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财富的基金怎么退(蚂蚁基金里头的钱怎样退出来)
蚂蚁基金里头的钱怎样退出来
通过买入渠道反向赎回。
蚂蚁财富主动取消基金销量类榜单,方向正确,步子不妨再大些
基金排行,再次成为行业焦点。
这一次,是蚂蚁财富金选榜单的「大调整」。
不久前,销量榜单是否科学引发行业讨论后,蚂蚁财富完善了一轮金选周销量榜单,在基金申购人数的基础上,新增了「净赎回」这一附加维度,基金净申购金额为负时不会进入榜单。
近日,蚂蚁财富平台又对基金榜单进行了整体优化:包括主动取消「周销量TOP」、「周定投TOP」等销量维度的榜单,还优化了其他榜单维度,聚焦长期业绩,丰富夏普比率等风险指标展示。
作为老基民,其实我觉得这样的调整引起如此高的关注,有点被「小题大做」了。毕竟这类榜单存在许久,关注度从来不高。
但说实话,作为第三方基金代销平台中的翘楚,尤其又是年轻基民较多的平台,蚂蚁基金无疑会被外界用「放大镜」来审视,每一步「小改进」对投资者保护都可能产生较大的影响。
从这点说,我倒是希望蚂蚁财富的步子,可以迈得再大一些。
这次引发关注的,是蚂蚁财富金选榜单。
笔者对比调整前与调整后的榜单,发现数量做了缩减,与销量相关的榜单都被淡化。
此次调整后,「定投绩优基」榜单的时间维度进一步拉长,以近三年定投收益率和人均坚持定投次数为展示指标,相比原来的周定投TOP榜单,的确在坚持长期投资问题上更具指导意义。
笔者还注意到,其他几张榜单的数据展示,也有了变化,除了收益率还增加了夏普比率的数据。
夏普比率作为一个专业的基金评价指标,在收益率之外还考虑了波动性,是一个强调风报比的维度,被专业投资者广为使用。
在榜单上展示夏普比率,对于提升整体基民的风险报酬意识,倒是一次不错的普及课。
此次金选榜单引发关注并进而调整,有声音猜测是因为榜单上某只基金一段时间跌得有点多,基金本身也引发争议,进而有基民将自己的亏损归咎于榜单「误导」。
榜单这东西,对于金融行业而言,其实真不是什么创新。
比笔者还在做报纸股票版时,刚入行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在行情版制作当日沪深两市的成交额TOP10榜单,同类的还有涨幅、跌幅、成交额、震幅等榜单。
于今回想,当年做了那么多股票排行榜,竟然没有股民看了之后来投诉亏钱,真要感谢「不杀之恩」。
至于基金行业,各类榜单也是家常便饭,无论是涨幅还是成交,蚂蚁财富有,蚂蚁的「友商」们大多也有。
作为一个资深基民,要给所有的新基民一个诚恳的建议——在你们的「投基」生涯中,少不得与各种榜单接触,但一定要明白榜单是投资决策信息的一种,它更多是从不同维度呈现市场的现状,是一个参考,用好榜单,离不开结合当下投资市场的需求,结合你的投资风格,对榜单内容进行匹配的取舍。
实事求是,如果对榜单排序不够了解,缺乏解析榜单的专业知识,榜单不如不看。
不看榜单,那么看什么?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笔者建议诸位一定要有「买者自负」的理念——买者自负的核心,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要做到这一点,核心就是对基金投资行为,有足够的认知,并愿意为这种认知做足够的学习。
是的,看到身边一些亲友的投资行为,我会很无奈。
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这是困扰中国基金市场的长期难题。一边是年化收益15%+的基金产品,另一边是实际收益远不如此甚至牛市还亏钱的基民,两者之差别,令人扼腕。
为什么赚钱的基金,不能让基民赚钱?
