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聆讯通过还要多久才能上市(港股IPO流程解读,你看好的公司还有多久上市?)
港股IPO流程解读,你看好的公司还有多久上市?
最近很多优质公司递表,每天都能听到某大公司即将招股的消息,很多投资者都不懂,从递表到招股中间还有那些流程,需要多长时间?
今天郭二侠给大家解读一家公司从递表到挂牌上市的基本流程,以便大家参与打新的时候可以合理安排资金,做好准备。
港股IPO流程图
上图直观的说明公司在港交所递交资料后的流程推进
展开图标步骤详细说明每一步具体都是做什么的:
1、递表
准备上市的公司前期会联系委任保荐人及其他顾问,重组公司架构,审计财务数据,规避法律风险,待符合上市要求之后,由保荐人牵头拟备招股书,递交给港交所。
递表之后,**长征算是迈出第一步了,这个时候大家也都知道这家公司上市的意图。对这家公司感兴趣的投资者,可以在披露易的网站中可查看该公司的招股书。
注意,此时的招股书并不完整,只可以简单查看公司的概要信息、行业资料、公司的历史及公司架构等内容。保荐人也是可以看到的,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从保荐人的名头,初步看出这家公司的实力。
2、聆讯
在经过漫长的3-6月等待之后,终于迎来了港交所上市委员会的集体审阅拟上市公司递交的各种材料,确定公司是否具备上市条件。如果没有通过聆讯,会明确告知不符合那一条上市规定,退回补充材料。
一旦通过聆讯,各大媒体都会争相报道,相当于**长征四渡赤水河到达茅台镇,可以喝上茅台了。通过聆讯代表着离大家可以申购的招股日不远了,这个时候可以准备账户和资金。
3、路演
路演简单说就是向机构投资者推介公司股票,所以又称为“业绩推介会”,主要模式是公司向投资者就公司的业绩、产品、发展方向等作详细介绍,充分阐述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让准投资者们深入了解具体情况,并回答机构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这个时候公司会寻找知名机构做基石投资者,来给自己背书,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散户也乐于跟风知名机构看好的公司。
4、招股
公司开始面向全球投资者卖股票了,在上阶段的路演摸底之后,公司初步制定了发行股票的价格区间,同时全面披露招股书,我们打新投资者,可以根据是否有绿鞋,稳价人是谁,基石投资者,IPO前投资机构等信息,确定是否申购,制定打新策略。
一般在招股结束的当天下午还有一个定价环节,虽然港交所是混合发行机制,但最终发行价是由机构投资者累计投标决定的,就是说最终定价是机构和上市公司博弈的结果,散户公开认购的热度只起辅助作用。
5、公布配售结果
招股结束后7天左右,公司会通过港交所发布配售结果,告诉大家,最终定价多少、公开发售认购超额多少倍、国配部分超过多少倍、有没有授出绿鞋、基石拿货占比多少等信息。
少数急不可耐的投资者会在券商通过身份证查询中签结果,资深投资者都是稳坐钓鱼台,等到暗盘交易前上去看一眼就行了,因为身份信息申报的原因,之前查询的不准也不全,浪费时间。
像郭二侠这样的资深投资者,一般看配售结果就可以猜个八九不离十上市后是涨是跌。
6、暗盘
暗盘交易就是在场外交易,没有通过港交所交易系统撮合,直接在券商内部系统实现报价撮合的交易。于新股上市前一个交易日,收盘后进行。
暗盘交易时间是16:15-18:30,暗盘的目的是给投资者再一次选择的机会,不看好的可以卖出,看好而又没中签的,可以买入上车,股价暗盘走势是上市首日的风向标,有90%的正相关性。
7、上市
挂牌后股票就可以交易了,投资者可以自由买卖,长征达到延安。
大家知道长征到了延安,能不能赚到钱,后面还有一系列硬仗要打,各位投资者可以挥斥方遒,指挥千金万银在股市搏杀。
知道了关于港股IPO流程,以后参与港股打新可以从容淡定,不在咋咋呼呼,听到递表就要急急忙忙准备资金认购。学好港股打新基础知识,做个明明白白的独立投资人。
开户记得找郭二侠,各种问题专业解答
耀才开户攻略:耀才证券开户送2股阿里巴巴
艾德开户攻略:【艾德证券】免佣福利震撼来袭!
