票投资价值明显提高。众所周知,股票市场既是业绩驱动的市场,也是心理预期驱动的市场。一旦相当一部分投资者产生了上述预期,就会提前买入相关行业和相关上市公司的股票,从而推动这些行业与公司的股价上涨。反之,从理论上讲,人民币升值又有抑制出口的趋势。因此,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一旦人民币升值,那些以从事出口为主业或其产品出口份额比较大的企业,其业绩很可能要受到一定的影响,其股价理当不被投资者看好。同理,与那些使用进口原材料较多的企业一样,由于人民币升值即外币贬值导致进口商品价格有下降的趋势,那些以从事进口为主业的公司则可能因此受益,其股票也应有上升趋势。第二个方面,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由于国内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证券市场的结构的特殊性,人民币升值将会对不同的股权价值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来体现的。因为目前有一部分上市公司只有B股和(或)H股上市交易,有些企业是在国外上市,还有一些公司既有A股上市交易,又有B股和(或)H股上市交易,或者同时在纽约或伦敦等国外上市。假定其人民币业绩不变,当这些上市公司按照国际会计准则或外资股市场(即B股市场和H股市场)的要求,把人民币会计报表转换成美元和港币的会计报表,人民币升值将导致其帐面业绩相应提高,从而使B股、H股和国外上市股票投资价值相应提高。但是,这里需要考察B股、H股和境外上市公司的业务性质和经济类型进行具体分析。先假定人民币升值前后这些公司的经营规模不变,不考虑资金周转率,也不考虑关税和非关税措施的变化:(1)如果上市公司交易的货币都是人民币,即该公司采购在国内,销售也在国内,流出与流入都是人民币。如前所述,假定其经营规模、成本和业绩都不变,则人民币升值后,其A股价值不变,但换算成美元和港币后其帐面业绩从而其B股/H股和境外上市股价值将相应提高。(2)采购在国外,销售也在国外,流出与流入都是外币。假定其经营业绩不变,则人民币升值后,其B股/H股和境外上市股投资价值理论上并没有发生变化,而其A股价值将可能相应下降。(3)采购在国内,销售在国外,即流出是人民币,流入是外币。假定流出和流入规模都不变,则人民币升值后,其B股/H股和境外上市股价值理论上也不应发生变化,其A股价值则应相应下降。(4)采购在国外,销售在国内(如从事进口的外贸公司),即流出是外币,流入是人民币。假定流出在人民币升值之前,流入在人民币升值之后,且其采购价值不变,因其是商业经营,实现的人民币也不变,则其A股价值不变,但此时以美元等外币计价的业绩相应提高,从而其B股/H股和境外上市股价值也相应提高。
人民币升值对什么行业有利好?为什么?人民币升值利好行来自业简述
人民币升值将对进口比重高、外债规模大、或拥有高流动性或巨额人民币资产的行业是长期利好。主要受益行业包悔脊括:1、房地产和基础设施类行业是非贸易的不动产行业,升值将全面提升国内地产资产价值,2、同时提高具有资源有限、垄断性或建设周期较碧握渗长而供给弹性较小的特点的机场、港口、铁路、高速公路这类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的投资价值,以上两大行业因此明显受惠;3、金融行业,特别是银行业和证券业,属于经营货币和资本业务的资金密集型行业皮颂,由于具有较好变现能力和流动性,属于高人民币资产的行业,因此将吸引国际资金大量流入,从而受益;4、航空、电力、炼油、造纸、工程机械等行业收益于原材料或设备依赖外国采购为主而导致的成本降低,或大额外债而导致的还本付息所产生的汇兑损益方面的收益,对国内市场拥有垄断优势的航空业更为突出;5、技术进口依赖型的高科技类行业,在关键科技知识产权上还不具有优势,在一定时期内还将保持着大量进口的势头,在汇率升值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在成本方面的优势。
人民币升值,最直接受益的行业之一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由付宇(执业编号:A0600618080001)编辑整理。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意见,!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盘前提醒
5月27号北向数据
重要事项
天赐材料:子公司与宁德时代签订物料供货框架协议。
国*现代:控股子公司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通过一致性评价。
海油发展:与SKI签订日常经营重大合同意向书。
中天科技:子公司中天海缆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受理。
舍得酒业:部分董事、监事辞职。
科威尔:拟在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设立子公司。
中核钛白:与宁德时代子公司设合资公司深化新能源领域合作。
国际医学: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通过JCI认证。
凯普生物: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148.09%-186.85%。
