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实基金现在还在吗(嘉实主题基金停止申购了净值怎么还在变化?)
嘉实主题基金停止申购了净值怎么还在变化?
停止申购了只是说投资者不能再买入了,但是基金管理人还是在操作,这支基金还是在运营。每天都在买入卖出股票。股票市值涨涨跌跌他的净值自然也在变化。
嘉实基金总经理经雷:当下形势下长期资金管理机遇与挑战
近日,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3上海苏河湾大会在上海市静安区隆重召开。本次大会以“金融助力经济复苏与全球合作”为主题,广泛邀请了**和金融监管部门、主权财富基金、国际与国内代表性金融机构和知名学者,围绕全球经济金融领域各方共同关心的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希望在当前复杂环境下持续增进国际间相互理解、信任与合作。嘉实基金总经理经雷在“当前形势下长期资金管理的机遇与挑战”主题论坛上发表演讲。
经雷对当下形势的长期资金管理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全面的解读。他表示,首先,全球在当下包括到明年都面临着以美债为代表的高利率环境,当下面对的是全球风险偏好都在收缩的时代,推动通胀水平上升的若干因素仍然存在。在机遇方面,他表示,对于国内政策理念的理解和认知是未来发展长期资产管理所必须具备的一项核心能力,长期资金管理的核心要点在于要围绕基本面、围绕市场行为以及围绕所有的全球资管领域开展。最后,他指出,资管机构必须看到未来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围绕数据、智能、数智化的方向推进。
首先,全球在当下包括到明年都面临着以美债为代表的高利率环境,这会影响到全球各个市场、各种资产的核心维度。从历史数据来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同样面对着高通胀和高利率的经济环境。从1970年开始,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美元加息一直维持在非常高的水平。美国CPI指数在1965—1970年间从2%上涨到6%,1971—1975年间从6%到8%;受地缘**的影响,美国的CPI指标在1977—1981年期间从8%攀升至13%。在此之后,1990—2016年全球化加速,通胀阶梯下行,美债持续下行,带来投资者风险偏好上升。2016—2021年开启逆全球化,其标志性事件是2016年英国脱欧,之后美联储缩表被疫情终断,伴随疫情的扩张,全球通胀开始抬升。2022年4月至今,美联储重启加息周期。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论坛立场。)
推荐阅读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CWM50)于2012年成立,是一个非官方、非营利性质的学术智库组织。论坛致力于为关心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的专业人士提供一个高端交流平台,推动理论、思想、创新和经验交流,为相关决策与研究机构提供理论与实务经验参考,进而为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提供不竭的思想动力,最终对中国金融体系的优化产生积极影响。
www.cwm50.cn
请问嘉实基金怎么样呢?
嘉实基金确实是老的基金公司了,1999年开始营业,掐指一算,也有20年了,1999年3月,嘉实基金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成立,并于2005年6月成为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如果想要查看更详细的资料,可以直接上他们官网网页链接看下:最近比较火的是嘉实超短债基金(070009),它的持仓里面就没有股票、金融衍生品、贵金属等高风险的品种。57%的资金投向了金融债、中期票据、企业短期融资债券,另外还有35%的资金,主要投在了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上。不过还是要提醒一下,最近短债基金很火,若短期持仓者过多,要警惕债券市场的短期波动。
嘉实基金最近有什么新产品吗?
有只封转开的基金算是新产品吗?基金泰和转型成嘉实泰和混合基金,4月8日至4月28日开放集中申购。
嘉实海外的基金还能回升吗?
这只基金的表现,实在不如人意。短期间很难有好的表现,等时机差不多就赎回吧。换成其他基金,收益会好些。像融通100,华夏回报。
嘉实增长为什么暂停申购?
嘉实增长自2011年1月7日起暂停申购原因是该在2010年表现甚佳,位列同类基金的第2名甚佳的表现吸引大量的申购,有碍于该基金的管理和后续的表现,故暂停申购
嘉实基金怎么样?
