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资本溢价(【学习】投资溢价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学习】投资溢价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蓝敏老师,税务规则,全部原创,涉税实务

专注于房地产财税管理人才培养10余年,以“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实战技能”为目的,聚焦房地产行业经营特点,汇聚国内知名财税专家,“培训+咨询”双管齐下,是房地产财税教育培训行业的领航者!

公司实收资本100万,新股东增资100万,新股东占多少股权比例?

当然不太可能是50%!

因为在投资时候,99.99%会产生溢价。具体的溢价金额多少,是股东之间商谈的结果,这个商谈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双方股东对投资时点公司价值的“估价”。

注意,这个价值既不是实收资本金额,也不是账面净值金额,也不是事务所评估金额,更不是所谓税务机关认定的金额,而是双方老板愿意接受的金额。是一个“谈判”的后果。

那么,这个公司现在值多少钱呢?

比如,这家公司有利润、发展好、钱途光明,则其价值就可能高,比如价值400万元!

这样,相当于原股东用400万元的公司与新股东100万的现金合作,新股东占比=100万÷(400万+100万)=20%。

那么,新股东在新的实收资本中就只占20%,老股东占80%,新的实收资本=100万÷80%=125万元,新股东所占金额为25万元,超过其在实收资本中应占金额的部分75万,属于投资溢价,记入资本公积。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实收资本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借记“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科目,按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科目。

 

按准则指南,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100万

  贷:实收资本-新股东25万

     资本公积-投资溢价75万

 

非常简单,是不是,谁都应该会做。

但是,有正数就会有负数,投资溢价也可能是负数,这就考验人了。

比如该公司,虽然实收资本100万,但其亏损严重、增长乏力,幸好尚有一些特殊的发展潜能,新股东愿意投入100万拯救,但要求占80%的股份。老股东想想总比现在就破产要好些,同时也保障了员工的就业,就同意了。

问,这个投资该怎么进行会计处理?

 

新股东投入100万占80%、老股东占20%。由于老股东的实收资本为100万,所以新股东的实收资本应为他的四倍400万元。

如果严格按《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机械的理解与处理,溢价为100万-400万=-300万元,这就是负溢价。将溢价记入资本公积,就是计入其借方:

借银行存款 100万

  资本公积-投资溢价 300万

  贷:实收资本-新股东 400万

我的个天!实收资本竟然比实际收到的钱多出300万元,并且可能会超过工商的注册资本金额。

实收资本总额500万,老股东100万,新股东400万(占80%)。

这样的处理显然很荒唐。

 

曹绣成给我说,他遇到的一个负溢价情况,后来股东间补了个股权转让协议。

比如,将100万全额计入实收资本,新实收资本达200万元。由于老股东只能占20%,则其对应的实收资本是40万元,所以股东间再补签股权转让协议,老股东将30%的股权无偿转让给新股东,这样可以达到双方持股比例的目的。

从会计处理角度看就是:

借:银行存款100万

   实收资本-老股东60万

   贷:实收资本-新股东160万

这样的处理实际上是把投资业务分割成了投资+股权转让两个业务,虽然复杂,但会计轻松、结果完美:总实收资本200万,老股东40万,新股东160万(占80%)。

但是,这将导致股权转让的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难题:无偿受让股权应不应交所得税?无偿转让股权应不应视同销售?不交的话税务能不能核定征收所得税?赠送后新老股东的股权历史成本各是多少?都是问题。

 

如果不补股权转让协议,直接对这个负溢价投资业务进行处理,该怎么办呢?

