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荣添博客地址在哪里(创世纪叶荣添为什么会成功?)
创世纪叶荣添为什么会成功?
《创世纪》中叶荣添是一个自信到觉得地球都是围着他转的男人,创业十七次失败,其他人早就找工作上班了,他会坚持。人就是要追求自己的理想,相信能实现,无论最后结果怎样,但是这个过程已经能够让你能够面对人生的许多挫折。叶荣添有永不放弃的毅力,百折不挠,继续创业。
他经历了三个境界,先是生存境界:为生意不择手段,成功过,但最后还是失败了,甚至连朋友和挚爱都失去了。其次发展阶段,或者说道德境界,格*变大,更多时候懂得体谅别人,为别人找想,会体味众生之苦,对于人对于事更加讲究大巧不工,厚积薄发,以善为本。最后天地境界,就是手中无剑心中有剑的境界。
我糟糕的2019年:虽流年不利,但我心仍坚定
时光飞逝,物是人非,蓦然间,2019已成为历史。
先介绍一下我的个人情况,我是17年毕业的,目前位于广州,学校就不说了,一个二流本科大学而已。
裸辞的时间是2019年的4月18日,算起来的话,当时辞职的时候我的工作经验大概两年左右,这个阶段是比较尴尬的,高不成低不就,我不知道具体的数据统计如何,但从我自身求职的经历来看,大部分公司社招很多都是要求3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对于两年以下经验要求的岗位很少,加上行业寒冬,对这个经验阶段的求职者可谓是雪上加霜。
四月份的时候,在没有找到下家的情况下,我毅然决然的提出了辞职,在辞职之前,我已经多少做好心理准备去接受求职艰难的现实,因为从18年开始整个互联网行业就不太平了,996,裁员的消息开始不断涌现,那时的互联网已然是寒冬降临,寒冬后的春天似乎遥遥无期,糟糕的形势延续到了2019年之后的日子,尽管如此,基于个人规划和当时岗位的情况,我还是选择了裸辞(现在看来实在是不明智)。
离职的日期是19年的4月18日,当天拿着离职证明离开老东家后,我的心情并没有很焦虑,因为我自认为之前的面试准备做的很充分了,找一份工作应该不是问题(事实证明我还是太年轻),所以,在休息了几天后,我就开始在网上投递简历,期间也麻烦了部分朋友帮忙内推,然后就是严阵以待,在家里等着面试邀请。
收到入职邀请的时候我松了一口气,觉得自己终于可以稳定下来了。从之前HR的讲述,还有网上的评价得知,这家公司的技术氛围还是不错的,加班文化也并不严重,到点下班是比较正常的,这在互联网界简直就是清流啊,所以入职的时候我是满怀欣慰,一扫之前求职不顺的憋屈,决定在这里大展宏图。
殊不知,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因为入职一段时间后我就发现整个公司的气氛非常的压抑,工作之间的交流并不多,下班之后大家没什么事干也不敢着急回家,就是宁愿划水也要营造自己在加班的假象,总之就是跟我之前所了解的情况是大相径庭。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是今年业绩不好,公司盈利情况不佳,甚至还不断在亏损,在我入职之前就已经裁掉了部分的员工,这也难怪整个氛围那么低沉了,毕竟每个人都怕自己成为那个被裁的人,所以就少说话,多做事,避免犯错。作为试用期的员工,我也很怕自己成为被裁的对象,所以工作之余我就又开始了复习相关的面试资料,预防被裁之后还能及时找下家公司。
这就是我2019年的求职之路,本来不想写那么多,感觉像流水账,但觉得如果日后自己回味的话,有这些清晰的经历能帮助我更加深刻的警醒,哪怕是现在回看这些经历,我都觉得当时的自己有很多不明智的决定,导致我入了不少坑。
其中最不明智的决定就是贸然裸辞,或许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也或许是我低估了行情形势的严峻,虽然我知道自己一定会找到工作的,但是如果我再沉淀一段时间,等到自己有三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时,那时的适配岗位说不定会更多,可以选择的机会也更多。
