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是多少华夏优势(华夏优势增长怎么一直在跌,定投还要继续坚持么)
华夏优势增长怎么一直在跌,定投还要继续坚持么
目前股市虽然比较黑暗,但2600-2800点是市场的价值区,在此阶段进入虽然短期仍有反复,但中长线赚钱概率较大。所以现在阶段要坚持,股市不可能只跌不涨的,下半年或明年初应该会有一波行情,到了相对高位在停止定投或考虑赎回,比如股市涨到了3200点以上
上证指数一般是多少点?
上证指数近期在三千 只3700点 做箱体震荡 。上证指数 从最初的千余点 ,曾一度达到 2015年的五千多点 ,期间震荡反复 ,在资本的推动下 ,有多少人 为之疯狂 ,有多少人一夜暴富,有多少人倾家荡产 。炒股 成为中国股市的一大特色 ,价值投资 长为笑谈 ,收割韭菜的是谁 ?股市的赢家是谁 ?
2020年上证指数是多少?
2020年这一年的A股上证指数由于新冠疫情出现千股跌停,最低点是三月份的2646.8点,一季度两次探底后,4月份开始A股展开新一轮行情。上证指数7月1日突破3000点大关,快速上涨,仅仅7个交易日就冲上3400点大关。下半年上证指数基本上在3200点至3500点区间震荡,总体上比较强势稳健。2020年12月31日,上证指数以全年最高点3473.07点报收,全年上涨13.87%。
华夏上证适合定投吗
我也觉的定投基金不如用定投基金的方式去投资一直股票好。
华夏优势到底是怎样
基金公司本身质地较好,但最近2年人员组织变动太多也可以看看君得利,这个也很好哦
上证指数是什么
??這個我不懂``
有谁知道今天华夏优势和嘉实成长的净值是多少?能告诉我吗?
2011年3月21日华夏优势净值1.9980;嘉实成长净值0.8850
果然"炒股不如买基金"!上证指数三年"0涨跌",基金却大赚50%以上,更有近200只业绩翻倍,最高超200%!
中国基金报记者方丽
市场每一天都在起起伏伏,各种风格的投资者穿梭其间,各人有各人的收获。从近两三年市场看,频频上演的是演“炒股不如买基金”。
基金君发现,在3年前,也就是2017年11月17日,上证指数收于3382点,而2020年的11月17日,上证指数收盘于3339.90点。这意味着,差不多3年来上证指数是“零涨幅”,而期间公募主动权益基金获得50%以上的收益率,更有近200只基金实现业绩翻倍。
公募基金大面积跑赢上证指数的背后,显示出机构投资者的专业性,抓住了市场结构性机遇。更重要的是深刻体现市场的变化:市场越来越成熟了,股票定价更趋理性,专业投资机构话语权上升。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选择优秀基金经理管理产品做中长期投资(注意不要追涨杀跌),可能是个好选择。
3年上证指数涨幅“归零”
偏股基金完胜上证指数
上证指数对A股来说是个重要的是指标,近两三年间,市场持续围绕3000点上下波动着。
数据显示,自2017年11月17日,上证指数收盘于3382.91点,而2020年的11月17日的3339.90点,差距甚小,几乎“零涨幅”,为-1.27%。今日A股小幅上涨,上证指数报收于3347.3点。
不过,这三年间结构性行情明显,除了上证指数表现一般外,其他主流指数表现尚可。其中表现最好的是要数创业板指,这期间涨幅达到44.94%,此外如深证成指、沪深300、中证500、中小板指的涨幅分别为21.6%、18.78%、-0.39%、16.24%。
相比之下,公募基金业绩要好于主流指数。基金君选择了普通股票基金、偏股混合基金、主动权益类(包括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偏债混合型、灵活配置型)、权益基金(主动权益+指数产品)这四类来看,指数没变,每一类型的权益基金平均收益都赚钱了。(这一数据剔除成立未满三年,分级基金仅计算母基金收益。)
表现最好的是最低仓位是80%的普通股票型基金,相比其他类型基金有一定超额收益,显示出公募基金在选股上具有明显优势。数据显示,此类基金的收益率达到66.45%,超越期间所有的主要指数,最低仓位为60%的偏股混合基金也整体获得了61.77%的收益率。此外,主动权益类基金和权益类基金也分别获得50.38%、46.35%的收益。
(这一数据剔除成立未满三年,分级基金仅计算母基金收益。)
不仅从基金平均业绩上“完胜”指数,其实从获得正收益的概率也高于市场。截至2020年11月17日,这三年间股价上涨的上市公司达到1618家,占比为39.68%。值得一提的是,更有459家公司股价遭遇腰斩,在全部A股市场中占比达到了11.08%。