华宏科技: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5.15亿元。
*ST众泰:天风智信拟减持公司不超5.84%股份。
金发拉比:副总经理计划减持公司股份。
众业达:中植产业投资拟减持不超2.14%股份。
天汽模:宁波益到拟减持公司不超3%股份。
经纬辉开:丰瑞嘉华拟减持公司不超3%股份。
双良节能:子公司签重大总包合同推进包头单晶硅大硅片项目。
热点追踪
1、工信部:研究建立以碳排放等为依据的钢铁业产量约束机制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一级巡视员吕桂新5月27日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上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积极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组织开展钢铁行业去产能“回头看”等工作,巩固近年来去产能取得的成效,同时研究探讨建立碳排放、污染物排放、能耗总量为依据的产量约束机制。
A股上市公司中,太钢不锈(000825)具备年产1260万吨钢(其中450万吨不锈钢)的能力,不锈钢21个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30多个品种成功替代进口。八一钢铁(600581)具备年产660万吨铁、730万吨钢、770万吨材的生产能力,板材疆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3%。
2、人民币升值最直接的受益行业之一民航恢复势头良好
国际航协对后疫情时代旅客需求进行展望,判断2021年全球客运量将恢复至疫情前的52%;2022年全球客运量将恢复至疫情前的88%;2023年全球客运量将有望超过疫情前的水平(105%)。
公司方面,南方航空(600029)是中国运输飞机最多、航线网络最发达、年客运量最大的航空公司。春秋航空(601021)是国内首家低成本航空公司,公司控股股东春秋国旅是全国最大的旅行社之一。
3、受益3C电子等快速发展电子铜箔已累计上涨60%
SK集团旗下电动汽车电池铜箔厂商SKNexilis宣布,公司已决定在欧洲建立一家新铜箔厂,年产能为5万吨。另外,公司还将在美国追加投资,计划到2025年将铜箔产能从今年的4.3万吨提高至20万吨。
相关上市公司中,超华科技(002288)目前铜箔设计产能为2万吨/年(实际产能可达到2.5万吨/年),其中约五六千吨产能可生产锂电铜箔。诺德股份(600110)截止到2020年年底铜箔总产能为4.3万吨,其中锂电箔3.5万吨。
4、IC设计大厂一季度营收集体大增
分析机构ICinsights发布全球前15大半导体公司在2021年第一季度的表现状况。根据报告,前15大半导体企业中,营收增长最高的四位AMD(93%)、联发科(90%)、高通(55%)、英伟达(51%)都是无晶圆IC设计厂商,第一季度营收年增长都超过了50%。
A股上市公司中,新洁能(605111)主营业务为MOSFET、IGBT等半导体芯片和功率器件的研发设计与销售,公司目前已有部分产品导入相关汽车电子客户,如新能源汽车的电控系统。捷捷微电(300623)专业从事功率半导体芯片和器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具备以先进的芯片技术和封装设计、制程及测试为核心竞争力的IDM业务体系。
潜伏专题
今天来说一个细分方向:虚拟现实概念。
作为智能穿戴设备的重要成员,VR/AR产品有望成为继智能手环、耳戴式产品后的新“爆款”。业内透过苹果官宣海报以及媒体报道推测,6月初召开的苹果官方宣布全球开发者大会不排除推出首款VR眼镜。
而在不久前,VR/AR产业也不断传出重磅消息:在5月16日的2021年腾讯游戏年度发布会上,以VR、AR、AI为技术基础的虚拟数字世界“Metaverse元宇宙”成为关注焦点;5月17日华为和中手游达成游戏业务战略合作,将基于华为云共同探索VR游戏;社交媒体公司Snap推出新款AR眼镜。
解读:之前咱们专门挖掘过虚拟现实概念的机会,当时说的策略是,要留心调整充分后的低吸机会。这之后,相关品种在调整之后,近期又开启了一波波段行情,像歌尔、水晶,都是明显的大肉波段。
上涨之后,这几天又进入了调整。而虚拟现实的行情还没有结束,六月还有个催化,短暂调整之后,一旦调整充分,有望再迎来一波机会。后面关键的催化就是看苹果有没有可能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推出苹果官方首款VR眼镜,值得留心跟踪。
如果觉得潜伏君的观点对大家有帮助,请关注我,多点右下角的“在看”,多转发,也欢迎大家积极留言,共同探讨。
今天为大家准备了一个福利:“虚拟现实概念股”。
照例,“在看”人数超600,就可领取啦!
要“在看”数超600才能领取哦!
戳!
人民币升值对哪些具体行业利好??
短期对进口型企业利好,如能源,通信和高科技产业,长期有助于推动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把产业结构重心调整到高附加值的产品生产上去。
人民币升值对那些金融行业造成什么影响
最直接的就是黄金的升值被人民币的升值所抵销
华泰|策略:人民币升值利好哪些行业?
如果您希望第一时间收到推送,别忘了加“星标”!