分析这个投资的本质是:老股东以公司接受本轮投资前的净资产作价出资。所以,新的实收资本中,老股东的金额只能是其作价金额。就是说,应该减计老股东的实收资本。

注意,不要一看到“借实收资本”就认为是减资。这并不是《公司法》意义上的减资行为,只是会计上的调整行为。因为公司的资本并没有下降(反而是在上升),不是减资。减计老股东的实收资本,仅仅是重新计算并从后续时点体现其出资比例的会计手段。

投资时点,双方股东认可的公司价值是25万元。老股东的实际出资是100万,但其在未来实收资本中所占份额是25万,所以形成75万的投资溢价,应该对实收资本进行75万元的减计,调入资本公积。然后,再进行正常的投资处理。

借:实收资本-老股东75万

   贷:资本公积-投资溢价 75万

借:银行存款 100万

   贷:实收资本-新股东100万

这样就形成了新的股权结构,总实收资本125万,老股东占25万,新股东占100万(占80%)。

未来如果将投资溢价形成的75万按比例转增实收资本:

借:资本公积-投资溢价 75万

   贷:实收资本-老股东  15万

     实收资本-新股东   60万

则转增后的效果与前面补签股转协议的例子效果是一样的:总实收资本200万,老股东40万,新股东160万(占80%)。

 

最后强调一下,这个减计实收资本的行为,并非真正的“减资”行为,老股东既没有抽逃出资,也没有从公司分走任何资产,所以不存在减资的事实与减资的法定手续,也不导致所得税的问题。就是说,老股东不存在所得税上的利润或亏损,其持股成本依然是最初投入的成本——新老股东都是100万元。

我国上市公司ipo溢价的原因

楼上的几位语气上貌似很了解,但能说出这种话的人其实根本不了解中国股票一级市场的情况与各种规则。中国IPO“圈钱”,这个词只是因为IPO募集资金量在融资领域显得大得惊人,但其原因不是因为老板一个个的非常黑心,而是因为中国IPO发行审核制度是核准制决定的,美国是备案制;中国只允许增量发行,国外允许存量发行。这是制度的问题,能合理玩转游戏规则的人遭人嫉妒而诞生了“圈钱”这个字眼。虽然这用词的谓语非常准确,但是这个词的用法,却经常用于形容各上市公司股东从股民身上捞钱。我来试着回答你的问题,但可能用词不那么专业。1、公司价值计量(1)面值计量理解IPO发行溢价,首先我们看一下公司股价如何计量才算公允。对股份公司而言,公司注册时候的价值基本上是1元/股,因为股票的面值是1元,中国不允许折价发行,因此只能高于1元,不能低于1元;对有限公司而言,实收资本=注册资本,没有股票概念,但可以理解为每1元出资只值1元。即,设立时公司股票价格仅为实收资本或股本价格。(2)净资产计量其次,公司经营会提高公司的净资产,后来进入的股东与原股东共同分享了以前的经营成果,因此,理所应当以高于股票面值的价格注资。一般采用的方法是以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作价。净资产不仅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还包括资本公积与留存收益,因此,公司经营一段时间后,入股价格一般高于设立时的价格。(3)评估计量公司可聘请评估机构对公司股价进行评估,以评估值进行转让,但聘请评估机构需要花费一定费用,一般增资不会聘请评估机构评估股价。国有资产投资入股时,报请国资委审批一般需经评估。(4)协议价计量股票也是一种可转让的资产,交易双方可根据协商作价达成交易,即公司经营多年后,仍能看到1元/股的转让价格。以上定价方法,前3种方法属于公允定价。2、经营溢价根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规定,发行人自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持续经营时间应当在3年以上。这就说明拟上市公司在申请上市之前需要运行至少3年。一般公司注册到上市几乎没有正好三年的情况,因此,三年间公司会以上市为目标,努力经营三年,这三年会较大幅度的提高公司净资产,而中国上市公司现在一般都是经营10年左右的公司,至少也要5年。由于上市前1年的净利润直接影响到IPO的融资量,因此尤为重要,公司上市后的价格理应有所上涨。3、流动性溢价流动性是指股票在转换成货币时,其价值不会蒙受损失的能力。公司股票上市之前,没有活跃市场,转换成货币的能力极差,而且每次转让都需经工商管理部门备案,并且不能转让超过200人以上,转让成本高,难度大。不易转换成货币的资产自然价格偏低;而公司上市后,每天都在交易所进行转让,不需经工商管理部门备案,股东人数没有限制,成本低,难度小。容易转换成货币的资产更为接近货币的性质,价格自然偏高。公司股票上市,股东的本质目的就是为了得到流动性溢价,原股东的股票资产价值可以迅速膨胀几倍甚至几十倍。能够达到如此惊人的效果,主要原因是我国IPO审核实行核准制造成的。核准制即发行人必须符合证券管理机构制定的若干适于发行的实质条件。符合条件的发行公司,经证券管理机关批准,才能发行股票。这就决定了,新股发行量由中国证监会决定,如果将新股视为投资市场中的一种商品,那么这种商品的价格弹性较大,发行量就是供给量,价格由供给和需求决定,那么需求就是中国打新资金量。中国的投资理念已经非常完善,几乎每个中国人都已经有了有钱就投资的想法,即使是现在的老婆婆也知道钱与其存银行不如买银行理财产品,老婆婆不知道这个行为是投资,但其实质就是投资。中国投资热情的高涨决定了新股需求量的极度膨胀。在需求极度膨胀,供给受到严格管制的情况下,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当然持续高位。4、未来预期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未来,公司通过经营,净资产进一步增加,同时以IPO募集资金投资原定项目,能够为公司带来现金流流入。通过购买公司股票可以享受高额的利润分配及股票涨价带来的资本利得。公司发行股票时会设定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该项目即为公司IPO的第一亮点,投资者能够凭借公司募投项目,对公司未来现金流流入进行预期。与上市前相比,公司拥有了一大笔资金用于发展原来难以发展的项目,可以使公司规模迅速扩大,因此,在获得该笔资金的同时,股票价格会有一定程度的涨幅,而这一时点,即为IPO发行成功之时。

