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开发行股票怎么定价?
非公开发行股票是指上市公司向特定资金投资者以非公开方式定向发行股票的行为。而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定价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合理的定价能够保障发行人和投资者的利益,同时也有利于稳定市场。
1. 定价基准
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底价为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90%。根据证券发行办法规定,实际发行价不得低于发行底价。
2. 发行价格确定方法
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价格通常是按照以下方法确定:
3. 发行价格不低于市价的90%
根据证券发行办法的规定,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价格不得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90%。这个规定可以保证发行价格接近市场价格,避免对股东利益的***害。
4. 发行对象限制
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对象数量也是有限制的,根据相关规定,发行对象不得超过10人。
5. 限制股份转让期限
根据规定,非公开发行的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12个月内不得转让。这一规定的目的是为了稳定股份流通和保护投资者利益。
6.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认购限制
非公开发行股票还有一个特殊的规定,就是对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认购有限制。根据相关规定,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认购部分不得超过发行对象的50%。
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定价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过程,需要参考市场价格、平均股价等因素进行合理确定。合理的定价能够保障投资者的利益,稳定市场,对于发行人来说也有利于筹集资金和增加公司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