嘉实基金确实是老的基金公司了,1999年开始营业,掐指一算,也有20年了,1999年3月,嘉实基金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成立,并于2005年6月成为合资基金管理公司。最近比较火的是嘉实超短债基金(070009),它的持仓里面就没有股票、金融衍生品、贵金属等高风险的品种。57%的资金投向了金融债、中期票据、企业短期融资债券,另外还有35%的资金,主要投在了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上。不过还是要提醒一下,最近短债基金很火,若短期持仓者过多,要警惕债券市场的短期波动。
嘉实300基金
带身份证到就近柜台办理银行卡,存入资金开通基金帐户,设定基金名称:嘉实300,扣款日期,定投金额下限200元。定投金额外不在收费。在扣款后申购基金费率1,2%有优惠的按6折。
嘉实基金,掉队了?
一家老牌基金的“保十”守卫战。
掉队
从“行业标杆”,到“保十”都难,嘉实基金要想“风采依旧”,确实不容易了。
嘉实基金成立于1999年3月25日,是国内最早获批成立的10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2006年成为国内首家资产管理规模突破千亿的基金管理公司。
彼时的嘉实基金正好赶上了2005年-2007年牛市,国内资本市场上,基民投资热情正盛。
根据锋雳整理,2006年末,嘉实基金发行的嘉实策略增长一天就能卖出419亿份;2007年,股票型QDII基金嘉实海外中国股票基金发行首日认购资金超过700亿元人民币。
2008年发生全球金融海啸,嘉实基金此后的业绩也随之波动;2012年-2015年,嘉实基金又回归了稳步发展态势;直到2016年股债双杀,嘉实基金的业绩受到影响,连续几年出现业绩倒退;2020年以后,随着基金行业景气度上升,嘉实基金业绩有所回温,但较之其它可比基金公司,这点回温也很难复现当年光景了。
这从行业排名上也能看出。
根据环球老虎财经app整理,2015年,金融海啸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和发展,嘉实基金的规模尚能位列行业第五;但2016年经过股债双杀,迅速跌至第十,公司规模3280.75亿元;此后嘉实基金一直在第十名徘徊,2017年-2021年,嘉实基金资产净值合计排名分别为第十、第十、第八、第七、第十。
券商中国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嘉实基金规模8804.46亿元,排名第九,仍在艰难“保十”。
图源:券商中国
如今,“老十家”还剩华夏基金、南方基金、博时基金、富国基金、鹏华基金、嘉实基金,分别位列第三、第四、第六、第七、第八、第九,国泰基金、华安基金、长盛基金、大成基金已经被其它一些后来者取而代之了。
随着行业的马太效应逐渐增强,公募行业头部的优势还在累积,不仅排名难以跨越,一招不慎,还有可能掉出“前十”。
再回过头来看嘉实基金,规模虽大,但疲态渐显,如果仔细看旗下产品,这种态势更加明显。
业绩分化
权益类投资在相当程度上代表着的公司的投研能力和水平,事实上嘉实基金主要的宣传方向也是权益类的。
但从数据上来看,嘉实基金近两年来,不仅总资产增长趋缓,权益类的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规模下滑也比较明显。
嘉实基金的权益类投资几乎都押在了几个主要的基金经理身上。
按照市值风云统计,截至2023年5月30日,嘉实基金股票型+混合型基金的总资产净值为2577亿元,包括归凯在内的6位百亿基金经理管理规模合计1221亿元,占比47%。
但从2021年初截至统计日期,几位百亿基金经理亏损幅度基本在30%左右,也跑输沪深300(-26%)。
具体到某些产品也能看出缩水严重。
比如成立于2007年的嘉实海外中国股票混合(QDII),初始净认购额接近297.5亿份,到2023年6月30日,就只剩25.33亿份,降幅超过九成,并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