银行资本溢价的原因是()

B

什么叫做资本溢价?

资本溢价是指某一资产价格高于其本质价值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市场供求出现不平衡,或者投资者对某一资产产生过度乐观或过度悲观的时候。

当投资者认为某一资产未来的收益表现良好时,他们会愿意支付更多的钱购买这一资产,从而导致这一资产价格上涨,形成资本溢价。

而当市场对某一资产的需求下降或者其预期收益下降时,价格就会下跌,资本溢价也会变得更小或消失。资本溢价是市场行为的一种表现,它反映了市场参与者的情感和预期。

尽管资本溢价在短期内可能导致市场的不稳定,但在长期来看,市场将逐渐回归理性,资产价格也将接近其本质价值。

投资者应该理性看待市场波动和资产价格,根据自己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做出明智的决策。

为什么市场愿意给某些公司高的资产溢价?

现在的股民,再也不是十几年前,几十年前的韭菜了,过去的散户基本都是听消息,追涨杀跌来买卖股票,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互联网的普及,只要在网上随便翻翻就能学到不少的东西,所以现在每个人对于公司的一些指标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了解。

 

尤其是咱们价值成长的粉丝,相对质量还是比较高的,至少大部分朋友都是有一点点理论基础的。

这段时间呢,我的几个小铁粉在后台私信我说,为啥有些公司pb常年都很高(大于2),我们在课本里学的不是pb越低越好吗?越低越便宜未来上涨的概率越大。

嗯,能问出这个问题的同学,一定是认认真真看了课本的,鼓励!

那么问题来了,市净率低就是好吗?高就是不好吗?

 

投资这个事情,切忌一棒子打死。

 

尤其是做价值的,我见过很多人说,XXX公司市盈率那么低只有5倍pe,一定是低估。XXX公司负债率高达80%,一定有风险....

 

等等,这种类似的话数不胜数,这个分析公司;投资公司有意思就有意思在这儿,难也难在这儿,如果投资真这么简单,凭借3,5个指标就可以判断一家公司值不值得投资,那么这个市场上赚钱就太简单了吧,甚至靠几个电脑编程就可以帮助我们抉择,可是真实的情况是投资没那么简单。

不光是投资,就算我们在生活中面对真实的社会看问题也得辩证的来看,也得分两面性,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样你才能比别人活的明白。

我们回到我们文章的开头,市净率越低越好吗?

