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股份每股多少钱(车联网高鸿股份和华为谁厉害)
车联网高鸿股份和华为谁厉害
车联网高鸿股份厉害。1、高鸿股份比华为口碑好,高鸿股份是车联网龙头,大数据等,营收有百亿级。2、高鸿股份比华为的价格低,华为的价格是高鸿股份的两倍。
高鸿股份买国唐汽车目的
为推进智能网联车业务。国唐汽车主营业务包括汽车(新能源汽车)及配件、附件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等。高鸿股份买国唐汽车目的为为推进智能网联车业务,提升公司竞争力,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紧密结合、优势互补。高鸿股份即,于1992年10月28日,经贵州省体改委同意组建中国七砂,进行股份制改革试点。试点的资产主体是中国第七砂轮厂下属四分厂。
000851高鸿股份的发展前景怎么样?适合来自长线还是短线?000851高鸿股份的发展前景怎么样?适合长线还是短线
半个月内强于指数6.37%;从当日盘面来看,明日将惯性冲高。近几日上涨力度大,持仓待涨;该股近期的主力成本为10.94元,价格位于成本下方,目前弱势反弹,操作不宜;周线仍为下跌趋势,如不突破“11.45元”不能确认趋势扭转;股价整体长线趋势依然向下;
高鸿股份2015年定向增发价多少
11.6元2015年12月16日公告,公司拟不低于11.60元/股定增2755.38万股。这个预案还没有经过股东大会批准,股东大会批准后,还要报证监会审核。
请查询一下高鸿股份股红股票的价格
该股震荡盘整,节后有行情,耐心一些,别急!
重磅!滴滴3亿元正式收购高鸿股份全资子公司,获得支付牌照!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财经锐观察」哦!
高鸿股份正式公告,同意北京高阳捷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迅”)转让北京一九付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全部股权,本次股权转让的交易价款确定为人民币叁亿元,而北京一九支付科技有限公司于2012年6月27日正式获得由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非金融机构业务许可证》。
12月18日晚,高鸿股份正式公告:关于公开挂牌转让下属子公司的进展公告,公告显示公司下属子公司同意北京高阳捷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阳捷迅”)转让北京一九付支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九付”)全部股权,本次股权转让的交易价款确定为人民币叁亿元(RMB300,000,000)(“股权转让价款”),2017年12月18日,北京高阳捷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上海时园科技有限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上海时园科技有限公司是唯一股东为滴滴出行有限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北京一九付支付科技有限公司(简称“19PAY”)成立于2010年7月,注册资金1亿元。为北京高阳捷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致力于为互联网用户和企业提供专业、安全、便捷的支付服务,并于2012年6月27日正式获得由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非金融机构业务许可证》(支付牌照),业务范围:互联网支付,许可证编号:Z2011411000019。
2013年7月,大唐电信旗下高鸿股份控股一九付,并注资1个亿,一九付成为高鸿股份控股全资子公司,根据公告显示2017年度截至2017年9月30日的净利润为一479.27万元。
根据公告显示公司于2017年12月14日收到《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转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北京一九付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主要出资人及实际控制人批复文件的通知》(银管发[2017]328号文),根据该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同意一九付变更主要出资人,由高阳捷迅将一九付100%股份转让给新增出资人上海时园科技有限公司。这也就意味着滴滴收购支付牌照事宜正式落地。
来源:财经锐观察综合
高鸿股份是大盘还是笑小盘股
中小盘,流通股:3.21亿AB股市值:40.2亿
丢钱的兔子:高鸿股份:无人驾驶RFID领域重要的厂家
文章选自笔者原创,或者网络收集,主要看是如何分析的,所提示到的板块及个股,谨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作为你买卖股票依据,据此入市,风险自负。
·驱动主题·智能汽车
早间,智能汽车板块再度飙升,代表股金固股份涨停,中原内配等均出现大涨。而涉及无人驾驶的海马汽车也强势涨停,带动汽车板块个股走强。
资料显示,作为无人驾驶的RFID技术被波斯湾国家(迪拜)利用到无人驾驶的地铁。
该系统主要是靠车顶的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感应器,及路面的磁感应器来辨认方向,因此无需建有轨道,如果有人站在马路中央,它还会自动停车。
分析认为,随着无人驾驶智能汽车的发展,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有望得到普及应用。
高鸿股份(000851)无人驾驶+车联网
·无人驾驶·公司已成为中国RFID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标准制定和行业解决方案领域重要的厂家之一,并担任“国家电子标签标准工作组”—频率与通信组副组长单位;“中国RFID产业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单位。
·车联网·大唐高鸿与大唐电信科技产业控股公司创新中心联合的“大唐车联网联合实验室”。致力于进行“LTE-V”车联网技术标准研究和产业化工作,大唐高鸿主要负责“LTE-V”终端样机和应用系统的研发,进行技术原理验证和典型应用场景演示,推动“LTE-V”技术产业化落地。
高鸿股份6.8的成本还能持有吗?
