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的基金能拆成股票卖吗(买股票好还是买基金好?)

买股票好还是买基金好?

建议购买稳健型的基金,主要还是根据个人的情况而定,根据你的风险承受能力、是否懂股票投资、整体资金状况等。如果你是激进性投资者,也就风险承受能力较大,比如损失承受力在70%之上,那可以考虑买股票。股票风险性相对基金较高,预期亏损可能性更大,风险承受力低不建议参与,做基金更好。股票、基金的区别股票和基金都属于风险性投资。不同的是:股票是自己直接投资某只股票,选择某只股票,然后低买高卖赚差价,需要自己操作,风险性相对高。基金虽然也有投资股票的型的,但是主要是基金公司发行基金,我们群认购。、相当于把钱交给专业的基金经理来操作,风行性校对低,预期收益也低。

持有白酒基金或股票的,赶紧跑!实在心有不甘,卖了换成酒也行啊

前两天朋友问我:“基金收益率多少的时候出比较好?” 

干饭人:“今年的行情,30-50%都可以出啊,如果50%以上,那你随意啊。” 

朋友:“哎,主要是白酒相关那只已经60%出头了,感觉势头很好,不知道该不该跑。”

干饭人:“这还用说?赶紧跑啊,头也不回地跑!鞋子掉了也不要回头捡!!跑!!!”

有个朴素的道理,我还是要再说一下,虽然我以为大家都知道:

白酒股是好!资!产!不是好资产也不会涨这么多!只是很贵!太贵了!!太贵了就卖不出去!!!!!! 趁能卖出去,赶紧卖!当然,更不能冲进去买!!!!!

01

白酒永远涨?

在买白酒的“价(跟)值(风)投(投)资(机)者(者)”眼里,没有什么是一瓶老白干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来两瓶。更没有什么是不利好白酒股的。疫情来了,大家心情差,利好白酒。阿里巴巴被调查,利好白酒,因为朋友们要聚在一起喝酒聊这个事儿。

白酒的估值,已经高到,“一边拿着白酒,一边吹嘘自己是价值投资者”,都不好意思的地步。

“茅台恒久远,一瓶永流传”。

“股市只有两种科技,浓香型和酱香型;只有两种投资,高端酒投资和低端酒投资。”

一般段子满天飞的时候,通常都是离山顶最近的时候,要么快到了,要么刚摔下来。 

受疫情影响,白酒股在3月短暂下跌后,随后A股白酒公司全线上涨,一直涨到7月。7月至9月进入震荡期。震荡之后,10月再度上涨,尤其是11月之后,不仅是高端白酒,低端白酒也开始猛涨。震荡期被甩出去的,后悔。没被甩出去的,更下定决心坚持到底。

02

小心!抱团白酒的基金在撤退!

根据对A股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统计,白酒上涨的二季度,有接近2000只基金持仓茅台,超过1200只基金持仓五粮液。三季度,1400多只基金持有茅台,超过1000只基金持仓五粮液。

市场中优质标的相对有限,大家很容易不约而同看中同一只优秀股票,特别是风格接近的基金经理;同一位基金经理旗下基金的重仓股也会有很大的重合。对于基金重仓行业或重仓股,基金增量资金短期会惯性地买入这些行业和股票。例如白酒行业,新的买入会再不断地再自我推高股票价格。跟进白酒的基金或者散户,显然也吃了这一波红利。但是,我们要防范的是——当白酒行业估值过高、抱团瓦解的时候,大家一涌而出的踩踏风险。那个时候再想跑,就要看谁跑得更快了。相信大家的人生经验已经积累到了,不会幼稚地认为自己一定是最先跑出去的那个幸运儿。

12月以来,有几次白酒“团灭”的跌停潮,每次跌停反弹后,都会有人跳出来吼:“又被打脸了,仅回调一天,白酒抱团再度雄起”。近期国内疫情反复,大连、北京等地再次出现*部案例,相关措施也随之升级,市场避险情绪上升。不断升级的反垄断举措,也导致市场短期内对平台型企业不看好,这些因素都会刺激到市场,进而更容易引起*部投机性抱团的瓦解。

