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油退市价格(ST长油退市4年半重回A股徐翔浮盈超5000万)

ST长油退市4年半重回A股徐翔浮盈超5000万

《中国证券报》是新华通讯社主办的全国性证券专业日报,是中国证监会指定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

A股首只重新上市股ST长油(长航油运)今天来了,让一直坚守不放弃的12万股东,终于迎来回报。

 

1月8日早盘,ST长油开盘价2.81元/股,下跌34.8%,随后跌幅缩至28.31%,根据上交所规定,股票于9点31分进入临时停牌状态。

 

ST长油盘中临时停牌后于10:01恢复交易,2分钟后,因盘中交易价格较开盘价首次上涨超20%,该股再度被临时停牌,停牌前跌21.81%,报3.37元/股。

 

10分钟的集合竞价时间加3分钟的连续竞价时间,可以说,ST长油首日13分钟的表现十分精彩。

在ST长油12万股东中,最引入注目的莫过于曾经的私募一哥徐翔。徐翔及其家族成员,在退市整理期突击买入2200万股,按照退市整理期的0.82元/股的均价计算,已经浮盈超5000万元。不过目前徐翔因违法入狱,其股权和房产均已被法院查封和冻结。

恢复上市“暴利”时代终结

在苦熬四年半后,ST长油1月8日重新登陆上交所,成为A股历史上第一只退市后重新上市的股票,首日开盘参考价为4.31元/股。

 

更重要的是,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

 

不过8日开盘,ST长油开盘下跌34.8%,随后跌幅缩至21.81%。

 1月7日晚间,ST长油股吧沸腾,连夜挂单买入的人今天可能要失望了。

截至目前,ST长油已经两次临时停牌。根据规定,出现下列情形或将被交易所实施盘中临时停牌,包括:

1、盘中交易价格较当日开盘价首次上涨或下跌超过10%(含)、单次上涨或下跌超过20%(含);

2.盘中换手率(成交量除以当日实际上市流通量)超过80%(含)。

 

不少人慨叹, 恢复上市“暴利”时代终结。

过去几年,恢复上市首日涨幅翻倍甚至几倍。如2015年8月12日恢复上市的协鑫集成大涨986%。但2018年以来,恢复上市的重*控股、攀钢钒钛上市首日表现都不再强势。

 

2017年12月25日因换股吸合并的招商公路,首日开盘下跌13.25%,截至当日收盘股价下跌9.78%。

 

2018年8月24日,当年首只暂停上市后恢复上市的股票攀钢钒钛,大幅高开20.52%。截至收盘,上涨25.08%。

最赚钱的却不是徐翔

2014年6月5日,因连续四年亏损,ST长油于从A股退市。退市前一个交易日,股价定格在0.83元。而2015年4月20在老三板恢复转让后,长油连续27个涨停。此后,长油股价连续上涨,至2017年2月27日宣布再次停牌前,创出4.31元/股的新高,与退市时相比暴涨419.28%。

 

这意味着,在不考虑首日涨跌的情况下,在长油退市前潜伏的投资者已经有一定的收益。

不过,从A股退市之前,长油股价经历了从每股20元高点到0.83元的断崖式暴跌,进入退市整理期连续7个跌停。2014年6月4日最后一个交易日,长油累计成交13.7亿元,换手率高达53.7%。

而ST长油12万股东中,最引入注目的莫过于曾经的私募一哥徐翔。

在2014年6月长油退市整理期中,徐翔突击入股,用徐翔、徐柏良(徐翔父亲)、郑素贞(徐翔母亲)、应莹(徐翔配偶)的账户大举买入,四人合计持有2200万股长油。按照退市整理期的0.82元/股的均价计算,已经浮盈超5000万元。不过目前徐翔因违法入狱,其股权和房产均已被法院查封和冻结。

2014年三季度末的数据显示,长油的前十大股东中除了徐翔家族,还包括“牛散”王东武持有1309.06万股,名列第二大股东;“ST股专业户”陈庆桃持有800万股,列第五大股东;第六大股东蒋炳方在市场上同样被认为是擅长投资重组股的高手。

ST长油重新上市,受益最大的可能不是徐翔等“牛散”,而是破产重整时通过债转股成为股东的多家银行等金融机构。

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除了第一大股东中国外运长航集团,银行等金融机构占据了长油前十大股东中的9席。包括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等。

