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怎么基金一直跌(谁能分析一下最近这几天基金怎么一直在跌?)
谁能分析一下最近这几天基金怎么一直在跌?
多数沪深300基金本质上的差别不大,无非就是跟踪指数的误差大小有点差别。大盘因为一直在跌,沪深300基金也在下跌,这很正常,股市涨跌交替,定投目的就是为了烫平股市波动,所以不必担心
基金怎么一直在跌?
基金持续下跌可能有以下原因:
市场情绪:市场情绪是影响基金持续下跌的一个重要因素。投资者对市场走势的态度和信心会影响基金的净值。
基金所持资产的基本面变化:如果基金所持有的资产的发行人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等方面的情况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基金净值下跌。
基金的运营管理情况:基金公司的管理水平、基金经理投资能力等也会影响基金净值。
整体市场大幅下跌:基金投资的大部分是股票,如果市场处于下跌趋势,基金也可能会持续下跌。
基金处于回调阶段:市场不可能一直上涨,当许多基金估值过高时,就会出现回调阶段,这是正常的市场调整。
基金重仓投资标的大幅下跌:如果基金所投资的标的如股票等发生大幅下跌,基金的净值也会受到影响。
总之,基金下跌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选择投资基金时,需要充分了解市场情况和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进行谨慎的投资决策。
近期基金大跌该如何处理(近期基金狂跌)-华展网
1、首先我们要看看基金经理是谁,在网上查询一下他的历史业绩,如果历史业绩不怎么样的话可以考虑把这个基金卖出去,继续持有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亏损。
2、然后我们要看一看基金档案,也就是这个基金投资的行业或产品等信息,其实基金的收益情况就取决于该基金投资的收益情况,如果你觉得该基金投资的产品不会赚钱,那你也就不要再投资这个基金了,及时撤出吧。
3、如果上述两个方面都不错,或者是你都看不懂,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基金的业绩走势。如果该基金在长时间内下跌的话,也不建议继续持有。
4、如果你对这个基金有充足的信心的话可以继续持有,毕竟很多基金或股票都会出现触底反弹的情况,不过有的基金不会触底反弹,它跌到一定程度后就凉凉了,这时你可能连本金都拿不出来。
面对暴跌,基金投资应该:
一、检查持仓基金
1、把自己的持有基金检查一遍。如果是低估值或者估值合理的指数基金,没有问题,继续坚持定投。如果有闲置资金可以适当补仓。但是要控制好节奏,下跌幅度较大时再补仓。
2、如果是主动基金,可以与同类基金业绩比较,业绩是否有较大幅度的落后,是否已经不符合当初买入理由。如果确实是业绩不稳定,可以趁着下跌进行调仓,换入比较抗跌,业绩较稳定的基金。当然如果下跌调仓比较困难,也可以等待反弹时进行基金转换。
3、对于业绩变差的基金不能不管,任凭基金净值一直下跌,要尽快赎回或者转换基金。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
1、有的投资者说,在理财通买了一只基金500元,每天观察基金,如果跌了就加仓200元,跌的多,就多加仓。如果涨了就不加仓。这样加仓太频繁是不合理的,如果基金天天跌,难道天天加仓。而且容易出现一下跌就加仓,手里闲置资金很快加完,等到市场大幅下跌,真正需要加仓时,反而没有钱加仓了。
2、单笔加仓需要考虑市场跌幅和定投基金收益率的跌幅,制定加仓纪律。比如每下跌5%或者10%加仓一次,直至把手里资金用完。或者每月定投规定只补仓一次,补仓后继续下跌也不补仓,等待下一次定投时间。这样可以控制加仓的次数,防止股市一路下跌,越加越跌的情况出现。
3、如果没有多余资金补仓,就坚持定时定额定投就可以。
其实每次大跌之后或者股灾过段时间回头看,都是在挖黄金坑。如果投资低估值指数基金不用担心,只要不是在股市最疯狂的时候,估值高估的时候买入,未来都会取得不错的收益。
1、总之只要还没有卖出那就有希望赚回来,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基金定投来分担风险。譬如你坚持每个月基金定投500元,假设第一个月买了500份,这样平均每份净值就是1元。而第二个月净值跌了0.2变成0.8元,虽然你的总资产只有400元了,但你可以用500元买到625份份额。