当然,如果你不在乎已经赚到兜里的钱,或者非要抄底抄在高岗上,那谁也拦不住你,时间这个朋友会教你重新做人。实在不信邪的,你可以去回顾一下2012年的白酒行情,看看酒鬼酒和沱牌酒的故事(如果点赞超过2000,我就专门出个2012年白酒的故事)

03

逃离白酒之后,去哪里?

昨天跟朋友讨论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他立刻甩给我一堆光伏的数据和新闻。我表示,我先干了,你随意。光伏是很好,可是光伏也很贵啊???

买点儿便宜的不好吗?

除了酱香型和浓香型科技,就不能买点儿真正的科技股?

买点儿有基本面支撑的周期股不行吗?

消费电子你看不上?

金融股这么便宜,它不香吗?

互联网因为反垄断这摊事儿下跌了这么多,它不值得你抄进去?

芯片股也打折甩卖了,不抢吗?

实在不行,你把股票卖了,去买茅台囤起来。

卖不出去的时候,至少还能一醉解千愁,或者当成传家宝,传给子子孙孙也行啊。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陆家嘴干饭人

2020年最后一天了,OHYEAH

陆家嘴干饭人

新浪微博|陆家嘴干饭人

为什么我劝你不要买新基金

点击上方关注“很帅的港宝”

讲点有趣的

重要提示:

表急,这样做,我们就不会走散在茫茫人海了:

点击关注标题下面蓝色的“很帅的港宝“

最近股市 「 牛气冲天」

基金净值跟着「 鸡犬升天 」

基金销售也「 如日中天 」

前一阵蚂蚁的爆款基金仅需「 销售半天 」就配售了

基金甚至上了微博热搜

也有不少小伙伴来问我对这些爆款新基金的看法

兔子的观点也很简单:不推荐大家买这种爆款新基金

今年兔子就来聊一聊

「 为什么不推荐买爆款新基金 」

再次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爆款基金?

近年来,随着投资者越来越成熟,中小投资者也认识到了自己可能是颗韭菜的事实,越来越倾向于购买基金,让专业投资者帮自己决策

而在牛市时,人民群众理财投资的愿望最为强烈,自己又不大会挑选个股,于是纷纷购买股票基金或者混合基金,让基金经理帮自己选股

比如最近的这波牛市,根据财联社的报道——

「  近一个月支付宝上的基金申购金额同比去年增长超5倍,新基民同比增长一倍多 」

而基金公司呢,自然要满足人民群众的投资需求,在行情火爆的时候,趁机多成立一些新的基金产品

所以通常呢,爆款基金容易出现在牛市中,再加上投资者追捧和基金公司销售给力,造就了一轮轮的基金爆款潮

今年也是个基金大年,今年2.3月份的时候基金销售就曾火爆了一波,自7月牛市卷土重来,明星基金经理和大基金公司的产品又遭到抢购

“那熊市发行的基金呢?”

hh可能就是小众低调款吧

Anyway

每次牛市都会造就一些爆款基金,由于认购人数和金额多,所以基金规模通常会比较大。

所以总结一下,爆款基金大多是在牛市新发行的基金,规模也不小。

那么下一个问题就来了——为什么投资者们都对这些爆款新基金如此趋之若鹜?

