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基金涨幅怎么这么高(指数基金具有永生不死,永远上涨的特点,是真的吗?)

指数基金具有永生不死,永远上涨的特点,是真的吗?

作为指数投资爱好者,我认为这句话只说对了前半部分,而后部分是错的。

先说后半部分永远上涨的特点:指数基金本质就是股票,只不过是一篮子股票而已,即管它再好,也无法保证永远上涨,特别是在我们A股,如果都能永远上涨,我们只要买指数基金就行。打个比方,宽基指数如上证50ETF,300ETF,500ETF,这些股票最终还是要跟随大盘总趋势走的,而我们A股多数情况属于震荡市,甚至是熊市,而单边牛市行情是可望而不可即。所以长期定投指数基金一般来说都是假命题,当然不乏消费、医*ETF这些从长远来说不错,但少之又少,多数都是阶段行情,然后就开始回落。

指数基金具有永生不死:指数基金编制是有特定指数公司编制,有其一套选取与淘汰的方法,多数情况都是以总市值来进行选取淘汰,而一般都是半年一次调整成分股,有的是一季度调整,故而能保持新陈代谢,永生不死,我们就以上证50ETF:

上证50指数的样本股按照以下方法选择:

一、选取上证 180 指数样本股

二、对样本空间内的股票按照最近一年总市值、成交金额进行综合排名,选取排名前 50 位的股票组成样本,但市场表现异常并经专家委员会认定不宜作为样本的股票除外.

定期调整:上证50指数的样本股每半年调整一次,样本股调整实施时间分别是每年 6 月和 12 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指数基金是上班族投资的首选,多数定投都能实现慢慢变富,看好指数上涨就买入对应宽基指数,而如果看好行业,比如最近顺周期很火,就可以买入有色、煤炭,钢铁ETF,就可以买入此行业前几十只绩优股,甚至是一网打尽,如证券ETF,银行ETF,就是买入所有证券、银行有关成分股。在美国,指数基金已然成为散户的首选,而不远的将来,也必将在中国流行,最后就是ETF赛道越来越完善,不仅可以投资国内,也可以投资国外,慢慢可以实现投资所有热门的细分行业。

指数型基金的涨跌原因是什么

一般来说,指数型基金(被动管理型基金)是指跟踪股票指数的基金,跟踪误差越小越好,每天的涨跌幅度和所跟踪股票指数差不多,比如博时沪深300指数基金,跟踪的就是沪深300指数,该基金的涨跌幅度也和沪深300指数差不多,误差较小。

为什么杠杆指数基金能够大幅高于相应指数的收益?

购买分级基金的a,b类,需要开通证券交易账户,像买卖普通股票一样进行交易,但卖出时没有印花税,并且很多券商对于场内基金的交易收的佣金,都会比买卖股票佣金底一些。进取b类基金,都是带杠杆运作的,涨跌幅都会大于其跟踪的指数标的,获取收益的同时,不要忘记杠杆类产品的风险。另外,分级基金除个别永续性的之外,多数都有折算期,要格外注意。

2021年初这几天,为什么基金涨这么高?要不要卖?

投资大佬林园说了一句话,人们害怕股市有泡沫,那么股市没有泡沫,人们又怎样能赚到钱呢,如果你害怕泡沫,不敢拥抱泡沫,你注定是个苦命的人。

为什么这几天,大部分基金都是升?是啥原因造成?请教大家

因为大盘指数表现给力,所以基金就涨!

为什么指数基金涨的比跟踪的指数高几倍?

指数基金是以特定指数为标,并以该指数的成份股为投资对象,通过购买该指数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构建投资组合,以实现追踪标的指数表现的基金产品。

通常来说,指数基金的首要目的就是要减少跟踪误差,使投资组合的趋势与标的指数相一致,以取得与标的指数大致相同的收益率。

但是依然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市场上大部分的指数基金涨的都比指数要好,而且很多指数基金的涨幅甚至比同期的指数高几倍,这是为什么呢?

石头随意选取一只跟踪沪深300的指数基金,基金跟踪误差为0.14%,误差不算很大,但5年之后基金的涨幅却是指数涨幅的3倍之多,投资指数基金难道还有什么额外收益吗?

