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龙化成股票为什么突然低(“疫”后新生,生物医*行业融资有望来自创历史新高)
“疫”后新生,生物医*行业融资有望来自创历史新高
经历了2018-2019年的资本寒冬后,全球医*产业迎来了投融资的热潮。2020年9月27-29日的第五届中国医*创新与投资大会上,场场爆满的路演论坛预示着行业复苏的盛况。(主办方供图/图)在新冠疫情持续肆虐全球的2020年,医疗、医*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全民期盼与瞩目。经历了2018-2019年的资本寒冬后,全球范围内的医*产业都迎来了投融资的热潮。2020年9月27日-29日,第五届中国医*创新与投资大会(以下简称“创投大会”)在苏州召开。作为国内最受瞩目的医*创新与投资平台,大会吸引了2560余名业内人士到场,场场爆满的路演论坛也预示着行业复苏的盛况。“两个月前,我们还在为疫情所困,思考到底是线上还是线下召开会议,最后我们坚定信念——中国的疫情防控到了趋于恢复正常生活的状态,所以我们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筹办线下的会议。”中国医*创新与促进会执行会长宋瑞霖说。摩根大通全球投资银行中国区主管、董事总经理黄国滨介绍,2020年初至8月,中国医*企业在全球上市的数量达60家,年内有望创历史新高。“过去5年生物科技行业进入创新发展的爆发期,全球各上市生物科技公司的估值也随之上涨,今年年初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以来,这波创新浪潮带动主要的生物科技指数持续跑赢其他行业。”摩根大通投资银行全球**ElizabethMyers在大会致辞中说。2018、2019年分别有76家和54家生物医*公司在全球各交易所上市,首发募集资金累计超过160亿美元,是除金融业以外上市数量最多、融资额度最大的细分产业。即便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冲击巨大,但生物医*产业在技术进步与需求增长的双向驱动下,仍是恢复速度最快的行业,已步入黄金发展时期。“今年全球首发募集资金将近190亿美元,比2019年全年的100亿美元几乎翻了一番。与此同时,增发的发行量飙升至48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0%以上。”ElizabethMyers介绍。这些资本市场活动筹借到的资金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获批新*不断增多,特别是针对罕见疾病的“孤儿*”,是资本市场与生物科技携手为改善健康、推动人均寿命提高的深度例证。从国内市场发展的情况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消费升级、医保政策的完善,我国生物医*产业的空间非常巨大。此外,整个产业需要通过不断创新承载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前四次大会都有一种说法,国内医*行业进入资本寒冬,提醒大家要有危机感。”先声*业董事长任晋生在大会发言中说,对创新型企业和投资人来说,应该有无论春夏秋冬,一直在春天里忙于奋斗、耕作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在几年之后,收获帮助患者的成就感。生物医*产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创新驱动行业,具有高门槛、高风险、长周期的突出特征。前期研发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本,在获得利润前,多数企业难以依靠自身的积累,跑完整个研发和上市的周期,需要资本市场的支持。而资本市场也将成为生物医*领域科技创新的关键助力器,推动各种生产要素包括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围绕行业发展形成最优的配置,加速生物医*领域的创新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副书记、总经理沙雁介绍,截至2020年9月底,创业板有69家医*生产研发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1.2万亿元,在创业板总市值的占比接近15%,是创业板的第一大市值产业。