理由可能有点出人意料,我们分别从需求侧和供给侧来看。

先看看需求侧,主要是因为消费者的价格错觉。

新基金发行的时候净值为1,而很多已经运作的基金由于表现优秀,净值可能已经翻倍甚至翻了两倍,净值达到了2+或者3+。

「 看上去1块钱的东西比较便宜啊 」

投资者就跟买菜一样,觉得2块的东西更贵,不如1块钱的东西划算,所以不喜欢买老基金。

而基金公司发行新基金,其实是利用了投资者的价格错觉,采用了「 价格分割法 」

这个方法在卖贵价东西的时候会用到,比如你去买包包时,可能会听到这样的推销

“10,000块的包包质量超级好,背一年的话每天也就27块钱“

“这么看好像也没有很贵,每天少喝杯咖啡就行了“

更小的计价单位拉低了消费者的心理门槛,虽然消费者并没有少付钱,但还是觉得东西变便宜了。

类似的,基金净值的多少跟它便不便宜也没有什么关系。假设你分别投资基金A和B各10,000块钱,净值为1块的基金A你买了10,000份,净值为2的基金B你买了5,000份,假设基金都涨了10%,A的净值变为1.1,B的净值变为2.2

结论: 

「 净值的大小并不会影响你的收益」

再就是供给侧,这个比较好理解了,新基金销售的提成高,销售经理们自然更给力

「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

所以往年牛市的时候,新成立的基金往往容易成为爆款基金。

接下来的问题可能是大家更关心的——

我们先来看看过往牛市发行的爆款基金的收益率怎么样吧,兔子拉了拉2015年牛市发行的,募集额超过100亿的股票基金与混合基金的数据,他们的收益率如下——

          数据wind

还是有少数爆款基金的年化收益率挺可观的,但平均下来年化收益率只有3.81%,还没有一些银行理财产品高,还有承担额外的波动性

「 爆款虽爆成绩却不咋滴啊 」

所以这是为啥呢?

照道理爆款也是一些明星基金经理打理的呀,为什么业绩分分钟跑不过银行理财呢?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下——

想问问大家年终奖到手了,会一把梭哈到股市吗?应该不会吧。

稍微有点市场经验的投资者都会选择时机再下手,尤其是会等到股票价格相对低点的时候买入,所谓低买高卖

「 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

基金经理也是一样,比如说募集到了几十亿,不可能一下子把几十亿投入市场,更合理的操作是分批买入,伺机而动,所以基金大多会有1-6个月的建仓期

这就意味着有部分现金会一直在账上。。。这部分钱的收益很有限,自然会拉低收益率。这也意味着,新发基金在初始阶段很可能跑不过已经建好仓的老基金

在牛市中,这个劣势更加明显,这就跟你空仓踏空一样一样的,人家突突突一天几个点的收益,你只能在这边收收余额宝利息,年化下来还不到2%...

「踏空比亏损更难受 」

除了新基金需要时间建仓,很可能损失部分收益以外,新基金还有另外一个缺点

中小投资者呢,买卖股票时特别喜欢频繁交易,这样其实也没没多赚着什么钱(多半还是亏的),却给国家,交易所和证券公司贡献了很多收入(税费规费手续费)

基金买卖也是同理,手续费同样也是需要考虑的成本。基金的收费包括管理费、托管费等,如果是A类基金,新基金还有认购费,老基金叫申购费(其实是差不多意思,就是买入的时候收的钱),新基金在银行或者其他渠道代销,一般认购费率不打折。比如下面的例子——

这么看来老基金好像申购费更高

但!是!

这个老基金的申购费率在一些第三方平台上(比如支付宝/理财通)可以打个一折,那就是只有0.15%啊!

也就是说新基金要比老基金在认购或申购方面贵了差不多1%

买的都是同样的基金,为什么非要选择费率更高的新基金呢?