根据当时的债转股方案,股票抵债的价格为2.30元/股,相对于股票停牌前的0.83元/股,意味着债权人账面上将浮亏64%。但重新上市前ST长油股价上涨至4.31元/股。意味着四年前,它们以浮亏64%的代价接受了债转股的方案,却在重新上市前浮盈87.4%。

有一些股民,时隔多年后,似乎已经遗忘了自己还持有长航油运的股票。

2018年12月中旬,ST长油董秘曾善柱告诉中证君,“长油12万户股东中,有一些因为销户、休眠等原因对不上,导致股东登记工作很复杂。”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ST长油重新上市前的重要股东,中外运长航以及金融机构债权人等均做出相应承诺,保护投资者利益。其中,中外运长航承诺ST长油重新上市后6个月内如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基准价格(4.31元/股)的50%,其持有的ST长油股票锁定期将自动延长6个月。

在ST长油退市后重整过程中取得股份的12家金融机构债权人也作出承诺,在ST长油重新上市后12个月不减持。数据显示,ST长油12家重整金融机构债权人股东合计持股17.67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5.18%。

还有哪些退市股有机会?

ST长油重新上市,已经让很多老三板的公司摩拳擦掌。

2018年6月,创智科技也向深交所提交了恢复审核重新上市申请,但后来重新上市进程再度陷入停顿。

此外,天创5表示,正与有关方面积极开展重新上市相关工作;南洋5也曾于2017年11月发布公告称,公司正与中介机构积极推进重新上市工作。首家主动退市公司二重5也正在积极争取重新上市。

国机重装董事长陆文俊此前向中证君表示,“我们下一步就是要尽快回归A股,重新上市的方案我们也在推进,这也是我们当时对股东的承诺。”

天创5表示,正与有关方面积极开展重新上市相关工作;南洋5也发布公告称,公司正与中介机构积极推进重新上市工作。另外,曾经的“主动退市第一股”国机重装也正在积极争取重新上市。

不过,也不是所有“老三板”股票都有重新上市的可能。比如,从创业板退市的欣泰3,创业板没有重新上市制度安排,且其退市原因为欺诈发行,具有违法不可纠正、影响不可消除特征。因此,在目前的制度框架下,欣泰3无法重新上市。

如果仅仅以“最近3个会计年度扣非净利润为正,且累计超过3000万元”作为重新上市的基本条件来看,公布2017年业绩的退市公司中,有多达10家公司符合标准。当然,并不是财务数据达标就具备了重新上市的条件。

如果我现在买进:退市长油600087不抛售,这只股票退市以后,我还能在我的股票帐户里看到我持有它的

退市后股票账户会消失,比如说你持有10000市值,退市和账户会变成亏损10000.股票被放到了三板交易。想要交易,必须去三板开户才行。另,重新上市你就赚了,不过时间漫长,也无确定性,现在买入的都是些赌徒。

股票退市了,股份还在,退市公司还在经营,且业绩不错,怎么办?

股票退市指退出二级市场,一般会退到三板市场,退市等于公司宣布破产倒闭,退市的公司还可以继续经营的,只要公司日后再度达到上市条件,还可能回到二级市场上市交易的。

根据你的描述,你在这家公司退市之前就已经持有这家公司的股份,当股票即将退出二级市场之时,你的股份依旧没有卖出,股份依旧还是躺在你的股东账户里面,对于这种情况你可以采取两种办法来处理。

第一种办法:通过三板市场卖出退市公司的股份,你可以直接拿身份证到证券公司开通权限,交易三板市场的权限,可以在周一,三,五的开盘时间阶段,把股份卖出变现。

第二种办法:你可以不管不问,死马当活马医,反正这笔钱就当作没有了,任其发展吧。假如公司每年进行分红,你同样可以享受到分红的,最重要一点就是博取公司再次发起上市的申请,一旦再度重新恢复上市,这个时候你就发了,有一笔固定资产了。

所以对于你当前还持有退市股票的也不用担心,顺其自然吧,要么安心持有等分红等待恢复上市,要么就是通过三板市场卖出,这是两种没有办法的办法了。更何况你持有的这家公司退市之后,业绩好的话,如果退市不是出现特别严重的违规问题,当业绩达到重新上市的条件,还可以重新IPO上市的。

总之通过你这件事也是告诉我们一个所有投资者一个投资风险,尽量远离退市股票,远离一些垃圾股,一旦股票确认退市的话,建议在退市之前卖出股票,避免股票退市之后难于卖出兑现了。