人民币升值期间,部分行业收益与人民币汇率相关性较高,我们总结出受益于人民币升值的行业逻辑,以及在人民币升值环境中相对收益承压的行业逻辑。
考虑本轮汇率变化的特殊性,建议此主题下配置:食品饮料、家电、家居、装修建材、航空机场、工业金属、传媒、计算机行业及港股。
核心观点:人民币转入升值通道,三类行业受益
人民币升值期间,部分行业收益与人民币汇率相关性较高,我们总结出以下逻辑,
①受益于配置效应的食品饮料、家电、家居、装修建材、港股,
②受益于汇兑效应的航空机场、工业金属,
③受益于相对基本面效应的食品饮料、装修建材、传媒、计算机。
与之相对,国防军工、公用事业、铁路公路等防御性行业相对收益逻辑在人民币升值环境中承压,风险偏好及相对基本面效应或为跑输主导因素。
中美利差及风险偏好能基本解释人民币汇率波动
中美利差以及风险偏好能较好的解释人民币汇率的长期走势。中美利差既是两国经济相对强弱的映射,又反映了不同的货币政策取向,从历史上看中美利差和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存在着较好的相关性,仅有三个时间段发生明显背离,其中风险偏好(中美关系是重点)能够解释两个背离时段:
1)2019.03~2020.01,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加,贸易谈判进展成为决定人民币汇率的主导因素;
2)2020.02~2020.05,疫情冲击、美股熔断驱动全球避险情绪上行,带动美元走强;
3)2021年至2022年初,人民币在出口结汇的强劲需求带动下走出“美元强,人民币更强”的行情。
人民币升值利好哪些行业?
在人民币升值期间,市场风险偏好修复,中美利差往往回升。人民币升值对权益结构有三条影响路径:
1)配置效应:人民币升值带来外资流入,外资定价权较高的食饮、家电、家居、装修建材行业及港股通常上行。
2)汇兑效应:①债务端,人民币升值减轻航空机场、工业金属美元债务的偿还压力。②成本端,全球定价的大宗原料在人民币升值期间价格下降,或将增厚航空机场、工业金属等行业的利润。
3)相对基本面效应:人民币升值往往对应内需强于外需的时段,国内营收占比较高的食饮、传媒、计算机、装修建材受益。
人民币升值对行业超额收益逻辑有负面影响?
在中美关系主导的市场避险情绪增加、中美利差收敛期间,防御板块通常走强。
人民币升值期间,相对基本面效应及风险偏好或为主导行业超额收益环境的承压的因素:
1)相对基本面效应:人民币升值阶段,内需通常强于外需,海外营收占比较高的纺织服装等出口型行业受到外需相对较弱及出口价格竞争力下降影响,营收端及利润端承压;
2)风险偏好效应:人民币升值阶段往往对应风险偏好(以中美关系为主)的修复,国防军工及偏防御性板块(公用事业、公路铁路、建筑装饰)的超额收益逻辑或在人民币升值阶段承压。
“人民币升值”主题配置建议:内需消费+内需TMT+外资重仓品种
根据历史规律的总结以及各行业所处环境的分析,我们认为各行业在人民币升值期间的表现主要取决于配置效应、汇兑效应、相对基本面效应对各行业的影响,及本轮升值期间行业自身景气度及超额收益环境。
结合行业景气度及复盘规律,我们认为食品饮料(配置效应+相对基本面效应+防疫政策优化)、家电(配置效应+防疫政策优化)、家居(配置效应)、装修建材(配置效应+相对基本面效应)、传媒(相对基本面效应)、计算机(相对基本面效应+信创政策推动)、工业金属(汇兑效应)、航空机场(汇兑效应)、港股(配置效应)有望在本轮人民币升值阶段获得超额收益。
01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分析
理论上讲,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因素繁多,我们认为从中美利差以及风险偏好两个维度能较好的理解人民币汇率的长期走势。但短期因素如出口汇兑带来的超额需求也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
利率:中美利差扩大吸引跨境资本流入
从资本的逐利行为来说,以投资债券为主的资本会受到高利率的吸引流入中国,而当利差过低套息交易无法进行时,便会流回美国。中美国债利率的差额既反映了两国经济的相对强弱,又反映了不同的货币政策取向,因此可以很好的解释汇率波动。
从历史上看中美利差和人民币汇率存在着较好的相关性,只有三个时段由于风险偏好因素而发生了明显背离。其中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主要是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加,人民币汇率对贸易谈判进展十分敏感;而2020年2月至2020年5月则是因为避险情绪增加驱动全球避险资金流入美国变相支撑了美元汇率。
经济面相对强弱