华泰开户攻略:华泰国际进场,史上优惠力度最大的券商
国信开户攻略:国信证券(香港)开户攻略
康蒂尼*业通过港交所聆讯了吗
没有。根据查询康蒂尼*业官网显示,截止到2023年5月30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准备在香港上市,但迟迟未能通过上市聆讯,没有通过港交所聆讯。北京康蒂尼*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科研与开发为先导,集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其前身是成立于1996年的北京市康蒂尼制*厂。
中国最大的粮食及木片进口港上市在即
A股上市公司日照港(600017.SH)分拆出来的所属日照港裕廊码头有限公司(下称“日照港裕廊”)在今年2月1日开启了赴香港上市申请之旅,近日已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日照港裕廊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微港口讯 据微港口消息,香港港交所网站4月14日披露,日照港裕廊已通过上市聆讯。日照港裕廊由日照港集团与新加坡多用途港口运营商裕廊海港于2011年共同设立,目前,日照港集团与裕廊海港分别持有日照港裕廊股70%及30%股权,主要运营商为其控股股东日照港股份及日照港集团。
股权结构
按2017年吞吐量计,日照港裕廊为中国最大的粮食及木片进口港。2017年公司大豆及木片进口吞吐量(含租出泊位)均稳居中国第一,木薯则稳居全国前三。总吞吐量从2011年的约1090万吨增至2017年的约242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14.2%。
按服务类型,公司提供装卸、泊位租赁、港务管理(停泊费及港口设施安保)、堆存及18年开始的新兴业务—物流代理(铁路公路水路货运代理)。业务主要集中于装卸业务,占总收入比例近80%,其次是泊位租赁,两者合计占比超过93%。公司共处理近20种货物,主要包括大豆、木片、木薯干及包括玉米小麦在内的产品,其中大豆占比超50%,木片及木薯干占比超过10%。财务方面,16年及17年以及截至17年及18年9月30日止9个月,日照港裕廊的收入分别约为人民币4.88亿元、5.21亿元、4.04亿元及4.00亿元,对应利润则分别约为7840.2万元、1.27亿元、1.13亿元及1.23亿元。
相关知识:
香港上市聆讯
对于不了怎么了解港股上市规则的人来说,香港上市聆讯是什么意思呢?一般香港上市聆讯要多久?
所谓的上市聆讯就是上市前对即将上市的公司进行全面评估,待有关专家当面评估是否通过上市。一般只要上市聆讯通过了,就一定可以上市了。另外想要在香港主板上市,必须经历一下流程: 一、重组阶段(1-3个月): ——聘请保荐人、律师、会计师、评估师等中介团队; ——各中介团队对公司进行尽职调查,评估上市可行性; ——拟上市公司和各中介机构共同商讨及落实上市重组的架构,使适合上市及配合公司未来的业务发展。 二、文件编制阶段(2-4个月): ——会计师编制拟上市公司过去业绩及财务状况之报告; ——保荐人及各中介团队分工草拟招股章程各章节; ——律师出具法律意见书; 三、上市申请阶段(2-4个月): ——若以H股公司形式上市,向中国证监会递交申请文件,获得中国证监会的核准; ——呈交上市申请表及有关文件予联交所; ——回答联交所就上市之反馈意见; 上市科推荐上市; ——联交所上市委员会进行上市聆讯。 四、发行上市阶段(2-4个月): ——上市委员会批准上市申请; ——保荐人连同公关公司向投资者推介拟上市公司; ——刊发招股章程; ——接受公众认购申请; ——正式挂牌上市,股份开始买卖。
通过上市聆讯就意味着正式上市吗?