看完点赞,腰缠万贯,感谢阅读与关注。

持我有的退市长油若干股,退市后系统显示为0,假若长油会重新上市,我的股份还在吗?来自

1、退市长油,目前只是从主板退市,所以你的A股账户上没有了该股;2、退市后估计就这几天可能会转到“代办转让市场”上市,也就是所谓的“老三板‘;3、你要带上身份证,去你开户的券商营业部,开通”代办转让“市场的账户,然后你的股票就在了,并且是可以交易的;4、现在还不知道”退市长油“转板后的交易情况,一般来说有三种:一是每周交易五日,二是每周交易三日,三是每周交易一日,

*ST长油将成央企退市第一股(全文)

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南京油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ST长油”)将成为首家退市的央企,这让投资者唏嘘不已。

照理来说,A股一直被诟病的就是退出机制不健全,有公司因为经营不善而退市理应受到市场欢迎,但*ST长油的退市却引起了多方关注和中小股东的维权行动。

一位曾经跟踪过*ST长油并撰写其研究报告的券商航运业分析师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对公司退市很吃惊,“搞不懂为什么会到如此艰难的境地。”

近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收到*ST长油部分股东的举报信,直指*ST长油存在恶意退市的嫌疑。4月8日,本刊记者就此致电*ST长油,*ST长油方面表示不接受采访,拒绝对相关情况进行置评。

3月22日,*ST长油公布了2013年年报,最终净利润被定格在亏损59.2亿元。这直接宣告了*ST长油的退市成为定*,此前的2010年至2012年,*ST长油分别亏损0.1859亿元、7.54亿元、12.39亿元,2013年4月被上交所暂停上市。如今*ST长油连续第四年亏损,按照上交所的退市规则,被暂停上市后,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净利润为负值,将会退市。

*ST长油即将退市的信息也得到了公司层面的确认,其公告称,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预计2014年4月23日之前公司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退市整理期结束后,公司股票将从上海证券交易所摘牌。

对于2013年巨额亏损的原因,*ST长油方面解释为航运业整体低迷带来的经营亏损以及部分船舶计提资产减值和长期期租VLCC(20万载重吨以上的超大型原油运输船)计提预计负债所致。

不过在上述航运业分析师看来,航运业整体低迷,并不是*ST长油经营如此困难直至退市的主因。“如果行业低迷是主要原因,其他同行业上市公司也没有退市啊?”这位分析师反问。

据Wind资讯统计,公布年报的属于海运行业的15家上市公司中,2010年至2013年出现亏损的家数分别为2家、6家、5家、4家,全行业亏损的现象并不明显。只有*ST长油在这4年间持续亏损。

有分析人士指出,*ST长油的连续亏损与其发展战略有关,在航运业低迷、运力明显过剩的情况下,*ST长油仍然继续扩张。

早在2011年*ST长油业绩亏损,被退市预警时,兴业证券就在研究报告中指出,*ST长油自2008年投入第一艘VLCC以来,运力快速扩张,2011年共交付6艘VLCC,船队规模扩张至14艘(其中8艘为租入船),公司VLCC以自营为主。严重低于保本点的市场运价和不断上涨的燃油价格(2011年国际燃油均价上涨39.6%)导致公司VLCC业务巨亏。

而据了解,对VLCC计提资产减值亦是*ST长油2013年巨额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媒体质疑,决策层的失误占据很大因素。

本刊记者就此致电*ST长油,但对方拒绝对此作出回应。

“我并不是反对A股的退市机制,也不是反对*ST长油的退市,而是反对*ST长油的恶意退市。”廖亦冰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气愤地说。

廖亦冰是*ST长油的股东,截至*ST长油停牌前,其持有100万余股,平均价格2元多一股。目前,*ST长油的股价定格在1.63元/股,一旦进入退市整理,其股价将变得难以预期。

廖亦冰质疑*ST长油有恶意退市的嫌疑,其业绩的连续亏损有人为操作的原因。

廖亦冰向《中国经济周刊》提供的举报信主要有两点质疑:一是2010年*ST长油业绩由盈利调整为亏损涉嫌误导投资者;二是对2013年业绩突然的大额计提预计负债有刻意做亏业绩的嫌疑。

在2011年3月份,*ST长油的2010年年报显示,当年公司实现净利润883.5万元。之后*ST长油通过证监会审核完成了定向增发再融资。

不过,在2012年的4月份,时隔一年之后*ST长油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公告,指出2010年年报中,售后回租账务处理和燃料费成本及跨期收入存在差错,所以要进行更正。更正之后*ST长油2010年业绩由盈利883.5万元变为亏损1859万元。