九成以上的公司拥有国际或者国内的领先技术。其中,有2家公司的市值已经超过千亿,10家公司的市值超过300亿,涌现出智飞生物、康泰生物、康龙化成、贝达*业等一批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随着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的正式落地,相信创业板还会迎来更多的优质生物医*企业。”沙雁说。2020年以来,因为疫情和流动性的原因,二级市场医*概念股的估值迎来一轮暴涨,很多公司的股价创下历史新高。但从9月开始,二级市场对相关股票的估值开始走低,引发股民担忧。宋瑞霖也表示,尽管业内认为中国进入了医*创新的黄金时代,但现在还只是春天,“为什么说是春天?因为春天是医*创新播种的时候,我们还要努力,直到行业进入夏天般的旺盛生长,这样到了秋天才会有收获。”在任晋生看来,未来五年将是中国生物医*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机会期。想要实现创新,首先要加强基础研究、补齐短板,如果缺少或是没有基础科学研究,也就没有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标的;其次是提升转化能力,采取产学研一体、以企业为中心的生物医*的转化体系。“一个成熟的医*创新环境,需要由基础建设、研发体系、政策支持、市场环境准入等一系列要素共同构成。”任晋生说。宋瑞霖介绍,自2015年以来,国家*品审评制度的一系列改革,直接推动*品研发行为与国际标准接轨。2017年,《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文件印发、中国*品监管机构加入ICH(人用*物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都标志着中国医*创新黄金时代到来。除了颁布专项政策鼓励*物研发,宋瑞霖还提到了市场准入和融资。他表示,现在在中国通过科创板、创业板、港交所,企业相比过去能更快地实现上市和退出,形成医*产业创新与资本之间的多赢。“可以说创新给资本机会,资本予创新发展。”
股票什么情况一天内突然下降很多,超过10%
一般情况下下列几种股票不受涨跌副限制1.新股上市首日。2.G股复牌首日。G股:股权分置改革试点股票3.暂停上市的ST股扭亏复牌首日。4.权证的涨跌停大于10%。5.除权。联化科技在2010年4月30日,从50多元到20多元属于第5种,希望能帮你
康龙化成怎么样?
很好!康龙化成(北京)新*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康龙化成。公司是于2003年成立的美国独资企业,为全球制*公司和生物制*研发机构提供综合*物临床前的研发服务。
医疗股票有哪些龙头股
一、医疗器械(8)1.迈瑞医疗:国内医疗器械龙头。生命信息与支持类产品、体外诊断类产品、医学影像类产品。2.2.鱼跃医疗:呼吸氧、康复护理、手术器械、高值耗材、中医诊疗器械*用贴膏及高分子卫生辅料。3.乐普医疗:心血管医疗器械领域龙头。冠状动脉扩张用支架输送系统、血管内洗脱支架系统、PTCA球囊扩张导管、PTCA造影导丝。4.华海生物:国内再生医学龙头,上市产品为生物再生材料,其中软组织修复系列产品口腔修复膜、生物膜、皮肤修复膜等已广泛用于口腔科、头颈外科、神外科等多个领域。5.楚天科技:医*装备龙头(自动灯检机、冻干机、*品配液系统等,医用水设备领域)。6.大博医疗:国内骨科植入物龙头。7.凯利泰:椎体成形微创介入手术系统、骨科植入物、骨科手术器械龙头。8.三友医疗:脊柱类植入耗材、创伤类植入耗材龙头。二、化学制*(4)1.恒瑞医*:国内化学制*、创新*龙头.抗肿瘤*、手术用*和造影剂;A股最大市值医*股。2.复星医*:覆盖*品+器械+服务的全产业链的龙头。3.上海医*:沪港两地上市的大型医*产业集团,分销业务规模排名全国前三。4.华海*业:国内特色原料*行业的龙头企业,是全球最大的普利类和沙坦类*物提商。三、中成*(5)1.片仔癀:国内中成*龙头,国家级绝密配方、绝密工艺。2.云南白*:品牌中*龙头企业,国家级绝密配方。四、医*研发及生产外包(6)1.*明康德:CXO完整产业链龙头。小分子*物临床前CRO(主营业务)+临床CRO+小分子*物CDMO(合全*业,国内化学制*CMO排名第一)。(高瓴资本重仓股)2.泰格医*:临床CRO(主营业务,业务涉及海外)+临床前CRO(收购方达医*,涉足临床前研究)。(高瓴资本重仓股)3.