从根本原因来看,还是基民在择基和择时上,猜不准节奏。
是的,基金越来越多,眼下破万只指日可待,在基金比股票数量多的当下,选基金并不容易,许多基民往往有重仓个别基金的习惯,一旦选错不匹配当下市场状况的基金(比如过去一年多的医疗或者互联网),往往短期损失惨重。
其实,根据投资理论,投基赚钱,并不难,也没有什么秘方。
只要坚持均衡持仓,并坚持长期持有,与时间做朋友,长期来看,必然是能通过投资分享经济成长的丰硕果实的。
只不过,要做到这一步,对普通基民来说,需要持续的投资者教育,需要在基金投资上真正入门才行。
别的不说,哪怕是调整榜单的蚂蚁财富,也在基金信息展示上做过不少次改版,增加关于单只基金风格、夏普比例、波动情况、基金经理情况等数据。
对一个认真的基民,与其去看榜单,不如将这些有价值的信息多看看,对一只基金的长期表现和风格有一个客观了解才是。
过去几年,基金行业大发展,基民大发展。但是2019年和2020年连续大牛市,整个基金行业对基民的投资者教育,尤其是风险层面的投资者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在之前的采访中,蚂蚁披露过引发争议的金选周销量榜单的一个数据:
从日访问量来看,金选周销量榜的日访问量仅为蚂蚁财富平台基金阵地的0.19%。从单日销量来看,金选周销量榜单仅占蚂蚁财富平台总销量的0.027%。
这个数据,和我这个老基民的主观认知相近,即这张榜单其实影响力有限,要说真出现「误导」的几率,并不大。
但是,对于蚂蚁财富,要求严苛一点,不是坏事。
毕竟,蚂蚁财富已经成为当下基金行业第三方销售平台的第一,上面聚集了大量基金行业的未来主力投资者,对其严格要求,对基金行业长远发展,大有好处。
从这点而言,蚂蚁财富此次对金选榜单优化,看似动作很小,但能规避哪怕一点点的误解,也是好的。更何况,能够帮助科普夏普比率这种专业指标,就是大功劳了。
当然,在排行榜问题上,笔者觉得蚂蚁财富不妨再多做一些。
比如,引入类似风险评测的东西,基民首次查看排行榜类资讯之前,要通过答题对排行榜的意义和缺点有个正确全面的了解(就像B站答题才能转正发弹幕那样),这既是一种投资者教育,也能更好的规避榜单这种简单资讯可能带来的误导问题。
笔者注意到,蚂蚁财富在此番调整后也透露,未来还将不断优化榜单,可以拭目以待。
虽然我从来不怀疑蚂蚁财富和行业做投教的决心和行动,但是作为一个老股民和老基民、同样做了十几年投教的投资者,我对于投教能起多大作用,其实是有些心虚的。
这种心虚,不是来自于对于自身投教能力和诚意的怀疑,而是对基民接受投教、学习基金投资知识的怀疑。
毕竟,学习这东西,永远不如打游戏来得带劲。
而且从社会大分工角度,如果每一个现代都市人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基金投资知识,才能从基金中赚到钱,这本身就违背了基金作为一个投资工具的初衷。
事实上,这些年行业大力推动基金投顾和FOF的发展,也正是要绕开基金投教,去解决基金赚钱但是基民不赚钱的难题。
与其等待基民学会「投基」的基本知识,不如让其将资金委托给专业的基金投资顾问,由他们通过基金投顾或者FOF载体,进行分散均衡的投资,甚至连何时多定投一些,何时少定投一些,都帮基民决策了——基民要做的,只是将资金委托并坚持长期持有即可。
这种形态,其实对于互联网平台上的年轻基民是极有价值的,虽然不会让大家短期暴富,但是能跑平偏股基金的整体表现,已经足以让基民长期获得不俗的收益了——相比新手乱买基金亏钱,这已经好太多了。
据我观察,蚂蚁财富已经引入了不少基金公司的基金投顾产品,并在基金频道首页也有快捷按钮。但是从位置而言,还不够「核心」。
在笔者看来,蚂蚁财富,在优化榜单的同时,不妨在推动基金投顾的道路上,步子也再大一点吧——对于帮助基民长期赚钱,这或许更为有效。
榜单也好,投教也好,投顾也好,能让基民长期稳健赚钱的,都是好东西。在帮基民更容易赚钱上,蚂蚁财富任重道远,步伐不妨更快一些。
支付宝买的基金可以撤销么
支付宝里面买的基金,如果没有确认成功,是可以撤单的,比如说你下午三点之前下单,只要在下午三点之前撤单。那是可以的,下午三点之后是没有用的。不能撤单了。如果是星期五下午三点之后或者是星期六,星期天申购的,那么在星期一下午三点之前,都是可以撤单的。
蚂蚁基金怎么退出?