不一定。1. 上市聆讯是公司在申请上市前的一项审查程序,通过上市聆讯并不代表公司已经正式上市。2. 上市聆讯是证监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审核的过程,如果公司通过审核,证监会会发出上市批文,公司才能正式上市。3. 此外,公司还需要在上市前完成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如股份发行、交易所挂牌等,才能正式上市。因此,通过上市聆讯只是上市的一部分程序,还需要完成其他的步骤才能正式上市。
ipo问询后多久上市?
问询之后到上市委审核大概是20天,审核通过后就可以办理证监会注册。一般问询就可能会费花费几个月的时间,但大多数都会在6个月内结束。但是说什么时间能上市都是对最早有可能上市时间的一种猜测,任何股票都可能在任何一个环节卡住。所以,只有实际公告才是真实可靠的。
快手好像要上市了,在哪里上市呀?
这个是抄作,一种营销手段。、这几天因为快手被传要上市,是闹得沸沸扬扬。但谣言刚没传一天,快手官方就向某媒体称目前并未有上市具体时间表。如此一来谣言自然就要不攻自破,但个人却发现了一个神奇现象,快手正式走入人们的视线。
海底捞什么时间通过聆讯官方称以公告为准?
海底捞将于明日通过聆讯?官方称以公告为准。8月29日,有消息称海底捞已收到港交所的书面通知,确定明日通过聆讯,9月27日正式登陆港交所。海底捞方面回应表示,以公司经监管机构批准发布会的正式公告为准。据“IPO早知道”消息,海底捞已经收到港交所的书面通知,确认明日通过聆讯。根据最新的上市时间表,海底捞将于9月3日启动分析师路演,9月11日确认基石投资者名单,9月12日启动全球路演,9月20日完成IPO定价,9月27日正式登陆港交所。此外,消息还指出,海底捞计划通过本次IPO募集7亿~10亿美元,市值90亿~120亿美元。目前,中投、贝莱德、富达、高瓴和中国人寿有望成为基石投资者,均表示愿意接受该价格区间。8月29日,就上述说法向海底捞求证。海底捞相关负责人表示,关于公司上市申请的一切信息,均以公司经监管机构批准发布会的正式公告为准。今年5月17日,海底捞国际控股在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招股书显示,海底捞2017年营收总额为106.37亿元,溢利11.94亿元,截至2017年底,餐厅数量达273家,计划2018年开设180-220家新餐厅。来源:网易新闻
上市聆讯通过还要多久才能上市?
港交所聆讯多大概20-25天左右上市。港股IPO的流程是递表(1-6个月)→聆讯(2-3天)→路演(7天左右)→招股(2周左右)→公布配售结果→挂牌。
寒潮之下通过聆讯,大喜屋的“水逆”期还有多久?
假若只用两个形容当下香港经济困境,我想,没有比“萧条”二字更加贴切。
作者|向荣
来源|格隆汇新股
数据支持 |勾股大数据
第一次递表遇上了港股新股寒潮,第二次再来又遇上了香港饮食寒潮,第三次通过聆讯遇到肺炎疫情爆发,持续“水逆”的大喜屋“悲”从中来。
据港交所1月21日披露,大喜屋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称“大喜屋”)通过上市聆讯,该公司曾于2019年6月4日首次递表之后,于12月5日再次递交港股主板上市申请。有媒体报道感叹,那个曾经传说中很火的日料店,如今遇上了冷流——第一次递表遇上了港股新股寒潮;第二次再来,又遇上了香港饮食寒潮;如今终于通过聆讯,却遭遇肺炎疫情爆发,香港疑似病例106宗,对于餐饮行业的大喜屋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同时,更新版本的招股书数据也显示出了旗下放题店在近期遭遇的困境,截至2019年7月31日止四个月,大喜屋的收入下跌了8.8%!