截至2023年6月30日,该产品成立将近16年,期末净资产只剩16.42亿元。
嘉实基金旗下的明星基金经理归凯的管理规模变化也很明显,2020年底之时,归凯的管理规模一度超过570亿元,但截至2023年7月31日,天天基金网显示归凯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仅剩288.45亿元,基本是腰斩了。
当然其中可能存在相当部分环境因素,但环境影响的也是整个行业,而嘉实基金旗下的大量权益类基金,排名是在同类产品后10%。
对此,“投资者私享会”根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数据梳理出,截至2023年6月30日,基金经理曲胜伟管理的几只产品今年上半年的绝对收益,在同类产品排名中基本位于最末的3%;肖觅、胡涛、常蓁管理的几个产品也在同类产品排名后8%。
行业主体基金中,郝淼管理的隶属医*医疗健康行业股票型基金(A类)中的几个产品,也基本在后10%;吴越管理的一只消费类的更是排名垫底。
但有趣的是,关于消费主题基金这一分支,垫底的是他们家的,冠军也是他们家的,嘉实新消费股票以10.01%的收益率夺得魁首。
所以实际上嘉实基金的权益类产品出现了分化,同一类产品首位差距过大,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旗下基金经理水平的差异。
而且不同的基金经理选择的赛道不同,嘉实基金押注在少数几个基金经理身上,一旦出现亏损,资产规模缩水程度自然也比较惊人。
人才“断层”
包括环球老虎财经财经app在内的不少媒体都分析到了嘉实基金“人才断层”的问题。
外界环境我们很难把握,比如牛市或者熊市的到来,所以我们最终能依仗的还是人的主观能动性。
事实上基民们很大程度上也的确是冲着基金经理而来,希望能借助专业基金经理的能力,实现资产增长。
而业绩上出现问题,很多时候主要是用人方面的问题。
“投资者私享会”就指出,嘉实基金从巅峰跌落,是伴随着老一批创业者和中坚力量的陆续离开发生的。
从数据上来看,根据天相投顾统计,2017年-2021年,发生基金经理离任人次最多的基金管理人为嘉实基金,累计64人次基金经理离任产品。
2021年以来,根据Choice数据统计,嘉实基金离任经理有18位,与博时基金并列公募第一。
人才不断流失,媒体方面也逐渐传出嘉实基金投研团队“青黄不接”的消息。
尤其是2017年嘉实基金的人事变动,赵学军卸任公司总经理转任董事长后,公司总经理一职空缺出来,邹唯、刘天君、陈勤、张弢等明星级人物也相继出走。
人才断层的另一面,则是公司的创新活力也不如从前。
赵学军出任嘉实基金第二任总经理时,曾通过变革,一度将嘉实基金与“创新”捆绑在一起,比如坚持竞标社保基金投资人管理资格,比如促使嘉实基金成为合资公司之际,管理层股权激励问题的解决。
当年老一批创业者和中坚力量离开的具体原因,如今我们难以详细得知其中缘由,但近些年来,嘉实基金的变化却是有目共睹。
“老十家”早已不是当年的“老十家”,先机固然重要,但时机与能够把握时机的“人才”更加重要。
共勉。
嘉实基金公司安不安全,会不会倒闭的?
从理论上来说,
基金公司有倒闭的可能,但基金公司都是由国内大型金融机构(四大银行和证券公司)组建的,是不会轻易倒闭的。中国证监会规定,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只管交易操作,基金资产只在银行,并且成立一个专门帐户,称为基金托管。所以,基金资产相对来说只有因那些高手操作不好而被亏损的风险,基本没有被偷挪走的风险。从法律角度说,即使基金管理公司倒闭甚至托管银行出事了,向它们追债的人都无权碰投资人基金专户的资产,因此基金资产的安全是很有保障的。换言之即使基金公司倒闭了,投资人的钱就一直在银行,在允许基金公司破产前,新的机构也会在之前接管。因此,你没有必要担心基金公司的倒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