不行了,这股除权分红股价已经很高了。
扣非净利润三年亏超6亿元,高鸿股份接连“出售”资产
2021年,高鸿股份营业收入85.48亿元,同比增长21.81%;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35.85万元,同比大增112.63%,并且成功实现扭亏为盈(2020年同期为亏损1.2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去年的净利润实现了同比大幅增长,但高鸿股份却在2022年连续出售旗下多处房产,以及出售旗下重要下属公司100%股权。
高鸿股份是中国信科集团旗下高新技术企业,主力业务有IT销售和行业企业业务。其中,IT销售业务一直占据着高鸿股份的收入“大头”,每年的营业收入占比都在60%以上,但毛利率近三年却一直在2%以下,盈利能力低下。
面对盈利困境,高鸿股份大力布*车联网等新领域。但,高鸿股份的车联网业务目前还处于投入推广期,尚未取得盈利,且未来还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高鸿股份的扣非净利润已经连续三年亏损,累计亏损超过6亿元。如此,高鸿股份能否走出困*?
频繁“甩卖”资产
今年以来,高鸿股份连续出售旗下房产及下属公司。比如今年1月25日,高鸿股份发布公告称,拟出售高鸿通信在北京市拥有的2处房产、拟出售高鸿信息在烟台市所拥有的房产。
与此同时,高鸿股份还发布公告称,拟出售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大唐高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持有大唐高鸿济宁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100%股权。
在此之前(2021年12月),高鸿股份已经同意大唐高鸿数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鸿数据”)转让高鸿科技的全部股权,交易价格为18万元人民币。
资料显示,高鸿科技为高鸿股份第一大全资子公司——高鸿数据旗下全资子公司,即高鸿股份的全资孙公司。2020年,高鸿科技营业收入达到24.82亿元,占公司总营收比例3成以上,占高鸿数据总营收比例达76.53%。
如此重要的全资孙公司,高鸿股份如今却直接以18万元“甩卖”。高鸿股份的这一操作也收到了深交所下发的关注函,要求说明出售下属公司高鸿科技100%股权是否存在突击创利的情形。
高鸿股份表示,由于公司对IT销售相关业务进行内部整合,所以对外转让高鸿科技的全部股权,并且强调此次交易不会对本期及未来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不过,从高鸿股份的业绩报告来看,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为其业绩添增了一定的“色彩”。
财报显示,高鸿股份的扣非净利润已经连续三年亏损,2019年-2021年分别亏损了2.51亿元、1.96亿元、2.17亿元,累计亏损接近7亿元。
其中,2021年高鸿股份虽然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1535.85万元,同比大增112.63%,但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就高达2.32亿元,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为1.57亿元。
主力业务盈利能力低下
2021年,高鸿股份旗下行业企业、信息服务和IT销售三大板块业务都实现了营业收入的同比增长,收入分别占营业总收入的比例是30.36%、2.64%、66.77%。