国家经济基本面的相对情况会影响到各国之间的利率水平,因为利率本质上就是经济回报率。经济的强弱会直接影响投资-储蓄的均衡利率,而后影响不同资产的回报率水平,并作用于长期资本的流动方向。通常来说,资金更倾向于流入经济表现较强的市场以期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
货币政策差异
货币政策会影响货币的供给,进而影响供需均衡的利率水平。若美国货币政策超预期宽松,短期美元流动性供给增加会导致利率水平降低,原先投资美国资产的短期资本会流出美国转向能提供更高利率的中国。
风险偏好
但同时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避险属性使得其短期表现也受到全球风险偏好的影响。当全球避险情绪加剧时,市场倾向于从新兴市场回流美国,增大对美元资产的配置,从而带动美元指数上行。当市场担忧的全球性风险事件缓解,全球风险偏好提升,资本更倾向于寻找高增长资产,美元指数阶段性见顶。例如在2020年年初受疫情影响导致全球避险情绪增加,美元指数上行,人民币汇率走弱。
短期供需因素:出口结汇需求强劲
长期来看,中美利差和风险偏好是影响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因素,但一些短期扰动供需的因素也会起作用。如2021年至2022年初,人民币在出口结汇的强劲需求带动下走出“美元强,人民币更强”的行情。2021年国内经济复苏放缓、金融市场动荡、美元指数反弹、中美利差收敛等不利因素渐显,但因为疫情防控领先、外需景气延续,年度出口增速自2019年的0.5%持续回升,2020年和2021年分别达到3.6%和29.9%,我国出口在全球中的份额占比自2019年的13.2%持续提升至15.1%(2021年)。出口结汇的强劲需求驱动人民币汇率迎着美元指数反弹继续升值。
02人民币汇率影响股市波动的传导路径
为了直接观察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不同行业的影响,我们计算了2015年811汇改以来全时间段以及汇率波动大于1%时间段的行业超额收益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之间的beta系数。
从结果我们可以观察到军工、公用事业、建筑装饰、铁路等高股息资产往往在人民币相对走弱时期有较好的表现,这可能与他们的防御属性有关。同时,相对出口导向的纺织服装在相对走弱时期的表现也会更好。风格方面,人民币相对走弱时期中美关系变动会推动市场避险情绪升温,价值风格表现相对占优。
而从人民币升值的角度看,有色金属、食品饮料、计算机等行业在升值区间会有更好的表现。我们将其分类并归纳出了人民币升值可能影响不同行业的三条路径:
①配置效应:从资金配置效应理解,汇率升值带来外资流入,增量资金进场推动市场上行,而外资配置重的行业可能有更好的表现。
②汇兑效应:从债务角度理解,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企业偿还美元债务的压力减轻。而从成本端角度,目前全球大宗商品均是以美元作为计价单位,人民币升值就意味着我国进口大宗商品的价格相对下降,这将直接让航空、石油化工、造纸、基础化工等行业的进口原材料成本下降,从而有助于降低成本、增厚利润,利好股价走势。
③相对基本面效应:从营收端角度看,国内收入占比较高的行业可能会在人民币升值周期中更受益,因为汇率升值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经济基本面优于国外。
风格方面,人民币升值期往往对应着市场风险偏好上行,成长风格表现相对较好。
配置效应:与股价波动性相关性较高
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与北向资金净流入呈现反向波动趋势。随着A股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北向资金长期净流入A股的趋势不改,但流入节奏受到汇率的影响。自2017年以来,北向持仓变化与行业涨跌幅相关系数在食品饮料、电子等行业相关度可达0.7。且外资在人民币升值期间流入更为强势,且在升值阶段,外资集中持仓或者超配的行业与市场领涨行业的重合度较高。从北向资金持仓偏好角度,北向持仓除顺应市场结构性机会以外,偏好具备高且稳定ROE及消费行业。
我们复盘了外资持股占比较大的行业,结果表明配置效应确实能够解释部分行业在人民币升值期间短期波动的原因。
人民币升值的汇兑效应
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汇兑效应分为外债效应和成本效应两方面,根据复盘,汇兑效应能解释在人民币升值期间,β为负且绝对值较低的部分行业的短期波动原因。
外债效应
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外债效应是以美元计价的外债偿还压力减弱,我们以两方面计量外债占比,1)以美元借款/总资产衡量;2)以中资美元债存量占比衡量。