2、如果第三个月基金又涨回1元,总资产变成了1125元,盈利125元。而且你每份的成本变成了0.89元,只要第三个月基金净值不低于0.89元你就不算亏。最重要的是如果一直按照这个思路定投下去,以后持有的份额成本会越来越低,所以基金定投需的时间长,三五年都不算久。
五、基金定投注意事项:
1、注意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的安排基金品种的比例。挑选最适合自己的基金,购买偏股型基金要设置投资上限。
2、注意别买错“基金”。基金火爆引得一些伪劣产品“浑水摸鱼”,要注意鉴别。
3、注意对自己的账户进行后期养护。基金虽然省心,但也不可扔着不管。经常关注基金网站新公告,以便更加全面及时地了解自己持有的基金。
4、注意买基金别太在乎基金净值。其实基金的收益高低只与净值增长率有关。只要基金净值增长率保持领先,其收益就自然会高。
5、注意不要“喜新厌旧”,不要盲目追捧新基金,新基金虽有价格优惠等先天优势,但老基金有长期运作的经验和较为合理的仓位,更值得关注与投资。
6、注意不要片面追买分红基金。基金分红是对投资者前期收益的返还,尽量把分红方式改成“红利再投”更为合理。
7、注意不以短期涨跌论英雄。以短期涨跌判断基金优劣显然不科学,对基金还是要多方面综合评估长期考察。
8、注意灵活选择稳定省心的定投和实惠简便的红利转投等投资策略。
扩展资料:
均衡加仓法:
1、设置一个跌幅,将加仓资金平均分成几份,每达到跌幅,加一份仓。
2、举个例子,设置跌幅为10%,加仓资金总计3万元,平均分成3份,每份1万元。
4、基金继续下跌,跌去10%,第二次加仓,加仓资金仍为1万元;
5、如果基金继续下跌,再跌10%,第三次加仓,将剩下的1万元全部买入。
参考资料:基金百度百科
基金连续下跌,投资者要分析基金连续下跌的原因,是因为整个市场环境不好,还是基金管理人的水平不高。
如果是整个市场环境不好,那么就不必担心,耐心等待行情转暖即可。综合实力不错的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管理的绩优基金,只要愿意付出时间成本,都能取得不错的收益。
如果是基金管理人的原因,那么建议赎回基金,换一个优秀的基金管理人。
一、大跌以后要不要赎回?
A股市场至成立以来涨涨跌跌已经无数次了,假如你每次都在大跌时赎回,大涨时买入,岂不是成了追涨杀跌了吗?
因此,关于大跌时要不要赎回,不妨先考虑一下:当初你为什么买基金,当初看好的什么,现在什么改变了什么没有;还有最重要的,就是赎回之后,又该怎么投资呢?
首先,判断手里买的这只基金是盲目跟风买入,还是自己经过学习思考买入?假如是盲目跟风买入,你自然很难把握它接下来的走势。假如是自己经过一番思考买入,自然便会清楚,它接下来的走势,市场再怎么波动都不会。
其次,大跌时你的应对策略是什么?很多人之所以恐惧大跌,是因为自己没有做好两手准备,一跌就开始心慌。所以才会在大跌时非常害怕,不管基金是涨是跌,先赎回来再说。最后发现自己辛苦大半年,却给别人当了“小韭菜”。市场变化莫测,我们要有敬畏之心,不管市场涨跌,都要有应对市场的能力。
在投入时尽量以定投入场,假如下跌就制定加仓计划,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摊薄成本,后面大涨才能获得超额收益。
最后,你有没有长期持有的计划?基金投资短期风险很大,长期持有风险很小,就比如这次大跌,短期来看风险确实很大。但只要你坚持下去了,从长期来看,你便会发现这点跌幅,也不过是海面上突然激起的一点小涟漪,不足为惧。所以,在赎回之前可以先问问自己,是不是已经做好了长期投资的准备。假如已经做好了,那么在面对每次下跌自然可以心如止水。
1、在基金跌停后不采取任何措施,继续持有该基金。其实对于基金来说不论涨跌停,都是可以进行交易的。但是若投资者比较看好该基金的未来,就可以选择继续持有该基金。
2、忍痛将基金卖出或者直接将基金进行赎回,当然在基金跌停情况下,场内基金并不一定可以卖出去,即使卖出去了也会对投资者带来一定的损失。
3、对该只基金进行加仓补仓,这种操作适用于投资者持有仓位比较轻且看好该基金未来的情况。
上述文章内容就是对近期基金大跌该如何处理和近期基金狂跌的详细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如有其他更多疑问请关注华展网。
标签:近期基金大跌该如何处理
基金跌了一年了怎么办?基金一直跌可以不管吗?