其实又不是蔬菜水果,越新鲜越好,反而更像陈酒,越老越醇厚

另外一个不推荐爆款新基金的原因,是因为它的业绩不大好预测

你说看基金经理过往的业绩就行?没错,基金经理其他基金的业绩是可以作为参考,不过。。类比一下的话,新的基金就像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你很难预知他未来发展怎么样

而成立已经有些年头的老基金,我们则可以轻松的查找到它的历史持仓和年化收益率,选择优秀的基金未来的收益率也不会太差

这就跟我们寒窗苦读十几年一样,过去成绩好,高考考好的概率更大

上面说的是新基金的一些劣势,而作为爆款基金还有一点,那就是一般规模比较大,这也导致了它很难取得非常高的收益率

公募行业素有「  规模是业绩的杀手 」 一说

百亿基金就像一只想要起舞的大象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你用1000元,要达到20%的收益率,只需要赚200元就行,做点小本生意就可以实现

但如果你有10亿元,要赚2亿元才能达到20%收益率,这个难度差异可想而知

其实,在股市中,小资金在这点上也是有优势的,灵活度高,船小好调头,但大资金就很难。

另外,流动性也是衡量股票好坏的因素之一。

有的股票一天的成交额都不到1000万,基金经理很难买入或者卖出,因为一旦大额买入,股价就容易涨停,一旦大额卖出,股价就跌停了,与目标价格相去甚远。

所以,大基金只能先盯着那些流通市值大、换手率高的股票。

相反,小规模基金反而容易出极端成绩,不过「 好坏都可能啦 」

当然,为了研究问题的客观性和完整性,我们再来总结新发爆款基金的优势

它的优势——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hh 没有

         除非

         旧基金买不到

风险提示:老基金也不一定是赚的。

And顺带一提,「价格分割法」其实也会被一些上市公司利用。比如以前每个报告季都会有上市公司推行所谓的「高送转」,也就是把一股拆分成多股,10块钱1股的股票被拆成了1块钱1股,这样投资门槛是降低了,但对企业的基本面来说并没有任何影响,然而股民们还是会乱炒一波。为了遏制这个乱象,2018年交易所还特意推出了《上市公司高比例送转股份信息披露指引》。

图文/ 兔子,李哈哈

Icon/ freepikfromflaticon

参考文章/ 《便利店定价的5大策略6大技巧,99%的老板们都收藏了!》《心理定价:利用人类的心理缺陷,让你产生“便宜”的错觉》《UnderstandingStockSplits》《用价格拆分法"贱"卖昂贵自行车》《那些曾经的爆款基金现在怎样了?》《那么多爆款新基金,为什么不建议你买?》《"买新"还是"买旧"?多数情况老基金优于新发爆款基金》《“爆款”基金一定靠谱吗?投资需量力而行》《爆款基金陷“囚徒困境”募集记录一再被刷新》《爆款基金又来了,他们的历史表现如何?》《不到两个月狂销2681亿,揭开爆款基金背后的秘密》

P.S. 这次下期开始整个专题

获取更多精彩

(* ̄︶ ̄)

请问现在买什么股票或基金比较赚钱?

我建议你买入000629600841600256你会赚到你的第一桶今

基金可以转换成股票吗

不可以直接转换,你只有卖掉后再买股票

相比投资实物白酒,购买酒来自企股票或基金哪一个更好?

近几年实物白酒的价格走势非常平稳,且大部分投资者都抱着长线投资,不赚不卖的想法,所以,虽然高端实物白酒的长期收益率不如白酒股票,但反而更容易赚到钱。就像许多人买房子比买基金赚钱,并不是因为基金长期收益率比房子低,而是因为房价更平稳。绝大部分人是基于5年以上长期规划去买房,但买基金或者股票的时候却经常是冲动行为。