而从基金表现来看,2017年11月18日以来,若仅算主动权益基金,纳入统计的2543只基金(各类型分开计算)中,出现亏损的仅47只,也就说差不多有98.15%的基金跑赢了上证指数,显示出公募基金整体投资优势。不过,跌幅最大的基金,期间亏损也超过48%,首尾差异巨大。
三年涌现一批“牛基”
2017年11月18日,当时还处于2015年上半年那一轮牛市喧嚣过后的恢复期。
当时市场正从市场调整的痛苦中逐渐恢复过来,但整体平淡,起起伏伏,偶尔有些亮点,直到2018年底市场开始有所表现。而这三年市场风格特色明显,更重视企业内生价值,重视价值投资,因此以茅台等中国核心资产的价值逐渐被挖掘出来,尤其是2019年、2020年两年间,科技、消费、医*等领域牛股层出不穷,结构性机遇颇多。
而在这一期间中,涌现出一批抓住市场机遇的牛基。若从全部权益型基金来看,业绩超越100%的产品逼近200只,为195只(各类型合并计算,剔除C类)。
令市场瞩目的是业绩最好的是前海开源中国稀缺资产,这段时间的收益率高达210.29%,这只基金成立于2015年9月10日,其基金经理为曲扬。这也是这期间唯一一只业绩超200的基金。
其他业绩超190%的还有万家行业优选、富国新动力A、富国精准医疗,收益率分别达到196.81%、195.32%、191.57%。其他表现较好的还有金鹰信息产业、国泰融安多策略、交银医*创新等。
还有一大批基金业绩超过100%,其中不少产品成立2016年和2017年市场较冷清之际,同时不少产品是医*、科技或者消费类的主题基金,因此更好的把握住了市场机遇。
投资三大启示录
自去年开始“炒股不如买基金”就反复被各大媒体提及,基金君也多次报道了这一内容。
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是股票市场上存在结构性行情,而普通投资者面对市场上众多的股票,没有专业的研究能力,整体赚钱的概率就不会很高,而公募基金则是“专业选股”,因此更能在市场在抓住机遇。
同时,近些年市场更关注公司的内生价值,市场越来越成熟、理性,机构投资者的话语权在提升,因此在这一过程中,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也更具备优势。
因此,在投资者筛选基金时也需要有一些启示:
第一、 注意长期投资。
长期投资,可以简单理解为持有时间长,因为择时太难,非常容易错,不如持有时间长来赚钱。当然,有的具备很高素质的投资者可以通过波段赚钱也是实力,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最好是选择优秀基金经理长期持有。
历史数据显示,持有基金时间超过三年,基本赚钱的概率可以到90%以上。同时,时间越短,基金业绩分化越大,筛选难度也非常高。
第二、 注意看基金经理风格。
不少投资者在投资权益基金往往并不关注基金经理的风格、适合他风格的市场环境,而更多是看到净值冲上去之后投资,有可能就投到了风格不合适的时期或者就是一次“追高”市场的行为。
若投资者遇到好的基金经理,或者是抓住市场机遇的基金经理,确实可以无惧涨跌,收益也不错。但是也有一批基金经理未能把握住市场机遇。投资者应该更关注基金经理的风格和投资能力,以及这一风格更适合哪一类市场,而不仅仅关注业绩。
能够长期持续为投资者创造良好回报的基金,其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通常来说是稳定的,其投资业绩在多数市场环境中可被复制,而不是依靠短期的市场机遇。这类在过去10多年市场波动中被证明了实力的基金经理,是市场宝贵的稀缺品,可以重点关注。
第三、 注意资产配置。
过去一直谈的最多的是“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其实产生这一问题的因素颇多。但背后也有基民没有坚持长期投资的思维,也没有坚持资产配置的思维,经常在市场非常热闹的高位大量申购基金,而在低位的时候却没有申购,甚至于还割肉离场。因此,有基金经理就建议,要确立长期投资的资产配置思维,且要学会越跌越买。
投资者一定要结合自身的资金属性和风险偏好,做好自己的资产配置,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随着连续两年的结构性行情,权益类资产的投资价值相较年初有所下滑,同时和其他类别资产比,其性价比也在降低,因此除了权益基金外,也可以适度关注一些其他类别资产。
此外,若布*权益基金,除了挑选符合自身能力和偏好的基金和基金经理之外,也最好坚持中长期投资,考虑采用定投的方式,来获得中长期的业绩回报。
基金报读者都在看:
450亿疯狂抢房!深圳豪宅又刷屏:买到一套至少赚500万!