其中,IT销售作为高鸿股份最大的业务板块,2021年收入是57.09亿元,同比增长了15.26%;而行业企业板块业务是高鸿股份的第二大业务板块,包含车联网、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可信云计算等领域,2021年该板块的营业收入是25.96亿元,同比增长了39.93%。
从各大业务板块的毛利率来看,2021年IT销售和行业企业两大板块业务营业收入合计达到97.13%,但这两大业务都存在毛利率不高的问题。其中IT销售业务毛利率仅有1.57%,盈利能力低下,而行业企业业务的毛利率在2021年也下滑了3.25%至10.58%。
信息服务业务虽然毛利率达到32.05%,但该板块的营业收入仅有2.26亿元,占高鸿股份营业总收入的比例仅有2.64%。
这是高鸿股份过去几年一直面临的困*之一。财报显示,2019-2021年,高鸿股份的IT销售业务营收占比均超过60%以上,但毛利率分别仅有1.41%、1.81%、1.57%,均在2%以下。
在主业盈利低下的情况下,近几年,高鸿股份一直在大力布*高毛利行业,如车联网、智能制造、可信云计算等新兴领域。
不过,截止目前,车联网等新兴业务还尚未实现大规模盈利,导致高鸿股份近几年的债务、财务负担不断加重。
财报显示,2019年-2021年,高鸿股份营业收入114.1亿元、70.18亿元、85.48亿元,实现净利润为2311.65万元、亏损1.22亿元、1535.85万元,一直处于营收高、低利润的状态。
车联网短期难救主
车联网是高鸿股份近几年重金押注的重要领域。
高鸿股份在财报中表示,目前公司已经迭代开发了预商用C-V2X模组、车载设备(OBU)、路侧设备(RSU)、车规级C-V2X模组等C-V2X核心产品系列,拥有从模组、终端到整体解决方案的产业链条。
与此同时,高鸿股份以其旗下子公司全面参与了四大先导区区建设及工信部8+2示范区部署,在30余个城市和数条高速公路开展了车路协同系统部署。
此外,去年11月,高鸿股份再次押注车联网业务。高鸿股份拟以现金出资3.5亿元,与控股股东电信科研院、大唐控股等共同设立新公司——大唐高鸿智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不超过7.2亿元。
在高鸿智联设立之后,高鸿股份及其控股子公司将账面价值1.45亿元的车联网相关技术类无形资产等,按照评估值以3.86亿元转让给高鸿智联。
至此,高鸿智联聚焦于模组、整机终端的迭代研发、销售和交付;而高鸿股份则继续开展通信芯片定制、行业应用平台及安全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主要面向智慧高速、城市道路、园区等场景提供智能网联解决方案。
不过,尽管高鸿股份在车联网领域已经进行了诸多的布*,但却始终未单独提及车联网业务的营业收入情况,很大程度上该业务还处于大规模的投入期。
财报显示,2021年,高鸿股份旗下大唐高鸿软件、高鸿济宁、贵州大唐高鸿、高鸿信息通信(义务)、宁波高鸿恒昌等多家涉及行业企业业务(该板块包含车联网)的子公司均出现了净利润亏损的情况。
高鸿股份表示,车联网的发展涉及跨行业链条的各大环节,产业投入大,业态非常复杂,在市场爆发前依然需要持续性的高强度研发投入。
然而,当前摆在高鸿股份面前更为严峻的问题是,后续是否还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撑其在车联网研发上的持续投入?
财报显示,截止2021年年末,高鸿股份的流动负债合计42.98亿元,负债合计达到47.87亿元,流动负债占负债总额的比例高达89.78%,说明高鸿股份依然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
与此同时,高鸿股份发布公告称,旗下控股公司高鸿智联的注册资本拟增资至9.91亿元,本次增资价格为1.65元/注册资本,但高鸿股份却放弃了本次增资的优先认购权,从而失去了高鸿智联的控股权。可见,其日子并不好过。