你这句话可能对,也可能不对

why?

 

我们在股市中一定能发现这样的公司,一种呢是严重依赖资产的行业,比如钢铁,煤炭,制造业.....他们的pb你去看吧,基本就是在1pb上下左右幅度,pb能超过2的凤毛菱角,而与之相对的是,另一种资产占比很小的公司,比如某些高端白酒,医*等企业,你就会发现pb低于2的又凤毛菱角,那难道我们就要放弃这些公司?

 

大家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其实要我说,这就是他们的盈利聚焦点不同,重资产的行业/公司他们的聚焦点在有形资产上面,公司要想发展;要想成长,归根到底还是依靠资产的投入,资本的开支。

而轻资产的行业/公司,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有限的资产来撬动更多的利润,资产可以不增长或者少增加,但是业绩却可以大幅上涨,这更多的其实就是公司的无形资产在起作用。

一家重资产的公司pb之所以不会有太高的资产溢价,最大的原因就是他的盈利是依托在现有的有形资产上。假设有一家饭店,它的净资产就是桌椅板凳..等等这些东西,当你买下这家饭店的时候,你愿意付出多高的溢价来买入这家饭店?就算这家饭店生意不错,每年最多可以获得20万的利润,但是你绝对不会说这家店资产值100万,你去花500万买下(pb=5)。这还没算作桌椅板凳的折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点资产肯定是贬值的。

100万买入的时候你的收益率是20%,当你500万买入的时候收益率就变成了4%,因此往往依赖与资产的公司他们的pb都不会太高。

当然这个例子过于简单,真实的公司要比这复杂的多的多。

 

我想说的是什么呢?往往严重依赖重资产的行业他们盈利的都是聚焦在有形资产上,这类公司生产的产品大同小异,同质化比较严重,竞争也相对比较激励,你很难看到它通过提高售价来获得丰厚的业绩。

而后者主要是依赖在无形资产上,这类公司生产的产品差异化比较大,客户忠诚度相对比较高,往往消费者更愿意付出更多的价格来买入其产品,它们更加拥有定价权。

你要理解了这个,你就知道了,为啥一些常年大牛股的pb常年都很高,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这类企业有很高的资产溢价,过多的展现在无形资产上了。

 

为什么一家贵州茅台的pb可以在10pb,平均值都可以在7左右。你觉得为啥?

 

一家公司的净资产是“1”但是市场给他的报价确是“10”是其净资产的10倍。

 

回顾历史我们也可以看到贵州茅台酒没有低于2pb的时候,近10年最低pb都是4.5左右,而且那也是因为当时受政策的影响整个白酒行业都发生了不小的波及。

这最大的原因就是茅台的资产溢价,这些东西可不是任何一家公司能复制的,一家公司的品牌随着时间的推移是越来越强化的,之所以目前高端白酒就三家“茅五泸”这些都是经过时间传承下来的,这个就是最大的无形资产,而且高端白酒还有一个很大的社交属性。我明天卖一个"价值成长国酒"标价1000元,尽管我的这个酒比茅台好,但我相信依然没有多少消费者买单,拿出去招待朋友都会被人耻笑。

 

反观,一些煤炭钢铁水泥银行....公司,就算是该行业的龙头pb的均值也基本不会超过2,比如海螺水泥,中国神华....

 

这些公司不好吗?事实上,这些公司放在同行业的比较当中绝对是NO.1,最大的原因就是其严重依赖有形资产,越严重依赖有型资产的就越容易被同行业复制。

虽然这些龙头企业,他们确确实实在规模,技术;成本...相对同行业有一定优势,但这些优势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是有鸿沟也不至于像做奢侈品行业那么宽,打造一个品牌可能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但是超越一家公司的技术或者管理也许只需要几年,因此你就会发现这些行业的龙头的pb只会轻微的比其他同行业公司要高一点,不至于直接几倍的差别。

有一个专业术语叫:重置成本

 