在买基金的时候,当基金跌了,很多人都是想再等等,等基金上涨赚回来,但是基金却迟迟没有赚回之前亏损的钱,有的基民甚至持有基金一年了,基金跌了一年没有赚钱,那么基金跌了一年了怎么办?基金一直跌可以不管吗?为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以供参考。基金跌了一年了怎么办?当基金跌了一年以后是要分析基金跌的原因是什么,比如说:股票型基金投资者就要看投资的股票下跌原因,如果是因为大环境不太理想跌的,后期一般都是会回调的,如果是基金本身下跌的就比较危险了,毕竟基金有好的也有坏的。如果是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出现了错误导致基金亏损,基金规模越来越小,那么就要及时赎回止损,不要越亏越多,如果基金本身是没有问题,只是市场行情不好,所有的基金都在跌,那么也是可以考虑继续持有或者是赎回部分。基金一直跌可以不管吗?基金一直跌是要管的,因为有的不好的基金是会亏损30%~50%是完全有有可能的,比如说:某投资者购买了某只股票型基金10000元,基金跌了50%,那么亏损的钱就是:10000*50%=5000元,就相当于是亏损了一半的资金,亏损的力度是比较的大。有的基金跌到一定程度还会破产清算,基本上基金剩的钱就不多了,所以大家在买基金的时候,还是要关注基金的市场行情,当基金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是需要及时止损的。
买了基金一直跌怎么办
面对暴跌,基金投资应该:一、检查持仓基金1、把自己的持有基金检查一遍。如果是低估值或者估值合理的指数基金,没有问题,继续坚持定投。如果有闲置资金可以适当补仓。但是要控制好节奏,下跌幅度较大时再补仓。2、如果是主动基金,可以与同类基金业绩比较,业绩是否有较大幅度的落后,是否已经不符合当初买入理由。如果确实是业绩不稳定,可以趁着下跌进行调仓,换入比较抗跌,业绩较稳定的基金。当然如果下跌调仓比较困难,也可以等待反弹时进行基金转换。3、对于业绩变差的基金不能不管,任凭基金净值一直下跌,要尽快赎回或者转换基金。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二、制定应对下跌的计划1、有的投资者说,在理财通买了一只基金500元,每天观察基金,如果跌了就加仓200元,跌的多,就多加仓。如果涨了就不加仓。这样加仓太频繁是不合理的,如果基金天天跌,难道天天加仓。而且容易出现一下跌就加仓,手里闲置资金很快加完,等到市场大幅下跌,真正需要加仓时,反而没有钱加仓了。2、单笔加仓需要考虑市场跌幅和定投基金收益率的跌幅,制定加仓纪律。比如每下跌5%或者10%加仓一次,直至把手里资金用完。或者每月定投规定只补仓一次,补仓后继续下跌也不补仓,等待下一次定投时间。这样可以控制加仓的次数,防止股市一路下跌,越加越跌的情况出现。3、如果没有多余资金补仓,就坚持定时定额定投就可以。三、做好基金定投的心理建设其实每次大跌之后或者股灾过段时间回头看,都是在挖黄金坑。如果投资低估值指数基金不用担心,只要不是在股市最疯狂的时候,估值高估的时候买入,未来都会取得不错的收益。四、通过定投分摊成本1、总之只要还没有卖出那就有希望赚回来,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基金定投来分担风险。譬如你坚持每个月基金定投500元,假设第一个月买了500份,这样平均每份净值就是1元。而第二个月净值跌了0.2变成0.8元,虽然你的总资产只有400元了,但你可以用500元买到625份份额。2、如果第三个月基金又涨回1元,总资产变成了1125元,盈利125元。而且你每份的成本变成了0.89元,只要第三个月基金净值不低于0.89元你就不算亏。最重要的是如果一直按照这个思路定投下去,以后持有的份额成本会越来越低,所以基金定投需的时间长,三五年都不算久。五、基金定投注意事项:1、注意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的安排基金品种的比例。挑选最适合自己的基金,购买偏股型基金要设置投资上限。2、注意别买错“基金”。基金火爆引得一些伪劣产品“浑水摸鱼”,要注意鉴别。3、注意对自己的账户进行后期养护。基金虽然省心,但也不可扔着不管。经常关注基金网站新公告,以便更加全面及时地了解自己持有的基金。4、注意买基金别太在乎基金净值。其实基金的收益高低只与净值增长率有关。只要基金净值增长率保持领先,其收益就自然会高。