17吨黄金、46亿惊天大案!"国企老总"疯狂收购,竟是为了…
编辑:舰长
上证指数十年不涨的原因,价值投资唯一重要的指标,原来都是TA
本文作者:杨均明、燕翔
任职单位:国信证券
在近期杭州召开的春季策略会上,国信证券提出了应该以价值投资的眼光,长期布*优势龙头企业。其主要的逻辑前提是任何社会组织总是向高效率集中的,企业也不例外;主要的推演方式是用历史的观点阐述了未来几年是优势企业胜出、社会财富加速集中的阶段。市场正在一步步验证。
在中国证券市场说到价值投资,总有一种照猫画虎的感觉。有一批市场人士言必美国名人、言必茅台,其实我是深不以为然的。就像在一个遵循丛林法则的社会谈道德一样,有时候是很奢侈的。中国发展经济仅仅三十多年,多少人通过自己的办法积累了巨额财富,这些成功人士用自己种种办法、独到的社会观察成为了人生赢家。他们遵循的可并不全是价值投资的方法。
价值投资方法不是万能的,有其最合适的时间、条件、环境。只是目前这些因素正在渐渐成熟。
从时间的角度看,当前价值投资的时间窗口已经到来,这个我在《价值投资的春天》一文中有详细阐述,这里就不再展开了。
从条件的角度看,很多因素在渐渐成熟,第一是中国告别了短缺经济,向精品经济过度,即使股票市场本身,也开始大量供给;未来中国缺少的是优质价廉的各种服务和产品,缺少的是不断的研发投入,生产出未来人群需要的东西。第二是投资者不断成熟,参与者的主体渐渐变成机构投资者。特别是上市公司大小股东变成市场的主力,他们在高位的不断减持深深地教育了广大投资者。在一个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各路参与者的行为会有很大的变化,需要仔细权衡。
从市场环境的角度看,正在变得越来越有利于价值投资。第一是监管环境不断加强。这两年的监管环境正朝着正本清源、物理其本的方向迈进。大家明显可以感觉到,违规风险在不断增加。第二是整个社会的诚信环境不断改善,所谓的“仓廪实而知礼节”,加上国家的大力提倡,整个社会的财富配置会向着更高效率的方向前进。第三,互联网的应用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优势企业可以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低成本进行扩张。
既然说到价值投资,我以为唯一重要的指标是净资产收益率,一个优秀的企业一定拥有持续、稳定的高净资产收益率。反之,他就不可能称为一个优秀的企业。道理就像一杯白开水一样明了,一个净资产收益率为15%的企业,他一年的内涵价值就增长15%。如果企业全部用来分红,你用1倍PB价格买入,你每年的收益就是15%,你用2倍PB价格买入,你每年的收益就是7.5%;如果企业是个“铁公鸡”从来不分红,那就应该恭喜你,你的资产正在用1.15的指数复利在增值。如果说还有什么第二重要的指标,我以为是负债率,负债率是越低越好,一般健康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不应超过50%。一个通过高杠杆经营的企业,即使取得了较高的净资产收益率,他的总资产收益率就会较低,实际上是很不安全的投资。
以这样的假设为前提,我们考察中国的上市公司,考察我们的投资行为,或许对大家的投资有所启发。
第一,企业投资收益率不高是上证指数十年原地踏步的主要原因。如果我们把中国的整个A股市场看做一家企业,基本财务数据如下表:
如果我们长期投资这样一个企业,从价值投资的角度看,不是个很好的投资。如果我们剔除金融和两油,ROE为7.9%,PB=2.47,资产负债率为62%。每年的内涵价值增长7.9%,投资收益率为7.9/2.47=3.2%,而且负债率也不低。这就是市场上的指数型基金难卖的根本原因,也是指数长期在3000点整理的主要原因。今天此时的上证指数是3102点,2016年10月24日、2015年8月27日、2014年12月24日、2010年11月1日、2009年7月14日、2008年6月24日、2007年3月26日,这些日子的上证指数也都达到过这个点位。
再看下面这张图,是2002年以来A股整体的ROE变化趋势,是不是和上证指数的走势非常相似。是的,2010年以来A股整体的ROE水平在不断走低,现在市场的ROE水平就是和十年前3000点时的水平大致相当。在整体利率中枢没有明显下降的情况下,股票价格很难出现大幅上涨。(2007年3月沪指3100点,十年期国债收益率3.4%;2017年5月沪指3100点,十年期国债收益率3.6%。)