我们在前文中对美元债占比排名较高的航空机场、工业金属及能源金属板块进行了历史复盘,可以看到短期内外债效应确实存在,当人民币升值时这些板块股价会有短期提振。
成本效应
从成本端看,人民币升值意味着进口价格的下降,特别是在部分依赖大宗商品进口的行业,如造纸、基础化工、交通运输等行业,人民币相对价值上升能降低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成本,从而增厚利润。前文中,我们复盘了相对依赖进口的航空机场及工业金属行业,可以发现人民币升值的短期成本效应同样显著。
人民币升值的相对基本面效应
人民币升值带来的相对基本面效应是以美元计价的海外收入减少,因此相对来说国内收入占比更高的行业会更受益于人民币升值。我们对国内收入占比排名靠前的板块进行了历史复盘,可以发现人民币升值的短期相对基本面效应显著。
结论:配置效应、汇兑效应及相对基本面效应表现较为显著
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北向资金配置效应、汇兑效应以及相对基本面效应基本能解释每轮升值周期中领涨行业的表现情况。而在相对走弱周期中,表现较好的主要是防御性行业。
在人民币升值期间,人民币升值对权益结构有三条影响路径:
1)配置效应:人民币升值带来外资流入,外资定价权较高的食饮、家电、家居、装修建材行业及港股通常上行。
2)汇兑效应:
①债务端,人民币升值减轻航空机场、工业金属美元债务的偿还压力。
②成本端,全球定价的大宗原料在人民币升值期间价格下降,或将增厚航空机场、工业金属等行业的利润。
3)相对基本面效应:人民币升值往往对应内需强于外需的时段,国内营收占比较高的食饮、传媒、计算机、装修建材受益。
在人民币升值期间,相对基本面效应及风险偏好或为主导行业超额收益环境的承压的因素:
1)相对基本面效应:
人民币升值阶段,内需通常强于外需,海外营收占比较高的纺织服装等出口型行业受到外需相对较弱及出口价格竞争力下降影响,营收端及利润端承压;
2)风险偏好效应:
人民币升值阶段往往对应风险偏好(以中美关系为主)的修复,国防军工及偏防御性板块(公用事业、公路铁路、建筑装饰)的超额收益逻辑或在人民币升值阶段承压。
03本轮升值周期与前几轮异同
宏观角度:经济周期错位+风险偏好修复
本轮人民币升值周期不同之处:
经济基本面方面,中国经济周期继续与海外错位,中国走向复苏,而欧美则可能陷入衰退。而明年外需偏弱,国内经济修复行情将由内需带动,这一点类似第一轮升值周期。货币政策方面,国内货币政策逐步回归中性化但不会太紧,而我们预计美联储会于23Q1停止加息,因此中美利差会延续上升态势并转正。
风险偏好方面,1)鲍威尔鸽派发言修复市场风险偏好,但短期内加息仍有反复预期;2)国内防疫政策优化推动市场对于中国2023年基本面预测转好。整体来看风险偏好相比前期有所修复,成长板块表现或优于价值。
短期因素方面,明年出口增速大概率会大幅回落,因此从供需角度不利于人民币升值,这一点与第一轮及第四轮周期都不同。
哪些行业在本轮可能受益:配置效应+汇兑效应
长期来看,根据前述历史规律的总结以及各行业所处环境的分析,我们认为行业在人民币升值期间的表现一方面取决于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资金面、汇兑、相对基本面效应,另一方面取决于行业自身景气度及超额收益环境的修复。
结合行业景气度及复盘规律,我们认为食品饮料、家电、装修建材、家居用品等消费行业(资金面逻辑+防疫优化后带来的线下经济复苏)、工业金属(全球库存周期下行)、计算机(相对基本面效应+信创)、传媒(相对基本面效应+线下经济复苏)、港股(外资配置效应)行业或可在本轮人民币升值周期中受益。
食品饮料、家电等大消费行业:配置效应+线下经济回暖
1)食品饮料、家电等大消费行业为北向资金持仓占比较高的行业,预计在本轮人民币升值区间,北向资金流入期间仍将重仓大消费板块。
2)防疫政策优化后带来的线下经济复苏、医*需求增加将成为市场主要的交易主题。目前随着国内多地防疫政策优化及防疫十条的公布,市场的交易主线或从交易政策优化预期至交易线下经济活动的复苏,参考境外地区复苏路径,防疫政策优化后,居民对防疫*品的需求激增,且大约2个月后迎来线下经济回暖。
工业金属:汇兑效应+全球库存周期或上行
1)有色金属行业外债占比处于较高水平,预期在本轮人民币升值期间,外债偿还压力及成本压力有望减轻;
2)根据历史复盘,在四轮人民币升值区间,有色金属均跑出较高的超额收益行情,具体细分板块,工业金属方面,全球铜、铝库存均处于2019年以来低位且呈现下降趋势,随着国内经济复苏的预期不断增强,叠加地产复苏预期下,产业链补库叠加低库存效应,铜、铝板块弹性更大。
传媒:相对基本面效应+线下经济复苏+政策回暖
1)根据历史复盘,传媒的股价波动在历史期间具有高beta属性(阈值β为-0.44,β为-0.32),能很好的受益于人民币升值。
2)传媒受益于人民币升值的机制主要是相对基本面效应,本轮经济的内需修复将有效利好传媒。我们预计2023年随着国内防疫政策优化,线下经济重启,广告领域中的户外广告和影视院线将迎来客流量的恢复以及收入上的修复。
