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市值意味着什么(oppo手机市值?)
oppo手机市值?
2020年1月9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19胡润中国500强民营企业,OPPO与市值130亿元位列第四十五位,根据OPPO公司财报,2021的市值是400亿人民币。从数据上看,OPPO拥有千亿市值,说明资本人保期待该公司有一定的潜力,正如OPPO副总裁吴强表示,未来OPPO将会坚持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品,做全球年轻人喜爱的产品,做全球年轻人喜爱的产品,只是国内市场已经拥堵,随着新技术红利时代的到来,产品既要有独到的吸引力,还要结合技术,这对于OPPO而言难度又上升了一个台阶,希望后的出海道路仍旧充满着重重挑战,但结果会是如何仍有待OPPO自己去揭晓。
顺丰24日完成借壳上市,千亿市值背后是个什么故事
目前重组成功买不进的,只有打开涨停才能买,不过到时候很危险了,现在能买进的都是机构,几个亿挂上面的,还有他们是机构,座席位都考前几位的,所有这个就不要考虑了,望采纳
【白马】第四家千亿市值*企诞生!他凭什么?下一家会是谁?
对于云南白*来说,千亿市值绝不应是一个终点。如果说集团混改的话题性使得云南白*目前有了冲刺千亿市值的机会,那么自身的实力底蕴雄厚与否,则决定了云南白*能在千亿市值俱乐部中待多久。
6月13日,云南白*以97.05元的价格收盘。至此,云南白*总市值已达到1010.68亿元,正式跻身千亿市值俱乐部。这也意味着,到目前为止,全国医*股中已经有4家医*公司市值超过千亿,其他三家分别为恒瑞医*、上海莱士和康美医*。而此时距离备受关注的云南白*混改大戏宣告收尾刚刚过去不久。新华都的高调入驻,以及江苏鱼跃的巨资参与,使得这家早在1993年便改制上市的国资背景企业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从市值8亿元的小企业,到如今过千亿的国内医*龙头,云南白*最终入围千亿市值俱乐部,凭的是什么?
1
为什么是云南白*?
云南白*顺利跻身千亿市值俱乐部,并不是一件太令人意外的事情。E*经理人早在5月19日的文章中便已做过分析。传送门:第三家千亿市值*企诞生!他们凭什么?下一家会是谁?
两个原因使其市值超千亿成为大概率事件:一是云南白*雄厚的实力底蕴;二是国企混改的出现使得云南白*有了新的故事可以讲。具体来说,2016年12月29日晚间云南白*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云南白*控股有限公司(白*控股)拟通过增资方式引入新华都实业集团有限股份公司,由新华都向白*控股增资人民币254亿元,持股比例为50%。白*控股的股权结构为云南省国资委和新华都各持有50%股权,民营开始与国资平分秋色。但这显然并非是一个结束。仅隔半年,云南白*于2017年6月6日发布公告称,白*控股拟通过增资方式引入第三方战略投资者江苏鱼跃,由江苏鱼跃向白*控股增资56.38%,获得10%的股权,最终形成云南省国资委45%、新华都45%、江苏鱼跃10%的股权架构。至此,白*控股的股权结构,已然从民营、国资平分秋色,转向了民营资本对国资持股形成了赶超之势,且相较于双方各50%的股权架构,三方股权架构也更为稳定。雷霆之势的云南白*混改大戏,目前已经初告成功,相较于此前几年“无故事可讲”的尴尬境地,当下的云南白*则给了资本市场以无数的想象空间。一方面,集团混改后民营机制和增量资金的引入,无疑将会云南白*体制机制的理顺带来积极影响。江苏鱼跃入股,将给集团层面带来56亿元的增量资金,再加上此前新华都的254亿元注资,以及上市公司账面上的上百亿元流动资金,目前云南白*集团与上市公司的现金规模或超400亿元。而在这样的巨额流动资金的支持下,进一步的外延并购动作便显得理所当然。另一方面,集团混改成功做彰显出的国资委市场化改革觉醒,也让人期待云南白*接下来市场化的表现。有着丰富市场化经验的新华都,目前已提名新华都代表王建华任白*控股董事长、陈春华任董事。而作为中国医疗影像和家用医疗领域龙头民营企业的江苏鱼跃,则被普遍认为将凭借再销售渠道上与白*控股的重合性和互补性,与白*控股产生较强的产业协同效应。