第二,持续稳定的高ROE低负债企业能给投资者丰厚的回报。我们对全部A股上市公司(2015年1月1日前上市)的净资产收益率和负债情况做了统计分析。连续三年净资产收益率>15%、资产负债率10%、资产负债率
以上筛选的企业,从2016年熔断以来的收益情况如下:
统计的结果表明,持续稳定的高ROE低负债企业收益率显著大幅跑赢指数。很多人对这个统计结果一定不以为然,以为只是目前的风格在偏价值上面,或者说是抱团取暖的结果,如果把2014年、2015年考虑进去结果可能完全相反。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如果你选择的时间越长,结果会让你更加意外!有人说这是时间的力量、是复利的魅力。
我们统计了2007年底以前上市的,从2007年到2016年连续十年ROE均大于10%的上市公司,这样的公司共有68家(不包括金融和两油)。从2007年3月底(上证指数3183点)到2017年5月15日(上证指数3090点),这68个股票的平均涨幅是3.7倍,年化收益率高达14.0%,这还没算股息分红的回报,而同期上证指数没有任何上涨。
对具有长期稳定高净资产收益率的企业进行考察研究后,发现一个现象,大部分这些企业一开始就具有这样的特征,他们总是在管理上、组织上、产品研发上胜人一筹,一开始就具有领先别人的优势。随着中国各行各业产业集中度的提升,他们的优势将会更加明显。
国信证券一直在期待着有一家基金公司能以这样的指标发一个产品,目前市场上最大胆的产品是以上市公司分红率为指标的产品。
第三,辩证理解价值和成长的关系。目前市场上一直在流行一个说法,价值型的股票涨多了,风格要切换到成长型了。让我们从净资产收益率的角度来辩成长和价值的区别。如果我用1个亿投资一家钢铁企业,净利润为1500万,净资产收益率为15%,这是个不错的投资。于是第二年追加投资到2亿,净利润增加到3000万。这个企业的成长性是100%,那么这个企业的股价会不会涨呢,理性告诉我,你持有部分股权的价值和原来是一样的!如果这时追加到3个亿的投资,这时企业的利润可能只会增加到3500万,你所持有的股权价值可能要损失了!可这是个成长性的企业啊!
下面这张图或许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创业板行情和风格切换。创业板的牛市始于2012年12月、终于2015年6月。促成创业板牛市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科技创新、移动互联网等等。但至少从财务数据看,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从2012年四季度开始创业板公司的整体ROE水平开始见底回升,这个ROE回升的过程一直持续到2015年三季度,正好对应的是创业板牛市结束的时间。而从2015年三季度到现在,虽然创业板公司仍然继续保持着近40%的净利润增速,但ROE增长已经没有了。外延式并购重组带来净利润增加的同时,带来了更高的股本增速,但企业投资的资金运用效率并没有提高,这是制约当前创业板公司股价的重要因素。
长期看一个企业的股价能否上涨,关键是看这个企业能否维持一个较高的净资产收益率,看一个企业取得的利润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前几年热衷于增发股权的投资者,未来会有一段难过的时光需要煎熬。
一个低净资产收益的企业,无论他的业绩如何增长,其实和你的投资权益都是没有任何关系的!这样的企业只有在不断追加投资的间歇期间、那个美好的早晨给了你一个幻觉,以为这样的时光可以永恒!这样的企业你要一直陪伴他,直到他变成垄断性行业,变成具有高净资产收益率的特征以后才有投资的价值。A股市场里有这样的案列——京东方。
如何维持一个企业的高净资产收益率,这是个严肃而复杂的问题,这里无力进行讨论。
第四,宏观经济和GDP对股市的影响。现在大家关心更多的是目前宏观经济到底如何,简言之就是GDP到底是6.5%还是6.9%,还有没有机会回到高增长的时代。对这么专业性的问题说起来就令人发狂,我只想请教一点,中国的GDP长期保持10%以上的增速,为什么没有带来股票指数的大幅上涨,为什么长期在3000点盘整!