5、注意不要“喜新厌旧”,不要盲目追捧新基金,新基金虽有价格优惠等先天优势,但老基金有长期运作的经验和较为合理的仓位,更值得关注与投资。6、注意不要片面追买分红基金。基金分红是对投资者前期收益的返还,尽量把分红方式改成“红利再投”更为合理。7、注意不以短期涨跌论英雄。以短期涨跌判断基金优劣显然不科学,对基金还是要多方面综合评估长期考察。8、注意灵活选择稳定省心的定投和实惠简便的红利转投等投资策略。扩展资料:均衡加仓法:1、设置一个跌幅,将加仓资金平均分成几份,每达到跌幅,加一份仓。2、举个例子,设置跌幅为10%,加仓资金总计3万元,平均分成3份,每份1万元。3、基金跌去10%,第一次加仓,加仓1万元;4、基金继续下跌,跌去10%,第二次加仓,加仓资金仍为1万元;5、如果基金继续下跌,再跌10%,第三次加仓,将剩下的1万元全部买入。6、最后,子弹打完,静待市场反转。参考资料:基金百度百科
基金最近为什么跌这么厉害?
股市大跌,基金也会随之而跌啊。尤其偏股型的基金与股市的涨跌紧密相连。如果股市回暖,而基金公司选择的不是垃圾股就回转为上涨了。呵呵现在面对股市众说纷纭,有看空有看多。不过我觉得如果基金的钱不急用,就不用管他,迟早就大涨的时候,还是要相信中国经济的。债券型基金跌幅较少,偏股型,积极配置型跌幅都比较大。我的也跌,只是我投入少,就无所谓。
最近纯债基金连跌原因?
1. 最近纯债基金连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2. 首先,全球经济不稳定因素增加,市场风险偏好下降,投资者对风险资产的需求减少,导致债券市场整体下跌。其次,近期国内经济增长放缓,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债券违约风险上升,使得投资者对纯债基金的信心减弱。此外,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整也会对债券市场产生影响,如果央行收紧货币政策,债券市场利率上升,债券价格下跌,进而影响纯债基金的表现。3. 此外,投资者对纯债基金的需求也会影响其表现。如果投资者对债券市场预期不佳,会出现抛售债券的情况,进而导致纯债基金连跌。另外,市场流动性的变化也可能对纯债基金造成冲击,如果市场流动性紧张,投资者可能会选择抛售债券资产,进而影响纯债基金的表现。总之,最近纯债基金连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全球经济不稳定、国内经济放缓、央行货币政策调整、投资者需求变化以及市场流动性变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最近的基金为什么老是在跌呢?
基于股票和股指的都在负增长大势所趋啊忍着吧
浅谈最近基金连续大跌的几点原因
作者:三好修炼
来源:雪球
近期连续大跌,我尝试解读一下深层次原因:
2020年基金大年,牛基普遍都在100%的收益以上,给新冠疫情后新进场的基民的第一感觉是:投资基金就能发财,他们都没有经历过熊市,不知道大幅度回撤是什么概念?更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卖出基金,只能在大跌利润回吐后被动赎回。
2021年1月的疯狂,大家还记得1月份发行了近8000亿基金,各种日光基当天秒光,那为什么1月份基金这么好卖,这个跟时间有关系,之前很多基民的资金买了一些固定理财,12月31日到期,元旦后即可解禁,然后转投基金,这种情况应该是比较普遍,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人,我当时还提了风险,我说100%收益不是常态,历史的平均年化10%-15%左右是正常的,所以在元旦过后,基民又把其它资金投进来,造成疯狂的格*,这种情况在历史上也是比较罕见的。
1个月8000亿,公募总规模也就18万亿,用一个月时间就搞定了。
后来基金经理手里拿着大把资金难受啊,因为各种好赛道的龙头都飞天了,所以资金一会南下HK,一会炒有色,一会炒银行,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格*?因为最受基金喜爱的核心资产龙头真的下不去手:
茅台70倍,酱油90倍,金龙鱼80倍,万华60倍,隆基50倍,爱尔150倍,宁德180倍。 $贵州茅台(SH600519)$ $通策医疗(SH600763)$
你可能会说,以前也是很高估啊,为什么以前不跌?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其实我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就是基金赎回。