3)政策方面,游戏、互联网领域出现政策底,行业监管政策边际改善,随着游戏领域的版号发放回归常态,行业需求端也有望逐步复苏。
计算机:相对基本面效应+数字经济
1)计算机行业的海外营收占比较低,同样受益于本轮人民币升值带来的相对基本面效应。根据历史复盘,计算机的股价波动在历史期间具有高beta属性(阈值β为-0.36,β为-0.25),能很好的受益于人民币升值。
2)ToG端则受益于政策红利及需求恢复的双重利好。政策方面,***于10月28日印发的《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提出了2023年底前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初步形成,2025年趋于完备的要求,数字经济的发展将助推行业规模进一步增加。财政方面,过去两到三年ToG端受**财政压力影响较大,随着明年疫情支出的缓解,**端IT投入将会增加,从需求侧利好行业。
3)信创领域作为计算机行业主线主要得益于政策红利,二十大强调了科技自强及国家安全的重要性,目前我国信创领域各环节国产替代空间仍广阔,明年有望引迎来行业高速发展的机遇期。
装修建材:相对基本面效应+外资配置效应/家居:配置效应
1)装修建材行业同时受益于外资配置和外债效应,根据历史复盘,装修建材在历史期间也具有强beta属性(阈值β为-0.38,β为-0.43)
2)本轮人民币升值期间,地产、装修建材政策利好频出。防水新规落地有望带来行业市场扩容,房企贷款融资“第一支箭”(债券融资)、“第二支箭”(股权融资)、“第三支箭”均已落地。下游地产行业或处于筑底阶段,地产政策的边际宽松将带动需求逐步释放。在行业利好政策频发叠加防疫政策进一步优化的情况下,地产链行业(装修建材、家居)预期会有较大的修复。
航空机场:汇兑效应+线下经济复苏
1)航空机场行业具有较强的成本效应,人民币升值期间,以美元定价的大宗商品价格相对回落,预期在本轮人民币升值期间,航空机场行业的成本压力有望减轻;
2)预期随着线下经济重启,居民出行活动有望增加,航空机场景气度有望回升;
3)根据历史复盘,除疫情期间居民出行受抑制,在其余人民币升值期间,航空机场均可获得一定的超额收益。
哪些行业在本轮可能受益程度较小
纺织行业、文娱用品等出口型行业:外需较弱+海外营收占比较高
1)本轮人民币升值周期中,呈现出外需较弱的态势,不利好中国出口型行业。
2)中国是纺织品、文娱用品的出口大国,人民币升值将减少中国产品的价格优势,受出口额和价格的双重影响,相关行业效益有可能降低。
能源金属:本轮新能源汽车景气驱动相对较弱
1)从历史复盘来看,新能源汽车是驱动能源金属走出超额收益行情的重要推动力,第四轮人民币升值期间,新能源汽车景气度上行,驱动能源金属超额收益走强
2)但在本轮人民币升值周期中,新能源汽车景气度稍弱于第四轮,能源金属或在本轮人民币升值区间收益相对较低。
国防军工、高股息防御板块(公用事业、公路铁路等):中美关系主导的风险偏好的修复
1)从历史复盘来看,公用事业等高股息防御板块在人民币升值期间通常跑输Wind全A,2020年中美关系摩擦升级,除贸易摩擦外,美方在科技、军事方面的打压使得市场对军工及防御板块的配置需求提升;公路铁路额外受益于疫后修复,走出一轮超额收益行情。
2)但在本轮人民币升值周期中,中美高层在巴厘岛举行会晤,中美关系或相对缓和,预期国防军工及公用事业等高股息防御板块或收益较低。
04复盘:811汇改以来人民币升值阶段
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走势开启双向波动。
从历史走势来看,2017年开始美元兑人民币和沪深300的走势呈现出近似镜像的关系,相关系数为-0.54,也就是说当人民升值的过程中更容易出现股市的牛市。
从底层逻辑上看,两者都受到经济基本面和风险偏好的影响,因此在统计关系上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我们选取了人民币汇率当日波动超过1%的日期,并对股市和汇率涨跌幅做了复盘,结果同样显示人民币升值和股市上涨相关性较强。
第一轮人民币升值阶段复盘(2017年1月-2018年2月)
人民币升值主要驱动力:中美利差走阔
这段时期对升值的主要利好因素包括:长期因素方面,美国经济基本面相对非美国家较弱以及国内货币政策收紧导致的中美利差变大,短期因素方面则是央行引入逆周期调节因子加强了对汇率的控制能力。
第一轮人民币升值期间股市表现
从不同风格的表现看,大盘的表现明显优于中小盘,而消费和金融风格指数较成长风格指数在本轮表现更优,成长风格的超额收益环境受到10Y美债收益率的压制而表现欠佳。
从不同板块的表现看,大多数顺周期板块表现良好,包括上游的煤炭,有色,中游的钢铁,以及下游的房地产、银行等,而外资持股占比较高的大消费板块如食品饮料、家用电器、生物医*有着良好的股价表现。