更差的数据也许并没有反映在已经公布的报表之上。实际上,2019难7月之后香港的宏观数据更显严峻。数据显示,7月至11月,香港入境旅客数增速为-5.5%、-42.3%、-45.9%、-45.9%、-58.4%。即便12月圣诞假期也没有改变颓势,香港入境处的数据显示,12月21日至25日访港旅客按年大幅下跌,入境人次录得48%的跌幅,其中内地入境旅客为39.06万人次,按年大跌56%;其他地区入境旅客14.38万人次,按年下降44%。
香港餐饮联业协会称,圣诞前餐饮业预订情况比往年下降15%。澎博跟踪的香港访客指数,香港下跌的幅度堪比SARS期间,再次创下历史记录。而且相较于此前香港餐饮业遇到的困境,如今肺炎疫情的影响或许将更加致命,入港旅客人数也必将延续持续低迷的趋势。假若只用两个形容当下香港经济困境,我想,没有比“萧条”二字更加贴切。
一般来说,旅游业、零售业和餐饮业均存在联动性,入境数字和访客数据不好,旅游业肯定表现强差人意,而“萧条”对餐饮业来说(甚至连锁餐饮业)更是最大的“敌人”,没有之一。
大家乐集团、大快活、翠华、叙福楼、赏之味在半年内的下跌幅度分别为22.46%、20.98%、24.81%、10.86%、62.50%。就连刚刚上市的九毛九股价也上演“过山车”行情,股价最低跌至8.96港元,较上市后高点跌幅逾20%。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你是否相信香港居民及消费者连满足温饱诉求的快餐、茶餐厅、酒楼和拉面店都受了极大影响之下,还有心情去消费较高的日料放题店享受么?
所以有一个问题必须要再三思虑,大喜屋所提交的这份帮助公司通过聆讯的更新版招股书,会不会就是最好的状态与最好的一面。而“最好”到底有多好?接下来再仔细看看。
根据招股书介绍,大喜屋在香港经营14间餐厅,其中包括13间日式放题料理餐厅及1间日式单点餐厅。根据灼识咨询报告,公司于2018年按收入计算在香港日式放题料理餐厅市场排名第一,占有约37.1%的市场份额;在香港日本菜餐厅市场中占据的市占率约为7.7%,大喜屋的14间餐厅仍较第一名98间的数量存在较大距离。
但是,大喜屋依然是香港餐饮细分领域(日本菜)的领先公司之一,存在一定的独特性和稀缺性,大喜屋旗下餐厅人气和口碑都不错,近年来分别成功上榜大众点评和《新假期周刊》的人气美食评选。
另一方面,请切勿忘记,餐饮业是周期行业,在景气的时候,龙头公司会特别吃香,一旦整个餐饮市场或某一细分领域踏入衰退,龙头公司并不一定都能穿越周期。
整个行业的淘汰率也是非常高的,以国内数据为例子,近两年,国内倒闭餐厅平均运营周期仅为508天,关店数是新开店数的91%,全中国有超过21万家餐厅结业,一线城市平均每个月10%的餐厅要倒闭,虽然全国餐饮业已经突破3.5万亿元,但是只有20%的餐厅赚钱,君不见湘鄂情、俏江南、小肥羊、真功夫……香港歌手蔡枫华的那句“刹那光辉不代表永恒”的名言,完全适用于餐饮业。
大部分人步入餐饮行业之前,往往只是看到那几家成功的案例,就认为自己也能像他们那样成功,别人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海底捞永远只有一家。一将功成万骨枯,餐饮业的阵亡史,每年都可以写出厚厚的一叠。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大喜屋的天花板也是比较明显的,为什么会这样说?请看下面摘自招股书的几幅图。
第一幅图显示香港整个餐饮业市场的规模于2018年约为1200亿港元,其中咨询机构评估亚洲及西式餐厅这一领域,在2018年-2022年间增长的速度为4.3%,至2022年该市场规模预期可增至419亿港元。
