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货币有什么(金属货币与纸币和存款货币有哪些不同之处()。)
金属货币与纸币和存款货币有哪些不同之处()。
正确答案是:BCE
【科普微故事】世界上最早的金属货币
世界上最早的金属货币
楠楠:“爷爷,您知道世界上最早的金属货币是什么吗?”
爷爷:“不知道哦,能说给爷爷听吗?”
楠楠:“能!1953年出土于河南安阳大司空村的商代墓葬中的无文铜贝,它不仅是迄今为止,全世界出土文物中,人类所铸造的最早的金属货币,而且还是全世界的文物及历史文献中,人类所铸造的最早的金属货币。它比古代西方的里底亚人于公元前七世纪所铸造的椭圆形蚕豆状的‘白金’铸币,早了几个世纪。”
……
货币的故事?
1.原始交换:在货币出现之前,人们主要通过物物交换来获取需要的物品。这种交换方式受到交换需求与供给之间的限制,不够灵活高效。
2.货币替代品:为了解决物物交换困难的问题,人们开始使用具有普遍接受性的替代品,如贝壳、羽毛、稻谷等,作为交换媒介。
3.金属货币的诞生:随着社会的发展,金属逐渐成为主要的交换媒介。金属货币的优点在于稀缺性、可分割性和耐久性。古代的金属货币有铜钱、银币和金币等。
4.纸币的出现:在一定的条件下,纸币取代金属货币成为主导货币形式。最早的纸币出现在中国宋朝时期,由**颁布,并由商人与银行兑换成金属货币。
5.货币的发展与货币政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货币的功能不再仅限于交换媒介,还包括储藏形式和价值尺度。货币政策也成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包括货币供应管理、利率调控等。
6.电子货币的兴起: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货币成为快速、安全、方便的支付方式。例如信用卡、网上支付和加密货币等。
7.全球化与国际货币: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国际货币的作用日益凸显。例如美元、欧元等成为国际结算与储备货币,对全球经济影响巨大。
总的来说,货币的故事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化的一部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货币形式与发展方式各异,但其基本功能和作用是相似的。货币的出现与发展推动了社会交换的高效与便利,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货币有哪些具体形态?
没有的幸福只是一种个人的感觉罢了,看你自己怎么看待它了。很多时候,简单就是一种幸福。生活本来就太多的诱惑,太多的追求和渴望会让原来简单纯粹的人生变的迷茫与困惑起来。什么是幸福?这是个太老套的问题,我想每个人的答案和标准都不同,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活着就是幸福,可以看到早上升起的太阳是一种幸福,可以听家人在你的餐桌唠叨个没完那也是种幸福,可以和好朋友插科打诨也是种幸福,幸福很多很多,多的就如你身边的空气,充盈在你的周围而你懵然不知。。。。
货币有哪五大职能?五大职能之间有何关系?
货币的五大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其他三种职能是在商品经济发展中陆续出现的。五大只能之间的联系: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就是货币以自己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为什么货币能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呢?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也有价值。这就如同尺子所以能衡量其他一切物品的长度,是因为尺子自身也具有尺度一样。自身没有价值的东西,是不能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的。本来,商品价值的大小,乃是由凝结在该商品中的劳动时间来测量的。商品中包含的劳动时间越多,它的价值便越大。因此,劳动时间是商品的内在的价值尺度,而货币不过是商品的外在的价值尺度。商品的价值表现在货币上,就是商品的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实际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例如,一双皮鞋价格为10元,一件衬衣价格为5元,等等。不过,有一点这里应该说清楚,就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这一职能时,并不需要实在的货币,只要人们在观念上想一下某商品的价格是多少就可以了。所以这样,也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这是因为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它所做的只是给商品以价格形态,即表明某一商品值多少钱,而不是真正用商品与货币相交换马克思说:“货币在它的价值尺度功能上,本来也只是作为观念的或想象的货币”。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也就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我们平常从商品买卖过程中所看到的货币的作用,就是属于这一种,所以,这种职能又叫做购买手段。不说自明,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而必须是实在的货币。任何一个资本家决不会允许有人用空话来拿走他的商品。在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这一作用的情况下,商品与商品不再是互相直接交换,而是以货币为媒介来进行交换。商品所有者先把自己的商品换成货币,然后再用货币去交换其他的商品。这种有货币作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由物物交换过渡到商品流通,意味着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因为,在这种条件下卖与买被分成了两个独立的过程,如果出卖了商品的人不立刻去买,就会使另一些人的商品卖不出去。也就是说,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就已经包含了经济危机的形式上的可能性。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起初是贵金属条、块,以后发展成铸币,最后出现了纸币。纸币是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中产生的。货币的第三个职能是充当贮藏手段,即可以作为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人们储存起来。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既不能象充当价值尺度时那样只是想象的货币,也不能象充当流通手段时那样用货币符号来代替,它必须既是实在的货币,又是足值的货币。因此,只有金银铸币或者金银条块等才能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当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减少时,多余的金属货币便会退出流通成为贮藏货币;反之,当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增多时,一部分贮藏货币又会重新进入流通成为流通手段。由于贮藏货币具有这种作用,所以在足价的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便不会产生流通中货币量过多的现象,不会发生通货膨胀。货币的第四个职能是支付手段。在放债还债、支付工资以及交纳税款等场合,货币就起着这种作用。在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情况下,由于很多商品生产者互相欠债,他们之间便结成了一个债务锁链,例如,甲欠乙的钱,乙欠丙的钱,丙又欠了丁的钱……等等。如果有其中某一个商品生产者因为生产和销售的困难而不能按期支付欠款时,就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造成全线崩溃的*面。因此,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使经济危机的形式上的可能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货币的最后一种职能是充当世界货币,即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作用。能够作为世界货币的只有黄金或白银,铸币和纸币是不能充当世界货币的,因为后者一超出本国范围便失掉了原来的法定意义。世界货币的作用是:第一,作为一般的支付手段,用来支付国际收支的差额;第二,作为一般的购买手段,用来购买外国的商品;第三,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如支付战争赔款、对外贷款以及转移财产等等。
一角,五角,一元硬币分别使用什么金属制成?