这个名词看起来很高端,但并不难理解,说白了就是一家公司相对于同行业它有多难被重置?或者说复制相同的公司需要付出多大成本?(我这里说的是相对于同行业来说的)

如果一家公司所谓的竞争力仅仅是因为大的规模,优秀的管理团队...那么本身就说明这家公司的重置成本很低。相反如果一家公司的竞争对手无论如何付出多大的努力都不能复制的话,这就说明其重置成本很高。

重置成本越低越依赖于有形资产,重置成本越高越依赖于无形资产,越容易给予资产一定的溢价。

 

一般来说高重置成本也是有两个关键的点,第一虽然难以被效仿和复制,但复制的成本(包括资金、时间)极其高昂;第二是难以被效仿和复制的必须是对手始终无法超越的。

猛地看起来,好像这两个关键点其实差不多,但前者与后者最大的不同就是第二个相比第一个更加高端更加牢固,市场给的资产溢价也更多,前者次之,它可以说是暂时具备高重置成本,而后者可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加强这种效应,比如品牌,客户粘性....等等

这就引来了一个思考点,一家高重置成本的公司本来应该享受高的资产溢价,却没有享有,那么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反而是不错的介入点,而一家本来没有重置成本的公司,市场却给很高的资产溢价,那么这就说明其有可能是高估。当然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牛市。

知道这个有什么用呢?其实最大作用还是给我们一个看待公司的思考框架,比如未来我们不论在投资哪家公司,首先要问问自己这是一家重置成本很高的公司吗?如果不是,但市场却给出一个高得净资产溢价,这就需要我们留个心眼了,这很有可能是一家被高估的公司。如果是,那么我们就要想一想它配有这么高的资产溢价吗?

就比如我常说的海天味业,这家公司虽然也涨到100了,但是我对他的评估,依然是高估,这个观点不变,茅台的pb是10,海天一家卖酱油的pb高达17?如果说海天味业有无形资产作为依靠的话,那么是什么东西会给予净资产17倍的溢价?是品牌?茅台这么大的品牌才10倍溢价,一家卖酱油的却给出17倍的溢价?是专利技术?至少我认为,市场对这家公司的估值有点过犹不及了。

今天的内容呢,我认为关键的作用就是帮你理清股市中的两面性,另一方面也是可以提供一个不错的思考思路。至少你知道了,一家长期大牛股其PB值总是看起来很高,有时候这并非是市场的错误和高估,这也许是市场长期有效性的一种体现,但也不是说这样的公司PB越高越好,凡事都得有个度。

感谢大家的观看~

ps:今晚会有直播哦!让我来告诉你《公司估值的秘密》。另外,社群的用户没必要购买,这些我们都已说过.......

溢价交易为什么

溢价是指交易价格超过证券票面价格。产生溢价的原因,有可能是投资者对该公司未来发展有信心,看好后续盈利能力;也有可能是有投机的因素认为拉高交易价格

关于初级会计中持有至到期投资中溢价与折价,为什么会有溢价这一说呢,大家买你的债券肯定都愿意花低价买

。。。。

为什么会产生股本溢价

如果发行股票的收入和股本总额同价,那谁也不会再申请上市了.

什么是资本溢价?

资本溢价是指某项资产、股票或其他投资工具的实际市场价格高于其内在价值的部分,通常也被称为溢价或溢价部分。资本溢价是由市场需求、供应和投资者的情绪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

在股票市场中,股票价格的上涨通常与市场需求超过供应有关,也可能是由于投资者对该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感到乐观而导致的。资本溢价通常也反映了投资者对该公司的信心和对该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的预期。

在并购和收购交易中,资本溢价是指收购方愿意支付高于被收购方内在价值的价格来获得该公司的控制权或所有权。这种溢价通常被称为收购溢价或控制权溢价,也反映了收购方对被收购方的战略价值和未来业绩的看好。

形成资本溢价(股本溢价)容越曾乡抓料持升的原因有溢价发行股请张补阶关文日依季票、投资者超额缴入资本等。

正确解析:形成资本溢价(股本溢价)的原因有溢价发行股票、投资者超额缴入资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