目前蚂蚁基金有两种退出方式,第一种是2020年11月23日-2020年12月22日投资者可以申请将蚂蚁基金转换B类份额,并自动赎回退出(支付宝操作即可)。
第二种是等到蚂蚁基金在场内市场上市交易再卖出,需要开通场内基金账户,和股票一样按照市场实时价格进行交易。
支付宝不小心买了蚂蚁财富怎么退?
不能退,只是卖出。蚂蚁财富:登录蚂蚁财富客户端,点击页面上方【基金】-顶部【我的基金】,再 点击对应的基金名称( 请不要点财富号),点击页面下方【卖出】,输入卖出份额,确认卖出,按照页面提示操作即可。
支付宝买了基金怎么退
买了其他投放在支付宝平台的理财产品卖出即可。隔天到帐(除节假日,双休日)
刚刚买了12000的蚂蚁财富基金怎么才能提现
赎回后几个工作日到账到余额提现到银行卡即可,但前提你购买那种类型基金不同基金申购赎回都有些出入
“没人原谅你穷”扎了谁的心?蚂蚁财富出来致歉了
要问火山君的感受?把一组以理财为主题的推广,活生生做成了扎心体,联手的对象还是国内普惠金融的代表——公募基金公司,也难怪普罗大众会有这样激烈的反应了,没毛病。说到这里,想必不少粉丝朋友和火山君有着同样的疑惑:这组推广到底是哪位策划的?不少大V的文章里都点名称,这是由支付宝和16家基金公司联合推出的,难道幕后推手是支付宝?有意思的是,今天下午3点左右,支付宝发布了一篇《关于那组“支付宝新文案“的情况说明》,明确表示,该组广告并非支付宝的广告,其品牌从未参与任何策划、制作、发布。声明最后还表了态,“每个认真生活的人都应该被认真对待,以前是,现在是,未来也是!”如此刚烈,看来不是支付宝方面发布的。那难道是基金公司?火山君询问了多位知情人士,均被告知基金公司并没有直接参与策划和执行,而主要拍板决定的是蚂蚁财富。
至此,整个扎心文案的“罗生门”算是告一段落。一则公告里,蚂蚁财富表达了对用户的歉意,向合作伙伴基金公司道了歉,还顺带撇清了这件事儿和支付宝的关系。出来混,有错就要认,挨打要立正,这两点还是做到了。
最后的最后,针对本次事件,火山君有几句话想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互联网“毒鸡汤”营销成为颇受欢迎的一种广告方式。人们不排斥对自己、或者本群体的善意调侃,甚至可以付之一笑,顺手转发。然而,为了达到“扎心”的效果,“毒鸡汤”涉及的内容往往是一些比较敏感的社会话题,常常会涉及到个人或群体的尊严、隐私、矛盾点。加上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游走在这个边缘,度是不好把握的。因此,当这组“年纪越大,越没有人会原谅你的穷”文案一出,不论业内人士还是普通百姓,均不买单。蚂蚁金服的道歉是诚恳的。其实我们也衷心地希望这组推广确实不是出自他们之手。毕竟,这对准的是他们的客户群体以及潜在客户群体“开炮“,真正生活困难的人,面朝黄土背朝天,根本看不见他们的广告。这里所谓的穷与富,仅仅只是银行账户上的数字大与小,既不能衡量道德,也不能衡量良心,然而却成为了评判你衣食住行、社交人际、职场关系等等的唯一标准,只能用荒唐来形容,更无法服众。社会财富的分配也并非一成不变,这种提法除了显示金钱的粗鄙,没有任何意义,更没有任何一个健全、理性的社会会纵容这样的风气。退一万步说,文案所涉及的穷也根本不是贫穷;如果是贫穷,他们竟也毫无恻隐之心。什么是真正的贫穷,以及对待贫穷的应有的态度?读一读《不流于美好的愿望》吧,应当感谢还有这么一群人,没有嘲讽贫穷,仍然拥有消除贫困的美好愿望,并且付出努力去实现它。反观有些有钱人,不要说美好的愿望了,他们可能连良心都没有。
就算又穷又老,你凭什么嘲笑我?