举报信认为,首先,如果不是业绩的调整,*ST长油2010年业绩是盈利的,即使今年亏损也不会面临退市。其次,*ST长油2010年的盈利给其后通过证监会再融资审核提供了便利条件,如果2010年真实情况是亏损,则涉嫌误导投资者。

廖亦冰参加了*ST长油2014年的股东大会,他透露在股东会上,*ST长油董事长朱宁曾被问及此事,朱宁回应称这一点“至今是有争议的”。不过这一点未得到*ST长油方面的核实。

举报信的另一个质疑是对*ST长油2013年业绩突然的大额计提预计负债有刻意做亏业绩的嫌疑。

2014年3月20日,*ST长油召开股东大会,通过了对全资子公司长航油运(新加坡)有限公司(下称“新加坡公司”)从境外船东公司租入的10艘长期期租VLCC船舶进行计提负债约21.03亿元的议案。

但据廖亦冰介绍,这个议案受到了部分小股东的反对。这样的突然大幅计提负债不仅使2013年业绩扭亏无望而且不合理。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注意到,*ST长油的此次计提负债与境外船东公司的要求并无直接关系,更倾向于*ST长油的“自觉”计提。

尽管*ST长油在公告中承认经与境外船东公司友好协商,当前情形下并不一定需要计提预计负债,但*ST长油仍然进行了计提。给出的理由是随着*ST长油与新加坡公司的连续亏损,船东公司要求提前终止协议的可能性较大。

对此,部分小股东认为,*ST长油本无必要计提如此大额的预计负债,中国作为运油大国和需油大国,境外船东公司将船舶继续租给*ST长油是大概率事件。

值得关注的是,负责审计年报的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声称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对此计提出具了保留意见。

而对于新加坡公司,记者注意到其本身经营的亏损是致ST长油亏损的重要原因。以2012年和2013年为例,ST长油分别亏损12.39亿元和59.2亿元,其中新加坡公司的亏损高达7.3亿元和28.6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公司的治理存在缺陷,2013年9月23日,*ST长油公告称,公司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系公司之子公司新加坡公司的经营部门对供应商信息的管理不健全,公司未能建立对供应商信息的共享机制,导致财务报表的审计范围受限。

投资者据此质疑,新加坡公司是蚕食ST长油利润的“黑洞”,但其财务情况却不公开透明,*ST长油退市有逃避上市公司透明监管的嫌疑。

为什么*ST长油会选择在2013会计年度计提预计负债?如按举报信的内容,*ST长油“做亏”业绩的原因是什么?面对记者采访,*ST长油拒绝回应上述质疑。

*ST长油的最终退市尚需上交所作出裁决,但作为央企退市第一股,仍面临投资者的种种诘问。据悉,*ST长油的部分小股东决定向中国证监会和***国资委反映情况进行维权。

时间:2022-10-0504:45:46

被举报文档标题:*ST长油将成央企退市第一股

13882551937、13808266089 服务时间:8:00~21:00 承诺一小时内删除

*st长油会退市吗

退市长油再度一字跌停因连续四年亏损而触及退市红线,4月11日,*st长油收到上交所终止上市的决定,成为首家退市央企。公司股票在4月21日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证券简称变成“退市长油”。退市长油如今仅剩下27个交易日,之后就将转入场外市场,因此绝大多数资金都将选择卖出,股价压力可想而知。按照当前收盘价1.19元估算,仅需再出现2个跌停,退市长油就将跌破1元大关,成为近年来a股罕有的“仙股”。(退市整理)二级市场走势:该股连续三个交易日一字跌停,短期宜回避。

ST长油退市4年半后重新上市,开盘首日暴跌

来源 | 中国基金报(ID:chinafundnews)

作者| 泰勒

今天是值得载入A股资本市场史的一天,有一家公司在4年前成为第一个退市的央企,又成为第一个“死而复活”的上市公司,简单来说是A股历史上第一只退市后重新上市的股票。

一直坚守不放弃的12万股东,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不过1月8日开盘后,ST长油一度暴跌超30%,随后盘中临停,股价下跌28.31%。

上午10点之后ST长油继续交易,跌幅缩窄至21.81%,股价报3.37元,因盘中交易价格较开盘价首次上涨超20%被二次临停。

ST长油收盘跌23.2%,股价报3.31元,换手率9.5%,成交额5.71亿元。

上交所发布关于ST长油重新上市首日交易情况的说明称,ST长油的涨跌幅限制将在明天起恢复为5%。

首个重新上市股——ST长油

ST长油(601975)1月7日晚间公告,公司股票于1月8日在上交所重新上市交易。重新上市首日,公司股票价格不设涨跌幅限制,开盘参考价为公司重新上市前在转让系统最后交易日的收盘价,即4.31元/股。