凯莱英:小分子化学制*CDMO(主营业务,国内化学制*CMO排名第二)+大分子生物制*(初步涉及,今年开始运营)+临床前CRO(开始组建)。(高瓴资本重仓股)4.康龙化成:临床前CRO(主营业务)+临床CRO(初步涉及)。5.*石科技:分子砌块的设计、合成和销售;*物分子砌块下游相关原料*的工艺研究和开发服务龙头。6.昭衍新*:*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评价龙头;*物临床前研究服务;实验动物及附属产品的销售。五、医疗服务(3)1.爱尔眼科:国内眼科医院龙头股。2.通策医疗:国内口腔医疗龙头股。3.卫宁健康:国内医疗信息化龙头企业(云平台)。六、诊断(7)1.安图生物:体外诊断龙头(公司专注于体外诊断试剂和仪器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产品涵盖免疫诊断、微生物检测、生化诊断等检测领域,能够为医学实验室提全面的解决方案)。2.华大基因:基因测序龙头。3.迪安诊断:独立的第三方医学诊断服务平台,主要向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提以医学诊断服务外包为核心业务的医学诊断服务整体解决方案。4.透景生命:体外检测黑马,以肿标和HPV检测为主。5.润达医疗:糖化试剂、生化试剂龙头。6.利德曼:我国生化诊断试剂品种最齐全的生产厂商之一。7.凯普生物:国内领先的核酸分子诊断产品提商,专注于分子诊断试剂、分子诊断配套仪器。
股票为什么一天突然可以跌百分之60到70?
应该是除权除息导致的。国内a股每日有涨跌幅限制,一天跌50%是不可能。可以得出这些股票是除权除息后的股票。因应发放股票股利或现增而向下调整股价就是除权,因应发放现金股利而向下调整股价就是除息。除权除息后股票价格降低,股份增加,总价值保持不变。比如如果出现股票价格变为一半,那可以肯定是公司有10送10的送股,股票价格变为一半,股数增加为原来的二倍,总价值保持不变。参考除权除息:http://baike.baidu.com/link?url=f3fb4fwzg4kdchlddvttsfvajg_f0yhp9g95uj-y5e7wbf3xlynquthi0k1cxczpvmwlk-aagsiz74o9d4wl2_
康龙化成在国内是业界第一吗?
康龙化成在国内化工行业中是一个重要的领先企业之一。尽管它在某些领域可能不是绝对的第一,但它在许多领域中占据着领先地位。康龙化成在工业涂料、建筑涂料、汽车涂料和高性能树脂等领域都有显著的市场占有率和技术优势。
此外,康龙化成在环保、安全生产、科技创新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因此,在中国化工行业中,康龙化成可以说是业界的佼佼者之一。
康龙化成的启示
双11那天,康龙化成莫名其妙的被摁跌停,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5家机构席位清一色买入接盘。当天晚上我写了一篇康龙化成,机构大换手>。手中的一点头寸,并没有退掉,但设置了止盈点。
医*ce候答烟皮呀况o包括哪些股票?
医*股名单一览表600521华海*业600881亚泰集团603567珍宝岛002294信立泰300401花园生物002626金达威002399海普瑞000999华润三九600332白云山300204舒泰神002653海思科002422科伦*业000597东北制*600851海欣股份600682南京新百603998方盛制*002424贵州百灵603079圣达生物000931中关村600080金花股份600572康恩贝000513丽珠集团002370亚太*业600216浙江医*300142沃森生物300122智飞生物300558贝达*业300146汤臣倍健000661长春高新603456九洲*业002332仙琚制*300759康龙化成600867通化东宝300347泰格医*002001新和成300404博济医*603259*明康德688278特宝生物603127昭衍新*600196复星医*000806ST银河002250联化科技000963华东医*300683海特生物002019亿帆医*002821凯莱英000739普洛*业002773康弘*业002562兄弟科技300255常山*业300108吉*控股600276恒瑞医*688177百奥泰300725*石科技600299安迪苏300147香雪制*300584海辰*业600351亚宝*业300233金城医*002923润都股份300199翰宇*业300109新开源600535天士力002437誉衡*业688321微芯生物000766通化金马
ceo概念龙头股?