跟着基金公司买股票好吗?这些技巧要知道

在一些朋友投资的过程中,因为基金经理的专业性,提出如果自己跟着基金公司买股票是不是可以获得更高的预期收益,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跟着基金公司买股票好吗?跟着基金公司买股票跟着基金公司买股票一种是关注某只业绩好的基金的持仓,以此来配置股票或者根据基金经理配置如法炮制,来弥补自己专业上的不足。跟着基金公司买股票好吗1、关注某只业绩好的基金,以此来选择基金投资是不可取的。因为投资者没有考虑时效性,市场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基金净值高的当你选择时已经过了时效性,是典型的信息滞后。比如一个人看到某只基金的当期业绩很好,选择投资这个基金,但是此时的绩效属于上一期的,对这一期来说,不确定性太大了。2、关注某只业绩好的基金的持仓,以此来配置股票也是不靠谱的。其一,基金的换手率很高,当你看到这些持仓的时候,可能基金经理早就做出调整了;其二,还是信息滞后问题,基金经理买入的时点和你的时点是不一样,基金有一个整个团队会对公司进行研究,以及买入卖出点进行分析,这和投资者处于的市场不同。3、不要听两个专业人以上的意见很重要。每个的投资策略不同,一旦混用反而得不偿失,参考三国时期的凤雏和诸葛亮先生。因为这样容易打乱投资节奏,越混乱越发分析不到位,造成投资偏差。4、你们的投资资金极度不等,投资模式必然不同。关于跟着基金公司买股票好吗的相关内容就说这么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温馨提示,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怎么把股票型基金换成股票?这些能在自己的账户上交易吗?

你是在证券公司做的基金吧你只能先抛出股票型基金再买股票啊

证券公司买的分级母基金可以拆分吗

盘后才能拆分

我们为什么要卖基金?

△点击上方“券业新力量”关注我们!与30万+券业精英一起成长!

我们为什么要卖基金?

相信不少券商理财师没有深刻思考,那么请认真逐字阅读下图

这张图发出去之后,很庆幸的是,没人跟我咬文嚼字,说卖债基或者卖货币也算是卖基金之类的话。这说明,大家都是干活儿的人。不过确实有刚入行做券商理财经理的朋友留言说,券姐你最近好懒,都开始不写文章了,能不能详细的说一说。

好吧,那我就详细的掰一掰这几个关键词。

第一,引导

客户是需要我们来引导的。引导有两层含义:首先,引而不导,引就成了勾引。打着最近一年收益多好多好的旗号卖基金的大有人在。当然,从销售的角度来说,这无可厚非。因为临门一脚的时候,你需要的就是在苞米地里的霸王硬上弓,而不是扭扭捏捏欲拒还迎,还要掸一掸床上的灰尘。不过你得知道,这是勾引。虽然本质上这属于睡完再谈人生,但是必须搞明白谈人生才是终极目标,而不是睡。

引导的第二层意思,是教育,就是要在买基金以及持有的这个过程中,给客户传递正确的投资理念。这句话说起来很简单,很多朋友也都在做,我这里只想小小的提个醒:

你给客户说的,到底是背的还是对的?

如果你觉得是对的,那么你为什么这么确定你说的一定是对的?你自己验证过吗?

如果你说的一定是对的,那么客户听懂了吗?

如果你觉得客户听懂了,到底是他本来就懂,还是真的被你讲明白了?

讲明白了一定意味着正确的道理就必然会水到渠成的实现吗?

……………………

    

所以,反思真的很累,但是不反思,就只能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记得有一次我给高端客户做完财富传承的讲座回去加班,独自望着车水马龙的大街,突然有一个很自嘲的想法:天天给客户忽悠要传承的重要性,我自己倒是做了什么可以传承的事儿吗?我今天做的事,到底能为明天,为自己的未来添砖加瓦,还是一脸麻木毫无积累呢?其实,动脑,才是体力活儿啊!

跑题了……

第二,长期

“长期”也有两个意思。一方面,你得真的知道为什么要长期,而不是随便忽悠。另一方面,你得理解为什么很多时候客户不愿意长期,而不是觉得客户不专业。

首先,什么叫“真”知道“长期”?举个例子,当年我曾经跟客户有过一次特别傻X的对话。

我说,您要长期投资。客户说我为什么需要长期投资?

我说因为长期投资好。客户说为什么长期投资好?

我说我给你看数据和曲线,长期来看,基金的定投和单笔投资都是赚钱的。客户说为什么长期定投和单笔投资是赚钱的呢?