如果说集团混改的话题性使得云南白*目前有了冲刺千亿市值的机会,那么自身的实力底蕴雄厚与否,则决定了云南白*能在千亿市值俱乐部中待多久。从最新发布的云南白*2017年一季度报来看,云南白*表现可称良好,营收与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4.28%与16.6%,这已是近两年来其增速的较快水平。在过去十多年中,云南白*堪称医*股中的长跑冠军。资料显示,作为云南地区成长性最好的企业,云南白*自1993年上市以来保持了营业总收入连续24年保持增长、归母净利润23年增长,年均增速分别高达33.72%和32.13%,上市以来,云南白*共计实施了23次现金分红,累计分红27.59亿元。从产业结构来看,目前的云南白*主营的四大板块业务中,除*品部分销售收入在2016年度受*品招标等因素影响增速呈负值之外,商业、健康产品、中*资源等几大业务均实现增长,增速分别为9.94%、11.99%、44.91%。2013年新组建的中*资源事业部,以44.91%的增长成为拉动公司业绩的新引擎,而健康产品事业部则保持相对稳健的增长,目前是云南白*业绩的主要驱动力,云南白*也正在大健康领域不断拓展细分市场。
2
谁会是下一个?
按照6月13日收盘价来计算,目前国内医*股市场中超千亿市值的公司共计有四家,按市值从大至小排名分别是:恒瑞医*、康美*业、云南白*、上海莱士。恒瑞医*与上海莱士自不必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国内医*企业过千亿市值的只有这两家公司。2016年12月31日,恒瑞医*的市值刚刚突破千亿,达到1067亿元,而如今其市值已经达1431.01亿元,而随着19K等重磅产品获优先审评等利好消息,以及超高的市值增速,恒瑞正朝着2000亿元市值进击。而上海来事则是第一只市值破千亿的医*A股企业,但由于控股股东科瑞天诚与莱士中国正在共同筹划股份变更事宜,因此其自2017年4月21日起便开始停牌,至今仍处于停牌状态中。其市值目前为1007.47亿元,在4家千亿企业中排名最后。而康美*业则同云南白*一样,同属新进者。5月19日,康美*业以21元的收盘价,市值达到1039亿元,目前市值则进一步增长至1098.67亿元。作为中*材领域中的龙头企业,其凭借在产业链上下游的充足话语权,保持着每年颇快的增速。
截至6月13日收盘医*股市值排行TOP20
单从市值来看,复星医*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接棒千亿市值的医*企业。截至6月13日收盘,复星医*市值为792.2亿元,而在2016年12月31日,其市值才仅为467.41亿元。不到半年时间,复星医*市值增幅达324.79,增速令人惊人。2017年一季度报显示,复星医*一季度营收增长20.29%,扣非利润增长也有20.05%,收入增速已超过2016年全年增速。市值高增长很大程度上应归因于复星医*全产业链的布*以及不断深入的国家化战略。到目前为止,复星已经形成了*、械、分销和医疗服务的全产业链布*。以*品领域为例,一些壁垒较高的核心产品如优帝尔、优立通等2016年同比增长已超过100%,其单抗*研发也稳居国内第一梯度,包括利妥昔、曲妥珠单抗类似物研发等进度也处于领先位置。而在器械布*方面,最新消息显示,其控股子公司Sisram已经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进行分拆上市。根据中信证券研报,复星医*在未发生大型并购的背景下,2014年至2016年扣非净利润增速达到29.7%、24.4%、26.45%,体现出的是其强劲的内生增长能力。而在外延并购方面,复星医*近年来频频进军海外市场,此前12.6亿美元收购印度制*公司GlandPharma更是创下了中国*企的最大海外并购。如果收购成功将GlandPharma进行合并报表,势必又将带动其市值进一步增长。紧随其后的,则是顶着“最贵新股”上市的步长制*。作为国内知名中成*龙头企业,步长制*以55.88元/股的价格上市,股价一度涨至155.41元/股。然而,迅猛的涨势却很难长期保持,6月13日步长制*收盘价格为73.38元,市值为500.30亿元,尤其是在其上市首年净利润即大幅下滑的情况下,能够看到步长制*离千亿市值的门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
国内*企:20年赶超全球三甲!