不过说起来,路都是自己选的,再怎么难也要走下去,回想这个糟糕的2019年,虽然波折不断,但我也成长了不少,技术上不说,至少我对很多公司的面试套路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其中也不乏几个大厂,关于这方面的心得我日后也会写一些文章做分享。
除此之外,我最大的成长就是心态方面的变化,老实说,从5月份开始到被裁员后的那段时间里,我的内心一直是焦虑的,因为我害怕不稳定,一直在为自己不确定的明天而担忧,焦虑的情绪每天充斥着我的大脑,如幽灵般挥之不去,更可怕的是,人一旦闲下来,难免会胡思乱想,尤其是境况不佳的时候,负面的情绪会一点点的堆积,连睡觉也不踏实,甚至有半夜惊醒的情况。我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过相同的经历,也许这只是因为我个人的心志不够成熟,但回想起那段时间的自己,面容憔悴,自信不足,这样的经历我是真的不想再去承受一次了。
从A公司离职后,刚开始的几天内我的内心依然很焦虑,但之后就逐渐的淡然了,即使知道要再次开始艰难的求职之路我也不再畏惧,从容面对,事实也给了我很好的馈赠,从老家回广州后没几天,我就通过了新东家的面试。想想也真是奇妙,为什么那时候自己的心态会有这么突然间的转变,回想起来,除了亲朋好友的安慰支持之外,帮助我走出低谷的可能是因为一部电视剧。
我当时喜欢上了一部TVB的电视剧,就是罗嘉良主演的创世纪,剧中罗嘉良饰演的叶荣添一角可以说深深的影响了我,在剧中,叶荣添的创业过程可以说是屡战屡败,但他就像打不死的小强,心中永远充满自信,就算经历失败也毫不气馁,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永不放弃。在看剧的过程中,叶荣添的精神不断的鼓舞着我,帮助我扫除心中的阴霾,重建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信心。也许你会觉得中二,毕竟那只是电视剧而已,但不可否认,好的影视剧是能引起人的思考的,并且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观众,至少对于当时处于低谷的我来说,这部电视剧就是一副心灵汤*。
从那时候起,我对求职艰难这种事就再也没有了之前的那种焦虑,心态的转变让我重拾对未来的自信,我也相信,即使当时还没找到新东家,我也能像如今一样坚定的淡然面对了。毕竟人生总是要经历磨难的,晚经历还不如早经历,而且找工作这点小波折放大到整个人生道路上根本不值一提,这也是我2019年收获最大的心得。
2019总结完了,也写一下2020新年的一些期许吧,说实话,我没什么远大的理想,一个小老百姓能安安稳稳过日子就行,但发自内心也确实想做点什么,总结下来无非就是以下几点:
1、锻炼一个强健的体魄。工作之后我就很少运动了,一开始还跟几个小伙伴有一周一波的篮球之约,后来经常因为人不齐就聚不起来。所幸现在新东家有个健身房,器材不多,但也够用,新年的计划就是一周至少要去健身房2-3次,不求练的跟泰森一样壮,只求能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为了预防猝死嘛,嘻嘻,开个玩笑。
3、找个女朋友。这个估计不容易,看缘分了,哈哈。
本文为51Testing经授权转载,转载文章所包含的文字来源于作者。如因内容或版权等问题,请联系51Testing进行删除
阅读☞果然,能成为月薪30k+的性能测试高人都是有理由的!
阅读☞实战经验分享,测试工程师求职高频问题
阅读☞测试工程师的核心竞争力7大方面
阅读☞简单总结下能得到面试机会的简历的写法
阅读☞以我的亲身经历为例,告诉大家写简历和面试的技巧
有哪位朋友知道叶荣添的博客和Q是多少?谢谢
就算有人告诉你,你相信吗?我还有杨幂的Q相信吗?
创世纪里来自叶荣添的爸爸为什么要他戒黑咖啡
一是对身体不好,另外有其他的含义:咖啡本身就是越品越有味道的饮品,初次喝只感觉到苦,但是经过耐心品味以后却发现咖啡的味道非同寻常,人生也是一样。当然这种解释是正面的,那么黑咖啡恰恰是反面的,所以要他戒。
在哪里登录博客
打开博客后点击那个登录,出来个对话框,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即可。
高分急问tvb剧《创世纪》里叶荣添在澳门遇见田宁然后在一起了是哪一集?