我说你特么瞎啊,没长眼睛不会自己看图啊!

当然最后这句肯定是假的,不过客户的提问确实让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对啊,长期投资为什么一定是赚钱呢?会不会是错的呢?想到这里,自然会开始继续深入的琢磨后几个关键词:权益,资产和配置了。这个后面再说。

    

此外,客户为什么不愿意长期投资,你也得理解。因为怪我们自己啊。客户行为的背后无非就是恐惧和贪婪。

恐惧源自于未知:对产品到底是什么的未知,以及对波动幅度和亏损可能性的未知,这些东西我们跟客户讲明白了嘛?

贪婪源自于诱惑,诱惑最终引发冲动。这是人之本性,不可能解决。我们都是凡夫俗子,也不要尝试解决。我们只能理解,然后顺势而为,因为趋利必然也对应避害。那么我们让客户清楚的知道风险了嘛,给客户做好分散配置了吗?

其实,中国的高速发展以及无风险利率的高企,屏蔽了很多人对风险的认知。这样的结果必然导致国人的财富管理总是两极分化,要么巨激进,要么特保守,居中的均衡配置没人愿意理解也懒得理解。当然,大家最不理解的还是隔壁老王,为什么随便买个股票拆个迁就能赚这么多。

专业领域也是这样,不断的被两级所撕扯,当年信誓旦旦的说,谈估值和基本面你就输在起跑线上了,到现在价值投资仿佛又成为了拯救世人的上帝。中国没有慢牛,慢牛一定伴随着此起彼伏的看空,就像美股,见顶都说好好几年了。慢牛一定伴随着机构投资者远大于散户,在黑暗的丛林中,在彼此无法干掉对方或者彼此都知道对方在想些什么的时候,一切才达到均衡。真正伟大的对决永远不是尸横遍野,而是剑拔弩张。

    

 总之,万事有果必有因。财富管理,伴随着金融去杠杆和房地产的稳定,不用着急,才刚刚开始。

为什么总跑题?

第三,权益

券商培训特别多,有的培训还要考试。其实,很多时候不用考试,一个开放式问题就可以一试大家的深浅——股票为什么涨,又为什么跌?是的,化繁为简,很多时候我们都因为走了太远,而忘记了从哪里出发了。穿透基金,我们看到的是股票。如果连股票都不理解,还怎么解析的清楚,卖基金?

    

有一次一个朋友感慨说,炒什么股票啊,买腾讯得了。你仔细想想,这个逻辑特别有意思,好像腾讯不是股票似的。在很多人眼里,股票就是要用来炒的,股票就是发财致富的,股票就是随时进出的赌场,股票确实有风险但我就是愿意它当成一桩富贵险中求的卖卖。

股票是庄家和大佬们的小妾,老子没这福分,摸一下也心满意足了,所以千万别来保护我,尼玛打土豪分田地之后,老子摸都没机会了。

    

股票到底是什么,到底该如何理解?我觉得还是回归最原始的逻辑,投资和投机没有对错之分,但你得知道你到底是在做什么,你手上的玩具到底是个啥。

    

我经常展示下面这个图,都快展示吐了。我在随便摆一下,大家也就随便再看一看。

我对比特币没有好恶,只是暂时没搞明白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也许它真的意义很大,但是如果在没有搞明白的时候就要去卖,那么我只能采用如下办法:

第一,我们公司是一个金牛,啊不是,是金币公司,也不是,应该是金逼公司

第二,未来因为XXXX市场还会涨,或者未来因为XXXX市场马上就要见底了。

第三,请大家多多关注我们比特币基金,走尼!基金代码110114,简称,比基尼~

    