2016年5月,37位中国医*行业顶级企业家会聚深圳,参加由E*经理人举办的“华营·未来医*”走进华为第一期企业家班,企业家们称,这是医*行业历史性的一次对标中国本土最具竞争力的世界级标杆企业学习,在正是在此,企业家们喊出了“20年内中国诞生全球*业三甲”的口号。而如今,一个明显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中国医*企业正奋起直追,在奔向千亿市值的道路上各出奇兵,其反映出来的是中国医*产业的整体突破与新时代的到来。
截至6月13日全球跨国*企市值排行TOP20必须要看到的是,同目前的全球跨国*企巨头相比,其中的差距仍然显而易见。截至6月13日,强生仍然占据着全球跨国*企市场排行榜的魁首位置,当然这也同其除医*之外仍有其他业务布*相关。罗氏则以2249.36亿美元的市值紧随其后。“宇宙大*厂”辉瑞却意外滑落前三甲,以2022亿美元的市值位居第四。相较而言,美国市场的前四名均已突破2000亿美元的市值,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美国医*业的强大,但一定要认识的一点是,美国制*业的强大也是通过长时间以来在医*领域的不断研发、创新与资本介入而实现的,而中国的医*企业如今也正在这样一条道路上前行,而能走得多远,则要看中国市场上的各个玩家实力如何,雄心多大了。
本文版权属于E*脸谱网(www.y-lp.com)。
1000亿市值公司什么概念?
什么叫千亿级别?就是上市公司的股票市值已经超过了1000亿元人民币。格力电器,美的集团,海康威视都是白马股,这些可能是你知道的;但是你可能没注意,他们还都是千亿级公司!就是他们的市值都已经超过了1000亿元人民币!比如:格力电器2631.28亿,美的集团3429.33亿,海康威视3811.52亿……什么是市值?它是指一家上市公司的发行股份按市场价格计算出来的股票总价值,其计算方法为每股股票的市场价格乘以发行总股数。整个股市上所有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和,即为股票总市值。)“现在中国股票大半都过千亿”从何说起?请看下面资料:截止2017年11月9日,A股上市共有3445家,其中市值达到100
2个简单的指标看看千亿市值*企的规律
*企有很多,有些企业市值很大,比如恒瑞已经有接近5000亿,它的营收大概才250亿左右,有些*企的市值不大比如科伦,它有170亿左右营收,市值300多亿,华东有300多亿营收(工业部分100亿)也只有470亿市值。为什么会是这样,今天用2个很简单的指标看一下,这两个指标是专利*营收和专利*数量。
1、专利*数量很好理解,那就是在专利保护期内的已经在销售的产品数量。
2、专利*营收考虑到很多*企都要仿制*,这部分做一个兑换,仿制*按照3比1的方式全都兑换成专利*(兑换的逻辑是利润率差异,仿制*未来的利润率只有15%甚至更低,专利*的纯利润率会高达50%,甚至有些*企的仿制*利润比如输液或者抗生素注射剂还低于普通仿制*的水平,这些大概类似原料*,原料*和专利*大概的兑换比例是5比1)。
用这两个指标看看千亿市值*企大概都是什么样子:
1、0个专利*数量的*企,0个专利*数量的*企现在过千亿市值的只有复星1个企业,在疫苗概念之前,复星常年在1000亿市值以下,复星的营收有200多亿,是国内*企制剂部分营收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和石*、中生、恒瑞等之前并列成为头部4强。但是它的市值最低,我对这个原因理解也是因为它专利*数量为0导致,那意味着如果纯利润率只有15%,20倍PE大概只有3倍PS的估值,这个企业需要333亿营收才勉强够1000亿市值,333亿营收在国内只有辉瑞和阿斯利康两个企业现在有,但是这两家专利*数量多到2个手指数不过来。那么如果专利*数量为0,很可能你就需要过300亿营收才能勉强有1000亿市值
这里说明一下:0专利*的企业剔除长春高新、疫苗概念和CRO等几个企业,长春高新属于消费属性的医*企业,这种逻辑更偏向消费企业,看增速,未来生物类似*怎么估值现在还不好确定,疫苗和CRO现在估值逻辑不清楚,肯定不是专利*的逻辑。*明康德2000多亿市值只有100多亿营收,全球最大的CRO企业昆泰营收100多亿美金,市值200多亿美元,国内CRO为什么会高出同行这么多,现在还未知。