从走势上看,我们也可以发现,这只基金与沪深300指数除了慢慢拉开的距离之外,走势还是非常一致的,所以很明显,基金与指数表现的差距,并不是因为什么突发现象,而是一个随着时间拉长的一个常态现象,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

虽然指数的标的与权重是固定的,指数基金也可以完全按照指数的标的与权重来复制,但基金跟踪指数还是会存在一个误差,这个误差并不大,但随着时间的拉长就会放大基金与指数之间的差距,而之所以有跟踪误差也是因为以下几点:

1)不同的个股流动性不同,而基金买入个股首先就需要保证流动性,所以我们仔细去看基金各个成分股的仓位与指数的成分股是不一样的,这样基金每日的涨幅就很难与指数实现一致。

2)基金存在各种费用,但指数并没有这些费用,比如我们常见的管理费、托管费、销售服务费,这些都是每日计提,以及不常见的交易服务费、律师费等等,如果基金完全复制指数,按理来说由于这些费用的存在基金长期肯定跑输指数。

3)指数每年都会调仓,但指数的调仓就是规则的重新筛选,而基金很难一下子直接复制,毕竟同时跟踪指数的基金是很多的,如果所有的基金都集中买入,那么这些调仓进来的个股肯定会被爆炒,这样就拉高了买入成本,所以一般基金都会分好几天买入与卖出。

股票虽然没有规定一定要分红,但一般来说一个指数每年都会有不少的成分股分红,而股票分红了就会进行除权,也就是股价降低,但指数并不进行除权,所以指数其实在没有变化的情况下降低了,举个例子,指数A所有成分股分红1%,那么指数点位就要下降1%,但是基金的净值并不会降低,长时间这样下来指数就会慢慢的跑输基金。

这也是为什么即便是跟踪误差最小的ETF基金,长期也能够跑赢对应指数的重要原因。

最典型的的就是打新股以及参与股票增发,这些基本上都是稳赚钱的额外收益,而且除了有些基金也可以参与转融券业务,也就是将股票借给别人做空,然后赚取融券的费用,这样基金自身不用承担任何风险,也可以获得一笔额外收益,当然这部分收益也是归入基金资产的。

这就是为什么指数基金以指数为标的,且跟踪误差并不大,但长期却依旧能大幅跑赢指数的主要原因。

基金市场常说的基金涨幅跑过指数,这是什么意思?

就是基金的增长幅度比大盘的同期指数增长快!一般而言,原因是某个基金公司仅是购买了股市的个股,这些个股并不是与大盘完全同步的!所以有可能基金跑过指数,有可能基金落后与指数。

为什么上证50指数涨得这么好?逻辑在哪里?

上证50指数和个股在过去两年取得了较大的涨幅,起到了稳定市场和指数的作用。过去两年上涨的主要逻辑来自于管理层意志和低估值的价值重估。

2015年6月份A股出现了股灾式的暴跌,之后管理层组织资金救市。之后的几次暴跌中,救市资金多次通过买入和拉抬上证50,沪深300指数的权重股,稳定市场。管理层主导的救市行动,为机构投资者指明了投资方向。

熔断之后,管理层加强了市场的干预和指导。机构投资者在管理层的引导下,高举价值投资的大旗,集中买入上证50,沪深300权重股,在赚钱效应下,市场资金开始向这类股转移,个股和指数持续上涨,不少个股涨幅巨大。

另外,上证50个股,普遍估值较低,银行股市盈率低于8倍,上证50个股的平均市盈率目前也只有12倍。上证50个股的分红比例较高,股息回报率也大幅超过市场平均水平,高于银行存款利率,极具投资价值。

当前市场处于熊市中,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避险情结较高,低估值权重个股成为配置首选。

管理层意志,低估值,稳定市场的功能,是上证50个股和指数的主要原因。

指数增强基金收益为什么这么高,适合定投吗

2018年度

2017年度

2016年度

2015年度

2014年度

2013年度

2012年度

兴全沪深300指数增强

-16.95%

31.83%

0.70%

9.51%

57.16%

-4.64%

9.40%

易方达沪深300ETF联接A 

-22.20%

22.63%

-8.04%

6.73%

50.93%

-5.80%

8.27%

沪深300指数

-25.31%

21.78%

-11.28%

5.58%

51.66%

-7.65%

7.55%

 

管理费

托管费

销售费

申购费

兴全沪深300指数增强

0.80%

0.15%

0

0.12%

易方达沪深300ETF

0.15%

0.05%

0

0.12%

指数型基金的涨跌原因是什么?

买基金其实就是你把钱交给基金公司,由基金公司帮你买股票和债券证券等,市场的股票涨了,基金净值也就涨,反之就跌了,基金的涨跌主要是看基金所持有的股票,一般看十大重仑股的涨跌,这段股市波动较大,基金也就起伏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