罗嘉良饰演的荣添和蔡少芬饰演的田宁在澳门相遇并相识是在《创世纪》第4集将近快20分钟的时候出现的。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YyNzA1NjQ=.html在《创世纪2天地有情》,田宁因车祸导致失忆而醒来时只认识荣添是在第31集,也是刚开始就是你要的那个情节了。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Y2ODMwNjg=.htmlp.s其实我很喜欢《创世纪》这个TVB剧集,它教会人很多有用的东西。因为是以前看到,所以找的时候花了点时间,还加了他们的链接,希望劳有所获吧,呵呵~~
叶荣添新浪博客请问什么叫军工股,我是新股民
对主营业务涉及国防军工领域的上市公司的统称。一般而言,这些上市公司都隶属于国防工业系统下的集团公司。
叶荣添对helen说的经典的话?
叶荣添对Helen说:我再找你时,就是我东山再起的时候。 Helen:做人简单一点、平凡一点、快乐一点 。
叶荣添对Helen说:“我跟你都是正常人,一个健全的人。可是我跟你不同,你多了一样东西,就是个包袱,一个很无谓的包袱,就算Sabrina的死真的跟你有关系,可是她已经死了还可以复活吗?但我始终觉得你的态度,只是给自己找个借口做一个懒人”
Helen:做人真的很辛苦……
叶荣添:有谁说过做人容易?人生就是挣扎生存,就因为多灾多难,所以才有意思。你想想,谁一生下来不是在害人呢?**怀你10个月她不辛苦吗?抚养你长大她不担心吗?你男同学追不到你,他不伤心吗?你每科考A,是因为其他同学只能考E成就了你。所有的事情都是在害人,原来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很稀奇吗?最重要的就是要看你自己够不够坚强。
创世纪经典语录叶荣添?
《创世纪》中叶荣添的经典语录为
1、在这个市场想赚钱,想当高手,首先你必须学会的是对好公司的耐心,这就是唯一的出路。
2、在2个月前第一眼看准银行今年会大爆发的只有我们,这个奇迹由叶家军创造。
3、有点资本历史的人都知道。任何一个国际市场,放眼100年它永远都是牛市。因为底部会逐渐上移。
4、2009年个人语录大盘回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自己惶恐不安的内心然后做出非理性的事。
5、等待是每一个满仓股民的准则,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成就伟业和伟大的帐户。
裸辞、减薪、试用期被裁,我亲历了互联网寒冬|掘金年度征文
写在前面的话
我们特意收录了部分优秀的“掘金年度征文”文章,不定期为大家放出,希望你也可以从别人的故事中,看清自己的人生方向。
时光飞逝,物是人非,蓦然间,2019已经成为历史了。
说实话,本来是不想写这篇总结的,因为我的2019年过得实在是糟心,从四月开始到年底,我的经历都是磕磕绊绊,总结起来无非就是两个词:求职,裁员。
我相信这两个词对互联网界的朋友们并不陌生,即使你没经历过,通过网络新闻和行业群体的发言就不难发现,对于互联网从业者来说,2019年的行情真的不算很友好,各种大厂裁员,血淋淋职场事件历历在目。
寒冬降临,行业形势残酷,众多公司夹缝生存,在这样的环境中,个体渺小的命运兴衰显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当然,我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抱怨大环境形势有多差,而是希望通过记录这段经历总结,日后回味的时候能警醒自己,帮助自己看清脚下的路。除此之外,如果本文还能引起一些感触或思考的话,那将是我最大的欣慰。
先介绍一下我的个人情况,我是17年毕业的,目前位于广州,学校就不说了,一个二流本科大学而已。
裸辞
裸辞的时间是2019年的4月18日,算起来的话,当时辞职的时候我的工作经验大概两年左右。
这个阶段是比较尴尬的,高不成低不就,我不知道具体的数据统计如何,但从我自身求职的经历来看,大部分公司社招很多都是要求3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对于两年以下经验要求的岗位很少,加上行业寒冬,对这个经验阶段的求职者可谓是雪上加霜。
四月份的时候,在没有找到下家的情况下,我毅然决然提出了辞职,在辞职之前,我已经多少做好心理准备去接受求职艰难的现实。