从前十领涨行业可以看到,多数能够使用外债效应和外资配置效应来解释。其中,银行和非银板块在这段时期的占优也可以归功于17年开启的金融市场改革,煤炭、钢铁股的占优也同样可以归功于17年进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2017年白酒周期带涨食品饮料行业。长期来看,市场结构性机会依然是投资的主线。
第二轮人民币升值区间复盘(2018年11月-2019年2月)
2018年11月-2019年2月:风险偏好修复
长期因素方面,中美两国均处于经济开始下滑的阶段,但中美利差在周期前后没有太大变化;这一期间主要是中美暂停贸易摩擦使得国内市场的风险偏好修复。
从不同风格的表现看,大盘的表现明显优于中小盘,而金融和成长风格指数较周期、稳定风格指数在本轮表现更优。在市场风险偏好修复以及美国国债利率不断走低带来的超额收益环境下,成长风格在本轮表现良好。
从不同板块的表现看,本轮周期外资持股占比较高的大消费板块如食品饮料、家用电器也有良好的股价表现。
第三轮人民币升值区间复盘(2019年10月-2020年1月)
2019年10月-2020年1月:风险偏好修复
这一阶段同样是中美贸易摩擦磋商取得实质性进展引致的国内市场的风险偏好修复行情。总的来说,本轮及上轮小周期受贸易摩擦的影响相对较大,汇率基本随谈判进展变化而变动。
从不同风格的表现看,小盘的表现明显优于大盘,而成长和周期风格指数在本轮表现更优。在美元指数持续走低以及相对盈利增速剪刀差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成长风格延续此前良好的涨幅。周期板块则主要得益于PPI企稳回升。
从不同行业的表现看,本轮周期同样是科技与消费共舞,电子行业受益于美元债务占比较高以及外资持股较高在本轮周期取得较为较好的涨幅,其余外资持股占比较高的部分大消费板块如食品饮料、家用电器同样有着良好的股价表现。
第四轮人民币升值阶段复盘(2020年5月-2022年3月)
第四轮人民币的升值趋势起始于2020年5月一直到2022年4月才结束,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从7.17一直下降到6.36,升值幅度约11.3%。
根据支撑人民币走强的主要动因变化,我们将第四轮人民币升值阶段主要分为两个期间:
2020年5-12月,在国内经济反弹、美元指数走弱、出口景气支撑叠加中美利差走阔的支撑下,股市呈现上升趋势;
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主要为海外供应链修复缓慢,强出口结汇需求支撑人民币走强,股市呈现先涨后跌趋势。
2020年6-12月:美元指数下行+出口景气+中美利差走阔
从经济基本面来看,中国最先从这次疫情的冲击中恢复过来,并实现2020年GDP的正增长,同时受益于防疫物资的出口、供给端替代以及欧美大规模的刺激政策带来的居民大量消费,2020年我国出口整体表现超出市场预期,出口带来的人民币汇兑需求是支撑本次人民币升值的重要因素。
其次,美联储QE带来了增量资金,不少外资受到中美稳定利差的吸引流入国内,表现为资本项目下的大幅增长。
从不同风格的表现看,小盘的表现明显优于大盘,而周期和成长风格指数较金融风格在本轮表现更优。周期板块继续受益于PPI抬升。
从不同板块的表现看,这轮周期受益于PPI上升,煤炭、有色、钢铁等周期板块表现良好,而外资偏爱的大消费板块股价表现尚可。本轮外资超配电力设备、汽车板块。
电力设备与汽车板块在这段时期的占优可以归功于双碳目标的制定及多项政策倾斜,一方面是汽车购置税的削减,另一方面是将新能源产业定位战略性新兴产业而出台了多项指导意见及文件,市场的走势依然与当年重点关注的主题密切相关。
2021年1月-2022年2月:强出口结汇需求支撑人民币走强
海外供应链修复缓慢,我国经常项目顺差持续位于高位,出口汇兑产生的需求支撑人民币走强。
从不同风格的表现看,小盘风格强于大盘,而周期、稳定成为唯二具有正收益的风格。
从不同板块的表现看,周期依然受益于PPI上升,煤炭、有色、钢铁等周期板块表现良好,外资超配变化与行业涨跌幅呈现出较强正相关。
与前几轮不同的是,低估值分位数行业在本轮人民币升值区间跑出超额收益行情,或因为本轮股指走势与人民币走势呈现分化。
风险提示:
1)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若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则A股下行风险加剧;
2)美联储加息超预期:若美联储收水超预期,则人民升值环境承压。
相关研报
研报:《策略:人民币升值如何影响AH权益》2022年12月15日
张馨元 S0570517080005|BPW712
王以 S0570520060001|BMQ373
关注我们
https://inst.htsc.com/research
访问权限:国内机构客户
https://intl.inst.htsc.com/mainland
免责声明
▲向上滑动阅览
人民币升值怎么会对有色股票形成利好,不明白请详细的解说一下?