虽然4.3%的复合增速不算很快,从当下香港旅游业和GDP数据来看,我们始终认为食肆与餐饮业会受到很大影响,何时恢复要取决于香港经济的韧性和社会稳定下的正常运转,以及顺利渡过难关,目前的前景难言明朗。所以纵然这个低增速,也是觉得偏高,一落一起之间,未来数年间若能够维持回2018-2019年的市场规模,已经是较为良好的结*,持续的增长就不必过分幻想了。
第二幅图是香港的日式餐厅的市场规模,2018年的数据大概在109亿港元之间。
第三幅图是大喜屋核心所处的特定细分市场——日式放题料理餐厅,2018年该市场规模约为22亿港元左右,至于未来的复合增速,按咨询机构给出的预测数据,则为6.4%。先不说增速的高估的判断,单单从整个市场规模22亿来看,对公司可成长空间来说,未免太狭窄了,潜力有限。
曾经成为香港美食打卡地图“榜上有名”的大喜屋,确实是红过一阵子,然而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营收和盈利下滑、纯利率和经营利润率恶化、接待人次下降、翻台率下降、人均消费逐年下降。面对疲态开始显露的大喜屋,此刻的我心情会有点压抑,已经不想把数据一再拆分、罗列及描述了,只想以图说话,各自意会吧。
(备注:以下图表均摘自公司招股书,标红只是为了更好地比较和聚焦,并无其它意图,不准确之处敬请谅解)。
最后,从大喜屋的募资计划及用途来看,主要投向是继续在香港开设分店,或许公司主要考量的是统一的供应链管理、中央厨房和标准化问题,以及先入优势和品牌美誉度和口碑积累。但这样的思路决定了大喜屋的未来注定要跟香港紧紧地捆绑在一起,all-in香港,同呼吸共命运,香港经济若能恢复,那么大喜屋就继续成长,但天花板也是可见;假若香港经济及未来持续陷入调整的周期,那么大喜屋还要一路走到黑?
假设10个亿的营收下,维持5%的纯利,给20倍上限的估值,就是预期毛估估10个亿的总市值,按照长期市场潜力及空间,用尽了想象力,达到了20亿营收,店面数目再翻一番以上(起码超过30家),仍然按5%的纯利推算总市值(给予的估值倍数不变)也就是20个亿,两者的中间值给个15亿港元,如果大喜屋成功上市的市值超过这些数字,就当它赢了。赢了你,输了世界又如何?朗朗上口的歌词,记不起是哪首歌了。
下一句是不是:你曾渴望的梦,我想我永远不会懂。
最近各家公司陆续发出了年终奖,
但大家都开始迷茫:年终奖该做点啥?
这也不是笔小数目,
放银行活期?也太亏了吧!
不如放富途基金宝吧,投资理财两不误~
最主要还有限时的年终奖加码活动呢!
首次认购享高达15%的加息
(买入10w持有3日,不计基金本身的收益,
额外收益就达到123港币!!)
加入“格隆汇打新研究群”,
与打新大牛一起,
获取最全面、最深度打新资讯。
入群后即有机会获得
最新的资讯/课程/报告/评级/资料等干货分享
通过港交所聆讯是不是就可以上市?
不是
港交所聆讯通过意味着初步批准上市申请。具体来说:1. 港交所聆讯是指上市公司需要在港交所接受审核委员会的提问和回答,以评估基本财务情况、业务运作和管理制度等方面是否合规,根据反馈意见进行必要的调整。2. 如果审核委员会最终认为上市公司合规,会向证监会或者基金委员会提交申请,经审核后批准上市。3. 因此,港交所聆讯通过只是初步获得上市资格,尚需等待其他监管机构的审批,但这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仍然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预示着其逐步接近上市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