基金经理可以左右买哪些股票,但不能空仓,必须要有60%以上的仓位,这就决定了,当行情不好的时候,赎回潮必然会有一刻会到来,就看从哪个导火索点燃。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因为头部效应,公募一哥易方达张坤两个核心操盘的基金全部限购,而且头牌易方达中小盘直接暂停申购。限购,暂停申购,这样的基金经理算很良心了。
要梳理本轮下跌的爆发点,首先是社B基金对各大白马的减仓,这个消息大家都看到了,而且也承认减持了,只是说减持的不多,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就是春节后的第二个交易日释放出来的,当时解释说,减持的仓位不大。
后来公募一哥易方达张坤宣布旗下中小盘大比例分红,大家说这两个事件有关系吗?其实是有的,易方达管理了很多社保、养老的基金,他们肯定知道动作,所以先掩护某队减仓后,自己再减仓分红。我不认为这是阴谋,这很正常。
其实本轮下跌,公募一哥是明牌的,这么一来,1月底2月初高位进场的基民被套后,会有一股赎回的基民,他们就成了第一波空军,作为基金经理也只能被动减仓赎回,减仓股价下跌,第二波基民赎回,然后以此循环下去。
按基金的理性,不会连续杀跌,背后一定是基民在主导这轮行情的踩踏,估值高也不是今年2月才高,所以近期的连续下跌别把锅甩在估值身上,这是一次基民不理性的踩踏事件,基金经理作为最强主力,也受制于人。没办法。
从大背景来看,今年确实也有一些中期利空因素,我们不能回避,美国十年期国债利率上升是美股的导火索,但更确定的是全球央行的货币政策肯定是收紧的,这个是确定的,所以才有2021经济会比2020年好,但货币肯定是没有去年宽松了。
除了这个原因,还有一个就是证J会上周发文,说稳妥推进全面注册制,去年还是稳定推进,现在就变成稳妥了,估计是担忧资金扎堆核心资产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另外也担心一些中小市值上市公司出现流动性问题,包括股权质押等风险因素。
这两年的节奏为什么是慢牛,就是取决于基金经理的理性,因为他们涨高了就卖一点,跌多了就买一点,像这次不理性的杀跌,基民是重要推动力量。但我认为这种持续性不强,我画了一根线,3316点附近,这是根据黄金分割算出来的,这个位置的支撑确实是极强的,错了别喷、别*我!供参考
总之,做价值投资不能因为市场下跌而动摇信仰,信仰是第一的,节奏是第二的。也许这次暴跌,给了未来1-2年最好的一次投资机会。
送给大家一句话:每次股灾,都是对大白马最好的馈赠,在下跌中,我已经看到了很多更确定的机会,之所以我叫三好修炼,就是好行业、好公司、好价格,以前这些核心资产都没有好价格,这轮跌下来,我已经看到好多机会,先筛选好未来的标的,未来1-2年会有惊喜!
牛年就要做牛气的财富规划!
债市大跌,多家公募基金最新发声!
债市已有企稳迹象
多数资产进入较好配置区间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受多重因素影响,进入11月份以来债券市场出现大幅波动,债券基金净值随之出现较大回撤,部分债基由盈利转为亏损,备受市场关注。
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在近日债市剧烈调整背景下,负债端稳定、长线机构客户资金相对保持稳定,部分长期资金客户申购动作密集。他们认为,从中期看货币政策、经济基本面、金融环境等都不支持债市继续显著回调,当前债市超预期调整为市场带来中长期投资机会,债市已出现一定配置价值。
多重因素冲击
债市短期出现较大调整
中债总财富(总值)指数显示,截至11月18日收盘,该指数11月份以来下跌91个BP,今年以来指数涨幅也从前10月的3.96%萎缩至3.02%。
债市大盘的回调,也导致很大比例的纯债基金出现亏损。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8日,今年11月以来1430只(份额合并计算)纯债基金净值下跌,在全市场纯债基金中数量占比87.68%。排除次新基金后,有10只基金年内收益率从盈利转为亏损。
总体来看,截至11月18日,今年以来纯债基金平均回报为2.1%,其中亏损纯债基金89只,全市场数量占比5.46%,绝大多数产品仍然保持了正回报。
多位业内人士对此表示,本轮债市回调的主因在于债市收益率处于历史底部区间,支撑债市做多的疫情影响和地产调控政策出现变化,以及短期利率反弹导致理财客户赎回形成一定的负反馈等。