这组文案用夸张的手法,强调了“穷”以及贫穷的可怕。当然,毋庸讳言,贫穷不是一件好事,追求财富是人类理所应当的权利。但是,什么时候贫穷成了一种罪恶,以至于无法原谅?还“年龄越大越没人原谅”?
文章之所以能刷屏,是因为确实有很多人面临的生活压力很大,对财富的渴求很强烈,因而对文案中的某些描写有共鸣,这很正常。但是,因此就归结到“年龄越大,越没人原谅你的贫穷”,就简直令人目瞪口呆了——这得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如此大张旗鼓地嫌贫爱富啊?照这说法,老年人都该是富翁,否则都得被嫌弃、都该羞愧死了?
这两年,网友在看多了煽情的鸡汤文以后,渐渐地心生厌烦,于是,一股“反鸡汤”的潮流流行起来。“反鸡汤”的本意是直面现实,去除“鸡汤文”中不切实际的幻想。这组文案的作者,可能也是想走“反鸡汤”的路线。但问题是,三观不正,甚至连基本的社会价值伦理底线都不要,就可能变成“毒鸡汤”。
比如这两年热播的电视剧《欢乐颂》,讲述的是五个女孩奋斗的故事,五个女孩代表着不同的阶层,过着迥异的生活,这是现实。但是,剧中人物开口闭口都是“钱”,个个都虚荣拜金,处于上层的似乎做什么都对,处于下层的则始终是流着口水仰望羡慕的姿态。这就令人倒胃口了。为什么要这样设置人物和剧情?所以越到后来,这部剧引起的争议越大,以至于被网友评为“三观已毁节操尽碎”“《欢乐颂》就是金钱颂”,豆瓣评分也从第一部的7.3分,跌到了第二部的5.3分。
而同样讲年轻人的奋斗,十年前的热播剧《奋斗》中,还充满着纯真的爱情、执着的梦想,还在歌颂奋斗本身的价值,给年轻人以希望。你能说这部剧不现实吗?当然不,它只是没有把“钱”当成唯一的判断标准,没那么势利而已。
王小波有一个说法,叫“拿肉麻当有趣”,讲的是人的品味。品味这件事,差之毫厘,就谬以千里。一个人(机构)的品格也是一样。拿这组文案来说,他们的本意可能是用残酷的“现实”来刺激人们重视理财,但结果却把自己打扮成了一个朝穷人丢石头的势利鬼。
不管广告主是不是真的势利鬼,但如此拿势利当有趣的营销,在品格上可以说是一泻千里,low得可怕,那么,也就别怪网友不买账了。
来源:火山财富、澎湃新闻
腾讯财经多档精品栏目:
棱镜| MissMoney|ME战士 | 财看见
藏宝图| 枕头财经|原子智库|MF侈度
蚂蚁财富怎么看自己基金当天走势
基金都是看盘后更新的单位净值,不需要关心盘中的走势。第一,不管你当天15点前什么时候买入,都是按收盘的单位净值来进行成交。第二,盘中的走势都是净值估算,和实际的单位净值是有误差的。
蚂蚁财富投来自资基金管理怎么样
蚂蚁只是一个销售通道,相当于百货商场,它销售各种基金产品,具体的基金管理水平如何取决你购买的具体基金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