1、凯莱英002821:*物研发外包业务与*物合同定制研发生产服务(CDMO)深度融合,大分子和小分子*物生产业务双管齐下。。
2、康龙化成300759:得益于公司提供的一体化*物研发生产服务以及在医*研发生产服务领域长期的经验积累,目前公司已经成为全球市场上*物发现CRO服务主要提供商之一。
3、昭衍新*603127:公司通过多年发展以及在国家十二五专项的支持下,建立了符合国际规范要求的GLP体系的临床前安全评价技术平台,成为国内唯一拥有两个GLP机构的专业化临床前CRO企业,其中苏州昭衍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物安全性评价机构。
4、*石科技300725:同时,公司的产品有别于传统的CRO公司,公司的*物分子砌块绝大部分为自主研发,不受知识产权保密条款的约束,可以同时供给多家客户。
5、泰格医*300347:公司属于CRO行业,不受此次带量采购政策影响,专注于为医*产品研发提供I-IV期临床试验、数据管理与生物统计、注册申报等全方位服务。
发生了什么?牛市旗手突然跳涨,这则消息引爆市场?绯闻金主接连现身,超级巨头要搞大动作?最新回应来了(后附4月9日交易计划)
2020年4月8日,星期四
又有大金主看中券商牌照?
近期,市场坊间有传闻称,超级巨头华润有意向收购太平洋证券。受该消息影响,太平洋证券股价近两日以来出现连续大涨,累计上涨14.06%。券商中国记者对此向太平洋证券相关人士求证,对方表示不了解情况,以公司公告为准。
当天太平洋证券早盘还带动多只券商股冲高,收盘时国盛金控大涨3.01%,中银证券、兴业证券、中原证券均上涨逾2%。
有业内人士指出,今年以来券商板块持续下跌,不排除部分超跌个股会被炒作。
4月8日上午,太平洋证券盘中一度涨停。最终收涨7.87%,收盘价3.7元,全天成交额26.5亿元。事实上在前一交易日,公司股价也表现高亢,早盘迅速拉升并触及涨停,当天收涨6.19%,成交额11.8亿。
这或与近期并购传闻相关,有消息提到华润意向收购太平洋证券,对此太平洋证券相关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以公司公告为准。
在分析该传闻的可行性时,有业内人士指出,“华润系”实际上已通过华润深国投信托参股国信证券,是国信证券的第二大股东,在此背景下,华润收购一家小型券商的可能性不是特别大。
从太平洋证券经营情况来看,无论是规模还是业务特色,远远不及国信证券。
1月太平洋证券发布2020年业绩预亏公告,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0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亿元到-6.5亿元,预计扣非净利润为-4.64亿元到-3.64亿元。由于计提股票质押业务资产减值、计提资管产品整改的预计负债、自营被动持有的股票价格下跌、子公司股权投资损失等原因,造成公司2020年度亏损。
当天另有传闻指出,收购太平洋证券的还可能是京东。据了解,前期已有坊间谣言称京东将收购国金证券,随后迅速被国金证券辟谣。对此,多名券商投行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分析,依照目前监管政策环境来看,互联网企业收购券商牌照的可能性极低,在过去五年来阿里巴巴等大型互联网企业意图持有券商牌照,但最终未能如愿,多家互联网企业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参股券商,双方在业务上达成战略合作。
市场传闻引发投资者们对太平洋证券憧憬,不是没有原因。此前曾有一段“姻缘”无疾而终,但已经向市场释放出“并购”的可能性。
早在2019年11月,华创阳安和太平洋双双发布交易计划,华创证券预计从嘉裕投资手中收购太平洋证券5.87%股权,并获取嘉裕投资5.05%的表决权,从而实现对太平洋证券的有效控制。双方还签订了股份转让协议及表决权委托协议。然而在2020年4月,华创证券称,由于交易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经双方友好协商一致终止交易。
终止后双方关系走向紧张。据了解华创证券曾向嘉裕投资支付15亿元的保证金,但嘉裕投资并未如期返还,仅偿还5000万元。华创证券向北京市一中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对嘉裕投资所持有的3.49亿股股份(占总股本5.11%)进行冻结。