富国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马全胜分析,一是年初以来,在美联储加息和疫情扰动背景下,“资产荒”现象越演越烈,导致低风险资金大量涌入债券市场,配置需求的旺盛推动利率水平不断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下行至2.6%的水平。第二,10月以来先是三季度GDP数据修复至3.9%,随后民企融资“第二支箭”发力,优化防疫“20条”出台,人民币汇率由贬转稳,市场对未来政策和基本面的预期不断改善,导致短期债券市场收益率显著上行。三是债券收益率上行,推动包括银行理财在内的固收产品净值出现一定回撤,过往享受刚性兑付的投资者直面净值亏损,导致出现一定的赎回压力和市场负反馈。
东方基金固定收益研究部副总经理刘长俊也认为,近期债市波动较大,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绝对收益率处于历史低位,且由于投资规模扩大,银行理财净值化,对市场波动起到放大作用。二是资金面的收敛,导致债券市场短端出现调整。三是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和出台房地产支持政策等,导致投资预期出现了分歧和改变,在收益率不高的前提下,部分投资者卖债赎回,降杠杆、降久期,导致了利空因素集中释放。
中加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闫沛贤认可疫情防控措施、房地产支持政策等对债市影响,同时补充道,从交易行为上看,临近年末机构投资趋于保守,倾向于将全年收益落袋为安,无形中也增大了卖盘压力。
“核心原因在于今年以来支撑债市做多的两大基本面逻辑——疫情影响和地产调控,均出现较大的政策变化。”诺德基金经理王宪彪认为,“金融16条”和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扭转了市场对经济的悲观预期,导致债券市场利率大幅上行,债券市场出现重大调整。叠加年末将近,资金利率处于偏紧态势,市场曾经交易的主要逻辑出现重大变化后,投资人从过度乐观走向过度悲观,债券市场出现快速下跌。
“本轮大幅度上行,也导致理财、基金等机构有赎回压力或者担心后续赎回,二级市场抛券,形成了一定负反馈,从而加速和放大了中短端的调整。”博时基金相关人士也提到。
中期走势不悲观
多数资产已进入较好配置区间
在债市剧烈调整的背景下,无论是银行固收理财还是公募债基,都面临调整压力。但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虽然从中长期角度,机构对债市配置仍是增长趋势,但在短期看,负债端稳定的客户、长线机构客户资金相对稳定,并不会出现较大比例赎回。而在经过本轮调整后,机构资金也对债基管理人的选择也会越来越严格。
北京一位绩优债基经理对记者表示,对于机构来说债券依然是资产配置中的重要环节,短期的调整并不会对机构配置债券的行为产生明显影响。
不过,随着债券基金业绩的“变脸”,不同机构资金对债券投资应对和产品筛选也在发生分化。
华南某大中型基金公司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从中期来看,机构对债基的需求大体仍是增长的。但从短期看,对于负债端稳定的客户来说,近期债券市场的调整幅度大、节奏急,1-2个交易日回到赔率合适的点位,且市场上普遍看债市熊市风险的概率不大,因此这类客户赎回意愿较低;但对于负债端也会受到债市调整风险影响的机构客户来讲,出于流动性管理和赎回应付的需求,这类客户会有较大赎回意愿。
北方某大中型基金公司债券基金经理也表示,随着债市短期快速下跌,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申赎选择已经出现明显分化。其中,个人投资者在近两日受各类消息的冲击,采取跟随赎回的策略;而一些机构长线资金已经看到债市急跌后的机会,申购动作越来越密集。
“市场波动是检验管理人的试金石”,闫沛贤认为,机构资金的行为可能会产生结构性变化,将更加偏好风险管控能力较强、收益稳定性更高的产品,而那些净值波动较大、风险收益比偏低的产品可能会面临资金的持续流出。
虽然资金在债市调整面前申、赎表现出现分化,但多位行业人士分析,当前债市的超预期调整可能是中长期较好的投资机会,中期看货币政策、经济基本面、金融环境等都不支持债市显著回调,债市已出现一定配置价值。