因为从18年开始整个互联网行业就不太平了,996,裁员的消息开始不断涌现,那时的互联网已然是寒冬降临,寒冬后的春天似乎遥遥无期,糟糕的形势延续到了2019年之后的日子,尽管如此,基于个人规划和当时岗位的情况,我还是选择了裸辞(现在看来实在是不明智)。
离职的日期是19年的4月18日,当天拿着离职证明离开老东家后,我的心情并没有很焦虑,因为我自认为之前的面试准备做的很充分了,找一份工作应该不是问题(事实证明我还是太年轻),所以,在休息了几天后,我就开始在网上投递简历,期间也麻烦了部分朋友帮忙内推,然后就是严阵以待,在家里等着面试邀请。
虽然刚开始我是激情满满,但现实很快狠狠地给我打了脸,从4月20号开始投递简历,直到5月左右才有第一个面试机会,面试完后那家公司的hr说,我们的面试官觉得你能力还可以,不过你要的薪酬太高了,以你的工作经验我们只能给你9k。
听到这里我都快炸了,这都什么行情啊,劳资离职之前都不止这个价,然后到你这里还得自降身价,走人,后会无期。
临走前看到那个hr的鄙夷嘴脸我真是恨不得抽一巴掌过去,但气归气,工作还是要继续找,之后又不断的投简历,可是收到的面试邀请仍然很少,而且有面邀的公司大多数是一些不入流的公司(你懂得)。
我一度怀疑是不是自己的简历写的不好,然后就请教了一个阿里的大佬帮我过了下关,看完之后他却表示我的简历总体没什么问题,就是可以把个人的亮点(比如博客地址)放在较为显眼处。
这样,我按照大佬的建议整理了之后又去开始投简历,但收效甚微,直到6月份左右才有一个勉强过得去的公司来邀请我去面试。这家公司是做支付的,规模并不大,但看准网上的评价还是比较高分的,所以我对之也比较心仪(事实证明我还是太年轻)。面试的结果没什么意外,因为之前都复习的差不多了,薪资要的也一般,最后就顺利入职了。
收到入职邀请的时候我松了一口气,觉得自己终于可以稳定下来了。从之前HR的讲述,还有网上的评价得知,这家公司的技术氛围还是不错的,加班文化也并不严重,到点下班是比较正常的,这在互联网界简直就是清流啊,所以入职的时候我是满怀欣慰,一扫之前求职不顺的憋屈,决定在这里大展宏图。
殊不知,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因为入职一段时间后我就发现整个公司的气氛非常的压抑,工作之间的交流并不多,下班之后大家没什么事干也不敢着急回家,就是宁愿划水也要营造自己在加班的假象。
总之就是跟我之前所了解的情况是大相径庭。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是今年业绩不好,公司盈利情况不佳,甚至还不断在亏损,在我入职之前就已经裁掉了部分的员工。
这也难怪整个氛围那么低沉了,毕竟每个人都怕自己成为那个被裁的人。所以就少说话,多做事,避免犯错。作为试用期的员工,我也很怕自己成为被裁的对象,所以工作之余我就又开始了复习相关的面试资料,预防被裁之后还能及时找下家公司。
果然,墨菲定律说得好,越是担忧的就越会到来。临近转正前十几天,我的部门领导找到了我,说什么公司经营不善,现在对试用期员工要求高之类的,然后又扯到我试用期的表现还达不到优秀的程度。因此最终的结论是我不适合在这里转正,想要我自己申请离职。
听到这里,我知道自己最担忧的事情还是出现了,我被裁员了。虽然做好了心理准备,但真的降临时对我来说宛如晴天霹雳。
公司亏损,我作为试用期的员工自然是第一批考虑劝退的人员,而且据我所知,跟我同一批进入的人员几乎都被裁了,这绝不是因为什么所谓的不够优秀的原因,就是很正常的裁员降低成本。
从公司的角度来看,这样做无可厚非,但对于我们劳动者来说可不是小事,大环境不好,本身找工作就不容易,在临近转正之前还被裁员,换做是任何人都难以第一时间适应,但无可奈何,既然事情已经发生,最成熟的方式就是坦然面对。
离职之后,因为家里发生了点事,我就回家休养了一段时间,当然,这段时间我依然是在准备面试题的复习,并且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又美化了一下自己的简历,回到广州之后就继续找工作。
这一次求职之路,我的运气还不算太差,投了几家公司都有面试机会,其中就包括我很想去的大厂Bigo,虽然最后面试挂了,但通过面试也学习了不少东西,回去后又做了总结,写了一篇面经分享(欢迎阅读《Bigo的Java面试,我挂在了第三轮技术面上.........》) ,在两天后就找到了新东家,然后国庆后直接入职工作至今。
虽然新东家不算什么大厂,而且也免不了要加班,但是这里的技术氛围很好,同事们都很好相处,我的老大也很照顾我,这也算是我2019年最幸运的转折了。更重要的是,就在昨天,我转正了,之前被裁的阴影让我的心一直犹如悬着一块石头,现在这块石头终于可以落地。