2、1个专利*数量的*企,1个专利*数量的*企过千亿市值的有中生这1个企业,中生当前市值1600亿,有1个专利*,折合成专利*的营收约140亿(仿制*3比1兑换)。因为中生大概多出来1000亿市值600亿,如果按照10倍PS估值专利*营收,可以大概理解为1000亿市值只要有1个专利*另外加80亿营收就可以达到。
3、2个专利*数量的*企,2个专利*数量的*企过千亿市值的有石*这1个企业,石*当前市值约1100亿,有2个专利*,折合成专利*的营收约70亿(仿制*中含有不少低利润率的原料*等,按照5比1兑换),石*的市值一直比较低,可能是恩必普专利到底临近的原因。如果按照10倍PS估值专利*营收,可以大概理解为1000亿市值只要有2个专利*另外加40亿营收就可以达到。
4、3个专利*数量的*企,3个专利*数量的*企过千亿市值的有百济神州1个企业,百济当前市值1400亿,有3个专利*,专利*营收约20亿,如果按照10倍PS估值专利*营收,可以大概理解为1000亿市值只要有3个专利*另外随便加点营收就可以了。这里考虑到百济有大量的美国管线,个人认为1000亿市值3个专利*大概需要20亿营收即可。
5、4个专利*数量的*企,4个专利*数量的*企过千亿市值的有瀚森1个企业,瀚森当前市值1800亿,有4个专利*,专利*营收约40亿(仿制*3比1兑换),4个专利*可以很明显的看出,1000亿市值有没有营收都无所谓了。
6、5个以上专利*数量的*企,5个专利*数量的*企过千亿市值的只有恒瑞1个企业,恒瑞有6个专利*可销售,当前市值4800亿,专利*营收约150亿(仿制*3比1兑换),5个以上专利*数量的企业几乎可以确定2,3000亿市值都只是基础。
通过上面的对比我们大概可以总结出来几个规律:
1、1款专利*大概可以等同于2-300亿市值,这个也和过去我们用存量和管线估值差不多,比我们用管线的方式估值高(之前预计1款上市专利*市值100亿,但是这样的估值方式没算临床产品,所以2-300亿对应1款上市专利*也很正常)
2、没有1款专利*的*企,如果只有仿制*基本不可能达到1000亿市值,这也是我之前判断的,因为仿制*估值太低,国内空间也有限,任何一个纯仿制*企都很难把仿制*部分做到300亿那么大,能做到200亿基本已经是极限,那么仿制*企的极限估值就是1000亿,最大的仿制*企可能市值天花板只有600亿附近,对应200亿左右的营收。
3、有1款专利*也很难做到千亿市值,80亿专利*的营收基本上也很难由1款专利*完成,只有1款专利*想过千亿市值就需要仿制*部分做到国内最大或者至少前3。
4、有2款专利*还要有一定的销售基础(40亿专利*的营收)才能有千亿市值。
5、有3款专利*,基本上随便做点收入就能过千亿市值。
6、如果专利*数量超过5个,2,3000亿市值都只是基础。
说明一点:这种估值方法因为没考虑到有些*企已经有专利*在报产,所以可能会出现误差,比如贝达现在有1款专利*和18亿专利*营收,市值510亿左右,按照上面的逻辑合理市值应该介于380-480亿市值之间,现在就贵了,但是没有考虑到它有1款专利*即将上市,上市后变成2款专利*和18亿营收,那合适市值就介于580-780亿之间了,那现在又便宜了。
这种估值方法也没有考虑美国管线的分量,比如信达现在1款专利*加20亿专利*营收,按照这个逻辑合理估值400-500亿之间,但是信达现在市值700多亿,它也没有其他专利*报产,那就是类似百济神州的美国管线估值贵没有预计在内。
整体来看,这样的估值逻辑更适合比较稳定的有仿制*和专利*并存的*企,信立泰当前有1个专利*加18亿专利*营收(仿制*按照3兑1),合理市值380-480亿之间,现在市值374亿,处于合理市值下沿。
信立泰有2款专利*的时间点是2022年底,有3款专利*上市的时间点是2023年,按照3个专利*有点专利*营收就能过千亿看,2023年是很稳妥能过千亿的时间点。2022年2款专利*对应大概40亿专利*营收(仿制*按照3比1兑换),考虑到它那个时候还有1款专利*在报产,按照前面贝达的情况对应到合理估值下沿,那么2022年准3款专利*上市每一个按照下沿200亿,40亿专利*营收400亿,也勉强能进入1000亿市值。
何巧女:东方园林要做市值千亿的公司,是不是意味着东方园林效益好?