我以为股票指数、股票价格反映的是经济的运行质量,讲白了就是资金的使用效率,就是净资产收益率。特别是靠以投资拉动为主的GDP增长,是很难推动股票上涨的!相反如果大规模的投资拉动暂时告一段落,股票指数可能会迎来一段上涨周期。
GDP长期高速增长而股市不涨绝非中国独有,当年的美国亦是如此!从1965年到1980年,美国GDP年均增速高达3.8%大大高于80年代以后平均2.7%的增长水平。但就在这样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美国股市基本一点没涨,标普500指数始终横在100点左右(见下图),这与咱们上证指数十年还在3000点是何其的相似。为什么会这样?究其原因,就是美国六七十年代也是靠投资靠财政政策靠货币政策刺激经济,使得市场利率很高但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却无法提高。
第五,价值投资的正向反馈机制将会形成。价值投资、投资优势龙头企业是国信证券春季策略会的主要观点。目前渐渐为市场所认同。以净资产收益率为主要指标来选择投资标的是价值投资的主要方法论。我们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价值投资将形成自身的正向反馈机制。价值投资的好戏才刚刚开始!
净资产收益率不是投资者的灵丹妙*,而是指路明灯。他是漆黑夜晚里的北斗,是狂涛怒海中的灯塔。他不一定包你能到达成功投资的彼岸,但为你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中国基金报:报道基金关注的一切
Chinafundnews
请问什么是上证指数?
上证指数广义上说上证指数有4类16种,分别为一、样本指数类4种1.沪深3002.上证1803.上证504.红利指数二、综合指数类2种1.上证指数2.新综指三、分类指数类7种1.A股指数2.B股指数3.工业指数4.商业指数5.地产指数6.公用指数7.综合指数四、其他指数类3种1.基金指数2.国债指数3.企债指数狭义说就是专指上证综合指数,其样本股是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从总体上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1、“上证指数”全称“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股价指数”,又称“沪指”,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反映上海股市总体走势的统计指标。上证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于1991年7月15日公开发布,上证提数以"点"为单位,基日定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提数定为100点。随着上海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于1992年2月21日,增设上证A股指数与上证B股指数,以反映不同股票(A股、B股)的各自走势。1993年6月1日,又增设了上证分类指数,即工业类指数、商业类指数、地产业类指数、公用事业类指数、综合业类指数、以反映不同行业股票的各自走势。至此,上证指数已发展成为包括综合股价指数、A股指数、B股指数、分类指数在内的股价指数系列。2、计算公式上证指数是一个派许公式计算的以报告期发行股数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报告期指数=(报告期采样股的市价总值/基日采样股的市价总值)×100市价总值=∑(市价×发行股数)其中,基日采样股的市价总值亦称为除数。3、修正方法当市价总值出现非交易因素的变动时,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数,以维持指数的连续性,修正公式如下:修正前采样股的市价总值/原除数=修正后采样的市价总值/修正后的除数由此得到修正后的连续性,并据此计算以后的指数。当股票分红派息时,指数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根据上海股市的实际情况,如遇下列情况之一,须作修正:(1)新股上市;(2)股票摘牌;(3)股本数量变动(送股、配股、减资等等);(4)股票撤权(暂时不计入指数)、复权(重新计入指数)(5)汇率变动新股上市:新股上市第二天计入指数,即当天不计入指数,而于当日收盘后修正指数,修正方法为:当日的市价总值/原除数=当日的市价总值+新股的发行股数×当日收盘价/修正后的除数除权:在股票的除权交易日开盘前修正指数:前日的市价总值/原除数=[前日的市价总值+除权股票的发行股数×(除权报价-前日收盘价)]/修正后的除数撤权:在含转配的股票除权基准日,在指数的样本股票中将该股票剔除;复权:在撤权股票的配股部分上市流通后第十一个交易日起,再纳入指数的计算范围。4、指数的发布上证指数目前为实时逐笔计算,即每有一笔新的成交,就重新计算一次指数,其中采样股的计算价位(X)根据以下原则确定:(1)若当日没有成交,则X=前日收盘价(2)若当日有成交,则X=最新成交价上证指数每天以各种传播方式向国内、国际广泛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