这么一比,突然觉得,还是卖股票型基金有良心一点,虽然有时候也说不清楚,但至少喜闻乐见,还算有点逻辑啊。

似乎,又跑题了。

第四,资产

我这辈子专业能力的质变发生在产品经理阶段,那个时候正是非标高歌猛进的年代,我仿佛找到了人生的终极意义,就是把融资方的付息,三下五除二切分成各个利益方的盘中餐。但也就在那个时候,我终于明白了,到底什么是资产,什么是金融产品。

我觉得,金融产品是通过一些列的条款、约束条件和载体对资产的打包。金融产品诞生以及存续的过程,就是金融本质:资金的融通。从非标回到标,从债权和股权回到股票,这个时候你就会感慨,卧槽上市可交易还是有好处的,最起码还是大部分在阳光之下的,最起码还是留痕的,最起码猫腻还是少了很多的。

我一直在思考和提炼财富管理的专业发展路径。以我个人的经历来说,我觉得理财经理应该具备一定的产品经理思维(筛选和开发),产品经理应该具备一定的基金经理思维(投资与策略),而这里的核心问题,就是对资产的理解。而一般的客户经理因为更多的时间在销售产品,因此很少会有像产品经理这样经历筛选和辨别产品;参与商业谈判,了解产品背后的来龙去脉;通过设计或是博弈条款细节;努力降低风险、权衡取舍等一些列的过程。总之,要有意识的升维去培养自己理解资产和产品的能力。

这一次,终于没跑题。

第五,配置

这里我想讲的不是资产配置,因为大家都忽悠的太多了。我想讲的是,财富的保值增值。

    

家庭财富是怎么增值的?简单那说,两个途径,工资+投资。

比如,一个家庭有500万,如果要让它增值,一个方法是努力工作赚钱,扣掉成本,剩余的就是家庭财富增值的部分,这有点像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比如,这一年我们净赚20万,那么家庭财富就增加了。

另一个是靠这500万存在形态的价格变化。这里有一个隐性和显性的问题,比如500万放一年现金,表面上是500万,没变,这是显性的。但实际上算上通胀,你是贬值的。500万放一年货币基金,假设是4%,那么可以赚20万(是的,真的是20万!)。

于是到年底,家庭财富合计就变成了540万。

上面这个例子有两个问题非常值得注意。

    

第一,500万要怎么分配,以什么形式存在。比如200万房产,300万银行理财或是其他组合。当然,不管怎样,穿透目前中国老百姓的家庭财富,底层资产你都绕不开这四个:房产、现金,债券、股票。也就是说,这四种资产的价格大体决定了家庭财富的膨胀或者缩水。那么,如何分布,如何组合,这才是我们要考虑的核心问题。

    

第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变得“有产”(上一辈传承),你会越来越发现,大部分人创造财富的速度,开始越来越比不上自身家庭财富在资产价格上赚的钱。或者现实一点说,开保时捷上班每个月赚6000块钱的人越来越多,那么你能否开一辈子保时捷就越来越不取决于你这6000块钱的工资增速,而取决于家庭资产类型的分布。

所以,配置,将是不远的未来,或者说就是现在,越来越重要的财富管理方式。

道理说起来,永远很简单。但是回过头来,我们还是要老老实实,一单一单的卖基金。但是知道为什么卖,比怎么卖,重要太多了!

我曾经总结过卖基金的五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是:原来我特么就是个出来卖的~

第二种境界是:既然无法改变命运,就苦练技术吧~

第三种境界是:妈的反正下水了,老子(娘)一定要做头牌~

第四种境界是: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第五种境界是:券姐说的真对!

哈哈哈哈哈哈哈~~

这个时代不缺专业,缺的是将专业化繁为简

一点一点改变中国人买基金和卖基金的方式

————————————————————————

—THEEND—

粉丝福利

双11狂欢节福利来啦!

2019最后一波充值福利!

充值优惠再次开启,最高7折起

剁手不如投资自己

先充值再买课,超优惠!

充850送250,到账1100;

充2000送700,到账2700;

充5000送2000,到账7000;

(长按扫码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