这就是我2019年的求职之路,本来不想写那么多,感觉像流水账,但觉得如果日后自己回味的话,有这些清晰的经历能帮助我更加深刻的警醒,哪怕是现在回看这些经历,我都觉得当时的自己有很多不明智的决定,导致我入了不少坑。
其中最不明智的决定就是贸然裸辞,或许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也或许是我低估了行情形势的严峻。虽然我知道自己一定会找到工作的,但是如果我再沉淀一段时间,等到自己有三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时,那时的适配岗位说不定会更多,可以选择的机会也更多。
还有就是没有事先了解足够的信息就贸然入职那家支付公司 (为了避嫌,原谅我不能透露真实的名称,下面用A公司代替),入职之前我只是简单的看了一下A公司的官网以及看准网的介绍,觉得还不错就贸然入职了。
入职之后才得知原来支付行业也不好过,因为监管的严格,A公司从19年年初就开始业务萎靡,整体运营出现亏损状态,亏损后就开始对组织架构进行优化,而作为试用期的我自然是第一批的被优化对象,虽说这个结果对于入职之前的我来说是意料之外的,但归根起来我自己也有部分责任。
诚然,我对A公司本身的了解比较有限,但如果事先我对其所处行业的情况有做深入的了解的话,我就有可能了解到支付行业的形势有多严峻,从而帮助我在抉择之前创造更多的退让空间。
比如当时跟A公司的HR约定入职时间推迟一些,然后用这段时间再去试试有没有更好的机会,也不用急着骑驴找马,把所有的希望都捆到一根绳子上。如果事先有这样的觉悟并且做了准备,也许我就不需要走那么多的弯路。
不过说起来,路都是自己选的,再怎么难也要走下去,回想这个糟糕的2019年,虽然波折不断,但我也成长了不少,技术上不说,至少我对很多公司的面试套路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其中也不乏几个大厂,关于这方面的心得我日后也会写一些文章做分享。
除此之外,我最大的成长就是心态方面的变化,老实说,从5月份开始到被裁员后的那段时间里,我的内心一直是焦虑的,因为我害怕不稳定,一直在为自己不确定的明天而担忧,焦虑的情绪每天充斥着我的大脑,如幽灵般挥之不去。
更可怕的是,人一旦闲下来,难免会胡思乱想,尤其是境况不佳的时候,负面的情绪会一点点的堆积,连睡觉也不踏实,甚至有半夜惊醒的情况。我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过相同的经历,也许这只是因为我个人的心志不够成熟,但回想起那段时间的自己,面容憔悴,自信不足,这样的经历我是真的不想再去承受一次了。
从A公司离职后,刚开始的几天内我的内心依然很焦虑,但之后就逐渐的淡然了。即使知道要再次开始艰难的求职之路我也不再畏惧,从容面对,事实也给了我很好的馈赠,从老家回广州后没几天,我就通过了新东家的面试。
说来也真是奇妙,为什么那时候自己的心态会有这么突然间的转变,回想起来,除了亲朋好友的安慰支持之外,帮助我走出低谷的可能是因为一部电视剧。
我当时喜欢上了一部TVB的电视剧,就是罗嘉良主演的创世纪,剧中罗嘉良饰演的叶荣添一角可以说深深的影响了我。在剧中,叶荣添的创业过程可以说是屡战屡败,但他就像打不死的小强,心中永远充满自信,就算经历失败也毫不气馁,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永不放弃。
在看剧的过程中,叶荣添的精神不断的鼓舞着我,帮助我扫除心中的阴霾,重建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信心。
也许你会觉得中二,毕竟那只是电视剧而已,但不可否认,好的影视剧是能引起人的思考的,并且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观众,至少对于当时处于低谷的我来说,这部电视剧就是一副心灵汤*。
从那时候起,我对求职艰难这种事就再也没有了之前的那种焦虑,心态的转变让我重拾对未来的自信。
我也相信,即使当时还没找到新东家,我也能像如今一样坚定的淡然面对了。毕竟人生总是要经历磨难的,晚经历还不如早经历,而且找工作这点小波折放大到整个人生道路上根本不值一提,这也是我2019年收获最大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