受太平洋证券领涨影响,券商板块一度拉升,国盛金控当天大涨3.01%;中银证券涨2.68%;兴业证券涨2.35%;中原证券涨2.17%。
事实上,非银板块自步入2021年以来就持续下跌,非银指数(申万)从年初至今已经下跌12.08%。
有4只券商股今年以来跌幅已经超过30%!比如湘财股份跌39.79%;中银证券跌33.53%、中原证券跌33.05%、中金公司跌31.67%。
多只个股年跌幅逾20%,哈投股份-27.92%、中泰证券-26.65%、华鑫股份-26.57%、国联证券-26.39%、国盛金控-25.24%等。
深圳一名私募基金投资经理表示,部分跌得比较多的个股自然会被游资炒作,属情理之中。比如光大证券在3月3日-3月9日期间,累计上涨18.98%。
在他看来,目前大盘仍在调整阶段,持续震荡,交投活跃度不高,券商板块尚未有条件启动。此前有东兴证券非银分析师认为,在流动性未超预期的情况下,证券板块不具备出现趋势性机会的土壤。
国泰君安非银金融团队分析师近期则建议增持估值处于历史底部的券商板块。他解释,从年初以来券商板块成为A股市场下跌最多的板块,此前市场对于券商股权质押等信用业务的风险关注度极高,但从已经披露年报的券商来看,资产减值的大幅计提已经能有效覆盖股权质押等信用资产的必要减值损失,信用减值压力已经基本被消化。同时,券商板块的估值已经处于历史底部,当前收益风险比极高。
近年来,多家券商被传出股权可能会发生变动,有的传闻有实质性进展,但也有的止于当事方辟谣。
4月7日,上海联交所公告,首都机场集团拟转让其持有的金元证券30.68亿股(占总股本的76.12%股权)。据了解,此前首都机场集团已在北交所发布该消息,但迟迟未有进展。
去年9月,国联证券计划向国金证券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国金证券。但在10月两家券商双双公告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终止原因是交易相关方未能就本次转让及本次合并方案的部分核心条款达成一致意见。
彼时有业内人士指出,尽管两家券商短期内不能重组,但未来仍有“结缘”的可能;另一方面两家券商此次重组虽然终止,但也相当于各做了一次免费广告,官宣了国金证券要卖、国联证券要买的市场信息。
而在去年8月,有外媒称“第一创业与首创证券将要合并”,随后首创证券辟谣称没有与任何证券公司进行整体合并的计划,合并的消息完全为不实之词。
两家被证监会接管的券商,其股权变动也一直受到市场关注。根据券商中国记者此前了解到,江西有国企对国盛证券十分感兴趣,而江西正是缺少国资背景的券商。另有消息称,有国资计划收购新时代证券。
CRO板块有望是医*板块中唯一的第一季度业绩超预期集中板块。
今日两市震荡上行,尾盘稍有回落,受消息刺激影响,海南、医美板块涨幅居前,热点题材全线退潮,碳中和、航运等领跌。
虽然指数红了,但下跌个股数量有2900余只,是上涨个股数量的两倍。前期强势的高位股终于绷不住了,尾盘上演各种炸板。
盘面上,永茂泰、豫能控股2家上市公司上演“天地板”,银星能源尾盘中一度触及跌停,险些“天地板”,前期上涨幅度大的中电电机早盘便一蹶不振跌停、南网能源、仁东控股和美邦服饰等股跌幅明显。
永茂泰和豫能控股近日均收获了5连板,永茂泰主要是受益于次新股的火爆叠加汽车股的资金近期有所回流,该股股价五连板后累计上涨61.1%,公司昨日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价近期涨幅巨大,近五个交易日内价格累计上涨61.10%,与同行业公司股票价格变化出现较大偏离,铝价的波动对公司利润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
受益于氢能源的豫能控股昨日也发布了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提示投资者交易风险,股价今日呈现天地板,资金大幅流出,根据龙虎榜数据显示,榜单卖出前5名席位均是实力券商营业部,合计卖出2.63亿元。
CRO板块景气度高
今日CRO指数大涨2.54%,位居概念板块指数涨幅榜第四位,美迪西涨停。此前,CRO指数收获8连涨后,经历了小幅回调,今日板块再次发力,11只概念股中有10只股价上涨,占比90%。