人民币升值影响: 1、航空公司因买飞机运营费用的负债能大幅减少,提高收益,出国旅游的人多了,收益也会上去。 2.石油行业,进口油成本降低了,收益上升。 3、纺织品玩具,因为升值会导致外贸购买力下降,收益减少。 4、家电,因为升值会导致外贸购买力下降,收益减少。 5、汽车,进口汽车更便宜了,对国产车不利。 6、房地产,受现在泡沫影响不明显。 7、旅游业,对国内游利空,对国外游利好,国外游对旅游公司利润更高,利好旅游公司。 8、资源类,煤,铁,有色,很多矿石依赖进口,成本会下降,国内产量大的是利空,好坏惨半。 9、化工,出口原料的收益下降 10、制*业,国外*更宜,*业出口的不利。 11、造纸业、木浆,废纸进口份额多,利好。 12、低加工中小企业,进口多的利好,出口多的利空。 13,互联网公司、美国上市的利好,以人民币营收,以美元折算统计报表利好。 14、港口远洋运输公司,进口加大,出口减少,不明显,国内出口大于进口利空。 15、普通老百姓,更大的购买商品力,利好。
人民币升值利好哪些股票呢?
人民币叒升值了,拿着这些板块的股民估计要笑了!
人民币升值利好哪些股票呢?
昨天人民币兑美元涨到了6.31,从2019年9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从7.18开始,已经累计涨了近12%。
先说人民币为什么能持续升值,为什么这几天有加速上涨的态势?
主要有4个原因:
第一、我们疫情控制得好,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印得要少很多,相对就值钱了。
第二、 前两年出口强劲,企业赚了美元之后,结汇需求比较强劲。
第三、国际大宗商品涨价厉害,人民币适度升值,可以对冲掉一些大宗商品涨价的不利因素。
第四、最近外围*势比较紧张,人民币相对稳定,也带动离岸人民币需求上升。
根据我多年的实战投资经验,人民币大幅升值背景下,美元负债多的公司最为受益。
什么道理呢?
比如你有很多美元的外债,那人民币一升值,你能兑换的美元就更多了,相对来说,还的美元外债就更少了。
像航空公司就有着较高额的美元负债,人民币升值航空公司成本就会大幅下降。
造纸行业也是啊,原材料木浆进口依赖度高达70%,而造纸80%的成本都自于纸浆进口,并且是以外币结算的,人民币升值对造纸板块也是利好!
目前有部分纸业公司和用纸企业,已经有涨价的预期了,纸业行业的景气度将水涨船高!
短期来看的话,我认为造纸板块相对于航空板块更有优势。
因为航运业目前还受到疫情的拖累,而纸业是生活用品,受到周期扰动因素小,更稳定。
从走势看,纸业目前在月线上,将走5浪上涨的走势
本文涉及的任何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依据,投资需自主决策、自行承担风险。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人民币升值利好哪些行业?
人民币升值将对以下行业带来利好:
1. 进口业:人民币升值将使进口产品价格下降,进口业将受益。
2. 旅游业:人民币升值将使中国游客出境旅游更便宜,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3. 外贸出口业:人民币升值将减少出口成本,增加出口竞争力,外贸出口业将受益。
4. 原材料进口业:人民币升值将使进口原材料价格下降,降低企业成本,原材料进口业将受益。
5. 投资业:人民币升值将吸引更多外国投资者,带来更多资本流入,投资业将受益。
6. 资产管理业:人民币升值将使中国股票、债券等资产价格上涨,提升资产管理业的收益。
7. 银行业:人民币升值将提高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价值,银行业将受益。
8. 电子商务业:人民币升值将使中国的电子商务平台在全球市场更有竞争力,电子商务业将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