看看基本信息:

股票简称:ST长油

股票代码:601975(注意:和退市前不一样)

上市时间:2019年1月8日

重新上市首日开盘参考价:4.31元/股

首日涨跌幅:不限

上市次日涨跌幅:±5%

本次重新上市后总股本:5,023,400,024股

流通股:1,898,551,957股,占比37.79%

限售股:3,124,848,067股,占比62.21%

上市保荐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ST长油重回A股

先暴跌38%,又连拉2涨停

根据公告,ST长油重新上市首日开盘参考价为公司重新上市前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最后交易日的收盘价,即4.31元/股。以此计算,ST长油重新上市开盘市值达到216亿元。

1月8日重新上市,ST长油开盘大跌35%,盘中股价最低2.66元/股(也就是暴跌38%),开盘仅1分钟即被上交所临时停牌,停牌前跌幅为28.31%。

10时01分,该股恢复交易,2分钟后,因盘中交易价格较开盘价首次上涨超20%,该股再度被临时停牌,停牌前跌21.81%。

这次停牌时间将持续到今日14时57分。

徐翔在监狱里大赚350%

ST长油最新公告显示,公司股东总数为118,929户,其中前十大股东持有2,966,858,727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59.04%。

公司的控股股东为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招商*集团有限公司,最终控制人为***国资委。截至本报告书签署日,长航油运与控股股东以及实际控制人之间的股权及控制关系如下: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在长油航运退市整理期,徐翔家族抄底买入该股。

2014年6月,长油5(400061)退市前,股价只有7毛钱一股。徐翔突击入股,家族4人在长油航运2014年退市之前精准买入了该公司股票。

当时该公司不仅确认退市,而且股价也连续下挫,长油小散们在退市整理板期间纷纷割肉出逃的同时,泽熙的掌门人徐翔却在大量扫货。

徐翔的入股被市场解读为“赌重组”。长油5披露的2014年中期报告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分别出现了郑素贞(徐翔之母)、应莹(徐翔之妻)、徐柏良(徐翔之父)、以及徐翔本人,4人各购买了550万股,合计持有2200万股长油。

此外,王东武也是市场大名鼎鼎的“牛散”。第六大流通股股东蒋炳方在市场上同样被认为是擅长投资重组股的高手。

彼时还叫做*ST长油的2014年一季报显示,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依次是南京油运、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南京金陵船厂、南京港(集团)有限公司、陈庆桃、崔兴、蒋炳方、翟俊义、三一集团有限公司、江少平和谌瑞奇。

由此可见,徐翔均在当年4月1日以后买入该股,而那时候*ST长油早已经发布多次的终止上市风险提示,而且连续跌停。数据统计显示,这段时间长油的交易均价在0.75元左右,粗略计算,徐翔此番斥资超1600万元。

当时有基金经理感叹,这些人齐聚长油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赌能够重组完成后恢复上市,“如果那样的话,这收益率也就不是一两倍的问题了,搞不好就是十倍二十倍。”

而事实上,长油在老三板重整业务后连续33个交易日涨停,到当年6月4日,公司股价从4月20日的0.87元/股一路上涨至4.17元/股,累计涨幅达379.3%,让不少买入退市长油的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

去年11月3日,徐翔妻子应莹对《中国经营报》记者回应,目前持有2200万股数量并未改变,成本当时在1元以下。按照0.75元/股的成本价,粗略计算,即使ST长油重新上市首日暴跌,仍能大赚350%。

不过,这对于包括长油2200万股在内的股票等资产已经被法院查封冻结的徐翔家人而言,已经没有实质性意义了。

长油重回A股

最受益的可能不是徐翔

ST长油重新上市,受益最大的可能不是徐翔等“牛散”,而是破产重整时成为股东的多家银行等金融机构。

由于此后长油破产重整完成,导致其股东出现重大变动,银行等金融机构占据了长油前十大股东中的9席。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

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为长油第二大股东,持有3.88亿股,持股比例7.72%;

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和工商银行南京下关支行分列第三大股东和第四大股东,持有2.5亿股和2.38亿股;

此外第五到第十大股东分别为中信银行南京分行、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平安银行、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光大银行南京分行以及交通银行。