6月26日,“2012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价值管理论坛”在杭州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经济转型中的上市公司战略再造”会上,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巧女谈到,东方园林的价值尚未充分体现,仍有提升空间。
假如某上市公司市值八千亿美元老板持股30%,老板持股量多的原因何在
1、老板是企业的经营者,对经营状况最了解,持股多,说明他对企业有信心;2、老板要控制企业,必须是相对或绝对控股,因为股份公司是按持股比例行使决策权的;
什么样的企业能够做到十亿、百亿、千亿美金的市值?
如果就互联网公司来讲,Sarah Tavel 现在在 Benchmark Capital 做投资,她还在 Greylock 时曾经在斯坦福谈过这个问题,她讲了她们机构如何评估估值有潜力超过 10 亿美金公司的评估框架,主要集中在“非交易类的消费级公司”的投资逻辑上,比如说社交类创业公司。
(PS:Greylock 是 Facebook、LinkedIn 的投资者,曾经领投 Facebook 的 B 轮、LinkedIn 的 B 轮)。
简单讲,Sarah 特别强调了“用户参与层次理论”,并将这个理论分为三个层级:
第一级,完成产品核心任务设定的用户数增长情况怎么样。
注意:这里重点不是说“增加用户数”,而是指那些能完成这个特定产品核心任务设定的用户数增长情况。这是有区别的,比如社交视频分享软件 Viddy 在 Facebook 宣传后,用户数有非常大激增,但是没有发展出完成它产品核心任务设定的用户数量,即那些会上传视频的人。
第二级:用户留存率怎么样。
这里主要看两点:第一,用户参与后,产生的“收益”。比如说,用户用得越勤,用户收获有就越多,这绝大部分表现在用户添加自己数据信息给到产品,然后公司用这些数据反过来为用户增益,去提高产品体验。
第二,用户离开后,用户的损失怎么样。比如用户用得越久,他停用后损失就越大,产品已经变得是他需要依赖的东西,成为他“身份”一部分;或者这已经是个用户积累了某些价值的产品。
第三级:是否产生循环效益。
最高级的”循环效益链“应该是这样的,比如说 Pinterest:当越多用户通过 Pinterest 来收藏时,它上面就有越多内容,用户也就可以探索到越多他们想要的东西。
这里还有另一些“循环效益链”。比如:用户在 Pinterest 上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图,然后把它分享给好友,他好友很感兴趣,继而注册;又比如,B 用户转发了 A 用户的收藏,A 用户收到消息提示,A 用户登录 Pinterest 查看消息,不知不觉,A 用户在 Pinterest 逛了好久。
但是“循环效益链”非常难创造,很多产品甚至都不具备。比如 Evernote,它可以轻松增加用户、留住用户,但是却在第三级落马,因为它很难实现“循环效益”。其实,它更偏向于为用户创造价值,而不是去找内在的循环效益。
美国约会应用 Tinder 倒有些“循环效益链”,但是仔细一想:一段成功的勾搭,应该会让男女双方都不再使用 Tinder,因此循环效益链在这里也就断裂。
以上答案参考硅发布文章《顶级投资机构 Greylock:什么是造就一家超过 10 亿美金市值公司的关键!》
千亿产目型教然势附语车元值和千亿市值有什么区别?
所谓千亿产值指的是公司的营业收入,千亿市值是公司的市场价值,也就是股票的总价值。
上市公司市值和公司实际总资产之间的意义
市值只是市场给这个公司的评价,相当于这个公司的价格,实际总资产则是该公司财务系统给出的资产的账面价值!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