北京一位绩优债基经理表示,从中期维度来看,经济基本面存在一个“止跌-托底-盘整-恢复”的过程,在此背景下,宏观流动性保持宽松的概率较大,随着短期债券市场快速调整,绝对收益率水平和利差均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风险得以部分释放,利空债市的情况将得到改善。
刘长俊也表示,债市对宏观经济政策反应过度政策实际效果有待观察,债市超调可能是比较好的投资机会,中期看货币政策处于稳健宽松的通道,债市现已出现一定配置价值,对于债券市场的走势依然是不悲观的。
马全胜也认为,债券市场“固定收益”的特征,使得过往每一轮的回调都给未来预留了空间。目前无论从经济基本面、金融条件、还是市场预期来看,可能都不太支持进一步显著回调的空间。
闫沛贤也称,近日资金价格较此前有所回落,短端品种的非理性抛压也出现缓和,市场流动性已经有了企稳迹象。下一阶段债券市场运行逻辑将重回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的框架之中,短期来看,流动性能否稳定是关键,中长期则要观察基本面和货币政策的变化。
博时基金、招商基金固定收益投资部也表示,近期资金利率快速向利率走廊中枢回归,短端资产基本完成重新定价。短期债市调整压力还需要等待负反馈的消解,但从调整幅度来说,债市悲观情绪释放已较为充分,多数资产已进入较好的配置区间。
机会在急跌中孕育
债基仍是“压舱石”般配置
中国基金报记者 孙晓辉
在本轮债市调整中,不同债券基金表现明显分化,有的因为杠杆久期依然偏高,几个交易日便跌去半年涨幅,有的则因提前落袋为安保持了较小的净值回撤,比如,东兴兴瑞一年定开、东方永兴18个月、蜂巢丰鑫纯债一年定开、东兴兴利、长信富安纯债半年等均近期表现均很稳健。
受访人士普遍认为,任何资产都不可避免会产生波动,固定收益类产品也不例外,但每一轮当下的回调,都是留给未来的空间。因此,对于债基的暂时性调整不必悲观,建议投资者从更长期视角看待短期的波动。在他们看来,机会总是在急跌时孕育,当前应是不错的配置时点。不过,为应对后续可能出现的波动,基金经理倾向于保持仓位的灵活性及组合流动性,在此基础上择机挖掘被严重错杀的机会。
暂时性调整不必悲观
债市估值偏贵明显改善
富国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马全胜表示,尽管债券作为一类相对稳健的投资产品,依然会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出现价格和收益率的波动,但每一轮当下的回调,都是留给未来的空间。债券市场的周期性波动,往往来得迅猛,走得悄无声息。如果考察债券基金指数,无论2013年的钱荒、2016年的灾债、还是2020年5月债市的见顶回落,都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创出新高。坚持长期投资,稳坐债市钓鱼台是一种智慧;在市场下跌中,适度加码买入,也不失为一种策略。
中加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闫沛贤表示,任何资产都不可避免会产生波动,固定收益类产品也不例外。但与股票不同的是,在信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债券有一定的票息收入,即便资本利得有些波动,在临近到期时也会向面值回归。因此,对于债基的暂时性调整不必悲观,建议投资者从更长期视角看待短期的波动。
鹏扬基金表示,很理解投资者面对波动的悲观情绪。目前基本面相对债市有利,经历市场调整后,前期债券市场估值相对偏贵的情况也明显改善,反而提升了配置价值,所以,对刚持有且微亏的客户建议耐心持有,等待市场回暖,对仍有配置需求的投资者,可以关注新基金带来的投资机会。对于风险偏好更低的投资者,也可以关注稳定性更强的同业存单基金。考虑到目前国有和股份行同业存单利率距离央行MLF利率仅10BP左右,存单利率上行空间非常有限,机会已大于风险。
北方某大中型基金公司债券基金经理表示,长端的国债板块大概率已具有投资价值,其收益来源包括当前较高的到期收益率水平,以及下一个降息周期的资本利得收益,但需要相对长的投资期来获得这一收益,而短端的国债利率还将面临继续上行的风险,其投资价值将主要体现在持有到期策略上。此外,其他的信用债板块前景中性。比如,企业债方面,经济衰退的风险尚未完全定价,债券的违约率升高也尚未到本轮周期的顶部。