造成上述股东结构的原因与长油退市后实施的破产重整有密切关系。2014年11月底,南京中院裁定批准长航油运重整计划,其中主要包括资本公积金转增股票(每10股转增4.8股)、全体股东让渡股票及以股抵债(股票抵债价格为2.3元/股)三部分。

ST长油稳定股价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ST长油重新上市前的重要股东,中外运长航以及金融机构债权人等均做出相应承诺,保护投资者利益。

控股股东中外运长航集团承诺重新上市后6个月内,如长航油运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基准价格(每股4.31元)的50%,中外运长航集团持有的长航油运股票锁定期将自动延长6个月。

另外,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在重新上市后的股份锁定安排如下:

招商*集团、中外运长航集团均已出具承诺函,承诺:“本公司直接或者间接持有的长航油运股份,自长航油运股票重新上市后的三十六个月内将不会转让、委托他人管理或者由长航油运回购;

但转让双方存在控制关系,或者均受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将依据届时中国证监会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相关规定处理。”公司相关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均已出具承诺:“本人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如有)自公司股票重新上市之日起十二个月内不会转让或者由公司回购”。

金融机构股东也均已出具承诺函,承诺其所持有的长航油运股票在长航油运重新上市后的12个月内将不会转让、委托他人管理或者由长航油运回购。

ST长油前世今生

长航油运成立于1993年,主营沿海和国际航线石油运输业务,于1997年6月在上交所上市。

2014年6月5日,因为连续四年亏损,触及退市条款,于2014年6月5日从A股退市,此后于2014年8月6日在股转系统挂牌转让。当年公司仍然继续亏损,亏损额达4.21亿元。

但从2015年开始,长油5通过破产重整,并实施了“剥离 VLCC”、重塑商业模式、降低债务负担、深化内部改革以及调整转变经营模式等系统性解决方案,在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4.79亿元、57.81亿元和37.29亿元,分别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28亿元、5.6亿元和4.11亿元。

2018年11月2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根据上市委员会的审议意见,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实施办法》等规定,决定同意长航油运股票重新上市申请。

st长油在公告中提醒投资者:

公司存在经营业绩下滑、同业竞争、公司股票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无法现金分红、未来三年盈利预测实现不确定性、公司可能因现金分红能力不足而无法进行股权类再融资等风险,具体可以查阅公司重新上市申请书。

本公司提醒投资者应充分了解股票市场风险及本公司披露的风险因素,在重新上市初期切忌盲目跟风“炒新”,应当审慎决策、理性投资。

ST长油主营沿海和国际航线石油运输业务,目前是全球第四大、亚洲第一大Handysize(灵便型散货船)外贸成品油船东,内贸原油运输市场运力规模及占有率排名全国第二,化学品船总运力排名全国第三,是国内唯一的乙烯船船东。

从净利润来看,ST长油2018年前三季度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2045.82万元,在其所属的水上运输行业中排名第18。

此外,公司预计未来三年的盈利预测情况如下:

不过,截至2017年底,ST长油未分配利润为-60亿元,截至去年6月底,未分配利润为-58亿元。ST长油表示,公司实现的利润将优先用于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直至公司不存在未弥补亏损。由此看来,业绩好转背景下,ST长油也存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现金分红等风险。

———————   END   ———————

其他用户正在看

房贷还到80岁?杭州某银行推出两代人接力还款……

长航油运连续亏损被强制退市 央企股票不死神话终结

6月5日,*ST长油(全称为“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南京油运股份有限公司”)正式从上交所摘牌退市,其17年A股生涯终结。

由于连续四年巨亏,长油罕见地成为我国第一家从A股退市的央企股票。在此之前的二十多年里,总共只有七十余家公司退市(包括主动退市),占A股上市公司总数不过3%。其中,央企没有一家。

然而,依然有股民“不到黄河不死心”。6月4日,长油退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的谢幕演出上演了疯狂一幕。0.83元/股,近亿元买盘,长油的央企身份、低于一元的持有价,使小散们蜂拥而入,赌重组、赌新三板、赌重新上市,而最终,他们都低估了监管层的决心。

长航油运本是是中国长江航运集团(以下简称“长航集团”)旗下上市公司,1997年6月12日上市。长航集团有130多年历史,是中国最大的内河航运企业。

2005年左右,国资委铁腕推行央企整合,让长航集团与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外运”)合并,2008年成立了新的中外运长航集团。此后两个业务本不太相关的央企貌合神离,经过五年的人事博弈,资产状况相对更好的中外运在2013年终于全面掌握大*。