消息面上,今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的意见》,《特别措施》共包含了医疗、金融、文化等五大领域22条具体措施,在医疗领域,支持开展互联网处方*销售、加大对*品市场准入支持、支持海南国产化高端医疗装备创新发展、支持海南高端医美产业发展、全面放宽合同研究组织(CRO)准入限制、设立海南医疗健康产业发展混改基金。
近年来,我国临床CRO行业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传统制*企业开始向创新*研发转型,对专业化CRO服务需求不断提升。根据Frost&Sullivan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医*行业研发投入已由2016年的119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25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20.8%。相应地,中国医*研发投入外包比例也由2016年的29.8%提升至2020年的36.8%。预计到2022年,中国CRO市场规模将达到233亿美元,2018年-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20.4%左右。
CRO板块业绩亮眼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预计CRO板块是医*板块中唯一的第一季度业绩超预期集中板块,产业升级、订单加速的成长逻辑不变,因此业绩确定性高。随着创新*研发热度大幅增加,CRO逐渐成为明星板块,头部公司的发展状况,经营业绩一直备受关注。
2020年,我国有4家CRO公司实现“A+H”股布*,分别是*明康德、康龙化成、泰格医*和昭衍新*。目前,这四家上市公司均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明康德作为龙头,2020年净利润29.6亿元,同比增长59.62%,拟10转2派3.63元。
康龙化成2020年归母净利润11.72亿元,同比增长114.25%。公司港股获得摩根大通大手笔增持,4月1日,JPMorganChase&Co.增持康龙化成股份约10.31万股,平均价为每股约148.54港元,共计增持约1531.46万港元。在此次增持后,JPMorganChase&Co.持有康龙化成的股份占比从12.98%增加为13.06%。
泰格医*的业绩也实现了翻倍增长,公司2020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增长107.9%。公司是国内临床CRO龙头,创新*国际化背景下,作为少数能够承担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的本土CRO企业之一竞争优势明显,自成立以来已建立中国最广泛的临床试验中心网络之一,同时拥有国内较大规模的临床CRO专业团队。
根据CRO板块11只概念股中10家发布的年报、快报、业绩预告来看,10家上市公司是全部实现盈利,*明康德的盈利水平居首。从业绩增长幅度来看,7家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幅度均超过50%,3家实现翻倍增长,整体来看,CRO板块的上市公司业绩十分亮眼。
从行情表现来看,CRO个股的股价在今年年内均经历了不同幅度的回调,按照最新股价较年内高点的回撤幅度来看,成都先导的股价回撤幅度最大,超过30%。泰格医*、*明康德、*石科技和睿智医*的股价回撤幅度均超过20%。
换手率超80%、4天股价翻倍
公开信息显示,通用电梯主要从事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的产品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安装、改造及维保业务,是一家为各类建筑的电梯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及全面的更新改造方案的科技创新型企业。
不仅题材平平,业绩方面该股也难言出色,去年年报净利负增长,2015年至2019年5个年度,只有2018年净利正增长。但是想不到的是,该股股价近期却像是坐了火箭。通用电梯此前三个交易日已经连续3天20%涨停,今天盘中同样20%涨停,尾盘大跳水,收盘上涨近5%。
短短4个交易日该股股价成功翻倍有余,从最低的12元下方,飙涨至最高的24元上方。而从换手率角度看,今天该股换手率超过80%,位居两市第一,几乎一天流通股东就换了一遍。另外,该股4天总换手率超过217%,也就是说4天筹码换了两遍多。