一角以前是吕的,现在和一元的一样都是钢的,五角是铜的,上面会生铜锈的,绿色的我国的一元硬币最早是从1980年开始发行的。1979年,中国人民银行指定沈阳造币厂设计四种新的流通硬币:1角、2角、5角和1元硬币。该厂很快拿出了设计方案,并得到了批准。1980年初,这四种硬币开始生产并很快发行。其中三种角币采用金黄色铜锌合金制造,麦穗齿轮图案(类似铝分币);而1元硬币使用银白色铜镍合金制造,正面图案为八达岭长城,所以俗称“长城币”。这四种硬币生产成本较高,又不是当时商品流通急需的品种,所以生产量不大。很多人从未见过。这套硬币发行期是1980——1986年,只有7年。这套硬币是继1955年开始制造的铝分币后的第二种流通硬币,属于第三套人民币。1987年至1990年期间,我国没有发行1元流通硬币。这段时期银行对外发行的1元都是纸币。这期间发行的硬币只有1、2、5分铝币。第二种一元硬币是1991年——2000年间发行的牡丹图案1元硬币,钢芯镀镍材质。属于第四套人民币。第三种一元硬币是现在正在发行的菊花图案1元硬币,从1999年开始生产发行,也是钢芯镀镍材质。属于第五套人民币。第二、三种1元硬币的发行期有两年的重叠,也就是说,1999年和2000年同时生产了牡丹图案和菊花图案1元硬币。但其中2000年的老版牡丹图案1元没有正式发行,只在纪念套装硬币中才有。这种套装硬币的实际生产量是20万套(含精制币2万套,普制币18万套)
货币金属准备的用途主要有哪些
1,货币发行准备金是:为约束货币发行规模维护货币信用而制定的,要求货币发行者在发行货币时必须以某种金属或资产作为发行准备。2,现金准备包括黄金握族准备、外汇准备等具有极强流动性的资产准备,证券准备包括国家债券准备、短期商业票据准备等有价证券准备。(1)现金准备发行制:货币的发行100%以黄金和外汇等现金做准备(2)证券保证准备制:货币发行以短期轿皮裂商业票据、短期国库券和**公债做准备(3)现金准备弹性比例制:货币发行数量超过规定的现金准备比例时,国家对超过部分的发行征收超额发行税(4)证券保证准备限额发行制:在规定的发行限额内,可全部用规定证券作发行准备,超过限额的发行必须以十足的现金作为发行准备(5)比例准备制:规定货币发行准备中现金与其他有价证券所占的比例,但各种准备资产的比例闭闭难以确定(6)无准备制度:中央银行发行货币并不要求特有一定的准备资产,即国家以行政法规形式规定中央银行货币发行的最高限额
金融货币包括?
金融货币是以金属作为货币材料并铸造成一定形状的货币,金融货币是商品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发行与回笼黄九航愿哪极啊排用更口机制金属货币的铸造与熔化机制有何不同
使用方面不同。在金属货币制度下,主币是指用金属货币材料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铸造的货币,在信用货币制度下,主币的发行权集中于中央银行或**指定的发行银行。其具有私自熔化,自由铸造,超值铸造的性质辅币。
古代货币有那几种?
一、远古时期
出现了最早的货币——天然海贝。
二、商周时期
天然海贝仍是重要货币,但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铜币的出现,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一次重大演变。
三、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进入金属铸币阶段;战国时期已确立布币,刀币,蚁鼻钱,环钱四大货币体系。
1.刀币:齐国和北方的燕国主要使用刀币。刀币分“燕明刀”和“齐刀化”二大类型。
2.环币:秦国独用环币,其形制取象于纺轮或玉壁演化而来。环币分圆形圆孔和方孔两种。
3.蚁鼻钱:是楚国流通使用铜贝,是一种面部有字、形状似海贝的货币。
4.布币:因形状似铲,又称铲布。按布币形状划分,可分为空首布、平首布两大类。
四、秦汉时期
秦半两: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在战国秦半两钱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在全国通行,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
五、两汉时期
五铢钱:面文“五铢”二字的钱最初铸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重如其文,被称为五铢钱。五铢钱是秦汉货币史上的一大转折,实现了中央对货币铸造权的集中统一,五铢钱也是钱币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
六、隋唐时期
1.隋代隋文帝铸造“开皇五铢”结束了汉末以来三百多年钱制庞杂*面,这也是最后一个使用五铢钱的朝代。
2.唐高祖武德年间铸行“开元通宝”钱,结束了秦汉以来以重量铢两定名的钱币体系,而开创了唐宋以后以“文”为单位的年号,是我国古代货币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七、宋元时期
1.北宋时期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纸币交子,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交子”的出现,是古代货币史上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一次重要演变。
2.银量被铸为一定标准的银锭从元朝开始,从元朝至元年间开始,银锭自名“元宝”,这是中国称银锭为“元宝”的开始。
八、明清时期
1.明朝时期,主要用银量充当货币。明朝万历年间,银元开始流入中国。
2.清朝时期,鸦片战争后清**为对付西方银元流入,自铸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