据《财新新世纪》周刊报道,中外运一开始并不愿意和长航合并。“集团内部笼罩在一片很不正常的氛围中。大家十年没加工资,去年奖金被扣,原来来自外运集团的人,觉得集团经营这么惨淡,都是长航害的。”一位中外运长航的基层员工如此描述。

基层员工的抱怨不无道理。长油连续多年重债缠身。2013年,长航油运亏损额达到59亿元,整个“长航系”去年亏损88亿元,而中外运长航集团亏损7987万元,从这组数字中不难看出“长航系”对整个中外运航运集团的拖累。

2012年,会计师事务所为长油出具前期会计差错调整,更正后,2010年由盈转亏。加上2011年的亏损,两年连亏的长油被执行退市风险警示,名称也被改为“*ST长油”。随后,经过2012年继续亏损、暂停上市重整、2013年依然亏损之后,长油连亏四年,达到《股票上市规则》对于公司退市的所有条件。

到2014年5月,曾于2013年4月撰写过长航油运研究点评报告的山西证券分析师孟令茹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整个航运市场不好,又不能做空,已经好久不关注这个公司了”。

长航油运留给她的印象只剩下“购的船太多,步子太大”。

事实上,正是在航运市场火爆之时的高速扩张,给长油埋下了今日的苦果。

2007年,原本做内河航运的长油,与大股东进行资产置换和股票增发,将大股东控制的几十艘海上运输船置入上市公司,转型做远洋运输。

彼时的背景,是中国提出了“国油国运”的口号。因为中国已经成为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其中九成都通过海上运输,但九成以上都由外资航运巨头来运输。

在当时的规划中,要将“国油国运”的比例提高到八成以上。正在这一时段,中石化与好几家央企都签订了长期运输合同,其中就包括长油。

据《财新新世纪》周刊报道,从2005年至2008年间,长航总共签订了20条新造游轮的合同,长航油运为此向国内外19家银行组成的银团贷款12.8亿美元(约合80亿元人民币)。这部分负债从未纳入公司资产负债表,实际本息合计超过百亿元人民币。

长航油运手握中石化的合约,很有底气地大举购置了远洋船队,但他们严重低估了航运市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航运是一个比拼成本的游戏,企业能否赚钱取决于自有船舶造价或租入船舶的租金成本是否低于运费,因而对扩张船队时点的判断是胜败之道。

“长油对市场需求产生了误判。”持续关注航运业的广发证券分析师张亮记得,长航油运曾在2009年入选“金股”,最核心的理由就是“国油国运”。“目前油运‘国家队’的船舶,如果全部都用来运中国的油是够的,但实际上这些船运中国油的比例都不高,原因在于这个市场实际上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

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长油扩张时正值市场火爆,一船油的运费可能跟油钱都差不多,利润诱惑大使得投资决策不够谨慎。2008年前,扩张计划已经成型,大量油轮等待着鱼贯而出,但这些大型船舶的租约,却以不可撤销条款订立。

金融海啸之后,航运市场深陷低迷,运价指数不断下探。马士基等老牌的国际航运巨头们都在纷纷收缩业务,出售甚至放弃一些新造船。

但长油的运力扩张却依然惊人——到2012年底,长油的运力达到了2006年的17倍。

大量巨轮等待着巨额融资,但长油的股价却急速下跌,从每股20多元,跌成了“仙股”,即每股价格不足1元。

2014年5月28日,公司公告显示,长航油运控股股所持有的54.92%股份被司法冻结。依国家开发银行申请,超过5亿元的财产也被冻结。

“我们也不知道。”中外运长航集团的一位管理层人士向财新记者坦承,集团不清楚长航油运的债务到底有多严重,现在只能等着问题不断暴露。长航集团的一笔26亿元的中期票据即将到期,最近,直到债权人追上门,集团才获知南京油运(长航油运直接大股东)给长航油运担保了30亿元贷款,“这些当时没报集团审批就做了,很多担保还没暴露出来,长航隐瞒了很多事情;长航做了多少条船,我们也不知道。”

数据显示,高杠杆扩张的长航油运2013年度的亏损达到59.19亿元,净资产为-20亿元,流动负债高于流动资产近58亿元,总负债近158亿元。而根据今年一季度财报,长航油运显示的表内总债务计157.4亿元,净资产为-23.8亿元,经营状况和偿债能力环比进一步恶化。

为长航油运提供大量担保的母公司长航集团也已经撑不住了。一位接近中外运长航集团管理层的人士对记者直言,“整个长航集团情况危急。”2013年,长航集团账面上的资产负债比达113.5%。

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长航油运有近15万名投资者,人均持股约2万股,前十大股东已无基金类投资机构,却有6名个人投资者。从2014年初开始,部分个人“大户”带头四处维权。这些散户有火中取栗的投资逻辑——央企能有多大风险?**怎么能让央企退市?