次新股表现惊艳
进入4月份以来,次新股整体呈现反弹趋势。深次新股指数已经五连阳,从1000点附近涨至最新的1096点。而除了总龙头顺控发展以及前述的通用电梯外,还有泰坦股份、中岩大地等个股短短几个交易日大涨超20%。
其中泰坦股份、中岩大地两只个股均实现连续7涨停,舒华体育连续3涨停。而在此前,永茂泰连续5涨停后今天跌停;华翔股份连续4涨停后今天跌停。
低价低市值滞涨股来了
不论是顺控发展、通用电梯,还是泰坦股份、中岩大地,它们的业绩都很难说非常优秀。比如泰坦股份,公司所属行业为纺织专用设备制造业,去年扣非净利同比下降,2018年至2019年净利同比也是下降。有分析人士表示,本轮次新股炒作还是老套路,市场资金追逐低价低市值次新股,并非从基本面因素出发,不然也不会动辄百分之几十的换手率。
另外,整体上来看,大部分次新股依然处于超跌状态。数据显示,云涌科技、天智航-U、力合微等多只个股最新价较近一年高点下跌70%以上,慧辰资讯、三生国健、三友医疗等逾百股跌逾50%。
由此可见,本轮次新股行情依然是游击行情,以短炒为主,资金更多关注低价低市值且近期上市的个股,投资者对此还是要谨慎。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今年3月前上市新股中,最新价30元以下且市值在50亿元以下的个股,合计共有17只。从市值角度看,最低的是科创板股票艾隆科技,市值不到21亿元。股价最低的是科创板股票元琛科技,最新收盘价14.78元。部分个股近期有所异动,屹通新材周二大涨近7%,周三大涨超9%。
上周五至今,5只机构推荐个股收盘价创历史新高,分别是中顺洁柔、太平鸟、一心堂、贝泰妮和ST舍得。
机构评级方面,18只个股获机构上调评级,如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太阳纸业等。金融街、广汇汽车等5股获机构下调评级。
九阳股份等17股获机构高频力荐
4月2日至8日,大盘维持震荡,沪指仅小幅上涨0.47%。A股整体仍保持缓慢盘升趋势。在此期间,105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0年年报,不少公司一季报预告也公告了,机构评级数量随之大幅增加。4个交易日内,共有66家评级机构对446只个股给出“买入”评级(包括买入、增持、强烈推荐、推荐)。
行业来看,化工、电子和医*生物板块分布较多,均有35只以上个股上榜。近期较热的钢铁板块上板个股最少,仅3只。综合、休闲服务、通信和纺织服装行业各5只个股获荐。
个股来看,获机构“买入”评级不少于10次的个股共17只。贵州茅台、三一重工、比亚迪、*明康德等鼎鼎大名的行业龙头股都赫然在列。其中,九阳股份以获机构“买入”评级21次高居榜首。贵州茅台、蒙娜丽莎、三一重工、苏泊尔获机构“买入”评级均不少于15次。
九阳股份3月31日晚间发布2020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9.4亿,同比增长14.07%。业绩增长主要系全年销售策略调整,公司积极推出更多适合新时代主力消费群体的产品同时,深度布*新经济和电商直播所带来的商业机会所致。
中信建投表示,公司系国内领先小家电龙头,近年经营层面显著向好,创新保障营收稳健。公司4月1日通过股权激励议案,深度绑定骨干利益;联手SN协同成长,长期前景值得期待;通过直播带货、跨界合作赋能数字化精准营销。看好公司创新力、产品力及业绩协同带来的业绩确定性,维持“买入”评级。广发证券、华泰证券等机构也相继给出“买入”评级。
年度业绩来看,17股中的14股2020年度业绩实现同比增长,占比超八成。其中,比亚迪以162.27%的业绩增幅居前。中联重科、酒鬼酒、*明康德和健帆生物的业绩增幅也均超50%。酒鬼酒、恒力石化等6股已公告一季报业绩数据预告。由于去年疫情之下基数较低,各公司一季报数据都比较好看。以预告中值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新洁能业绩增幅超200%,酒鬼酒、比亚迪、通威股份、中联重科业绩翻倍,恒力石化业绩增长93.02%。
航运龙头中远海控主力资金净流出18.69亿元,净流出资金最多。
沪指4月8日上涨0.08%,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227.97亿元,已连续3个交易日资金呈净流出状态。其中,创业板主力资金净流出31.98亿元,沪深300成份股主力资金净流出56.37亿元。