也有某中小型公募固收部门负责人认为,个人投资者对于市场的反应相对滞后,很多是在债券市场已进入牛市下半场时才转投债基,是一种典型的追涨行为。随着市场的调整,短期或会引发个人投资者对债基的回避,这也是稳健型产品对投资者的一次风险教育。
应对潜在尾部波动
保持仓位灵活性和组合流动性
闫沛贤表示,债市短期要看流动性,中长期则是基本面和货币政策的变化。具体到操作思路,一是保持仓位的灵活性,以应对潜在的尾部波动;二是根据市场节奏的变化,适当参与长久期品种的博弈;三是着力挖掘一些近期调整中被严重错杀的机会;四是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优化底仓,获取更为稳健的票息收益。
诺德基金基金经理王宪彪,展望未来,预计债券市场仍会围绕经济的强预期和弱现实反复博弈。现实中尽管经济高频数据均表明基本面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但预期的改变却使部分投资者对经济预期转向乐观,因此债市的波动可能会明显放大。为应对后续可能的波动,投资组合的流动性显得至关重要,后续的投资将会更加关注配置资产的流动性,在确保产品流动性的同时,寻找部分被错杀的优质标的,在新的动态平衡中关注超调和存在预期差的机会。
招商基金固定收益投资部表示,展望明年,当前债券市场的票息收益已具有吸引力,细分品种来看,大部分3Y中高等级信用债与短端资金成本已有较厚的息差,另外银行二级和永续债在负反馈情绪下也出现了交易机会,前期久期和杠杆较低的组合可以按一定节奏适当增配债券资产。
北京一位绩优债基经理表示,短期内需要降低久期并严格控制杠杆水平以应对流动性风险,中长期来看更倾向于配置更多的高流动性资产和低风险资产。
不过,上述中小型公募固收部门负责人提醒,债券市场的调整后续可能不会只是一周的事情,市场涨会涨到大家想不到的地方,跌也会跌到大家想不到的地方。“我们会冷静等待市场调整带来的进一步恐慌性杀跌,进而获取性价比最优的资产,等市场调整最深的阶段,我们会不断加大久期和杠杆,迎来下一个牛市的风口。”
博时基金表示,机会总是在急跌时孕育,当前应是不错的配置时点。经过近几日剧烈调整,债市悲观情绪释放已较为充分,多数资产已进入较好的配置区间。债券基金有持续稳定的票息收入,为产品的长期增长提供“安全垫”,短暂波动不影响债市长期向上趋势,债券基金依旧是投资组合中“压舱石”般的配置。
招商基金固定收益投资部表示,今年在外围地缘**、内部经济周期的压力之下,居民部门的风险偏好走低,对应今年债基包括短债类债基规模有明显增长,债基主要通过稳健、高流动性等优势吸引客户,当前债市的调整对这类债基的负债端会有一定压力,但市场负反馈结束后,债基仍具有较好的吸引力。对个人投资者来说,建议将投资债基作为大类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拉长时间窗口来看,债券市场也是一个会波动的市场,但与其他市场相比相对更稳定,体现在其波动空间有限,暴跌发生概率也较低,持有债基长期来看是有回报的,短期的资本利得损失也会随着票息收益的累积逐渐修复。
闫沛贤表示,债券基金作为一种固收类产品,其收益、规模增长等都较为稳定,只不过今年总体风险偏好有所回落,相比于股票基金发行不畅,债券类基金吸引了市场更多关注。任何一类资产都有其运行的自身规律和风险收益特征,短期行情的波动并不是影响债基发行的主要因素,投资人自身配置需求的变化才是关键所在。
北方某大中型基金公司债券基金经理表示,今年大盘持续震荡,通过平衡整体组合风险来应对市场震荡的需求明显增加。建议债券类的投资要更加秉承多元化的配置思路,包括国债、市政债、MBS、投资级和高收益企业债等多元类型债券都可考虑纳入到组合篮子里去。海外的滞涨超预期,对于中国债券市场是一个机会。未来机会可能来自于利率债跌出来的机会,信用债空间较窄。整体来看,债市调整是暂时的,更多是情绪面的推动,目前市场利率还不具备快速大幅抬升的基础。若投资者已有持仓固收类产品,建议此刻不要轻易离场,待后续波动缓和及净值修复后再做定夺;若投资者还未布*,可以考虑风险等级更低、流动性更强的现金管理类产品。
东方基金固定收益研究部副总经理刘长俊表示,债市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投资者须保持长期关注。主要应该关注几个数据,如每月经济数据、货币政策、银行理财收益率等。“债券市场跟随宏观经济和政策市场而随行就市,而经济回升并非一时转向,而是长期的过程,需要多方合力。面对短期市场震荡,投资者应保持理性。”
编辑:舰长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