在他们看来,长油如果重组债务,或者有来自集团的优质资产注入,那将不仅挽回大额亏损的颓势,甚至更能让股价暴涨。

事实上,长油的兄弟公司曾经用债务重组进行过自救。长航集团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ST凤凰,原本也徘徊在退市边缘,因此而得以挽回退市的命运。

在中国资本市场上,依靠重组大翻身的上市公司,早已不乏先例。2009年,连亏三年的ST昌河,在停牌仅一个月后,完成资产置换,扭亏转盈,2010年的年度涨幅就超过260%,有“押宝”的投资者因此一夜暴富,甚至声名鹊起。

长油股东廖亦冰并不否认,自己在长油下跌时期有过增持,增到现在的不到两百万股。他也曾在媒体采访中谈到,与陈庆桃讨论过靠操作ST股实现盈利的模式。

陈庆桃本以为长油不会退市。他曾看到长航集团曾表态,积极支持*ST长油发展。但最终,为10艘海外期租的特大型油轮(VLCC)计提一笔21亿元的预计负债,还是彻底将连续亏损四年的长航油运推向了退市。这是令他最为不满的一点。

南方周末记者接触到的中小股东几乎都质疑这笔大额计提,是在故意使得长油最终满足了退市的条件。

在他们看来,这是“恶意退市”的关键一步。但长油官方回应称,即便没有这笔大额计提,公司在2013年的亏损额仍然超过10亿,按照《股票上市规则》仍将退市。

股东们对这个解释并不满意。几乎所有人都坚信,央企是股市里的“不死鸟”。

一名小股东表示自己不会再卖出股票。“我赌的,就是不被破产清算。”

不甘寂寞的各路游资也对“退市长油”表现出了兴趣。2013年3月至4月19日,暂停上市的日子逼近,长油竟然出现过5次涨停。复牌后的5月8日及26日,退市长油再次出现5%以上的涨幅。不过,复牌后的连续7个跌停板,还是导致了超过50%的下跌。

上交所发布的交易数据显示,只剩三个交易日的5月29日,仍有散户大额买进。华福证券厦门湖滨南路营业部累计买入157万元,昆山前进中路营业部买入87万余元。长油最终上涨6.67%,被媒体称为“末路狂奔”。

“公司退市以及退市之后的追责,从来都是没有法律障碍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但是在执行上,政策的漏洞与不力一直存在。

刘俊海说,退市不应该是民企或者国企的专利,“符合条件就得退,但别忘了两点,第一,得保护投资者权益,民事赔偿最重要,第二,还得追究必要的管理层主体责任。”他提到,证券法也在修改之中,新版将更具有可操作性、可诉性,在全过程都保护投资者。

不过,对于长油的股东们来说,正是退市,让他们感到了异常的疼痛。一名小股东在QQ群里感叹道,“退市就像进坟墓,掩盖了生前一切疾患腐败。”

退市长油:退市长油退市后我没有去操作如果重新上市我的股票还在吗

展开全部退市长油退市转入新三板交易,你没有去操作,这个股份还是你的。如果重新上市,当然你的股票还在。如果你通过新三板市场卖出了,就不是你的了。

ST长油退市整理板如何买卖股票?

  ST长油退市整理还是可以正常交易的,每天还是涨跌幅10%限制,交易期限是30个交易日,过了30天以后就退市不能交易了  4月11日,上交所公告称,*ST长油自2013年5月14日起暂停上市,经上交所上市委员会审核,上交所决定终止该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这意味着*ST长油将成为自2012年退市制度改革以来,上交所第一家因财务指标不达标而退市的上市公司。而且,其作为央企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控股企业,*ST长油也将开创A股市场央企退市先河。对于ST长油,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称,退市对公司治理、经营状况、不会因为退市而改变,企业可以根据交易所上市规定,退市整理期届满之后进入股转系统转让,股东仍然可以进行股份转让,公司要根据非上市公众公司履行信披义务,如果满足重新上市条件,企业可以提出重新上市的申请。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末,*ST长油的股东总数为14.9385万户,在2013年年报披露日前五个交易日末股东总数为14.9442万户。*ST长油虽退市,但不等于破产,他仍然能交易,只是换了个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