申万所属的28个一级行业中,今日涨幅居前的行业为医*生物、食品饮料,涨幅为1.44%、1.43%。跌幅居前的行业为公用事业、房地产,跌幅为2.38%、1.40%。行业资金流向方面,今日有5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食品饮料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规模居首,全天净流入资金13.00亿元,其次是非银金融行业,净流入资金为7.7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的有23个行业,公用事业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居首,全天净流出资金56.79亿元,其次是电子行业,净流出资金为34.3亿元。
太平洋主力资金净流入居首
个股来看,共有30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亿元,太平洋主力资金净流入5.88亿元,净流入资金居首;伊利股份、山西汾酒紧随其后,全天净流入资金分别为3.41亿元、2.71亿元;全天净流入资金较多的还有贵州茅台、鲁商发展等。股价表现方面,净流入资金超亿元个股今日平均上涨5.58%,表现强于大盘,涨停的有金田铜业、新天绿能、海天股份等。
所属行业来看,上述净流入资金较多的个股中,上榜个股居前的行业有有色金属、医*生物、食品饮料行业,上榜个股有6只、6只、5只。
主力资金净流出个股中,中远海控主力资金净流出18.69亿元,净流出资金最多,消息面上,4月6日晚间,中远海控公告称,预计公司今年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约为154.5亿元,同比增长约52倍,超出市场预期;其次是南网能源、彩虹股份,净流出资金分别为12.04亿元、5.2亿元。
尾盘主力买入这些股
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出40.96亿元。其中,创业板流出4.24亿元。
从个股尾盘资金流向数据看,有7股尾盘净流入资金超过5000万元,小康股份、贵州茅台、海天股份等个股尾盘资金净流入金额最多,分别高达1.03亿元、0.9亿元、0.84亿元;中远海控、重庆钢铁、南网能源等个股尾盘资金净流出金额最多。
主力资金连续流入个股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截至4月8日收盘,共有51只个股主力资金连续5个交易日以上持续净流入,连续流入天数最多的是中潜股份,该股已连续68个交易日净流入;连续净流入天数较多的还有楚天龙、聚杰微纤等,主力资金分别连续流入13天、12天。
从股价表现看,主力资金连续流入期间,上涨的个股共有48只,涨幅居前的有楚天龙、海天股份、中岩大地等,涨幅分别为214.44%、114.37%、100.33%。跌幅居前的有慈星股份、司太立、纽威股份,跌幅分别为4.80%、0.99%、0.84%。资金连续流入股期间股价表现与沪指相比,强于大盘的有45只。
业绩方面,主力资金连续流入股中,有11股已经公布了年报,净利润同比增幅最高的是北新建材、双星新材、蔚蓝锂芯,净利润分别增长548.28%、315.33%、136.33%。有11股已经公布了年报业绩快报,净利润增幅较高的有韦尔股份、*ST辉丰、芒果超媒,增幅为480.96%、108.25%、69.79%。公布去年业绩预告的共有10只,业绩预告类型来看,预增有4只,预盈有1只。
稳稳量化策略:
4月8日量化策略买入个股:
无
4月8日量化策略止盈/止损个股:
无
4月9日量化套利策略交易计划:
买入计划:
XX啤酒
仙鹤股份:28.6
顾家家居:93.64
联化科技:26.86
控制力本质就是一种交易能力,
看你能不能在波涛起伏的市场中,控制自己的欲望与贪婪,保持自己的节奏,做出对应的、正确的交易决策!
注:盈亏同源,套利策略属于有耐心、执行力强的坚定持有者;偷鸡策略属于高风险偏好交易者。以上所有策略均为稳稳交易团队的交易计划笔记与逻辑分析,不做任何买卖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2020年4月8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